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视角下民办高校竞争优势分析
2014-12-02李然
李然
摘要: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在充分认识社会、区域经济、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发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逐步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本文在简要介绍比较优势这一传统经济学理论后,探讨如何将其运用到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分析中。
关键词:民办高校;特色发展;比较优势理论
当前,民办高校已成为多数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供给的主要力量,在我国高等教育变革的道路上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截至2013年9月,我国民办普通高校已增至707所,在校生533.1770万人,其中硕士生155人,本科生341.2257万人,专科生191.9358万人。在2007-2013年的6年间,有学历授予权的民办普通高校数由297所增至707所,增长2.4倍,在校生数由349.69万人增至533.1770万人,增长1.5倍。民办高校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
一、比较优势理论简述
比较优势理论起源于对不同国家间发生贸易关系原因的解释。长期以来,该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和指导国际分工方面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学说的基础上,在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规模报酬不变等假设前提下,构建了比较优势的经典模型:只要两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存在劳动生产率(劳动成本)的相对差异,就能遵循“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进行分工与交换,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相对于他国都处于绝对劣势,按此原则进行贸易也可获得比较利益。赫克歇尔—俄林突破了李嘉图模型关于劳动单一生产要素的假设,提出了H-O模型,认为各国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每个国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可获得最大的贸易利益。由于受当时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水平的限制,传统理论中生产要素仅局限于土地、资本、劳动力等有形生产要素。
随着战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纵深发展,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断展现,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诠释现实贸易问题中越来越力不从心。于是经济学家放宽传统理论中严格的假设前提,从生产要素的种类和运用出发创立了国际新贸易理论。该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中比较优势产生于各国自然资源的局限,从动态角度把人力资本、技术、规模经济等无形要素与有形要素结合起来,赋予资源禀赋全新的概念。其主要内容有:国际贸易利益是参与国际分工的出发点,其核心是一国的比较优势。一国只有按比较优势来发展生产,才能取得国际分工和交换利益;在积极利用原有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的同时,要注意到人力资本、技术、规模经济等生产要素已经成为更高层次的比较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比较优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产要素禀赋丰裕的比较优势并不会直接变为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我们应该立足于现阶段的比较优势,努力培育竞争优势,从而获得较持久的国际分工利益。
二、比较优势理论与民办高校特色发展
高等教育是生产人力资源的特殊活动,教育资源作为投入要素同样具有稀缺性。我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长期处于失衡状态,高等教育资源增量不足、存量配置低效,有效供给严重不足,这给民办高校的崛起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机会。民办高校的出现对促进教育资源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的本质——机会成本,将该理论精髓引入高等教育领域,能促进各类高校在高等教育市场上明确分工,按各自比较优势办学,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办学水平。
资源配置属于经济学范畴,涵盖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在宏观层次上,资源配置主要研究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不同区域之间的配置;在微观层次上,则指生产者在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方式中,选择一种组合方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资源在不同层次上配置的优劣,评价原则和标准是不同的。前者侧重部门(或区域) 之间平衡发展程度,后者侧重收益最大化。高等教育虽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性产业活动,但也是一个投入产出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也要讲求投入产出效率。
在公办、民办、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共同竞争的格局中,竞争的残酷性决定了高等院校都需倾力追求自己的优势,力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民办高校要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一种持续的优势。民办高校之所以能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地走到今天,取得较大的成就,是因为它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展的, 它的出现解决了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拓宽了人才培养渠道。公办高校大都追求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忽略了市场需求。民办教育则强调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提出,带来了新一轮学习浪潮。所有的学生、在职人员都需要学习、深造,这也给民办高校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应不断创新以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民办高校的复兴深化了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民办教育的管理者可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教育要素市场,建立灵活的办学机制。在融资机制上,民办高校可通过各种渠道来融资办学;在办学机制上,可根据市场需求自行设置专业;在用人机制上,可灵活配置各种人力资源,建立人才库;在管理机制上,民办高校内部运行机制灵活,互补性强,办事效率较高。
三、民办高校的竞争优势分析
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可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教育要素市场,建立灵活的办学机制。民办体制是民办高校最显著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在融资、用人、内部管理等方面拥有充分的自主性。
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公办高校的教育经费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拨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财政收入状况的影响。自高校扩招以来,全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绝对值有所增加,但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却连年下降,这极大影响了公办高校的办学质量。民办高校在长期缺乏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情况下,凭借其灵活的机制、高效的决策及市场化的运营,积极探索依据自身实际需求自主选择的多元化融资方式,充分利用日益壮大的民间资本,通过民间投资的方式弥补资金缺口,促进自身健康有序发展。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已形成政府资助、企业支持、社团赞助、港澳台华侨资助、个人资助及学费收入等多渠道融资办学模式,将个人、社会、政府三个利益主体良好的融入促进民办高校发展的活动中。
科学的内部管理模式。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办学主体呈现多样化特征,包括公民个人办学、社会团体办学、企业办学、中外合作办学、股份制办学等不同形式。由于办学主体的多样性,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也有多种类型,改变了公办高校由政府主管部门通过选拔和任命学校领导人对学校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方式,目前已形成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制、主办单位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基础上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院) 长主持下的校务会议集体决策和分工负责制、教育集团(通过各校董事会) 的校长负责制等领导体制。在运行机制上, 民办高校大都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和危机感,利用自身内部管理自主权较大的优势,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优化学校结构,优选师资队伍。在保证人才培养的同时,对教育培训、后勤保障、行政管理等办学成本进行控制,以最小的运作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这种面对市场的企业化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形成了其成本上的优势。
灵活的用人机制。民办高校用人方面打破了公办高校的终身制,实行全员聘任制。第一,在民办高校中引入了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标准,给予广大教职员工适度的危机感,同时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岗位需求;第二,民办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干部选择任用彻底打破公办高校论资排辈的局面,形成优胜劣汰的优秀人才晋升渠道,这既是对教职员工的一种激励,更是对高校用人制度的有效变革;第三,实行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分配制度,制定科学、明确、可操作的考核标准,对教职员工进行公开、公正、客观的考核,将工作业绩、教学成果与绩效工资发放挂钩,提升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包华彬.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9):14-16
[2]卫志民.20 世纪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前沿[J].国外社会科学,2005(5)
[3]苗天青.产业组织理论:演进与启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9):87-90
[4]崔巍.产业组织理论的扬弃、实际价值与中国借鉴[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9):35-38
[5]邬大光,卢彩晨.艰难的复兴 广阔的前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30年回顾与前瞻[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