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人际语用理据分析*

2014-12-03冉永平赖会娣

外语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人际礼貌言语

冉永平 赖会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州 510420)

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人际语用理据分析*

冉永平 赖会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州 510420)

本研究以汉语中送礼性提供类言语行为中的虚假拒绝为对象,基于Verschueren(1999)的语言顺应论对其进行定性研究,探讨虚假拒绝的界定及其双向性和区别性特征以及它在实现过程中的人际社交语用理据。本研究意在进一步完善和验证Isaacs和Clark(1990)对虚假言语行为的解释,揭示Grice的合作原则及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模式对阐释汉语文化语境下虚假类言语行为的不完全适用性,验证借助语言顺应论探究虚假言语行为的可行性,为类似行为的跨文化对比研究抛砖引玉。

提供类言语行为;虚假拒绝;语言顺应论;人际语用理据

1 引言

言语行为有真假之分。拒绝类言语行为属于Searle(1969)对施为动词分类中的承诺类行为(commissives),可分为真实拒绝和虚假拒绝。前者违反真诚条件(Searle 1979)的虚假拒绝因其特殊性、典型性日渐受到语用学界的关注。本文以汉语文化语境下“送礼”之类的提供言语行为为例,研究该行为之后所出现的虚假拒绝,从语言顺应论视角对其阐释,旨在充实对非真实性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

2 虚假拒绝的界定与特征

2.1 定义及范畴

冉永平指出,拒绝(refusal/refusing)这类言语行为是针对对方的请求、邀请或建议之后,说话人所做出的一种“不合作性”选择(冉永平2006:93)。拒绝具有普遍性,为此多被等同于真实拒绝。卢志芳指出,虚假拒绝指违背诚意规则,不是真心实意的拒绝,也就是借助拒绝的形式表达其它意图的言语行为(卢志芳2003:5)。根据前人研究,本文将虚假拒绝定义为(提供者/请求者=说话人S;接受者/答应者=听话人H):H对S做出虚假拒绝,当且仅当H一开始就愿意接受S提供的物品或请求、邀请等,但首先进行礼节性的拒绝,经过S的再次坚持后,H最后表示接受。

虚假拒绝是一种真假心理状态伴随、由提供、(虚假)拒绝和接受组成的一组言语行为(speech act set),多见于汉语语境下的邀请、请求、送礼、帮忙等言语事件(speech event)。虚假拒绝最常出现在“提供类”(offering)和“请求类”(request/invitation)言语行为中。提供类言语行为指的是说话人主动给听话人提供服务、物品、礼品、意见、建议、邀请等,且伴有强加的意味;相反,请求类言语行为指的是说话人主动请求听话人答应对方的要求,为其提供帮忙或做事。听话人的虚假拒绝往往出现在以上两类行为之后,如果说话人随后再坚持进行提供和请求,就可能出现听话人的应邀、答应、收纳或接受,这就是一个从提供/请求发出,到拒绝,再到接受的动态交际过程,其中隐含汉语文化条件下的人际语用制约因素。

2.2 虚假拒绝的特征

结合虚假拒绝的条件和特点,我们可以较好地区别真实提供和虚假提供、真实拒绝和虚假拒绝以及虚假拒绝和劝说之间的关系。

2.21 虚假拒绝的双向性

某一言语行为要成为虚假拒绝,须要具备“(非)真诚性”和“可识别性”两大条件。也就是说,虚假拒绝具有双向性。(1)说话人的提供类言语行为应具有真诚性。此处的“真诚性”指说话人做出送礼等提供类言语行为时,应保证其诚意,只有在听话人识别其真诚性的前提下才可能出现虚假拒绝,即只有说话人奉承真诚原则,听话人才能作虚假拒绝。(2)听话人对说话人真诚提供的识别性。此处的“识别性”指听话人可以对说话人的提供类言语行为的真诚与否进行判断。只有听话人在“真诚性”前提的基础上意识到说话人的意图,才能获知被提供的真实信息。(3)听话人对说话人的提供类言语行为存在意欲接受的真诚性。在此的“真诚性”指对说话人提供的礼品等进行接受的一种意愿倾向,这是实施虚假拒绝的关键条件。我们无法窥测听话人的内心想法,却能从字里行间推测其语用隐含。若听话人本意排斥说话人或其提供的物品等,即使说话人坚持给予,该行为只能是简单的劝说或强加行为,而非虚假拒绝。(4)说话人提供类言语行为的真诚性,而听话人的拒绝具有非真诚性。此处的“非真诚性”指听话人出于某种考虑(如礼貌、脸面等),先表示拒绝,这种拒绝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非真实的。蔡曙山在谈到言语行为的诚实性条件时指出,只要人们作出一个具有命题内容的语用行为,人们就表达了一个确定的带有相同内容的心理状态(蔡曙山 1998:53)。根据Austin的举例,“‘I refuse’,said when I do not intend to refuse”(Austin 1962:40),当某人说“我不要”时,并非一定表示拒绝。(5)说话人对听话人虚假拒绝的识别性就是虚假拒绝可被识别。说话人在识别听话人所做出的虚假拒绝后,坚持并继续实施提供、邀请等行为。若说话人未能判断这种虚假回应,或误作真实拒绝,从而选择其他言语方式进行交际,此时的虚假拒绝就只能是单向的,得不到对方的认同。

