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价值维度

2014-12-03吴向东

山东社会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生产力资本主义价值观

吴向东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875)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维度,蕴涵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价值维度,分析和把握其中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对于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本质论中社会主义价值维度的彰显

哲学上讲的本质即是根据。社会主义本质就是社会主义之为社会主义的根据,从根本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这一本质论凸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维度,其真实意义与历史贡献,只有放置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史上才能够加以深刻地认识。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对“社会主义”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传统:“科学的”社会主义和伦理的社会主义。“科学的”社会主义,如考茨基、阿尔都塞等人把社会主义实证化和制度化,忽视、否认社会主义的价值因素。他们认为,科学只涉及必然性知识,与价值无涉,科学高于伦理,经济决定论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的绝对基础,道德理想在“科学的”社会主义中是没有地位的。“当道德理想认为自身是为科学指明目标时,它就会成为科学中谬误的根源。”*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0页。伦理社会主义,如伯恩施坦、社会民主党以及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把社会主义伦理化、价值化,强调社会主义只是一种道德必然性,仅仅是一种价值。他们还试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伦理化,认为马克思的历史观本质上是彻底“伦理的”,尽管这种伦理观不是以“道德说教者的方式”而是以“嘲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唯物主义的外壳中隐藏着一种“道德的目的论”。“科学的”社会主义与伦理的社会主义在各自的立场上割裂了社会主义价值与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片面的理解。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曾经长期存在着把社会主义实证化、制度化的倾向,社会主义价值被悬置、物化乃至湮没。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强烈关注和追求着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原则,始终用社会主义价值理想去观照现实的制度和政策,力图把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俄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退却,是列宁在俄国经济文化落后这一现实的基础上追求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努力。但列宁逝世之后,他的社会主义观没有能够得到自觉和系统的总结,斯大林提出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苏联也逐步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20世纪30年代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从而形成苏联模式。这一高度集中的体制模式被解释成社会主义的本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准。这种模式将社会主义完全实证化、制度化。如果将这种体制模式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相比照,我们可以发现,它的确是想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制度的内容现实化,但是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价值目标的设定。也正因为忽略了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目标,它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制度设想作了非历史的理解,而不看苏联的真实历史背景和马克思当年设想的背景有多么大的差异,从而忽略了恩格斯基于目的对手段的至关重要性所提出的告诫:“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页。

与斯大林把社会主义实证化不同,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曾高度重视社会主义价值。毛泽东把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消除城乡对立、实现人的发展当作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并对这一价值作了中国式的理解。但是,我们没有能够始终如一地解决好社会主义的目的与手段、价值理想与实现途径之间的关系。当毛泽东发现单纯地强调生产力发展有可能使人们忘记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从而滑向资本主义之时,便转而强调阶级斗争的作用。“毛泽东是首先考虑阶级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毛泽东相信,只有在上层建筑开展持续不断的斗争,才能确保人民沿着正确的轨道进入一个大公无私的新社会。”[注]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291页。在他看来,“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唯心主义”[注]《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7页。。由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国内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我们对形势和社会矛盾作了误判,把阶级斗争、文化大革命当作达到理想社会的现实手段。而当我们强调“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抓革命、促生产”时,得到的却是贫困和内乱,是社会主义价值的破碎化。同时,受苏联模式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化的理解导致的科学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社会主义又被制度化,而忽略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维度。“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就是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取消了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归国家所有了,就是农业、手工业集体化了。”[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5页。

总结社会主义实践史,我们看到,无论是苏联模式忽略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目标,把社会主义价值抽象化,进而把社会主义实证化、制度化,还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前一段时期内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由于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某些不恰当的理解以及由于对目的与手段、价值理想与实现途径之间的关系的不恰当的把握导致社会主义价值的跌落,其共同的问题是没有能够正确把握好社会主义价值,没有形成合理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没有看清楚社会主义价值观对社会主义的意义,从而不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正是这种不清楚导致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严重失误乃至带来严重后果。邓小平曾经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反复地、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置于这样的历史和实践背景下,我们就可以深刻地理解邓小平这一论断,以及其后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追问与回答。

在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邓小平总结历史的经验,反复追问“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了解答这一难题,他首先说明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等等。最后他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在这一本质论中,无论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还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亦或是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凸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强调了社会主义的目的性因素,把社会主义价值旗帜鲜明地引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判断标准之中,将价值目标置于首位来界定社会主义,矫正了对社会主义实证化、制度化的理解,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维度。同时,这一本质论中的价值目标又具有现实的指向性和具体的实践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的特点,从而克服了在社会主义价值问题上的主观随意性。因此,我们看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在理解社会主义的思路上恢复了马克思的传统,彰显了社会主义价值的历史辩证法。

