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破擦音[ts]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不同表现

2014-12-01郑程心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4期

郑程心

摘 要:英语和汉语都存在破擦音[ts],但这一相似性并没有带给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正向迁移。在以汉语为二语的教学中,学习者对汉语[ts]的习得过程显现出一定的困难。该文通过分析[ts]在汉语和英语中的音系表现来解释这一现象,并得出结论:在语音和听觉感知上相同的两个音,其音系结构可能不同。

关键词:破擦音 音系结构 英汉比较

中图分类号:H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c)-0250-02

On the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 of Affricate [t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ZHENG chengxin

(Th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kai 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

Abstract:Affricate [ts] exist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However, this similarity fails to bring positive transfer to Mandarin learners whose mother tongue is English.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difficulties appear in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ts]. Conclusio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phonological representation of [t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shows that segments with same phonetic sound and acoustic perception may have different phonological structure.

Key words:Affricate phonological structure English-Chinese comparison

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当学习者的母语与二语之间存在相似性时,学习者的母语会促进二语的习得(Rod Ellis 335)。那么,如果两种语言在语音方面存在相似性,这将有助于语言学习者实现由母语到二语的迁移,从而实现对二语发音的习得。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有清的送气破擦音[ts],例如汉语中的“菜([tsai])”和英语中的“cats([k?ts])”。然而在实际的汉语教学过程中,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并未受到这种相似性的有效影响,在学习汉语破擦音[ts]时依旧存在较大困难。为什么相同的辅音在学习者的母语中可以被清晰准确发出,但在第二语言中则不能呢?该文将就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对比[ts]在汉语和英语音节中的分布和表现,从而探讨这一问题的原因。

1 研究问题及假设

一名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在练习以[ts]为声母的汉字发音时表现出较大困难,不能够将准确的破擦音[ts]与后面相连的韵母相结合,拼出完整的发音。例如,在学习汉字“菜([tsai])”的读音时,虽然教师提示汉语中的声母“c”与英语“cats([k?ts])”中[ts]的发音位置和方法相同,但这一相似性并没有给学习者带来帮助。经过先后几次尝试,学习者能够发出的音有:[ts·kai],[sai],[zai],[ts·ai]。

这些发音虽接近正确发音,但都不准确,存在学习者自主进行的适应和改变。最接近的发音为[ts·ai],但是辅音与元音之间存在明显停顿,并未实现连读。

根据这一现象该文提出以下研究问题:为什么在汉语和英语中发音和听觉感知上都相同的破擦音[ts]不能够被汉语学习者直接由母语迁移到二语?破擦音[ts]在汉语和英语中有什么差别?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语音体系。说话者在感知到外语中不同于自己母语的发音后,会运用自己母语中的音系成分分析外语的发音(Gussenhoven and Jacobs 2008)。因此本文提出假设:学习者之所以难以发出准确发音,是由于汉语中[ts]的分布不符合学习者头脑中的音系语法,所以在发音过程中被改变。下面该文将对[ts]在汉英两种语言的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

2 [ts]的分布

2.1 汉语音节中

汉语音节声母加韵母的形式决定,辅音只分布在音节首,而不能出现在音节中或音节尾。[ts]作为汉语中的声母,只能出现在音节首的位置。同时,与英语不同的是,汉语词的词首不能够出现辅音丛。例如,汉语没有以类似英语中[sp]、[st]为首的音节。因此,出现在汉语音节首的[tsh]并不是辅音丛,而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音段。

2.2 英语音节中

英语中辅音的位置分布较为灵活,这一部分将从词首、词中和词末三个位置进行分析。

2.2.1 词首

英语中不存在有可能以[ts]为首的单词,例如:

*[tsai] *[ts?t] *[tsi:g]

这些理论上符合英语音系语法的词语在英语中均不存在,所以证明[ts ]不可能存在于英语中的词首。

2.2.2 词中

在英语中,[ts ]并不经常出现在词中的位置,但是在少数词中存在。例如:

Betsy ['betsi] 英语人名,Elizabeth的简称;

Etsy ['etsi] 美国网络平台商店名字;

Nazi ['n?tsi] 纳粹主义;

Watson ['wtsn] IBM电脑系统名称;endprint

Fitzgerald [fits'derld] 英语姓氏;

Gatsby ['g?tsbi] 英语姓氏。

根据以上例子可以看出,[ts]处于词中位置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ts]位于音节尾,例如Gatsby['g?tsbi],可划分为两个音节,如图1。