据此,交际中的虚假拒绝具有双向性,具体表现为说话人对己方提供言语行为的真诚性和对对方虚假拒绝的识别性;听话人对对方真诚提供的识别性、接受的真诚性以及对己方拒绝言语行为的非真诚性,这就是动态交际中的虚假拒绝。

① 某高校食堂,甲和乙是同学,乙买的菜比较少,于是甲把自己的菜分给乙。

01甲:来,尝尝这个酸菜鱼,看起来挺不错的。

02乙:哎,不用。你自己吃嘛!

03甲:我这多着呢。(把鱼放到乙的餐盘里了)

04乙:(试了一下甲给的鱼)

05甲:还有这个,牛肉丸,给你一个,呵呵。

06乙:够了够了,我吃不下了,太多了。(继续吃)

在此例中,甲作为发话者,主动做出真诚提供——夹菜给乙(01)。乙从夹过来的鱼识别到甲的真诚性,于是礼节性地做出了拒绝(02)。基于乙的言语(02)和非言语反应(04)以及汉文化的了解,这是甲发出后续言语行为的相关背景知识,推断乙的拒绝并非真实,于是继续坚持提供(03),甚至有强加的意向,再夹另外一个菜给乙(05)。甲作出这样恰当的理解,取决于互动中乙的意图和对甲的反应预期。所以,乙对甲的再续提供不再拒绝,而是选择默认的方式(06)委婉地接受甲的提供。可以说,缺少了(非)真诚性和识别性,虚假拒绝就不会在互动交际中出现。可见,话语理解在整个交际过程中并非仅由说话人或听话人单方面决定的,而是在交际过程中不断被协商、被修正。

2.22 虚假拒绝的区别性特征

关于虚假言语行为的特征,Isaacs和Clark(1990)早有论述。受其启发,并基于虚假拒绝的双向性特征,本文归纳出虚假拒绝的核心特征,即它的区别性特征:(1)虚假性。虚假拒绝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它的非真性,听话人的拒绝诚意缺失和其言语行为的表现相悖,使该拒绝行为成为非适切性的拒绝,我们称之为非真拒绝(insincere refusal)。我们观察到,听话人的初始拒绝是非真诚的,通常表现为口是心非或言行不一。当说话人有意识地使身势语所传递的信息与话语所表达的意思不一致时,往往是说话人为了获得某种特殊交际效果或意欲传递言外之意,而采用的一种交际语用策略(程千山 2012:85)。(2)循回性。说话人的提供与听话人的虚假拒绝之间的话语互动包括说话人的第一次提供,听话人做出第一次拒绝,再到说话人进行第二次提供,听话人做出第二次拒绝,也可能出现说话人的第三次甚至第四次提供,听话人才最终接受。这种一来一往的“礼貌拔河”由提供-拒绝言语行为构成的多个互动话轮,螺旋式地推进人际交际。(3)共知性。对提供类行为的虚假拒绝往往具有人际社交规约影响下的共知性,尤其是在汉语文化条件下针对送礼、邀请等提供类言语行为所实施的拒绝。说话人在识别听话人的虚假拒绝意图之后,继续实施提供,听话人不再继续拒绝,而是选择接受,这往往是一种受某种语境规约的互动循回过程。(4)高成本和风险性。一方面,说话人付出时间或精力一而再、再而三地实施提供,听话人也一再实施拒绝,多个循回话轮之后才表示接受,这本身违反经济原则;另一方面,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拒绝的真实意图可能存在不恰当性识别,出现歪曲或误解;听话人对说话人的提供也存在作出非真诚理解的可能,交际的成功面临着选择的风险。

② 新职员A拜访部门上司B,临走前留下名牌香烟。

01A:王主任,这是给您的。

02B:这些我不能要,你赶快拿回去。以后这又不是外人了。

03A:就是一点心意。您一定得收下!我这大老远拎来的,您就别让我再拿回去啦!

