心理学视野下的青少年自伤行为*
2014-12-03陶梦馨
陶梦馨
自伤行为,亦称自我伤害行为(self-harm,SH)。是指个体在没有自杀目的情况下,有意识的、反复的对自身身体进行轻微或中度的伤害。自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病理行为,其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严重损害。近几十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环境得到不断地完善。但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生活的压力,负性事件也随之增多,人们精神世界遭受较大的挑战。近10年来全球范围内自我伤害者的数量在快速增长,且在青少年群体中表现尤其突出。Hurry[1]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普通群体的发生率为14% ~39%,青少年住院患病者则高达40% ~61%。我国学者雷修龙等人[2]在对淮北市中学生自伤与自杀行为关系分析调查中,得出中学生总自伤行为的报告率为35.2%,且13~14岁是青少年自伤行为高发的危险期。郑莺以武汉市中学生为样本,进行自伤行为调查,得出自伤行为的发生率高达57.4%,远远超过了预期假设,且高于西方的比例[3]。因此,青少年自伤行为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但从目前来看,自伤行为并没有被足够的重视。早在1938年,国外学者Menninger通过对自伤者相关动机的研究,得出他们有一种渴望被伤害,渴望死亡的动机,即可称之为“割腕综合症”。但之后一直缺乏相应研究的进一步跟进,只有到近二三十年,自伤行为才开始再次渐渐被关注。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自伤行为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介绍其心理机制、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干预模型,一方面希望唤起国内研究者的兴趣,增加对自伤行为的了解,推动相关研究的开展。另一方面分析该领域存在的不足,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1 自伤行为的心理机制
1.1 神经行为模型 Klaus[4]以23个未服药女性边缘性人格障碍(BPD)患者和24例健康人为被试进行研究,提出了BPD的神经行为模型。在研究中Klaus使用便携式微型计算机收集被试的唾液皮质醇,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得出BPD患者表现出更高的总皮质醇的觉醒,且每日唾液皮质醇水平也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被试。因此Klaus的神经行为模型认为BPD患者有其神经遗传基础。且这种神经遗传因素与不良自伤行为、厌恶性情绪困扰、行为冲动性之间有着复杂密切关系。即可理解为神经遗传因素会引起情绪困扰和行为冲动性,进而产生个体不良自伤行为,而这种机体不良行为也可以反作用进一步强化个体情绪困扰和冲动问题。
1.2 功能取向模型 从功能角度理解自伤行为是该领域的一个热门理论范式。Nock和Prinstein[5]提出了自伤行为的多维度功能模型。该模型认为个体是希望获得某种功能或目的而进行自伤行为的,即可理解为自伤行为具有工具性特质。Nock和Prinstein以产生和维持自我伤害行为的功能为标准进行自伤行为的分类。即个体正负强化以及人际正负强化4类。例如,当个体为了“引起他人注意”这一目的自我伤害就是人际正强化的自伤行为,而为了“逃避任务”而进行的自我伤害就是人际负强化的自伤行为[5]。
1.3 发展动力模型 发展动力模型是Yates[6]探讨童年期的创伤经历对自伤行为影响研究中提出,该研究从心理病理框架来阐明一个起源于童年的创伤经验进而发展成自伤行为的途径。该模型理论解释了自伤行为的内在精神分析、行为和生物的范式。并在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心理病理框架来模拟在自伤行为形成和发展中,童年创伤性经验,尤其是虐待经历造成的影响。在这个模型中,虐待会破坏个体成长中积极的适应动机、态度、情绪、工具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当孩子这些自身适应资源出现缺陷时,必然会寻找其它可替换的程序和策略作为补偿。而自伤行为恰恰能起到这种创伤后适应的补偿调节功能。
2 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
2.1 个体自身因素
2.1.1 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它是整合、统一个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因。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3种心理成分构成。而自我概念属于自我意识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指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的、综合的看法。既包括个人对自己能力、性格及与人、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从目标与理想的追求中所获得的成败经验,以及对自己所做的正负评价。因此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对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理解自伤行为的重要切入点。王艳辉等人对亲子依恋、自我概念与大学生自我伤害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实自我概念对自伤行为具有保护作用[7]。孙莹在对安徽省农村中学生自伤行为进行探索研究中得出,自我意识低是自伤行为的危险因素[8]。
2.1.2 依恋关系 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间的最初的社会性情感联系。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Bowlby提出。该理论认为在个体和依恋对象的实际交往中形成了个体和抚养者之间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型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儿童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建立了不同行为模式,具有很强的自我稳定性,并且会在个体的潜意识中起作用。依恋理论认为婴儿是否同抚养者形成依恋及其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人格特征及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形成。这些因素均与自伤行为有着很大联系。Kimball等人[9]对依恋与故意自残关系进行研究调查,认为拥有安全依恋的青少年会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更恰当的运用情绪调节策略,更多去寻求他人帮助,从而减少逃避和自伤等负面行为。我国学者王艳辉[7]通过实证研究证实,良好的依恋风格有利于个体自伤行为减少,即安全的依恋关系对自伤行为有保护作用。