第二种情况较为复杂,下面将以Betsy一词为例,对[ts]的音节结构进行分析。首先,根据最大限度的开音节原则(Maximum Open Syllable Principle),尽可能地使划分出的音节成为开音节,即将['betsi]划分为两个分别以[e]和[i]为音节核的音节。随后依据最大限度的音节首音原则(Maximum Onset Principle),将[b]和[ts]分别投射在[e]和[i]前面的音节首音位置上。但由于[e]为松元音,而在英语中,松元音不能出现在开音节里,只能出现在闭音节中。因此,在音节划分上,[ts]不能被同时划分到后面的音节里。所以根据最小限度的音节尾音原则(Minimal Coda Principle),将[t]划分至前一音节,作为以[e]为音节核的音节尾音。所以Betsy(['betsi])一词的音节划分情况如图2。

由此可见,[ts]在英语中并非一个音段,而是由两个独立音段共同组成的音段串。这一结论可以通过添加音节重音进行验证。如果将['betsi]中的[i]替换为长元音[i:],将重音后移,会出现两种可能的情况:[bet'si:]和[be'tsi:]。其中前者符合英语的音系语法,类似的词还有foresee[f:'si:]等,但后者不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因此可以判断,处于词中的[tsh]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音段。

2.2.3 词末

英语中[ts]较为普遍地出现在词末的位置,通常是以[t]为词末尾音的名词复数形式或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出现。例如:

streets [stri:ts] cats [k?ts] thoughts ['θ:ts]

beats [bi:ts] pats [p?ts] eats [i:ts]

在以上词当中,破擦音[ts]的出现均由于在原词末尾添加了词缀-s,造成了词末尾音的变化。但在以上情况当中,[ts]并不能被看做一个音段,因为[t]与[s]之间存在语素界线符号,在底层形式中将二者隔开。因此,[ts]在出现于英语词尾的情况中依然不能被看成为一个独立音段。

3 讨论

从以上的对比分析来看,[ts]在英语中可能出现的位置为词中和词末,在音节中的位置只能是音节尾音,而不能出现于词首或音节首。而在汉语中,[ts]只能出现在音节首音的位置。因此,[ts]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完全不同的分布环境,因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音。正是由于这种不同,使得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在习得汉语发音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英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导致对汉语[ts]的发音困难或发音错误。

当听到汉语破擦音[ts]时,学习者在自己脑中的音系语法里无法找到与母语相同的音段,所以进行了一系列操作适应的过程,例如增音或替换,因此产出了[ts·kai],[sai],[zai],[ts·ai]等发音。在[ts·kai]中,受到汉语拼音字符c的影响,学习者采取增音的方式,在[ts]与其后元音之间增加了[k];在[sai]和[zai]中,学习者将[ts]替换为与其发音位置和发音方式相类似的[s]和[z];在[ts·ai]中,学习者将一个完整的汉语发音打破,拆分成为两个独立的发音,避免使[ts]成为音节首音。此外,[ts]在汉语和英语中具有完全不同的表现。虽然在听觉感知上,两个音几乎完全相同,但是在底层上却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汉语中,[ts]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音段出现,性质上与[b]、[p]等辅音没有差别。但在英语中,[ts]并非一个音段,而是由两个独立音段组成的两个辅音串。在含有这个音的词里,[t]与[s]之间存在音节界限符号或语素界限符号,将两个音段隔开。因此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脑中,[ts]并非符合其母语音系语法的形式。所以听觉感知上相同的[ts]音,在美国人和中国人脑中的呈现是不同的。

4 结语

不同语言中听觉上相同的发音可能由非语法因素导致,例如人的感知。所以,感知上相同的音在音系的底层形式可能并不相同。[ts]在汉语中是一个音段,但在英语中却是由两个音段构成的假音段。底层形式的不同表现会反映于学习者脑中,对这个音是否符合自己的音系语法进行自动判断,并在实际发音中表现出来。因此,感知上相同的音并不一定具有相同的音系结构,而不同的音系结构会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Ellis, Rod.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2] Gussenhoven, C.,Jacobs, H. Understanding Phonology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3] 曲晨.论英语音节的划分及其在音位分析中的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0(2).

[4] 殷志磊.音节理论和音节划分[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9).