04B:下不为例啊!再来可不许这么客气了!(刘葆 2006:19)

在例②中,对于新职员A提供的香烟礼品(01),作为上司B并没有直接收下,而是先拒绝并提供理由(02);A察言观色,提供了B应该收下的理由(03),继续实施提供行为。基于当下的语境化线索和规约化的人际礼仪,双方都心照不宣地理解对方,于是B采用训话和讲条件(04)委婉地接受了A的送礼。虽然这种送礼发生在上下级之间,B存在较高的权势,但同作为社会人,受制于汉文化下的人际社交礼仪,送人一份丰厚的礼物,算是给对方面子,而接受对方提供的送礼等也往往被视为“给面子”。如果B直接接受礼品,有贪恋物品之嫌,会在下属面前“丢面子”。所以,B的真实意图不是直接明示,而是有意识地选择先否定后肯定的语言策略使自己的话语顺应汉文化下的面子观,以实现人际社交目的。

3 虚假拒绝的实现过程及社交语用理据

3.1 实现过程

真实拒绝的策略和虚假拒绝的策略并不完全一样(Brown & Levinson 1978,1987)。虚假拒绝可通过循回式的话轮互动得到体现,有时也可参考身势语等非语言或副语言因素。在会话互动中,我们常发现提供/邀请(O/I)-回答(A)并不是一对一的结构模式,即说话人实施提供或发出邀请之后,听话人可能不会马上进行应答,其中可能出现一定的插入话轮,也叫插入语列,这是会话言谈的典型特征之一。比如,O/I-A的话轮模式可以扩展为O/I1- O/I2- A2- A1,甚至出现多重的内嵌插入语列模式:(O/I1(O/I2(O/I3(O/I4- A4)A3)A2)A1)。总体上,虚假拒绝由“拒绝”和“接受”两部分行为组成,在多个话轮的互动语交际中拒绝部分整体上可以看做一个内嵌插入语列,里面也可含多个插入语列。

③ A和B是室友,B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才帮助A将资料输入到电脑,对此A表示感谢。

01A0:这条项链送给你吧!

02B1:你请我大餐一顿就行了!

03A2:专门给你买的!我看样式挺别致的,也不知道你喜欢不?

04B2:是挺好看的!你看还是你自己留着戴吧?

05A1:我自己也买了,我给你戴上!

06B0:那谢谢啦!(刘葆 2006:21-22)

在例③中,01和06都是人际关系制约下的一般性话语,由直接提供-接受的话步构成一个相邻对,其中扩展出了02和03、04和05两个内嵌式插入话轮,它们构成虚假拒绝的拒绝部分,是听话人为了维护自我面子而刻意延展的。

大量的虚假拒绝言语行为显示,拒绝可以通过表达否定意愿和否定能力来实现。首先,从语音层面上看,许多虚假拒绝者在表示拒绝时,往往体现出比非拒绝语略高的音长、音高或语调等的语音特征,隐含类似非真拒绝的语用意图;其次,从词汇层面上看,虚假拒绝者在表达否定的意愿时,通常出现某些元语言表达式,如“不了”、“不想”、“不用”、“不必”、“不要”、“不去”、“不好吧”等。再次,从句式层面上看,拒绝语的构成往往包括元语言拒绝语、原因表述语、建言语、劝说语、回避语、自谦语等。而接受方式可由元语言接受语、条件语、致谢语等组成。

④ 贺:街道办副主任;罗:租客,擅长打饼,曾当过山村小学民办教师及村长。

01罗:嘿嘿,贺主任请等一下。(进房取出一兜千层饼)给,拿上。

02贺:哎,不要不要,你这是商品,咋能随便拿呢?

