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足球俱乐部对体育教学影响研究
2014-12-01姜健
姜健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学生中足球爱好者数量的增多和需求的多元化,足球俱乐部模式在各高职院校中正蓬勃兴起。高职院校足球俱乐部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专业、自由的锻炼与交流的平台,在推动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具有积极作用,是一种有效的体育教育改革探索。为高职院校深入开展的体育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和建设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足球俱乐部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c)-0157-02
近几年来,高校体育工作纷纷进行体育教学改革,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现在多种教学模式并存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注重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提高和兴趣培养,是当前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俱乐部模式是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法》的进一步贯彻实施,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国民体育意识的加强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是新时期学校体育发展的产物,具有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的特色。足球俱乐部是俱乐部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对有足球专长或爱好足球的同学自发组起,然后在校团委注册而成立。其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团委和其内部成员的会费,活动方式主要是课余时间在校内寻找空余场地,对外比赛也是选择在双休日的校内或校外的场地上进行。但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足球俱乐部在现阶段开展状况不理想,由诸多原因的共同作用导致高职院校足球俱乐部在现阶段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
1 高职院校足球俱乐部开展现状调查
1.1 学校不重视,组织机制不成熟
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决策的制定者是学校,足球俱乐部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的态度和决策至关重要。足球俱乐部的建设和发展受高职院校的组织机制的影响,足球俱乐部只能在学校制度下开展活动,俱乐部活动必须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才能正常开展。
高职院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足球俱乐部是体育课的一种延续和补充,目前有个别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采用俱乐部教学模式完全替代了原来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俱乐部教学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项组成部分。中国教育制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足球运动易受伤易出事情,使得中小学一直不支持学生进行足球运动,高职院校领导层面也普遍对足球俱乐部有不正确的认识,对于足球俱乐部持有不重视态度,有的甚至持反对态度。学校管理层不能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掌握学生组织的发展动向和俱乐部可发掘内在的价值,大多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无法获得来自学校的相应的资金、设施的支持。因此使得足球俱乐部无法成长期和稳定的发展机制。
1.2 资金缺乏,组织管理不完善,无法满足学生足球需求
高校足球俱乐部在高校开展和发展至今,虽然足球俱乐部在本科院校开展得红红火火,但在高职院校始终没有很好的建设起来。高职院校足球俱乐部大多都是借鉴本科院校足球俱乐部的开展模式,本科院校学生组织管理能力要远高于高职院校学生,因俱乐部活动的开展和发展主要靠学生自己,这是高职院校足球俱乐部发展得不好的一个重要因素。再者,本科院校一般资金充足,而高职院校资金相对紧张,因此高职院校足球俱乐部获得的资金支持相对会少很多,甚至没有。
高职院校足球俱乐部都是由学生自发性组织起来的,绝大多数俱乐部的活动费用靠学生自发缴纳的会费来维持。俱乐部活动受活动资金受到严重影响,俱乐部许多活动因此不能较好的开展,生存状态举步维艰,只能在低层次状态运作。只能仅仅限于足球运动技术和知识交流平台的层面上,长远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只有足球俱乐部开展情况普遍较好,发展成熟,学校支持力度普遍较高,吸引大量学生加入进来,体会到足球的快乐,获得较高的社会收益。
1.3 规章制度建设缺乏约束力,考核机制未行成
现阶段,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代替了原有的课外体育活动。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的良好开展,从长远看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项目,能节约社会运转成本,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学校相关部门要形成规章制度建设,明确足球俱乐部的责任和义务,建立扶持机制。这校才能充分发挥足球俱乐部的功能,丰富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多元学校体育文化,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查阅国家、省、市各级相关教育部门文献资料和政策法规,但都没有发现有关于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开展方面有关的规章制度,更未对高职院校的体育俱乐部开展做出任何具体规定及相应的考核机制。因此,高职院校足球俱乐部的开展没有法规的约束和政策扶持,就不能长期有效稳定的发展。
2 足球俱乐部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影响
2.1 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观念
高职院校足球俱乐部的宗旨是对足球爱好的表达,为了提高足球技战术水平,获得足球知识交流的平台。足球俱乐部相对于足球课更能契合学生的足球需求,拥有课堂不能提供的融洽师生关系、浓郁的运动氛围和明确的锻炼目标。足球俱乐部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学会锻炼的方法与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使学生体会到足球带来的快乐,逐渐养成良好体育习惯和体育意识,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观,这些都与国家提倡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宗旨高度一致。