[5] 李兵.音系学通解课程讲稿.2012-09-21.endprint

Fitzgerald [fits'derld] 英语姓氏;

Gatsby ['g?tsbi] 英语姓氏。

根据以上例子可以看出,[ts]处于词中位置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ts]位于音节尾,例如Gatsby['g?tsbi],可划分为两个音节,如图1。

第二种情况较为复杂,下面将以Betsy一词为例,对[ts]的音节结构进行分析。首先,根据最大限度的开音节原则(Maximum Open Syllable Principle),尽可能地使划分出的音节成为开音节,即将['betsi]划分为两个分别以[e]和[i]为音节核的音节。随后依据最大限度的音节首音原则(Maximum Onset Principle),将[b]和[ts]分别投射在[e]和[i]前面的音节首音位置上。但由于[e]为松元音,而在英语中,松元音不能出现在开音节里,只能出现在闭音节中。因此,在音节划分上,[ts]不能被同时划分到后面的音节里。所以根据最小限度的音节尾音原则(Minimal Coda Principle),将[t]划分至前一音节,作为以[e]为音节核的音节尾音。所以Betsy(['betsi])一词的音节划分情况如图2。

由此可见,[ts]在英语中并非一个音段,而是由两个独立音段共同组成的音段串。这一结论可以通过添加音节重音进行验证。如果将['betsi]中的[i]替换为长元音[i:],将重音后移,会出现两种可能的情况:[bet'si:]和[be'tsi:]。其中前者符合英语的音系语法,类似的词还有foresee[f:'si:]等,但后者不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因此可以判断,处于词中的[tsh]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音段。

2.2.3 词末

英语中[ts]较为普遍地出现在词末的位置,通常是以[t]为词末尾音的名词复数形式或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出现。例如:

streets [stri:ts] cats [k?ts] thoughts ['θ:ts]

beats [bi:ts] pats [p?ts] eats [i:ts]

在以上词当中,破擦音[ts]的出现均由于在原词末尾添加了词缀-s,造成了词末尾音的变化。但在以上情况当中,[ts]并不能被看做一个音段,因为[t]与[s]之间存在语素界线符号,在底层形式中将二者隔开。因此,[ts]在出现于英语词尾的情况中依然不能被看成为一个独立音段。

3 讨论

从以上的对比分析来看,[ts]在英语中可能出现的位置为词中和词末,在音节中的位置只能是音节尾音,而不能出现于词首或音节首。而在汉语中,[ts]只能出现在音节首音的位置。因此,[ts]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完全不同的分布环境,因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音。正是由于这种不同,使得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在习得汉语发音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英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导致对汉语[ts]的发音困难或发音错误。

当听到汉语破擦音[ts]时,学习者在自己脑中的音系语法里无法找到与母语相同的音段,所以进行了一系列操作适应的过程,例如增音或替换,因此产出了[ts·kai],[sai],[zai],[ts·ai]等发音。在[ts·kai]中,受到汉语拼音字符c的影响,学习者采取增音的方式,在[ts]与其后元音之间增加了[k];在[sai]和[zai]中,学习者将[ts]替换为与其发音位置和发音方式相类似的[s]和[z];在[ts·ai]中,学习者将一个完整的汉语发音打破,拆分成为两个独立的发音,避免使[ts]成为音节首音。此外,[ts]在汉语和英语中具有完全不同的表现。虽然在听觉感知上,两个音几乎完全相同,但是在底层上却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汉语中,[ts]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音段出现,性质上与[b]、[p]等辅音没有差别。但在英语中,[ts]并非一个音段,而是由两个独立音段组成的两个辅音串。在含有这个音的词里,[t]与[s]之间存在音节界限符号或语素界限符号,将两个音段隔开。因此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脑中,[ts]并非符合其母语音系语法的形式。所以听觉感知上相同的[ts]音,在美国人和中国人脑中的呈现是不同的。

4 结语

不同语言中听觉上相同的发音可能由非语法因素导致,例如人的感知。所以,感知上相同的音在音系的底层形式可能并不相同。[ts]在汉语中是一个音段,但在英语中却是由两个音段构成的假音段。底层形式的不同表现会反映于学习者脑中,对这个音是否符合自己的音系语法进行自动判断,并在实际发音中表现出来。因此,感知上相同的音并不一定具有相同的音系结构,而不同的音系结构会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Ellis, Rod.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2] Gussenhoven, C.,Jacobs, H. Understanding Phonology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3] 曲晨.论英语音节的划分及其在音位分析中的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0(2).

[4] 殷志磊.音节理论和音节划分[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9).