03罗:这是咱自家打下的。

04贺:自家打的也是商品嘛。

05罗:见外了吧,这要在乡下,就是贺主任瞧不起我老罗哇。

06贺:噢,好好,我拿一个。

07罗:都拿上。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2018年11月16日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简称《报告》),《阅江学刊》再次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

08贺:不行,绝对不行。(拗不过对方)好好,最多再拿一个,小本生意不容易。快忙你的去吧!(拿了两个千层饼,先是准备装在一起,想了想,又分别装在了两个口袋里)

(《西京故事》,陈彦,2012/5:51-52)

在以上语境中,作为对方的领导,贺在实施拒绝时先直接使用了元语言拒绝语的重复“不要不要”,辅以原因“商品”及反问句式“咋能随便拿呢”(02),以示拒绝。但罗通过“自家打下的”来消解对方的“商品”托词,增加被接受的机会,然而贺继续寻找托词(04),面对罗的坚持,松口答应“拿一个”(06)。罗的祈使性话语“都拿上”(07)更充分体现了他的真诚性,贺以“不行,绝对不行”的口吻再次表示拒绝,但由于对方的坚持,最终还是表示接受。这就是从“提供-拒绝”到“继续提供-接受”的言语行为过程,虚假拒绝体现在整个过程中。

虚假拒绝的出现及表现方式会因交际主体而不同,因具体语境而异。说话人的社会地位可能高于听话人,也可能低于听话人,或两者相当;此外,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亦有亲疏远近之分,这些社会变量都会成为人际交往时影响语言方式选择的语用因素。例如,当拒绝者的权势、地位、资历等比提供者高时,如上司对下属、老师对学生等,前者倾向于采用元语言拒绝语、评价语、教训或命令的口吻,以祈使句或无主句的形式进行拒绝,最后往往以“勉为其难”的借口而顺势接受对方提供的礼品等。在此过程中,作为利益的受惠方,心理上本应低姿态,但考虑到其身份及面子,语言上仍表现出平日高姿态的官腔官调、权威形象等。他们往往先评价物品,再对该送礼行为进行负面评价或对提供者进行一番劝戒教育,如“下不违例”、“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不要这样客气”、“送什么东西呀”等客套话语,以维护惯有的权威形象,这既不丢面子,也不影响既定权差,一举两得,益于维护双方的人际关系。

3.2 虚假拒绝的社交语用理据

我们认为,虚假拒绝的出现主要受制于汉语文化条件下的人际社交语用规约,比如,当某一言语行为让听话人受益时,听话人往往使用间接性或委婉的方式表示接受,否则会被看成社交语用不当,如缺少礼让。众所周知,拒绝“本质上是不礼貌的”(Leech,1983),是一种“本质上威胁请求者正面面子的行为”(Brown & Levinson,1987:62)。虚假拒绝违反合作原则中的质准则和方式准则,是为了遵守另一更高原则——礼貌原则,具体而言,就是面子。史密斯在《中国人的性格》(1998)中指出,“面子”这个词本身是打开中国人许多最重要特性之锁的钥匙。恪守礼节是一种内在的本能,而非外在的需要,不难发现,在汉语文化条件下向他人表示礼貌更多是为了显示说话人懂得如何待人,其次才是考虑到对方是否舒服。

虚假拒绝具有如下的社交语用功能:(1)顺应功能:顺应中国传统人际交往文化原则,如体现谦虚、内敛等社交规约;(2)试探功能:检测说话人的诚意,如对方的言说表示真实提供还是虚假提供;(3)折射功能:体现听话人的素质,维护自身面子或形象,如礼貌、自谦、自重、体贴等;(4)娱乐功能:活跃双方之间的交流气氛,这多发生在关系特别亲密的交际主体之间。例如:

⑤ 父亲和母亲正从车里搬家具进屋内,女儿见状,想递巧克力到父亲嘴里。

01父:让一让……

03女:(收回了巧克力,转而把巧克力拿给了母亲)

04母:(看了看,张嘴就吃了)

05女:(又把巧克力递给爸爸)

06父:吃了会口渴的。(一边张开了嘴)

07女:试一下嘛!(把巧克力放进父亲嘴里)

08(三人不约而同地笑了)

