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违规事件层出对新闻工作者的启示

2014-12-02王睿李翠芳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违规工作者职业

王睿+李翠芳

近段时间以来,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违规甚至违法事件屡屡见之报端,从去年《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收人钱财发表大量失实报道,到今年7月央视财经频道著名主持人芮成钢等人被检方带走,到9月3日21世纪网陷入“新闻寻租”、“新闻敲诈”丑闻,再到9月19日,360公司在状告《每日经济新闻》虚假报道侵害其誉权案件胜诉……一时间,本该承担社会公器职能的新闻媒体成为千夫所指、备受质疑的对象,本该客观公正,用事实说话的新闻工作者成了“造假者”,甚至是“寻租者”和“敲诈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网新闻敲诈案中,新闻敲诈已经从记者个人行为演变为媒体的集体行为,甚至成为一种经营模式,即媒体自己做负面报道,自己开公关公司,“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以达到非法获利目的。21世纪网新闻敲诈案宣告新闻敲诈已告别单打独斗,进入到集体化甚至集团化运作阶段。中国新闻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媒介公信力严重流失。

市场化冲击,还是银弹的力量

对于中国公民来说,“市场新闻业”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在市场化大潮的冲刷下,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在很多时候输给了市场规范。2011年《南方都市报》对于“深圳联防队员强奸案”的不当报道,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媒体为了博人眼球,赚取观众注意力,达到轰动效果,故意在新闻报道中凸显暴力、色情等因素,迎合受众偷窥欲望,高举舆论大棒,对新闻事件当事人造成了严重的二次伤害。这一事件后期,传媒工作者及新闻学术研究者们及时进行了反省和警示,重申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和人道精神,成为中国新闻行业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对职业伦理道德的一次反思和重申。

在市场作用下,媒体一方面要履行职责,一方面又要面临生存考验,偶尔有打 “擦边球”的情况发生亦属正常。只要加强管理,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新闻道德观,经常开展反思教育活动,应当可以保证新闻行业健康发展。但纵观近一两年发生的新闻违规事件,在某些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已经从妥协变成全面失守,彻底沦陷,新闻违规事件已经从打“擦边球”演变成为了追逐利益而罔顾职业规范甚至不惜触犯法律底线。

在《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新闻寻租事件发生后,新加坡《联合早报》驻北京记者韩咏红曾在《联合早报》写下自己的观察:“中国新闻业陷入低潮,主因不是熬不过权力的管制,而是熬不过银弹的力量。……但是,也正是这样的时代,人们只能更顽强的坚守底线,作为自救以及改变环境的唯一出路。”

治理新闻违规,需多管齐下

新闻是重要的意识形态,新闻事业必须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因此,无论是社会主义新闻观还是新闻专业主义精神都要求大众传播不能以产业化经营为借口,用满足受众需要的名义,以追逐商业利润为终极目标,而置新闻职业伦理于不顾。媒体在适应市场化需要的同时,更要时刻不忘坚守职业伦理道德,努力在市场与新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维持自身发展,又能具备对市场诱惑的抵抗能力,当市场规范与新闻规范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媒体应以公众利益和新闻规范为生存发展之根本,充分发挥文化的传播功能,引导受众的需求向高层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引导新闻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要让媒体放弃追逐利润,以为公众利益服务为根本行为准则,光靠喊口号是远远不够的,尚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保证机制。这有赖于广大新闻传播研究者、媒体管理者、从业者以及新闻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探索和努力。

树立正确新闻观 新闻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从近年来频繁发生甚至愈演愈烈的新闻违规事件来看,“新闻腐败”现象已经不容忽视。如何从源头抓起,培养业务素质过硬、职业道德高尚、能更好地担当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职责的新闻工作者,成为广大高校新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本科院校新闻专业教师,笔者根据自己接受的高校新闻专业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内容以及几年来的从教经验,将当前高等学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分成三块,其一是基础理论课程,其二是实践课程,第三是职业伦理方面课程。基础理论课程的安排虽因学校而略有差异,但大致内容基本相同,如中外新闻史、大众传播学、新闻学概论等;实践性较强的也包括采访、编辑、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新闻录播等多门课程;但新闻职业纪律与道德约束方面大多只有一门“新闻法规与职业伦理”课程。从具体的教学经历来看,新闻专业本科生普遍存在一种“重实践、轻理论”的心态,如一门课程包括一半理论内容,一半实践内容,学生普遍对实践环节非常感兴趣,而对理论内容的学习却极力敷衍,更不用说看似“最没有用处”的职业纪律与道德约束课程。这体现了新闻专业学生缺乏脚踏实地的求学精神,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的功利心态。高校新闻专业是培养未来新闻从业者的大本营,理论基础、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并重,才能培养出有才有德、真正被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需要的人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多管齐下,共同努力遏制新闻违规事件的各方中,高校新闻教育工作者可起到源头清洁作用。适当调整高校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加强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对遵守新闻法规与恪守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将社会主义新闻观和新闻专业主义理想真正内化到新闻专业学生观念体系中,便能给打造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负责的新闻媒体以及健康发展的新闻行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违规工作者职业
违规借调的多重“算计”
关爱工作者之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啄木鸟”专吃“违规虫”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违规逆行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