[5] 李兵.音系学通解课程讲稿.2012-09-21.endprint

Fitzgerald [fits'derld] 英语姓氏;

Gatsby ['g?tsbi] 英语姓氏。

根据以上例子可以看出,[ts]处于词中位置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ts]位于音节尾,例如Gatsby['g?tsbi],可划分为两个音节,如图1。

第二种情况较为复杂,下面将以Betsy一词为例,对[ts]的音节结构进行分析。首先,根据最大限度的开音节原则(Maximum Open Syllable Principle),尽可能地使划分出的音节成为开音节,即将['betsi]划分为两个分别以[e]和[i]为音节核的音节。随后依据最大限度的音节首音原则(Maximum Onset Principle),将[b]和[ts]分别投射在[e]和[i]前面的音节首音位置上。但由于[e]为松元音,而在英语中,松元音不能出现在开音节里,只能出现在闭音节中。因此,在音节划分上,[ts]不能被同时划分到后面的音节里。所以根据最小限度的音节尾音原则(Minimal Coda Principle),将[t]划分至前一音节,作为以[e]为音节核的音节尾音。所以Betsy(['betsi])一词的音节划分情况如图2。

由此可见,[ts]在英语中并非一个音段,而是由两个独立音段共同组成的音段串。这一结论可以通过添加音节重音进行验证。如果将['betsi]中的[i]替换为长元音[i:],将重音后移,会出现两种可能的情况:[bet'si:]和[be'tsi:]。其中前者符合英语的音系语法,类似的词还有foresee[f:'si:]等,但后者不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因此可以判断,处于词中的[tsh]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音段。

2.2.3 词末

英语中[ts]较为普遍地出现在词末的位置,通常是以[t]为词末尾音的名词复数形式或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出现。例如:

streets [stri:ts] cats [k?ts] thoughts ['θ:ts]

beats [bi:ts] pats [p?ts] eats [i:ts]

在以上词当中,破擦音[ts]的出现均由于在原词末尾添加了词缀-s,造成了词末尾音的变化。但在以上情况当中,[ts]并不能被看做一个音段,因为[t]与[s]之间存在语素界线符号,在底层形式中将二者隔开。因此,[ts]在出现于英语词尾的情况中依然不能被看成为一个独立音段。

3 讨论

从以上的对比分析来看,[ts]在英语中可能出现的位置为词中和词末,在音节中的位置只能是音节尾音,而不能出现于词首或音节首。而在汉语中,[ts]只能出现在音节首音的位置。因此,[ts]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完全不同的分布环境,因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音。正是由于这种不同,使得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在习得汉语发音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英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导致对汉语[ts]的发音困难或发音错误。

当听到汉语破擦音[ts]时,学习者在自己脑中的音系语法里无法找到与母语相同的音段,所以进行了一系列操作适应的过程,例如增音或替换,因此产出了[ts·kai],[sai],[zai],[ts·ai]等发音。在[ts·kai]中,受到汉语拼音字符c的影响,学习者采取增音的方式,在[ts]与其后元音之间增加了[k];在[sai]和[zai]中,学习者将[ts]替换为与其发音位置和发音方式相类似的[s]和[z];在[ts·ai]中,学习者将一个完整的汉语发音打破,拆分成为两个独立的发音,避免使[ts]成为音节首音。此外,[ts]在汉语和英语中具有完全不同的表现。虽然在听觉感知上,两个音几乎完全相同,但是在底层上却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汉语中,[ts]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音段出现,性质上与[b]、[p]等辅音没有差别。但在英语中,[ts]并非一个音段,而是由两个独立音段组成的两个辅音串。在含有这个音的词里,[t]与[s]之间存在音节界限符号或语素界限符号,将两个音段隔开。因此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脑中,[ts]并非符合其母语音系语法的形式。所以听觉感知上相同的[ts]音,在美国人和中国人脑中的呈现是不同的。

4 结语

不同语言中听觉上相同的发音可能由非语法因素导致,例如人的感知。所以,感知上相同的音在音系的底层形式可能并不相同。[ts]在汉语中是一个音段,但在英语中却是由两个音段构成的假音段。底层形式的不同表现会反映于学习者脑中,对这个音是否符合自己的音系语法进行自动判断,并在实际发音中表现出来。因此,感知上相同的音并不一定具有相同的音系结构,而不同的音系结构会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Ellis, Rod.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2] Gussenhoven, C.,Jacobs, H. Understanding Phonology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3] 曲晨.论英语音节的划分及其在音位分析中的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0(2).

[4] 殷志磊.音节理论和音节划分[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9).

[5] 李兵.音系学通解课程讲稿.2012-09-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