在例⑤中,面对女儿提供的巧克力,父亲想要又不好意思说出,而是先进行消极评价(06),间接地拒绝了女儿的提供。若父亲作出拒绝,理应表达拒绝的意图或意向,可是女儿当时并未看到这点。父亲的言语和实际行为的非一致性(06)让女儿迅速识别出该拒绝的非真诚性,加之平日对父亲的了解,女儿继续坚持,于是“把巧克力放进父亲嘴里”,父亲以身势语(一边张开了嘴)表示接受,促使了交际成功。鉴于父亲深受中国人际社交礼仪的熏陶与约束,知道“来而不往非礼也”的社交语用习俗,该虚假回应顺应了汉文化中的“自谦尊人”的原则,维护了自身的素质面子,同时也使当时的气氛更加轻松。

Grice的合作原则无法解释为什么人们经常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要违反其中的质准则和方式准则。同样,虚假拒绝只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原则、Goffman的面子理论和顾曰国(1992)提出的“贬己尊人”原则。本文认为,虚假拒绝通过“言此意彼”揭示听话人的真实意图,可以被看做一种间接性言语行为。Austin指出,“如果我们违反这里的任何一条(或更多)规则,我们的施为性话语就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切性”(Austin 1962:15)。按此标准,虚假拒绝违反第三组条件,所以变得不适切。然而,礼貌原则具有文化制约性,虚假拒绝在另一语境下却刚好体现其适切性。早在1875年,惠特尼(Whitney)给出了解释,语言是为了应对交际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隐含的意思就是语言的起源和发展可以归因于一种不断满足人类交际需要的顺应性过程(何自然等 2007:68)。

根据语言顺应论(Verschueren 1999),语境是语言交际的环境,用来指与话语相互顺应的一切因素或影响话语处理的一切因素,包括交际语境(由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以及交际双方构成)和语言语境。按照语言顺应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这种选择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选择的原因可能来自语言内部,如结构性限定;也可能来自语言外部,如社交语用规约。在汉语交际中,虚假拒绝的出现主要受制于语言外部的汉语文化社交语用因素,人们常常避免采用直接明晰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说,其中的语言选择及其判断正结合了具体的文化背景及语言特点。翟学伟在讲到中国人的印象整饰(impression management)时指出,在一种重视礼节的社会里,形式上的社会交换和人与人的交互性显得十分重要(翟学伟 2001:63)。其原则是,“礼”在形式上是一种互换性报答,它由行为上的互惠性和语言上的客套性构成,而语言上的客套可能比行为上的互惠性更为重要。如果交际的一方没有表现这种互惠性原则,可能会被另一方理解为无礼。例如:

⑥ 电视剧《傻春》第十集,赵素春(女)和具一喜(男)在聊天,他们是准情侣关系。

01具:对了,来。

02赵:什么呀?

03具:(从衣袋里掏出一块手表给对方)

04具:这是去年县里头表彰我,奖给我的。你经常看时间照顾你爸,送你了。

05赵:哎哎哎哎……(推开他的手)不要,不要,这太贵重了。

06具:哎,拿去吧。

07赵:不要。(扭头)

08具:(停顿片刻)要不要?

09赵:(摇摇头)

10具:真不要?

11赵:说不要就不要。

12具:(想了一小会儿)那不要也算是我送给你了。那我就送给土地爷吧。(把表作扔向远处状)

13赵:哎……手表……哎呀……你……(赶紧向手表被扔到地方追过去)

14具:你回来!回来!

15赵:哪儿呢?哎嘶……

16具:快回来。

17赵:(赶紧跑回来)早知道你扔,我就要了。

18具:(把还在手心的手表展示在她面前)那你要不要?

19赵:(淘气地打了对方一下,于是把手表震倒在地上了)哎!你怎么这么坏呀!

