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文本 指向“语用”

2014-12-02朱圣宏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随文课文语言

朱圣宏

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读写相得益彰。随文练笔的过程是学生吸纳、消化、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短、平、快”写作训练的过程。随文练笔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是从阅读通向写作的“最佳路径”。

一、随文练笔的常见类型

教师应立足文本,根据随文练笔的不同目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指向“语用”的随文练笔,以实现读写的彼此交融,和谐运行。

1.模仿性练笔。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课文语言规范、优美,一些语句、段落特别富有表现力,也蕴含着表达的规律与艺术。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模仿性练笔,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模仿性练笔一般有三种方式:

(1)单项模仿。即仿照课文某一个方面来写,或练写一件事、一个场面、一处景物,或练写一个人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结合阅读练习进行单项仿写,学生学以致用,切口小,针对性强,见效快。这种练笔低年级可从模仿句子入手,逐步过渡到语言形式、修辞手法、取材立意等方面。

(2)片段模仿。片段训练是写作训练的基础和前提,它既是“连句成段”的终点,又是“连段成篇”的起点。一个个精彩的语段也同样蕴含着典型的语言现象,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蓝本。这种局部模仿范文较多,教师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学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如《燕子》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时,语言清新明快、准确生动,从整体到部分,从前部到后部,条理非常清晰,把小燕子的活泼机灵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学完本文后,教师就可让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抓住其特点,将外形写生动。

(3)全文模仿。着眼于整篇文章进行随文练笔,要抓住课文某方面的特点进行写作训练,如表达中心、选择材料、突出重点、表达顺序、情感抒发等方面。如在学习了《小镇的早晨》后,可要求学生按“总分总”的写作顺序写一处景物,在抓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要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全文模仿式训练可与习作训练有机结合,一般安排在高年级。现代诗歌的创作是进行全文模仿的最佳练兵场。

2.想象性练笔。

想象是指人们对已感知的事物表象进行积极思维,把这些表象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如能巧妙引导,合理安排,就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想象性练笔常用方式有以下四种:

(1)填补“空白”。文本是作者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作者都会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处是学生阅读时驰骋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捕捉文本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空白处进行练笔,可以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可以请学生想象后练笔:“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他会想些什么?”这样的设计贴近课文,立足文本,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通过想象普罗米修斯的心理活动,能进一步体会到他的勇敢和同情心。

(2)扩展情节。课文中有些内容作者仅用简短的词句带过,具体内容要由读者去领会。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这种扩展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想象力,提高描写与叙述的技能。如《师恩难忘》第8自然段的内容写得极为简洁,几笔带过,此处可引导学生进行练笔:“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叙写40年以后,‘我与田老师在村边见面的情景。”

(3)续写结尾。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但意无穷,教学时如能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备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延伸故事情节,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想象性练笔,能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原作,提高创造性想象能力,加速他们的再造性想象向创造性想象转化。如,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结尾处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环节:“从沙漠回来,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他们分别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把读到的、学过的语句灵活地运用于写话中,变成了自己的语言,使作品更富有生命力。

(4)凸显画面。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图上的内容在文中的表述往往不多,运用练笔,给图配文,细致入微地再现情境,能给静止的画面增添动感,能让学生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这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分析理解能力的有效手段。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插图上画的是谈迁面对孤灯,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的情形。文中是这样描述的:“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终日奔波图”或“奋笔疾书图”可引导学生任选一个具体描绘:“骄阳像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谈迁 。暴雨像鞭子一样抽打着大地,谈迁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谈迁在灯下 。

深夜,一阵睡意袭来,谈迁

。”通过这样的练习,课文中的人物就会变得有血有肉,活生生地站在学生面前。

3.理解性练笔。

理解性练笔是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或者关键点设计一个思考的话题,引导学生就此联系课文,联系生活,联系他们的积累,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然后学生将自己的独特理解、体验用文字表述出来。常用的方式有如下三种:

(1)文眼突破。课文中常常有提纲挈领的中心句,它往往是阅读教学中的切入点、着眼点和着力点,我们称之为“文眼”。抓住文眼作为主线整体把握,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习《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后设计练笔:“巴金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们活着就是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读了这些话,我想:如果我是一棵大树,就要撒下一片阴凉;如果我是 ,就要 ;如果我是 ,就要 ;如果我是 ,就要 ……”巴金的话含义比较深,设计这样的练笔,在于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同时,对提升学生的语言品质也很有帮助。