2.2 有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创设,营造良好运动氛围
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总是要通过某种载体表现出来。学生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主体,学校要迎合学生的锻炼需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社团的力量,大胆放手地让学生组织、策划、实施多种多样的俱乐部活动。高职院校足球俱乐部提供学生学习、锻炼和交流的平台,还能够提高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吸引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营造一种健康文明、团结向上、高雅清新、竞争有序的校园体育文化文化氛围。通过俱乐部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使更多的人由观赏竞赛人群发展到亲身参与到体育中来,成为真正的体育人口,从而带动校园乃至全社会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endprint
2.3 有助于体育课程得到优化
高职院校足球俱乐部在内容上,选择学生感兴趣、有实用价值和易于开展的项目,有利于今后自我锻炼,促进终身健康;在教材上,重视理论配套,打破原有的教材模式,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突出学生终身受益的体育科学知识和锻炼意识培养;在方法上,注重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锻炼动力,大胆让学生组织设计活动,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解决学习与实践的衔接问题。可以突破体育课程时限的限制,把学生的体育运动教育过程延伸到教育的全过程,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使高校体育教学功能超出大学学习阶段,终身受益。
2.4 有助于丰富教师教学手段
足球俱乐部是在专业足球教师作为指导员定期对俱乐部队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指导的,打破了传统教学手段,使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多样化,教师的活动准备、活动方式、评价方法的变革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促使教师不断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使以学生为主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更全面,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变为以学生锻炼需求为主的教学方法,变为以准备新足球技战术、新足球知识、指导学生掌握技战术,学会锻炼学习方法、解答疑难问题等为重要内容,进而让教学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为学生自主学习、锻炼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的途径,从而使锻炼过程更为生动活泼。能使学生锻炼气氛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活动,从而提高学习质量,提高锻炼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 有助于培养足球运动人才,促进学校培养机制建设
随着体育文化传媒业的高度发达,世界杯、欧洲五大联赛、亚洲冠军联赛的影响力的扩大,以及中国足球环境的净化,足球在国内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许多大型企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足球队,这些单位有足球人才的需要,这为高职院校足球俱乐部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使参加足球俱乐部的学生多了一个就业的机会。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一样开始招收体育特长生,这也为很多有一定足球专业水平的学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这些学生可以带动一大批普通学生进行足球活动,促进校园的足球文化环境的建设。
校园足球俱乐部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教学与竞赛,校内教学资源与网络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的延伸到课外、多媒体和网络,变成课内课外大课堂。能帮助学生在心理和生理素质得到提升,使学生更加自强自信,养成优秀的体育精神,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让部分足球竞技水平较好的学生发现自身运动才能,参加竞技比赛,取得奖项,为自己未来就业选择增加砝码,有利于促进学校培养机制建设。
3 结语
高职院校应顺应时代潮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足球俱乐部作用。高职院校足球俱乐部不是简单的一个学生群体,而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处于中心地位,也不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附属品,而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其自我教育的功能在校园文体育化中凸现出来,越来越成为学生自我教育、适应竞争社会、迎接未来挑战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足球俱乐部可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和体育需求,不断扩大学生体育人口,同时促进学校场馆设施、器材设备建设。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合作创新,公平竞争等方面的能力。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快学校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志刚.浅析足球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实施方法[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 陈栋.高校足球俱乐部化培养模式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12).
[3] 尤佳.武汉市高校校级足球协会发展现状的初步研究[J].运动,2012(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