20具:(赶紧从地上捡起手表,心疼地把尘土吹干净)

21赵:你看,我还是要吧。别……别……别摔坏了。

22具:(看着她,不做声)

23赵:你说你……怎么这么讨厌啊。呵呵……

24具:走得可准了。

上例是典型的虚假拒绝。除互动过程中的言语表现外,我们还可利用体态语等副语言线索(Yngve 1970)帮助识别隐藏在言语层面之下的说话人用意。对赠送的手表,赵很需要也很想要,本来可以直接收下,但她并没有这么做,因为具有良好家教背景的她自然顺应汉文化条件下的社交语用习俗,如表现礼貌、谦虚、委婉等;再者,对方对她一向很好,她可以借此玩笑式地试探对方赠送行为的真诚性。受影响于语境化线索(13,15,17),如她跑去捡手表的行为表现,对方明白了她的用意,于是再三提供(18),最后终于得到了她的正面回应(21),说话人的正面面子也得到了维护,说明他的礼品及行为得到了认可。另一方面,赵先拒绝也是为了避免被迫强求接受,进而维护自我的负面面子。虽然赵的言行明显违反了合作原则,威胁对方的负面面子(Brown & Levinson, 1987),但在汉语文化条件下这却顺应了传统的社交语用规约,体现出赵所具有的礼貌、自谦及自重的女性形象。通过虚假拒绝,交际双方之间的言谈变得更加轻快,气氛变得活跃,他们的玩笑、逗乐和打趣也推进了两人的情感发展,人际关系得到了很好的管理与维护。

正如何自然所言,语言顺应体现在交际过程如何与整个社会思维相适应,绝对意义上的无意识交际在实际生活中或许并不存在(何自然 2007:101)。

4 结束语

本文回顾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涉足鲜有全面探究的虚假类言语行为,以汉语文化条件下常见的“送礼”这种提供类社交语用行为为分析对象,讨论了虚假拒绝的界定以及它的双向性及区别性特征,还从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视角分析了该类言语行为在人际交往中的社交语用理据。在汉语文化条件下,很多人际之间的言语行为或其它的语言选择都应顺应一定的社交语用规约,如懂礼和面子维护,虚假性言语行为的选择正是为了顺应这样的需要。因此,虚假拒绝在表现形式和社交语用理据等方面与西方的社交语用规约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Isaacs和Clark对虚假言语行为的解释,揭示了Grice的合作原则以及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模式等对阐释汉语文化语境下虚假类言语行为的不完全适用性,验证了以语言顺应论探究虚假性言语行为的可行性,同时也为虚假言语行为的跨文化对比研究抛砖引玉。

蔡曙山. 言语行为和语用逻辑[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程千山. 论身势语与会话语的主观性冲突[J]. 外语学刊, 2012(2).

顾曰国. 礼貌、语用与文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4).

何自然 谢朝群 陈新仁. 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C].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何自然 冉永平. 新编语用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刘 葆. 汉语诚意拒绝和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礼貌性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卢志芳. 现代汉语中的假拒绝言语行为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

冉永平. 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亚瑟·亨·史密斯. 中国人的性格[M]. 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8.

翟学伟.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Austin, J. L.HowtoDoThingswithWord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Brown, P. & S. Levinson.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A]. In E. N. Goody(ed.).QuestionsandPoliteness[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Brown, P. & S. Levinson.Politeness:SomeUniversalsinLanguageUs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Isaacs, E. A. & H. H. Clark. Ostensible Invitations[J].LanguageinSociety, 1990(19).

Leech, G. N.Principlesof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1983.

Searle, J.SpeechActs:AnEssayinthePhilosophyof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Searle, J.ExpressionandMeaning:StudiesintheTheoryofSpeechAct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1979.

Verschueren, Jef.UnderstandingPragmatics[M]. London: Arnold, 1999.

Yngve, V. On Getting in a Word Edgewise[Z].PaperPre-sentedatSixthRegionalMeetingoftheChicagoLinguisticSociety, 1970.

【责任编辑王松鹤】

AStudyoftheInterpersonalPragmaticMotivationsofOstensibleRefusals

Ran Yong-ping Lai Hui-di

(Center for Linguistics & Applied Linguistics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420, China)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 (Verschueren 1999), this paper presents a qualitative inquiry into the offering speech actsongli, during which ostensible refusals are most likely to be made. It thus explores their bidirectional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in particular interpersonal pragmatic motivations, with aims at verifying Isaacs & Clark’s (1990) interpretation of ostensible speech act and uncovering the explanatory deficits of Grice’s Cooperation Principle and Brown & Levinson’s politeness theory in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offering” speech act; ostensible refusal;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 interpersonal pragmatic motivation

H030

A

1000-0100(2014)02-0065-6

*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项目“话语和谐-不和谐取向的社交语用研究”(GD12CWW08)的阶段性成果,该研究得到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的资助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的支持。

2012-11-23

猜你喜欢

人际礼貌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