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均衡发展

2014-12-02李学锋袁晓勐

上海城市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

李学锋+袁晓勐

导读:生态文明既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建设城市生态文明,不能仅仅局限于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发展理念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的高度,建设生态和谐、以人为本、功能多元、独具特色的新型城市,推动城市均衡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 绿色城市 和谐城市 有机城市 特色城市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4.06.004

“生态”(Eco-)源于古希腊字,原意指环境,如今则拓展到泛指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生态学理论认为,生态有竞争、共生、自生和再生的演化规律,有保持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和秩序的持续与和谐的功能。生态系统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可以维系生态平衡,因此“生态”一词也被广泛运用到自然生态之外的领域,如“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等。

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和谐社会相对应的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包括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空间优化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逐步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的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广义的生态文明,既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作为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文明要求在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建设良好生态的基础上,将“生态原则”贯彻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尊重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秩序,保持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竞争和共生,推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相互协调和永续发展。这也正是十八大报告的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对应。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完全臣服于自然,“靠天吃饭”的特征非常明显,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约束。工业文明则恰恰相反,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利用甚至掠夺。过去三个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工业文明几乎已经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工业革命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把人类置于自然界的对立面,环境恶化、生态退化、气候变暖正在威胁人类自身的安全。[1]在人类反思工业文明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应运而生。生态文明强调将环境与发展进行整合性思考,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原因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解决途径,强调用生态理念从技术到体制和文化的全方位透视,追求生态与发展的双赢。[2]

当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广泛共识。这既是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所迫,也是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那样:“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设城市生态文明,不能仅仅局限于生态环境建设,还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发展理念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的高度,必须树立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和谐、以人为本、功能多元、独具特色的新型城市,推动城市均衡发展。

一、生态和谐的绿色城市

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新型城市应当是以生态单元为基本理念的城市。新型城市的新陈代谢要更加生态化,更加符合城市的发展要求,增加城市中的绿色空间与开放空间,使城市作为一个生态体有“呼吸”的空间。城市发展和空间设计应符合人、经济与自然生态的要求,而不在于数学意义上的扩大或组分的增多。

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应当遵循以下基本生态学原理:一是相生相克原理,即城市空间组分之间的相互协调;二是最适功能原理,即空间规模和结构的设计,应当按照最有利于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方式进行;三是再生原理,即城市空间应充分考虑城市空间和其他资源的再生利用;四是共生原理,即城市用地布局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利用。

从“改造自然”转向“亲和自然”、尊重自然、结合自然,体现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背景下处理城市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城市应该是由它所处的自然地理下生长出来的,不仅在生态上与自然环境呈平衡关系,而且从形态上呈有机的联系,而不是强加上去的。城市这一人工环境与大自然相互依存,构成了原生环境与次生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

不同城市的基础条件和建设环境不一样,绿色城市的特色和标准会有所差别,但一般来说,绿色城市应该着重把握两个方面,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科学的空间设计,具体要求如表1所示。

建设多层次的、全覆盖的绿化系统,是绿色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着力构建绿心、绿轴、绿廊、绿带、绿空等组成的绿色空间系统,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在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形势下,推动立体绿化,发展屋顶绿化对绿色城市建设具有特殊意义。德国的屋顶绿化政策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借鉴。

★德国的屋顶绿化政策

德国是世界上发展屋顶绿化技术最成熟、效果最好的国家之一。早期,德国的屋顶花园仅仅作为环境议题予以考虑。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当绿色组织最早加入当地政府的时候,一些有关推广屋顶花园的议题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endprint

当屋顶花园建设逐步写入当地建筑规范之后,还有很多官员存在理解上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是开发商是否真的愿意进行屋顶绿化,屋顶花园使工程成本升高,是否会促使开发商选择其他城市进行项目兴建。但是事实证明,屋顶花园并不是那么昂贵,并且还存在一些益处,开发商反而欢迎屋顶花园,因为屋顶花园可以提升他们的声誉。随着绿色组织的不断壮大以及人们意识的不断提高,屋顶花园越来越流行。

在德国的一些城市以及省份,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屋顶花园的优势并且开始予以补贴——每平方米15欧元。

二、以人为本的和谐城市

工业文明时代的城市,重视大尺度,要宏大叙事,结果见物不见人,大而不当;而城市设计在微观尺度上失之于注重细节刻画,视线不及。宏观和微观难以结合在一起,于是规划中难免出现了以路定格局、强行“功能分区”和大量与周边极不协调的大体量建筑等空间的冲突现象。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新型城市主张以社区、街区、邻里为基本尺度,尤其是以步行尺度代替车行尺度来设计的混合功能社区,给我们上了非常有价值的一课。其实践的有效性说明,社区尺度和人的尺度是吻合的,人的尺度就是我们衡量城市是否宜居的基本尺度。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城市,最基本的原则就是重视和遵循“人的尺度”。借鉴上述思想的精华,就是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更加注重人本身的需求,从人的尺度、需要、情感、知觉等出发,各种设施要符合人体尺寸比例,满足人类生存、大众行为、游憩娱乐及心理需求,强化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空间的融合,构建具有特色的优良人居环境。

人的需要不仅有多样性、阶段性的特征,还受到生产力水平、物质积累、环境容量、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城市,现阶段发展的一级目标是人居典范和空间集约,具体目标为提高人们城市生活的舒适性、提供足够的就业、消除城乡隔离、降低城市运营成本。表2列出了以人为本的和谐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具体要求。[3]

