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三个核心问题
2014-12-01高金萍
高金萍
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灵魂,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事业发展中承担着引领性的作用。如何占领高校文化建设主阵地,掌握高校文化建设话语权,需要从思想领域明确三个核心问题。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合社会意识的重要武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软实力,它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方法,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去寻找力量。儒家所强调的“奉天法古”,即“以天为则、以史为鉴” ,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应坚持尊重个体的自然成长规律、思想成熟规律。因此,从价值观的培育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情感教育、人格教育、意识形态教育。
情感教育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第一个阶段。情感教育开始于幼儿阶段,其目标是在尊重幼儿自然情趣的基础上,培养幼儿快乐、积极的情绪状态,健康的情感品质和初步的情感能力,帮助他学会疏导和控制情绪。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是从情感教育开始养成的。在现行教育实践中,人们普遍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对情感的教育,这可能导致幼儿成年后的一些极端化行为。人格教育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第二个阶段。人格教育的目标是培育一个人高尚、健康的情操和情趣,发展其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塑造其健全的人格。人格教育贯穿于小学和中学阶段,对于一个人的成才具有重要意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敬业、爱国”都是人格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意识形态教育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第三个阶段。意识形态对于团结整个国家的国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对于提升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各个国家都将意识形态教育作为中学和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推行。近年来,在大学生中出现了意识形态淡化现象,表现为信仰迷失、宗教意识凸显等。从表象来看,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打动人、说服人的力量削弱了;从实质来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实践出现了脱节。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源泉,在于它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照本宣科、形式主义的教育方式难以体现其理论联系实际的强大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关键在于知行合一,重在落实,正如朱熹说:“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应落实于意识形态领域,强调“自由、民主、法治、文明”等价值理念,培养既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守法有纪、人格健全的现代公民。
“三个自信”源于何处
有了文化的自觉,才能有文化的自信。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具体体现在“三个自信”中。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然而,这种自信从哪里来?
辩证法认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作为一名中国人,在比较中我们往往失去了自信力。当我们走出国门,看到的一面是美国的蓝天,一面是中国的雾霾;一面是英国的创意无限,一面是中国的传统死板;一面是法国的悠闲安逸,一面是中国的急躁匆忙……遨游世界之后,不乏牢骚满腹者。仿佛有一种思维定势牢牢地嵌入灵魂,这就是文化自卑。以这种文化自卑为性格底色,何来自信?
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有篇文章《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反驳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反驳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还说:“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地底下”——社会生产实践中。由此看来,三个自信只能来源于现实实践,来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6个省市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标准,让师生亲身体验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切感受中国社会进步的现实成果,让广大师生亲眼看见、亲耳倾听中国的发展进步、伟大成就,才能让他们信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说服高校师生,树立三个自信的最佳途径是“用事实说话”,靠事实本身的力量消除文化自卑,培育“三个自信”。
增强学校校园文化的自觉自信,是传承高校文化底蕴,保持高校文化精髓的基础,也是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校校园文化以校风、教风、学风、文风和机关作风—“五风”为支撑,体现着学校的竞争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三力”。在广大师生中,培育积极健康的学校校园文化,有利于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信心的养成,有利于稳步推进学校建设发展。
如何进行改革创新
西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称之为“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特征在于变与不变的平衡。所谓变,是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着自我调整:从公有制到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发展、鼓励外资进入;从按劳分配到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等。所谓不变,是中国国家政权的根本性质不变,人民的主体地位不变,国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特点不变,共同富裕的目标不变。在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中,中国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发展,中国在改革中创新,在变革中发展。
改革创新历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以改革促发展,用改革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一大动力。改革并非全盘否定,而是在坚持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谋求具有可行性的变革。改革意味着创新,意味着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所以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目的在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中国人民走出一条与其他任何国家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条创新之路。高校文化建设也应坚持改革创新的道路,在改革创新中遵循变与不变的平衡。从高校文化的主体角度来看,高校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代一代的学生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教育对象始终在变,而教育者保持相对的稳定。从高校文化的内容来看,高校的生机和活力在于,承接着社会的传统又与时俱进地更新着它的文化,如流水潺潺中却有柔柔水草坚韧地扎根于石缝之间。
高校文化建设中,变的是追随社会的变革,使校园文化与时俱进,充满活力和激情;不变的是大学的精神,蕴含于学校发展中最稳定、最持久、最重要的校园精神。校园文化承载着校风、教风、学风、文风和机关作风共同构建的师生精神风貌,是高校竞争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彰显的舞台。每一场校园文化活动、每一次学术交流会议、每一个学校管理制度,都于无声处促成着校园文化的氛围,组合成有形和无形的育人环境。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变与不变,实质上是在传承中突破,在发展中谋变。谋变之举在于坚持改革中创新的发展路向,让校园文化成为隐身的教育者,以隐性的方式来完成以意识形态教育为主的核心价值观养成,帮助学生发展成为道德人格完善的人。
把握好三者关系,以之贯穿高校文化建设
高等教育是一个人道德发展和价值养成的决定期,高校文化是学生价值理性和良好品格的隐形教育者。高校文化与高校课堂教育共同承担着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功能。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应厘清核心价值观、“三个自信”和改革创新的关系,使之贯穿于高校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三个自信”的精神支撑,而改革创新是“三个自信”的实践来源。核心价值观、“三个自信”和改革创新,三者互为表里、环环相扣,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支撑和改革创新的行为实践,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三个自信”。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自信”和改革创新,是贯穿高校文化建设的“红丝线”,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以贯之的主心骨。
面对当前社会价值共识虚化、多元文化挑战、社会道德滑坡等严峻问题,我们应清醒而理智地认识到,高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缓慢且长期的过程,唯有抛弃校园文化空、大、虚的思路,才能致力于让校园文化建设走向真、实、新的道路。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于无形濡染着学校师生的一言一行、思想追求。锻造高雅、高尚的高校文化,是强化高校课堂教育成果、巩固高校思政教育的一条必经之路。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于 洋 实习编辑: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