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关系分析

2014-12-02王楠孙晓霁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关系马克思

王楠+孙晓霁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这一宏大理论工程中,古典政治经济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现代社会的新科学,它以对经济领域的实证分析取代传统政治哲学的先验观念论建构,开辟了一种理解现代社会的全新理论境界,从而为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创造了必要的学科条件。

关键词:马克思;古典政治经济学;关系

一、政治哲学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典政治经济学兴起于 17-18 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近代政治哲学的诞生,而近代政治哲学是对古典政治哲学实行决裂和反叛的产物。近代政治哲学彻底修正了古典政治哲学对人性的理解,用人的权利取代德性和义务作为人性的新根基:文艺复兴时代人本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原来那些基于人性的欲望并非罪恶,而是一些合理的需要;启蒙运动的本质是通过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和传播把人天性中的自私转化为开明的自利,使之成为公民社会的稳固基础。

在西方政治哲学的传统中,对社会的理解总是由哲人们从先验的观念论出发构造某种具有终极意义的人性概念和制度规范,比如霍布斯、洛克等人的契约论思想,就是把政治社会视为以个人利益为目的的理性的创制物。大约从孟德斯鸠开始,近代政治哲学的方法发生了从先验观念论向经验主义的转变,开始考虑到地理、风俗、人口、贸易等物质环境因素对政治的影响。作为这次方法转向的重要结果,斯密以政治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取代传统政治哲学的先验建构,开创了西方学术史的新时代。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型社会,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就是现代社会的政治哲学,它绝不是一个与政治哲学完全分离的异质性学科领域,而是使经济取代伦理上升为现代政治哲学的核心议题。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古典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这就是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新科学对社会的发现。“政治经济学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理论分析”,它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作原理的理论平台上,探讨了资本积累与阶级冲突、生产逻辑与分配正义、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等一系列现代社会中的重大政治问题。以政治经济学为出发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本身的逻辑与历史结构进行了更彻底的否定和批判。马克思认为,斯密的价值论包含着内在矛盾,这反映在其方法的二重性:一方面,他要研究诸经济范畴的内部的关联。另一方面,他又依照这种关联在竞争的现象中,在一个不科学的观察者眼里,并且在一个对资产阶级生产过程实际抱有私利的人眼里表现出来的模样,加以叙述。前一种方法正确地表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关联,马克思称之为“资产阶级体系的生理学”;后一种方法则只是对资本主义外在现象的描述。斯密政治经济学方法的这种二重性产生了双重历史后果:前一种方法为英国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剥削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后一种方法则成为庸俗经济学和各种功利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前提。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社会主义理论,李嘉图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继承了斯密方法的革命方面,在揭示“资产阶级体系的生理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

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就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存在方式的批判,资本主义的“内部联系一旦被了解,相信现存制度的永恒必要性的一切理论信仰,还在现存制度实际崩溃以前就会破灭。”与政治经济学家不同,马克思不是要提出一种新的关于财富生产的经济理论,而是要对政治经济学的财富理论予以根本性的批判,以此中止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自然规律”,实际地实现社会关系形式的变革。所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反经济的理论,这种批判拒绝回到政治经济学,然而恰恰相反,科学是一种对抗性的运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并没有止步于对经济的实证分析,而是要在社会和历史的更大平面上,把实证研究引入到对资本主义的政治批判和伦理批判这样一个总体性理论规划当中。它表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必然导致社会革命,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将扬弃资本主义,从而实现人性的复归。于此,马克思的工作以更高的政治诉求和理论思维回归到政治哲学的先验界面。“正如经济学家是资产阶级的学术代表一样,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无产者阶级的理论家。”马克思的这个论断表达了他自己的经济学研究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区别,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必然通往社会主义。对于马克思而言,资本主义并非是不正义的,但却是非人性的,它处处表现为人类生活的异化状态。资本主义是这样一种生产体系,它建立在劳动力被当做商品进行买卖的基础上,结果在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造成大面积的社会贫困,并使人的个性受到压抑。对于古典政治经济学而言,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的形式与内容是分离的,从斯密到李嘉图,劳动越来越被实证化,最终仅仅视为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这必然导致遗忘生产与人的生活、经济与社会制度的总体性联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和雇佣劳动的考察,则是要在历史学和社会学的更大平面上,勘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结构和存在论前提。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基于这一见解:生产决定分配,消除物化社会关系不可局限于分配正义问题,必须诉诸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革命。这既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根本观点,也是马克思超越早期社会主义者从分配正义入手所达到的新的理论境界。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曾经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与资本主义相比,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只有在资本主义时代,自然才表现为服从于人的需要的力量。尽管如此,古代的观点仍然比现代崇高得多,因为它把人当做生产的目的。而现代观点颠倒了这种关系,把资本积累当成生产的目的。然而,自由王国只有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人之为人的自由并不需要为摆脱资本主义物化逻辑的制约而放弃现实中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占有,而是运用物质的力量将人性从物化逻辑下解放出来,变成自由的自主性。

参考文献:

[1]王庆丰.马克思的《资本论》与古典政治经济学[J].学术研究,2013.8

猜你喜欢

关系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