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童心与哲学
2014-12-01靳雯
靳雯
从《铁臂阿童木》到《火影忍者》:日本动画片与三代中国人的童年
1979年,诞生了27周年的《铁臂阿童木》终于出现在中国人的电视里。
这个由手冢治虫大师创造的动漫人物,被公认为是日后所有日本动漫机器人的鼻祖,被称为“伟大的阿童木”,也是日本第一部电视连续动画片。
在日本,《铁臂阿童木》开启了日本动漫的新时代,使得其进入蓬勃发展时代。而在中国,这部动画片,成为日本动画片进入中国的排头兵。
在它之后的十年里,《花仙子》《聪明的一休》《机器猫》等一批动画片进入中国,成为各大电视台动画时间的常客,伴随着七零、八零、九零三代人成长。
1990年,《圣斗士星矢》刚刚在日本完结,随后就被引入中国,引起一轮新的日本动画热潮。彼时有书商看准商机,组织翻印了同名漫画,在1990年到1991年之间,就卖出了600多万册。随后,《乱马1/2》《足球小将》等大量日本经典动漫被引入中国图书市场。
而到了1998年时,《灌篮高手》进入中国,成为各大官方电视台的常客,再加上VCD技术的普及,盗版光碟泛滥,自此第二波日本动画潮推向了高潮。当年的学生们几乎无人不知樱木花道和流川枫,“打篮球很快乐,但是胜利可以增加一百倍的快乐”,几乎成了流行语。
但很快,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电脑的普及,让“日本动画资源”彻底“无国界”。纵然严格的制度让动画片的引进速度放缓,但《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等动画片,和宫崎骏的大量动画电影,譬如《千与千寻》等,早已通过网络流入国内。
时至如今,11月10日,连载了15年的动漫《火影忍者》完结,中国的火影迷不过半日内已经横扫各大论坛、贴吧。
宫崎骏:
用未泯的童心重新看世界
1990年由《圣斗士星矢》所引起的动漫书籍购买热潮,所带来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中国连环画业的大衰败。
无论是至今放在网上仍能让美国人惊艳的《大闹天宫》,还是水墨经典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在这些眼睛占脸一半大的漫画人物面前,完全溃败。
为何日本动画能够影响力这么大,日本主流动漫杂志的编辑Keizo Inoue回答说:“今天的孩子们被沉重的考试系统所淹没和隔绝,很少有机会与他人交往,于是他们在动漫书中寻找自己的朋友。”
事实正是如此,日本动漫虽然包罗万象,不受题材和内容的限制,但是,最容易接受并迷恋日本动漫的是14至24岁的年龄群——如果把日本动漫的成功归功于内容的解放,还不如归功于它对青少年心理特征的准确把握。
日本动漫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少男动漫”;二是“少女动漫”,前者的主题是斗争与拼搏,后者的主题是情感与唯美,两者有所区别,但共同的特征都是把生活中的事物加以极端化,极力贴近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加以包装,这在成人眼里显得虚假,但在青少年眼里却更加真实。冒险、刺激、张扬个性并且能够变美,这几乎是这个年龄段青少年们的梦想。
11月8日,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获得第6届奥斯卡学院主席奖终身成就奖。其《千与千寻》、《天空之城》、《幽灵公主》等用儿童视角反思成人世界与人类文明的影片获得全世界的赞扬,甚至被人称为“童心哲学家”。
阿童木与凯蒂猫背后的“动漫外交”
渡边康所著的《软实力大国》一书中说,日本希望透过娱乐和语言输出日本文化,以一种更自然的方式融入国际社会。
动漫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1985年,日本明确提出了将动漫当做跨越国界展示日本思想和文化的载体。2006年,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发表了题为《文化外交新设想》的演讲,建议日本积极展开“动漫外交”。
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显示,全世界放映的动画片中,有近六成是日本制造的。如今,美国大点的录像带出租店都有日本动漫专区,日本动画更是在世界各国的电视台竞相播放。
2014年11月,日本可爱文化的代表凯蒂猫诞辰四十年。美国洛杉矶的日美国家博物馆专门举办了凯蒂猫特展,《华尔街时报》还专门报道了凯蒂猫是女孩而非一只猫的真相,引起轩然大波。
而当年凯蒂猫的设计,也是面向西方人——凯蒂猫一家人住在英国伦敦近郊小镇的红屋顶小白屋,是两层高的平房,离伦敦市中心20公里的地方,就连凯蒂猫的名字也来源于《爱丽丝镜中奇遇》中爱丽丝养的一只猫。
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关于全球最受敬重国家民意支持率的调查表明,参加的12个国家中,中国位列第五,支持率为42%。而日本和加拿大并列第一,为54%。
在中国,有一项针对80后出生的青少年的调查显示,98.8%的人看过日本动漫,而51.3%的人看过超过十部日本动漫。
就像人人都担心,好莱坞大片会将美国价值观强行灌输给中国人一样,日本动漫用三十年时间,改变了日本的文化形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