2.1.3 情绪因素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情绪因素是造成自伤行为关键原因之一。个体通过自伤、自残行为来发泄自身不良情绪。其理论解释造成自伤行为关键是自伤者情绪调节策略的缺乏。总结归纳国外有关自伤者情绪调节策略研究可知,关键情绪变量主要包括情绪调节困难及情绪表达不能。学者Melnick[10]认为个体的不良过激情绪会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正常者能运用情绪调节策略调节自身不良情绪以及相应的生理唤醒。但情绪调节困难的个体无法做到这些。Gratz[11]在对男大学生自伤行为与童年期虐待及情绪反应关系进行探索研究时,证实了情绪调节困难能有效地预测自我伤害。情绪表达是影响个人情绪体验和表达方式的一种认知情感障碍。Gratz选取女大学生为被试,验证了情绪表达不能对自伤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情绪表达不能与自伤有显著的正相关[12]。
2.1.4 网络成瘾 从20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成瘾比率大幅增加,网络成瘾已成为危害人们心理健康的一大因素。之后Swannell在研究自伤青少年动机中指出,网络成瘾与自伤行为关系密切,同属于一种冲动控制障碍[13]。我国学者谢永标[14]以广州市中学生为样本,研究自伤行为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网络成瘾可使青少年把自伤行为正常化,从而增加发生自伤行为的概率。
2.1.5 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行为方式。心理障碍既包括轻微的心理问题如进行重大决策时的焦虑、恐惧或者受到挫折事件后的沮丧,也包括严重心理问题如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等。而无论哪种心理障碍都伴随着种种负面情绪,对负面情绪无法正确处理便会造成自伤行为。唐记华等人[15]以75例门诊及住院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为样本,采用问卷法对其进行测试,探究其自伤行为和自杀观念的相关因素。此研究表明抑郁障碍青少年有44%(33/75)曾有过自伤行为,且抑郁症患者在自伤前有较多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并伴随着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的产生。
2.2 社会环境
2.2.1 家庭环境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所提供的生活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人们身心健康和人格形成的影响。从历年关于自伤行为的研究文献来看,学者们关注焦点在父母子女间的关系和童年创伤经历两大方面。孙莹[8]在探讨农村地区青少年自伤行为研究中得出,父母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是自伤行为保护因子,而父母过干涉及保护,否认的教养方式是自伤行为危险因子。褚成静等人在对自伤行为与家庭环境及应付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时,再次验证了家庭亲密度与自伤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家庭亲密度越低,其自伤行为发生率越大[16]。在家庭环境中,童年创伤经历一直是学者研究热点,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个体童年期经历创伤事件会引发之后自伤行为。童年创伤经历主要包括:童年期的受虐经历(躯体虐待、性虐待和情感虐待)、童年期被忽视(安全忽视、交流忽视、躯体忽视、情感忽视)、早期分离和丧失。美国卫生和福利部(HHS)报告指出,2004年约872000名美国儿童受到忽视及虐待,且幼龄儿童所占比例更大。Paivio等人[17]以100名女大学生为样本,调查述情障碍是否在童年创伤和自我伤害之间存在中介作用。结果表明,41%的受访者从事自伤行为,大多数从事多种方法(揪头发,撞头,冲压,刮擦,切割,和火烧),自我切割是最频繁认可的方法。回归分析结果支持女大学生的儿童期虐待和自伤行为,且述情障碍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
2.2.2 学校环境 学校是人们进行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环境对人们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我国学者张安慧进行青少年自伤行为调查研究时,发现学校是发生自伤行为主要场所,占33.1%,仅次于家中自伤行为(47.9%)[18]。并且学校环境中同伴关系、学习压力、师生关系、就业压力等因素均与自伤行为密切相关。Hawton[19]在对青少年自伤和自杀行为研究中得出,学校内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大,老师和长辈较高的期望和频繁的批评及其他校园负性事件均是造成自伤和自杀行为的压力源。张安慧[20]对2623名7~22岁儿童青少年自伤情况进行调查,再次验证这一结果,表明在自伤原因中学习压力、老师和长辈的批评、人际关系紧张所占比率较高。
3 自伤行为干预模型
自伤行为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每个自伤者行为背后的原因都不尽相同。因此其干预方式也多种多样。分析以往自伤研究,尤其是个案法中的干预方式,可以归纳总结为4种主要干预模型。一是以惩罚为基础的干预模型。在最早研究自伤行为时,大多研究者受到行为主义流派影响,并不探索自伤背后的动机,仅采用简单惩罚的方法进行干预。这种惩罚式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自伤行为的发生,但只起到抑制作用,无法在根源上起作用。且对于某些个体,采取惩罚式干预方式,反而会引起反作用增加其自伤概率。另外这种干预模型会触犯个人权利和道德伦理,因此为一种消极干预方式,渐渐较少被治疗者使用。二是以功能分析为基础的干预模型。因为惩罚干预模型消极性,研究者渐渐把关注目光放到功能分析法上。功能分析法是以自伤行为的功能取向模型为基础提出的,功能取向模型认为自伤行为的背后有其不同原因和动机,具有一定的功能取向。因此干预应先找到不良行为背后的成因,再就所需要的功能目的,帮助个体来选择另一种正确、积极地行为方案。Gregory[21]在对关于问题行为的功能分析文章进行综述时,指出将这一干预模型应用治疗自伤行为使用率高达64.6%。三是药疗模型。在实施干预时,有时干预方法效果不大,这往往需要药物的配合。自伤行为干预中,纳曲酮(Naltrexone)能起到重要作用。但事实上针对不同原因下的自伤行为,应采用不同药物配合。例如孤僻退缩型病人,使用奋乃静、氟哌啶醇等会比仅使用纳曲酮更有助于增强个体的合作性。四是综合多种干预方法。每种干预模式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只是单单运用某一方法,其治疗效果有限。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关注焦点放在多种干预方式结合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其干预效果。如Victoria运用功能分析法、消退法、药物配合的联合方式,治疗一位具有重复刻板和强迫性自伤患者,结果表示,该患者的自伤行为得到很好地控制。这些研究成果证明,针对不同类型自伤者,采用适合其特性的多种干预方式的配合,会比单一干预方式效果更好。
4 研究不足与展望
4.1 研究工具、研究手段上的不足 迄今为止关于自伤行为的研究工具种类繁多,但由于工具缺乏统一性,受研究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导致我们无法将不同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另外在研究手段上,目前大多实证研究采用的还是自伤者回忆式的自我报告。这种回忆式的自我报告的有效性一直受到争议。自伤者回忆的准确性,自伤者对自伤真实动机隐瞒等都会降低结果的有效性。因此,在研究手段上,依靠回忆问卷法的同时,应进一步重视实验法和追踪研究法。在国内进行自伤行为研究时,应注意跨文化的差异性,编制更为本体化的研究工具。
