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2014-12-01高浩郭能伟项兰斌林亚萍姚安庆
高浩,郭能伟,项兰斌,林亚萍,姚安庆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由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 Sorauer)引起的早疫病是马铃薯上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茎和薯块,在世界各大马铃薯种植区域均有发生,尤其发展中国家被认为是仅次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第2大病害[1]。其严重性在于发生的普遍性,特别是在降雨频率高的年份以及喷灌、灌溉多的地块发生更为严重[2],发生严重地块马铃薯减产多达30%以上。目前在生产中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市场上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农药品种比较少,并且多以保护性杀菌剂为主,而且防效较低[3]。
地处平原的湖北荆州马铃薯种植较为广泛,但荆州降雨较为频繁,为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在近几年的观察和调查中发现,荆州本地马铃薯的病害早疫病居多,并且对马铃薯的产量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本研究采用生长速率法对马铃薯早疫病菌进行了杀菌剂的室内筛选试验,以为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
马铃薯早疫病病菌自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太湖农场采集马铃薯早疫病叶片,经过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所得。
1.2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1.3 毒力测定方法
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试验药剂的浓度设置详见表2。将被测菌株在PDA平板上培养7d后,用直径为5mm的打孔器从菌落边缘打取菌饼,将其接到含有不同质量浓度药剂的平板上,对照加无菌水。每个处理重复3次。置于25℃、L∶D=12∶12的生化培养箱中培养。7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菌落直径,取3次重复的平均值,按公式(1)计算每种药剂相应浓度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生长的抑制率。数据采用DPS V7.05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求出各药剂对供试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y=a+bx、相关系数r以及有效抑制中浓度。以30%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为标准药剂,按公式(2)计算其毒力指数,以相对毒力指数判断试验药剂的活性高低。
2 结果与分析
2.1 10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病菌的抑制作用
从表3可知,10种杀菌剂在各浓度梯度下对马铃薯早疫病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表2 10种杀菌剂的试验浓度设置 mg/L
表3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病菌的生长抑制率
2.2 10种供试药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病菌的毒力
10种杀菌剂中12%吡唑醚菌酯·己唑醇悬浮剂对马铃薯早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为0.1784mg/L。毒力较高的有30%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2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水乳剂、21%抑霉唑硫酸盐水剂、50%肟菌酯水分散粒剂、25%苯醚双唑悬浮剂、30%甲霜灵·噁霉灵水剂,其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依次为1.7099、4.5509、5.7688、8.2995、8.5297、10.5454mg/L。85%波尔·甲霜灵可湿性粉剂、30%溴菌腈悬浮剂和250g/L啶氧菌酯悬浮剂的毒力较差,其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23.4983、80.7165、1027.7308mg/L(表4)。
3 结论与讨论
10种不同类型杀菌剂在供试浓度范围内除啶氧菌酯之外对马铃薯早疫病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12%吡唑醚菌酯·己唑醇悬浮剂的毒力最强,其次为30%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2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水乳剂、21%抑霉唑硫酸盐原药、50%肟菌酯水分散粒剂、25%苯醚双唑悬浮剂,其抑制中浓度EC50均在10mg/L以内,提示对马铃薯早疫病均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10种药剂中,三唑类杀菌剂相对于其他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混剂相对于单剂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表4 10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
目前生产实践中用于防治马铃薯早疫病多为嘧菌酯、代森锰锌、异菌脲等药剂,三唑类混合杀菌剂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应用较少。鉴于此有必要对12%吡唑醚菌酯·己唑醇悬浮剂等室内活性表现较好的7种杀菌剂进行进一步的田间试验,以明确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与肟菌酯同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啶氧菌酯在室内活性试验中毒力最小。但依据已有的文献[4]报道,该类杀菌剂具有活性高、杀菌谱广、与多种杀菌剂不存在交互抗性等优势,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有文献[5]报道啶氧菌酯主要作用对辣椒炭疽病、葡萄黑痘病等病害防效好。有关登记公告报道啶氧菌酯主要作用于黄瓜霜霉病、辣椒炭疽病、葡萄黑痘病、霜霉病、香蕉叶斑病、西瓜炭疽病等。由此推测啶氧菌酯对马铃薯早疫病菌活性较差是由于该化合物的选择性差异所致,但还需要在田间条件下予以进一步确认。
[1]Pelletier J R,Fry W E.Characterization of Resistanceto Early Blight in Three Potato Cultivars Receptivity [J].Phytopathology,1990,80:361-366.
[2]张建平.马铃薯早疫病菌分生孢子传播和病害发生的规律及与降雨的关系 [J].马铃薯杂志,1991,5(4):209-213.
[3]范子耀,王文桥,孟润杰,等.7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菌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J].农药应用技术,2011,50(7):531-533.
[4]张全,杨法辉,韩君,等.250g/L啶氧菌酯悬浮剂防治葡萄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J].农药世界,2011,33(4):50-51.
[5]徐伟松.啶氧菌酯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5):1359-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