(2)读文批注。有些课文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让学生在情绪亢奋状态下写写体会,有水到渠成之妙。如《军神》一文,讲的是刘伯承元帅在战争年代,右眼受伤,但他坚持不用麻醉剂,强忍剧痛做完手术,比起关云长刮骨疗伤有过之而无不及,被沃克医生惊呼为“军神”。这种钢铁般的意志感染了学生。学文后,让学生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自己的体会,学生乐于表达,愿意动笔,对刘伯承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3)体验还原。对于学生而言,描绘出文字中隐含的意义,在练笔中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还原的过程中能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如教学《第八次》一课,布鲁斯率军连续打了七次败仗,但他并没有灰心,他从蜘蛛的第八次结网成功中受到启示和鼓舞。第八次率军打仗,他终于取得了胜利。假如布鲁斯没有看到蜘蛛结网,打了七次败仗后一蹶不振、意志消沉,结果又会是怎样呢?让学生从对比中体会到“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有志者事竟成”这个道理。

4.转述性练笔。

有效的随文练笔应当是言意兼得的。转述性练笔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重新表达,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感知或理解的准确程度,又给学生创造了语言运用的训练机会,强化了语言的训练力度。常用方式有如下三种:

(1)体裁改变。同一题材,换一换表现手法,进行合理的创造性表述,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习作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把《变色龙》改写成自述体说明文《变色龙的自述》,把散文改写成诗歌,把古诗改写成写景或叙事的现代文或文包诗等。如学习《赠汪伦》后可以改写一篇以“送别”为内容的叙事文章。

(2)词语联珠。对课文中一些重要词语的教学,可以把它们集中在一起,一线串珠,理解运用。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时,一位教师就巧妙地利用了词语,梳理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他在黑板的左上角写了“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左下角写上了“断垣残壁、青苔、蜘蛛网、灰尘、破败”,在右上角写上了“舀泉水、啃干粮”,在右下角写了“忍冬花、金银花、刀豆子、胭脂草、鸡肠草、鹅肠草”,并在旁边写上了“端详、若有所悟”。这样有意识的安排,除了可以将词语归类以外,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能很自然地说出这四类词语与主人公相关联的小标题。有了这样的词语和小标题,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便水到渠成了。

(3)移花接木。所谓“移花接木”是指将课文中的有些句子摘录下来,然后加上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如《鸟的天堂》一文中讲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物。第一次是在黄昏,鸟儿们都歇息了,作者只描写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第二天是在早晨,鸟儿们都出来活动了,所以作者只描写了活泼欢快的鸟儿。学文后,教师要求学生把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物都写下来,包括朝阳下的大榕树、飞行的鸟儿及清澈的湖水。学生练笔时不仅可以用到课文中的句子,而且能恰当地写进自己的语言。

二、随文练笔的优化策略

1.精选——适时适度得法。

进行有效的随文练笔,我们必须做到心中有方向、眼中有尺度、手中有策略,力求适时、适度、得法。适时主要是指应根据课堂教学进程灵活而及时地写,写的设计要关注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课堂状态;适度首先要从写的长度和数量上来把握,同一单元阅读教学中的写的次数合理掌控,写的要求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段要求来进行,不可拔高,也不能降低要求;得法主要关注训练的手段,要注意阅读与练笔的自然转换,要让学生通过练笔感受到文本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体会到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在体验中悟得写作的门道。

2.整合——贯通螺旋设计。

课堂练笔的设计,教师必须要有通盘的考虑,需在研究教材、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整体设计。要善于发现本单元、本册、本年级前后之间读写能力的逻辑联系,科学寻找训练的点,用整合的思维去安排写的内容。比如可以尝试“多文一练”的方式。“多文”指的是多篇课文,而“一”就是一种类型或者一个方面,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在多篇课文中设计一种类型或一个方面的随文练笔让学生进行书面练习。这样以一组课文为基本单位,以同一类型为基本设计手法,对学生进行某方面的训练为基本主旨,能有效地提升训练的效度。

3.评价——促进自我提升。

随文练笔的评价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反馈等功能。评价时要关注差异,目中有人。要努力让评价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可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师生共评等方式,通过评价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进步。要努力让评价方式从简单走向丰富,可将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检查性评价与展示性评价相结合,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准确地知道每次练笔的优缺点,促进学生学会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张振清)

猜你喜欢

随文课文语言
提高小学生随文练笔水平的实践研究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快乐阅读
端午节的来历
快乐阅读
背课文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