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2014-12-02秦常军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吉林四平136000
秦常军,吴 怡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自从1966年樟柳碱在眼科试用以来,它的药理作用及在眼科的临床应用研究已有很多报道[1-2]。为了详细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本文对在我科治疗的58例(62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了进一步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①经询问病史,视力、裂隙灯、眼底、视野及FFA检查确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②病程<3个月;③排除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并发影响视功能的其他眼病以及特殊人群。
1.2 病例分组:采用随机对照法,将58例(62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30眼),其中男15例(17眼),女13例(13眼),年龄42~65岁;治疗组30例(32眼),其中男16例(18眼),女14例(14眼),年龄40~63岁。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妥拉苏林注射液25 mg,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 ml,均作患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疗程20 d。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20天复查矫正视力和眼底,治疗结束后复查视野。
1.4 疗效判断:两组均以治疗前后的视力和视野情况为疗效判断标准。视力:按照国际标准视力表:①显效:视力每增加3行,或视力从光感不确定增至0.05以上,或从眼前指数增至0.1以上,或从0.02增至0.2以上,或从0.05增至0.4以上。视野:视野缺损范围减少15% ~40%;②有效:视力较无效有所提高,但未达到显效的标准。视野:视野缺损范围减少小于15%;③无效:视力、视野无提高或者下降。
1.5 统计学方法:将治疗前后两组各主要观察指标以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对照组有效率20%,而治疗组有效率78.13%,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眼)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观察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均有提高,但治疗组治疗后视力提高明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视野缺损的改善情况较好,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s)
P值对照组30 0.25±0.12 0.28±0.19 0.97 >0.05治疗组32 0.26±0.18 0.50±0.20 4.87 <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野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野比较(±s)
分组 总眼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30 51.25±33.28 48.67±34.86 0.039 8 >0.05治疗组对照组32 53.38±28.76 38.56±30.58 -3.19 <0.05
3 讨论
缺血早期的治疗对恢复缺血区血管正常舒缩功能非常重要,在缺血的早期,缺血区对血管扩张剂的反应已不同于正常血管[3]。本研究结果显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视力恢复、眼底以及视野缺损的改善方面,均优于传统扩血管药的疗效。因此,笔者主张早期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
樟柳碱是一种生物碱,有缓解平滑肌痉挛、散瞳、抑制唾液分泌等抗胆碱作用。它对于眼部缺血性病变的治疗,国内外已有很多文献报道[4]。樟柳碱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比之常规皮质类固醇联合扩血管、血栓溶解剂、维生素及抗生素等,对视野的恢复十分明显,有效率高达82.14%[5]。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不是扩血管药,它主要是通过调整植物神经系统及皮层,改善血管运动功能,增加血流量。它能使眼缺血时脉络膜血管活性物质维持正常水平,降低自由基。有利于解除脉络膜血管痉挛,恢复脉络膜血管正常的舒缩功能,从而改善缺血,减轻脉络膜缺血所致视神经和视网膜缺血的病理改变。因此,笔者认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无论是从作用机制,还是疗效上,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宋 琛.复方樟柳碱在眼科临床应用[J].人民军医,1978,12(1):44.
[2] 陈 君,洪 晶,吴景天.复方樟柳碱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眼科杂志,1999,17(2):80.
[3] 宋 琛,申维勇.对比复方樟柳碱与妥拉苏林对眼缺血的实验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9,17(2):82.
[4] 宋 琛.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J].实用眼科杂志,1985,3(5):269.
[5] 于 强,吴景天,董东生,等.复方樟柳碱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