长期以来,国内多数城市重经济、轻社会,重产业发展、轻居民生活,居住区建设欠债严重,居住用地比例过低、居住区建设理念不科学等问题广泛存在。借鉴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城市实际,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城市,必须将居住区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居住区建设基本要求

一是要保证居住区用地的充足供应。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划定居住用地面积,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逐步提高居住用地比重。

二是合理设定居住区建设强度。居住区的建设强度以中低强度为主,与良好的开放空间系统和交通系统相结合,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和空间尺度。和谐城市的尺度应该是人性化的尺度,利用地块划分和界面控制,形成宜人的场所和空间,加强公共空间如绿地、交通节点的可达性,构建步行友好的交通系统和空间尺度,提倡街坊、地块、建筑的个性与特色,创造宜人、特色鲜明的公共空间。

三是积极发展混合住区。实现各社会阶层的融合。地块内分配不同标准的住宅,包括适当比例的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廉租房,把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融合在一起,防止阶级分化,实现社区的和谐。发展住区底商,强调配套设施建设,减少居民消费出行。

四是拉大居民区市政道路、社区道路间隔,社区道路不宜过宽,以绿化走廊、骑楼等共同构成全天候步行道路,设置自行车专用道路,鼓励居民步行和使用自行车,倡导绿色出行。

三、功能多元的有机城市

工业文明背景下的城市发展强调理性的追求。从早期霍华德提出的非常简洁、有序的花园城市,到后来很多人提出的未来城市构想,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核心,这就是以理性主义建构全球城市的新秩序。然而,在全球化的发展中,各种文化、各种地区、各个城市的历史条件、现实状况、发展水平都不一样。即使在信息化的影响下,城市也不是均质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每个城市片段在功能、内部构成、空间形态上也都各不相同。所以,以钢筋、水泥、玻璃、混凝土为特点的城市外观,加上按照理性原则组成的各功能分区所形成的城市风格,在生态文明时代是不合时宜的。因此,“必须努力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追求环境的连续性,用多元的内涵把城市各部门、各单元组合起来,并试图借助含混、折衷、复杂性、矛盾性,集中反映一个开放性的城市综合体系,最典型的莫过于有机城市。生态文明时代所刻意追求的混乱和多元化,本意则是强调丰富性,反映出城市的宽容性,功能的叠合性,结构的开敞、灵活性,达到“不和谐之和谐”的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协调好城市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对于城市发展尤其重要。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强大动力,城市化促进了工业化的水平和层次的提升,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一方,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正确处理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认识基础。建设功能多元的有机城市是面向城市发展动力的根本思路,多元化的城市功能是生态文明时代新型城市的重要理念,二者相互吻合。与以往的片面强调工业化推动不同,多元化的城市功能强调在扶植城市工业驱动力基础上,大力发展城市的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等人文功能,不仅为提高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且为城市功能演进提供多种可能和空间。

现代城市发展中,越来越强调城市的相对独立性和完善的城市功能。建设有机城市,必须强调城市功能的相对独立。相对独立的城市功能是指,有机城市必须是一个综合性的城市地域单元,区别于单纯的产业园区和早期的城区建设中的单一功能卫星城的发展模式(如卧城)。有机城市既要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和休闲场所,也要为居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只要这样,城市才能具备自我平衡、自我完善能力,才能可持续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建设功能多元的有机城市,必须着眼于提高城市持久竞争力,并为城市持续发展提供多种演化路径。功能多元的有机城市的目标体系和具体要求如表3所示。endprint

四、独具魅力的特色城市

芬兰著名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注重各个空间细节的营建,打造独特的、有魅力的城市,树立地域特色浓郁、民族风情突出的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的特色城市形象。培育和宣传独特的城市精神,不仅是生态文明时代的要求,也标志着城市的高品位和人性化价值取向。

生态文明在强调生态优先和以人为本的同时,也强调要在保留和发展地域传统、地域文化和地域环境的基础上,努力塑造城市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特色城市。

城市要保持它的持久魅力,必须实现历史的延续。因此,生态文明时代,首先必须用历史思维来思考当今世界,把城市当作文化的博物馆,把各种文化加以沉淀汇合。强调城市空间结构的文脉主义,并不是片面复古的历史情结,而更体现了现代、未来社会对传统、人性回归的渴求。进行旧城改造时,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同时,更要强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打造城市特色,其实质是指向人和城市的终极思考“我是谁”,但并不给出有指向意义的答案,这与“文脉主义”的要求不谋而合。文脉主义的方法是在城市空间结构中保留这种思考的脉络,在街道、广场、标志、建筑等各种空间上留有答案,是一种空间体现。因此,文脉主义绝不是简单的历史遗产保护,它涉及到更为宽泛的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城市形象塑造和发展问题,使得居民和外来者通过对城市空间符号的解读,能够清楚地辨析这个城市所特有的精神和气质,也就间接地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

打造独具魅力的特色城市,必须三个方面入手,即深入挖掘城市传承、深刻把握城市精神、科学设计城市形象。表4列出了特色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

总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是当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学锋.生态时代城市发展的国际借鉴与中国愿景[J].上海城市管理,2012(5).

[2]孙新章,王兰英,等.以全球视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7).

[3]关海玲,江红芳.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4(15).

责任编辑:王 缙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
基于TOPSIS法新疆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评价
读《有机马克思主义》
浅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落实策略
浅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落实策略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发挥检察职能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