4.2 童年期创伤经历细化的研究 童年期创伤经历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国内外许多研究者探讨了童年期创伤经历对自伤行为的影响,但其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此外,大多数研究只关注童年期创伤经历整体对自伤者的影响,却忽视探讨将童年期创伤经历的类型细化后对自伤行为的影响。今后的研究需要将童年期创伤经历进一步细化,如童年虐待可细化为躯体虐待、性虐待和情感虐待,这3种不同的虐待方式会造成自伤行为严重程度的区别吗?会造成自伤者采取自伤方式的差异吗?对其不同类型童年虐待自伤者是否要采取不同干预方式?这些都是研究者今后需要关注的问题。
[1]Hurry J.Deliberate self- harm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2000,12(1):31-36
[2]雷修龙,许韶君,刘祥云,等.淮北市中学生自伤与自杀行为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4):393-395
[3]郑莺.武汉市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流行学调查及其功能模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4]Klaus L,Rexhausen J E,Kahl K G,et al.Increased diurnal salivary cortisol in women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J].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2004,38(6):559-565
[5]Nock M K,Prinstein M J A.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Assessment of Self- Mutilative Behavior[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acal Psychology,2004,72(5):885-890
[6]Yates T M.The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of self-injurious behavior:Compensatory regulation in posttraumatic adaptation[J].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04,24(1):35-74
[7]王艳辉,张卫,彭家欣,等.亲子依恋、自我概念与大学生自我伤害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2009,29(5):56-61
[8]孙莹,陶芳标,许韶君,等.安徽省农村中学生自伤行为及其心理社会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424-427
[9]Kimball J S,Diddams M.Affect regulation as a mediator of attachment and deliberate self- harm[J].Journal of College Counseling,2007,10(1):44-53
[10]Melnick S M&Stephen P.Emotion regulation and parenting in AD/HD and comparison boys:Linkages with social behaviors and peer preference[J].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00,28(1):73-86
[11]Gratz K L&Chapman A L.The role of emotional responding and childhood maltreatmen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deliberate self- harm among male undergraduates American[J].Psychology of Men &Masculinity,2007,8(1):1-14
[12]Gratz K L.Risk factors for deliberate self- harm amo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The role and interaction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emotional inexpressivity,and affect intensity/reactivity[J].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2006,76(2):238-250
[13]Swannell S,Martin G,Scott J,et al.Motivation for self- injury in an adolescent inpatient population:Development of a self-report measure[J].Australa Psychiatry,2008,16(2):98-103
[14]谢永标,彭子文,徐莉萍.广州市中学生自伤行为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6):469-472
[15]唐记华,王高华,王晓萍,等.抑郁障碍青少年自伤行为、自杀观念相关因素剖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6(8):536-538
[16]褚成静,董树平,杨敏,等.大学生自伤行为家庭因素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254-1255
[17]Paivio S C,McCulloch C R.Alexithymia as a mediator between childhood trauma and self- injurious behaviors[J].Child Abuse Negl,2004,28(3):339-354
[18]张安慧,陶芳标.青少年中的自我伤害行为[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032-2034
[19]Hawton K,James A.Suicide and deliberate self- harm in young people[J].BWJ.2005,330(7496):891-894
[20]Hanley C P,Iwata B A,McCord B E.Functional analysis of problem behavior:A review[J].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2003,36:147-185
[21]Kress Y E W.Self- injurious behaviors:Assessment and diagnosis[J].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2003,81(4):49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