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文化建设对人文素养教育的功能研究

2014-12-02童鹏鹤陈巧玲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9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童鹏鹤 陈巧玲

摘 要:校园文化是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载体和平台,该文通过分析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对人文素养教育具有塑造功能、保障功能、促进功能和制约功能,是人文素养教育发展的外在机制和载体。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人文素养教育 功能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157-02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的物态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的优良品质,是人文精神的外在表现。人文素养教育是关于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育,校园文化对于人文素养的教育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尤为明显。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工业化的产物,这种教育具有实践性,重视与生产实践的密切关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员工的人文素养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待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文素养发展的载体和平台。

1 塑造功能

人文素养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文素养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包括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情感力量,既有能力要素,又有精神要素,是一个人的优良品质。而这些品质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在职业教育中,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提升学生的品质和人文素养。学校的校歌、校训、校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名校都具有自己的文化特点,这种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本身就是一种熏陶和塑造。例如,国外有所大学,其动人之处在于学校的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规定,在校园中任何两个人相见之后,都要相互微微一笑,以此表达彼此的情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学生,会养成一种平和的心态,在待人处事方面受到训练,这对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是很有益处的。

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不喜欢学习文化课,有许多人整日沉溺于网吧、台球、游戏之中,这不仅消磨了自己的人生,而且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形成,甚至会染上一些不良习惯。而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重塑他们的人文素养,激发出他们内心的向善的力量,可以克服掉一些不良习惯,使他们认真读书。“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校园文化可以抵消掉他们体内的多余能量,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学校的硬件的改变是很难的,但对校园文化建设作出改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重塑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使其优良的人文素养得以展现,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2 保障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对人文素养起到制度保障的作用,特别是制度文化建设的作用更为明显。制度是人类追求秩序化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设计出来调节人类相互关系的一些约束条件。一流的制度促生一流的体制,在好的制度下,坏人也会向善,在不好的制度下,好人也不会作恶。校园是体现公平正义的地方,校园制度文化可以对人文素养起到保障功能。

学校的管理制度、学生活动制度以及奖惩制度,对于学生的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制度的约束和奖惩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奖励是鼓励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制度措施,惩罚是规训和克制学生不良习惯的制度措施。人文素养主要是指学生的优秀品质,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人生宇宙意识,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内化为一种做事的方法论,成为体内的血液。学校的制度建设需要先进的理念指导,否则,会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到反作用。校园的文化建设如同火车运行的轨道,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根本准则,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会起到制度保障作用。

有人认为,人性是善的,如孟子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善端,正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恻隐、羞恶、恭敬、是非是人的四端,由此形成四种善良的道德品质—— 仁、义、礼、智。由“不忍人”之心推及“不忍人”之政,从而实现人类的大同社会。而又有人认为,人性是恶的,如荀子就持这样的观点,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人有欲望,需要礼法加以约束,节制人性中恶的方面。也有人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所谓人性善恶只是建构出来的,告子就持这样的观点,告子说:“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告子又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认为人性如水,水无常形,见到什么样的容器就会成为什么样的形状。恩格斯说,认为人性善的人是伟大的,认为人性恶的人更伟大,人性中既有善的力量,也有恶的力量,既有天使的力量,也有魔鬼的力量,二者时常发生争斗。而良好的制度文化可以节制人体内的魔鬼的力量,激励人的向善的力量,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由此可见,先进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为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保障功能,从而促进完整人格的形成,抑制人性中撒旦的力量。制度是规律,是铁的法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东西,是人类经验的结晶。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保障人文素养教育的正常发展。

3 促进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对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促进功能。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校园的环境建设很重要。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文素养教育的催化剂。在职业教育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功能更明显。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一名技术工人,而是要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这样的人才是完整的人、全面的人,而不是机器上的零件,这样人不仅仅是匠人,而是有创新精神的人。职业教育的培训对象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创新性更重要,现代社会大机器生产中的一系列创造发明,都源于生产实践的创新,瓦特发明蒸汽机,斯蒂芬森发明火车,都是如此,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endprint

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始终是人文素养教育追求的目标。中国目前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早已提出,但要落实到实践中,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文化建设。在职业教育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育做得更不够。如何使学生具有极强的创造性,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一名工匠,这就需要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足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文素养发展的外在机制,是外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对内因具有促进作用,从而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多个层次,对人格素养的发展特别重要,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

4 制约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制约着人文素养的发展方向。校园文化建设牵涉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人文素养教育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也受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程度的制约。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文素养发展的动力,也是人文素养教育的承担者。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约束人文素养发展的程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不断更新,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在职业教育中尤其如此,校园文化建设应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而发展,要适应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需要。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方向,就业是判断职业教育成败的一个风向标。职业院校必须向社会输送大量具有理论素养的技术工人,他们将直接和生产一线接触。他们可以直接创造价值,他们的所学的生产技能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只是由于许多功利要求,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遏制校园的低俗文化,发展有益文化,制约人文素养教育中的不良倾向。

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对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很快的,是人文素养教育发展的外在机制,制约着人文素养教育的长度和宽度。

5 结语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人有灵魂才有生气,民族尤灵魂才会屹立于不败之地,学校有灵魂才可以加强学校的自我认同,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对人文素养教育可以起到塑造功能、保障功能、促进功能和制约功能,是人文素养教育发展的外在机制和载体,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怡.教育的本质和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化[J].中国大学教育,2005(12).

[2] 胡显章,程钢.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05(12).

[3] 陈九如.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探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以“商文化”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试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的途径
自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