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品种公告(五)审(认)定通过品种简介
2014-11-30
科优16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3016
选育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科丰A×南恢16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0.4d,比对照Ⅱ优838短3.8d。株高119.4cm,穗长25.4cm,每667m2有效穗数17.2万穗,每穗总粒数160.9粒,结实率80.2%,千粒重28.1g。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9级;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9.2%,长宽比2.4,垩白粒率94.0%,垩白度21.1%,胶稠度55mm,直链淀粉含量21.8%。
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65.0kg/667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3%;2011年续试,平均产量606.1kg/667m2,比Ⅱ优838增产7.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85.3kg/667m2,比Ⅱ优838增产5.7%。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59.9kg/667m2,比Ⅱ优838增产6.1%。
栽培技术要点:①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秧田播种量12kg/667m2左右。②秧龄30d左右移栽,每穴插2粒谷苗,栽插1.2万~1.4万穴/667m2、基本苗为7万~8 万/667m2。③施纯氮 11kg/667m2,氮、磷、 钾比例为 1∶0.5∶0.9,基肥50%,追肥40%,穗肥10%。④深水返青,浅水促蘖,湿润稳长,够苗及时晒田,湿润灌溉,后期干湿交替至成熟。⑤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适宜区域: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 (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Y两优102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3017
选育单位: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Y58S×P102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4.8d,比对照Ⅱ优838长0.6d。株高124.4cm,穗长28.5cm,每667m2有效穗数16.3万穗,每穗总粒数199.6粒,结实率77.8%,千粒重24.8g。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6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5.7%,长宽比3.1,垩白粒率39.0%,垩白度 7.8%,胶稠度 76mm,直链淀粉含量15.1%。
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66.8kg/667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6%;2011年续试,平均产量587.8kg/667m2,比Ⅱ优838增产3.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77.3kg/667m2,比Ⅱ优838增产4.2%。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51.5kg/667m2,比Ⅱ优 838增产4.2%。
栽培技术要点:①一般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秧田播种量6kg/667m2,培育壮秧。②秧龄30d左右移栽,栽插株行距13.3cm×30.0cm或16.7cm×26.7cm,每穴插2粒谷苗,插基本苗8万/667m2左右。③多施有机肥,适当配施磷、钾肥,施复合肥 20~25kg/667m2、碳铵 20~30kg/667m2作底肥,移栽后早施追肥,尿素与氯化钾混合施用;看苗情适施穗粒肥。④浅水促蘖,总苗数达到16万丛/667m2时,排水重晒田,孕穗至齐穗期田间有水层,齐穗后间歇灌溉。⑤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适宜区域: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Y两优689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3018
选育单位:温州市联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Y58S×温恢689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8.3d,比对照Ⅱ优838长4.1d。株高122.3cm,穗长27.4cm,每667m2有效穗数17.7万穗,每穗总粒数164.5粒,结实率81.0%,千粒重26.5g。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8%,长宽比3.1,垩白粒率28.0%,垩白度5.1%,胶稠度74mm,直链淀粉含量16.3%。
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75.9kg/667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3%;2011年续试,平均产量593.1kg/667m2,比Ⅱ优 838增产4.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84.5kg/667m2,比Ⅱ优 838增产5.5%。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66.3kg/667m2,比Ⅱ优 838增产6.8%。
栽培技术要点:①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秧田播种量6kg/667m2。②秧龄30d以内移栽,栽插株行距20cm×26cm,栽插1.2万穴/667m2、基本苗为 5万~6万/667m2。③多施用有机肥,适当配施磷、钾肥,基肥每667m2施复合肥 25kg、尿素 10kg、钾肥 10kg,移栽后追肥早施,每667m2施尿素10kg左右,酌施保花肥和粒肥。④薄水插秧,浅水促蘖,适时搁田,中后期以湿为主、干湿交替,后期不可断水过早。⑤重点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适宜区域: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