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一轮发展中做强台州物流业

2014-11-29张锐敏金凯吕婷婷陈晓敏

浙江经济 2014年22期
关键词:台州物流业物流

张锐敏 金凯 吕婷婷 陈晓敏

在新一轮发展中做强台州物流业

张锐敏 金凯 吕婷婷 陈晓敏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9月12日,国务院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物流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当前,台州必须在新一轮的发展战略中,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依托产业支撑,联动电商发展,将物流业打造成为畅流通、活市场、促转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

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自从国家颁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台州物流业发展迅猛,已步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但是,总体来说,台州市物流业发展水平还不高,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低、小、散”现象普遍存在。一是多式联运体系尚未形成。台州高效、顺畅、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尚不健全,公、水、铁等多式联运体系尚未真正形成。目前台州市货物运输主要集中于公路,港口、铁路、空港物流发展缓慢。二是物流产业发展层次偏低。物流企业多数仍停留在单一的联托运站的功能层面,以传统运输为主,在包装、加工、物流咨询、仓储联运等服务方面没有拓展,管理水平和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水平均较低,信息化程度不高。三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缺乏。各种物流功能、要素之间不能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不利于促进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的融合,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运输效率和作业效率的提高。四是国际物流发展缓慢。台州国际物流节点建设缓慢,目前仅有4个“保税仓库”和1个“无水港”;国际物流服务业能力有限,本地货代企业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多数是依附口岸代理生存;跨境电子商务尚未起步,外贸平台建设落后发展需要。造成台州物流发展水平不高的原因有:

物流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宁波、杭州被确定为全国性的物流节点城市。《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纲要》提出,重点培育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个现代物流枢纽。由于相邻市地产业相近,腹地重合,台州物流业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夹缝求生,势必难以与前者竞争。台州的交通基础设施,无论是高等级公路、铁路、港口还是航空方面均不占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多式联运的发展。

制造业产业层次制约。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必须伴随着制造业的高度专业化发展,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由此产生的制造业对物流业的大量引致需求。台州民营经济发达,但是制造业尚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中小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企业自我服务的传统,导致制造业引致需求不足,主辅分离不够,“大而全”、“小而全”的现状造成专业化服务内部化,使得物流业的市场需求和有效供给均不足。

物流业发展要素制约。一是土地问题。由于能安排服务业包括物流业的土地指标非常有限,因此部分物流龙头企业只能临时租地经营,经常搬迁经营场所,导致无法加大投入和建设,企业发展受制。二是政策问题。由于台州税收政策的扶持力度远没有周边地区和其它省份的优惠,部分物流企业在外地注册,到宁波、上海等地开票,造成税额外流。另一方面,“受营改增”影响,物流企业将在一定时间内经营成本增加。三是人才问题。物流人才匮乏是目前困扰台州物流企业的普遍现象。四是融资问题。由于多数物流企业无抵押物,资产信用度不高,担保难度大,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足够的贷款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把握机遇推进发展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革命带动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物流业发展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台州物流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一是区域合作日益密切,台州作为长三角南翼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可通过参与长三角物流一体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通过加强台州港与基隆港的合作,推进进出口贸易发展。二是基础设施投资大,目前台州一些大项目的加速推进将大大提升台州物流基础设施。三是产业和企业积极转型、居民消费升级,迫切需要建立更加完善、便捷、高效、安全的消费品物流配送体系。四是随着台州电子商务的发展尤其是网络购物的爆发式增长,将大大促进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的发展。为此,要把握当前机遇,积极推进台州物流业发展。

强化规划引导,统筹协调发展。开展“十三五”物流课题和规划的编制工作,围绕台州物流业转型升级要求,加强顶层设计,调整完善园区规划和产业布局,统筹物流业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以满足“大物流”的需要。以特色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为依托,以物流市场(企业)培育为主线(体),优化配置物流节点,加快推进港口型国际物流体系、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大宗物资区域集散和城乡商业配送服务体系,形成层次分明、功能齐全、覆盖面广、辐射力强的现代物流空间布局体系,将台州建设成为浙东南(长三角)重要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城市。

图/金川

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加大财税等扶持力度,落实现代物流业税收优惠政策,创新金融产品,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加大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和完善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用地政策,积极支持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设施或者提供物流服务,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者租赁的,应按规定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引进和培养物流人才,通过物流人才定单式培养的方式,开展物流专业培训和职业认证;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行业内能够统筹规划和服务于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

加强整合创新,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推进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发展金融物流、智慧物流、第四方物流等;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和物流企业联盟;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和国际知名度较高,具备特色商业模式和先进服务理念、具有一定服务特色和业务专长的物流企业入驻园区(中心),带动提升本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和台州市物流的整体发展水平;鼓励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企业向上下游延伸服务,推进物流业与其他产业互动融合,协同发展。鼓励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深化战略合作,建立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物流服务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全球采购、全球配送能力的供应链服务商。鼓励商贸物流企业提高配送的规模化和协同化水平,加快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建立快速便捷的城乡配送物流体系。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金台铁路、头门港支线的建成,加快杭绍台城际铁路的前期研究;建设大路网,争取2020年基本形成“四纵三横”的高速公路网框架和“六纵七横四疏港”的干线公路布局;加快建设台州港集疏运快捷干线网络,并与高速公路、国省道、区域干线对接,境内公路相互贯通成网;加快构筑区域“123”时效圈和中心城“1530”时效圈。合理规划布局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节点布局,构建便捷、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多种运输方式顺畅衔接和高效中转,提升物流体系综合能力。加强物流园区规划布局,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整合和规范现有园区,节约、集约用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在制造业基地周边加强现代化配送中心规划,在城市社区和村镇布局建设共同配送末端网点,优化城市商业区和大型社区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形成层级合理、规模适当、需求匹配的物流仓储配送网络。

加快国际物流发展步伐。依托台州头门港物流园区,大麦屿港物流集聚区,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的“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战略体系;加快形成包括海关查验、检验检疫、口岸直通、保税仓储、出口监管、国际货代和商务信息服务等功能的国际物流平台和服务体系;大力引进国际货代进驻国际物流中心;鼓励船务公司在台州国际物流中心堆箱。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扭转台州集装箱“弃水走陆”的局面,降低物流成本,推动企业运用“属地报关,口岸验放”或转关等通关模式,促进属地申报。加快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头门港保税物流园区等工作推进力度。

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智能化发展。加强北斗导航、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加快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追踪。建设全市范围内的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政府、消费者、物流公司等各方资源,形成集物流信息发布、在线交易、数据交换、跟踪追溯、智能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信息服务中心。

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加大物流标准的实施力度,努力提升物流服务、物流枢纽、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运作水平。调动企业在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的积极性,推进重点物流企业参与专业领域物流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和标准化试点工作。

作者单位: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猜你喜欢

台州物流业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台州远洲墅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宝鸡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