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

2014-12-02潘晓云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江苏海门226100

吉林医学 2014年36期
关键词:胎膜早产胎儿

潘晓云 (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江苏 海门 226100)

胎膜在临产前破裂称胎膜早破,早产胎膜早破是指孕妇在妊娠满28周,但不到37周胎膜在临产前出现破裂,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6%~12%。笔者主要针对早产胎膜早破进行相关临床分析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早产胎膜早破孕妇共95例。孕妇孕周28~36周,年龄21~34岁。其中孕周在28~34+6周的孕妇有32例,列为Ⅰ组;孕周在35~36+6周有63例,列为Ⅱ组。入选产妇均符合早产胎膜早破的诊断标准,可以通过羊水内容物、阴道分泌物等进行临床诊断,孕周则是通过胎儿的B超检测确定。

1.2 治疗方法:对于入选发生早产胎膜早破的产妇,针对其孕周不同采取不同的临床处理方法。对于孕周在35周以下(不包含35周)的产妇需要采用硫酸镁等宫缩抑制剂,临床上采用地塞米松促进胎儿肺泡发育。同时为了降低产妇和胎儿的感染发生率,应适时适量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感染治疗。静脉注射10 mg地塞米松,每天给药1次,连续用药2~3 d。对于孕周在35周(包含35周)以上但少于37周的孕妇则只单纯使用地塞米松,并且若孕妇胎膜破裂超过12 h则需要使用抗生素。胎肺成熟或产妇、胎儿有感染征象即可进行终止妊娠处理。在期待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产妇的体温、白细胞计数、CRP、胎心率以及羊水情况,若发现产妇或胎儿有感染症状、胎儿胎心音异常、羊水浑浊等现象则需要立即终止妊娠。

1.3 观察指标:观察不同孕周产妇经过早产胎膜早破临床处理后其新生儿的结局以及分娩方式,其中包括新生儿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新生儿出血、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以及新生儿死亡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的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本文的置信水平为0.05,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观察入选产妇不同孕周分娩方式。其中Ⅰ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2.5%,Ⅱ组产妇其剖宫产率为46.0%,详见表1。

表1 不同孕周早产胎膜早破分娩方式比较[例(%)]

2.2 两组产妇新生儿结局比较:Ⅰ组新生儿中发生窒息、感染、新生儿肺透膜病、死亡的比例均明显高于Ⅱ组新生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孕周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结局比较[例(%)]

3 讨论

导致发生早产胎膜早破的因素有很多,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胎膜在临产前是不会发生破裂的。根据多项文献结果表明[1],胎儿的胎位是横位、臀位、阴道炎性反应、多胎妊娠等均是早产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

早产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需要尽量延长胎儿在母体内的时间,促进胎儿肺泡等的发育[2]。另一方面还需要观察胎儿是否有任何异常情况,做好分娩或者终止妊娠的准备。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主要危害在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胎膜破裂、宫腔感染、脐带脱垂、胎肺发育不良等,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存活率[3]。

根据本文的结果以及笔者的多年经验,对于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主要由孕妇的孕周决定。孕周28~34+6周,胎儿未成熟者,应尽量延长孕周。严密监测母胎情况,出现宫缩时予抑制宫缩保胎治疗,破膜时间超过12 h以上时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孕产妇和新生儿感染,如出现临床感染征象,应及时抗感染治疗。同时予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保胎过程中若出现不可避免早产或临产、宫内感染征象、胎儿窘迫等情况,无论孕周大小,均应终止妊娠。对于孕周≥35周或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接近或大于8.5 cm、估计胎儿已经成熟者,应及时终止妊娠。当早产不可避免时,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分娩方式。

综上所述,加强孕期的监护、预防感染,促进胎肺成熟,延长胎龄,对降低早产率、围生儿病死率和死亡率有极大的意义。

[1] 朱庆辉,周荣向,喻莉莉,等.早产胎膜早破300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093.

[2] 吴 梅.7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6):79.

[3] 董 莉.早产合并胎膜早破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6):79.

猜你喜欢

胎膜早产胎儿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