二、本质论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维度,而且包含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把握。富强、公平、和谐是体现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着“富强”这一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必须消灭贫穷。邓小平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如果社会主义不能消灭贫穷,不能改善人民生活,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体现不出来,人民从实际比较中就会感到社会主义没有吸引力。“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1页。消灭贫穷意味着富强,富强意味着发达的生产力,强大的综合国力,高质量的人民生活水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之所以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社会主义能够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充分发展开辟最广阔的前景,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更发达的生产力。资本主义异化的消除 “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的这种发展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需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同时,也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地域性的个人才能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邓小平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仅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更是科学地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遭受失败和挫折,原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这些国家未能充分地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的中国之所以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始终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不放,使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基于此,邓小平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第一条,同时还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把富强这一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我们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价值标准。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体现着“公平”这一核心价值观。公平是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们就一直追求的一种价值,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资产阶级用平等的观念取代封建特权观念,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纯粹的观念不过是现实经济关系的观念反映,资产阶级的平等不过是商品交换的平等,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平等。在形式的平等下,掩盖的是巨大的实质的不平等,在资本运作的逻辑下面隐藏的是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马克思无数次用“抢劫”“侵略”“侵占”“盗窃”等说法来抨击资本主义的非正义。在他看来,社会主义之所以要替代资本主义,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是极不公正的、非正义的社会。邓小平继承马克思的这一价值理念,反复强调,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他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了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走到邪路上去了。剥削是两极分化的基础,只有消灭剥削,才能消除两极分化;有两极分化就没有共同富裕,要现实共同富裕,就必须消除两极分化。也正是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邓小平反复强调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不会产生资产阶级。这里鲜明表达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解:公平。这里的公平原则不仅突出了对资产阶级平等原则的合理继承和超越的理论逻辑,也充分反映了克服资本主义价值弊端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它不仅强调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社会身份上的平等,而且强调经济领域中的平等。没有经济领域中的平等,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权利、社会身份上的平等,这是由经济与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通过消除资本主义的形式平等带来的实质不平等,最终要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全面发展,这表达了社会主义公平的实质。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着“和谐”这一核心价值观。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也把未来社会称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这里实际表达出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和谐思想。邓小平在新的历史背景上凸显了这一思想。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374页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首先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身关系的中介,处于现实世界中诸关系的核心。因此人与人关系的和解要求并包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解。其次,意味着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条件,达到了共同富裕,也就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了准备。实际上,共同富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中国式表达。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所表达的这种和谐原则并不否认矛盾、对立和差异,也不是在思想领域中实现对立面的和解,而是在承认差异、不同的基础上,强调多元主体以及各种关系在实践中各安其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以求在更高层面上达到和平、融洽、协调、有序的状态。

三、本质论价值维度的方法论意义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彰显了社会主义价值维度,蕴涵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而且是与中国实践、中国语境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的特点,包含着重要的方法论思想,为我们今天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的灵魂。社会主义是一种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或者思想体系,实际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展开的学说。社会主义学说对现存资本主义的批判,不仅包含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批判,而且是依据一定的核心价值观来批判资本主义,并通过这种批判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对变革资本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道路、方案的探寻与设想,实际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现条件、手段和路径的探讨与说明。社会主义是一种运动,“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6页。。所谓实际目的也就是价值目标、价值理想。也就是说,社会主义运动是一种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展开的自觉的运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决定着社会主义运动的方向,调控着社会主义运动的过程,衡量着社会主义运动的结果并促使运动本身不断深化发展。社会主义是一种制度,是围绕社会主义价值实现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评价和辩护着社会主义制度,引领着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变迁和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自觉认识与把握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精神自我。如果将社会主义实证化,制度化,排除社会主义的价值含义,否定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维度,无异于消解社会主义。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自觉,我们就不能真正懂得社会主义,也就不能自觉展开社会主义实践,自觉沿着正确方向有效地推进现实社会主义的改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基于历史辩证运动,表达着对资本主义的价值超越。价值观作为意识的重要内容,归根到底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核心价值观总是以观念的形式反映着一定性质的社会的生产方式特别是生产关系,最深刻地表达着一定社会特定人们的核心利益。同时,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能够积极表达出社会关系变化的价值要求并引领和推动社会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社会生产方式是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关系也总是处于不断变更之中,这种变化和变革具有历史规律性,反映和表达生产方式的价值观变化同样具有历史规律性。“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犹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要求。资产阶级曾经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强大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了它的桎梏。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的本性就是最大限度地追求价值增殖,不断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进而“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坠落的积累”[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8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了现代性的诸成就,同时也使整个生活系统陷于分裂状态,导致了时代困境:“人与自然之对立,在这个对立中,人分别作为认识主体和行为者,而处于分裂之中;个体与社会之对立,以及有限精神与无限精神之对立。最后这一对立也反映在人与命运的关系上。”[注]查尔斯·泰勒:《黑格尔与现代社会》,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76页。社会主义要取代资本主义,就是要消除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富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公平;消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的紧张和对立,实现和谐。这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是任意的主观想像,而是基于历史的辩证运动,表达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价值观的辩证否定与超越,体现着历史的辩证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社会主义的实践,表达着现实的实践要求。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而人们的社会存在则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所以,人们的社会实践决定着包括价值观在内的社会意识,是价值观形成的现实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实践是现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要求。如所谓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富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语境中,意味着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中国近代屈辱史深刻表明落后就要挨打,富强是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如毛泽东所说,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中国人做过这样的梦。意味着对中国国情的准确判断。由于历史的局限和缺乏经验,我们在一个时期严重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甚至提出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样荒谬的口号,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邓小平总结这段历史,简洁明快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体现了对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被推到首位,是否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对社会主义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主义能否站得住脚的政治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实践是具体的,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来展开的。特定的文化传统构成实践的现实文化语境,也成为特定实践中产生的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源泉。同时,价值观本身具有的相对独立性,自己的独立传统,决定着它必然不能割断与历史文化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传统背景下来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谐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理念,人人平等相处的和谐社会,是中国文化的理想目标。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强调天人合一、中和还是仁爱,凸显出来的是差异一体式的和谐,或者说“和而不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强调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意味着实现和谐,这里的和谐价值观无疑是对中国传统和谐理念的继承,同时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表现为对传统差异一体式和谐的扬弃。

猜你喜欢

生产力资本主义价值观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我的价值观
马克思生产力系统理论探析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