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医院女性聘用人员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2014-11-29安花花付藏红

中国医院 2014年3期
关键词:应付回归方程幻想

■ 安花花 付藏红

近年来随着军队编制体制改革、军队医院管理机制的调制,聘用人员成为军队医院各个岗位的生力军。军队医院聘用人员是指军队医院从非国家统一分配额的医学院校毕业的人员中,聘用到军队医院医疗岗位上工作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1]。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下,加之军队医院本身的特点,聘用人员的严重流失给医院造成了很大损失。因此管理聘用人员队伍、稳定医院发展成为了军队医院管理者的重要研究问题。聘用人员中大多数是女性,因为社会角色与分工的不同,加之性别特点,女性聘用人员可能面临的问题更多。本研究试从心理健康角度对其进行探讨,旨在为军队医院管理者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对象选取

本研究对某军队医院在岗、无精神疾病320名女性聘用人员进行测评调查。

1.2 研究工具

运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心理健康测查表是宋维真等[2]在中国版MMPI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该量表共168题,含3个效度量表(Q无法回答的题目数,L说谎分,F诈病或装坏分数)、7各临床量表(SOM躯体化、DEP抑郁、ANX焦虑、PSD精神病性、HYP疑心、UNR脱离现实、HMA兴奋状态)。结果解释主要依据转换后的T分值,60≤T<70表明在该项目上存在问题,T≥70表明在该项目上存在严重问题。

通过应付方式问卷(CSQ)进行应付方式调查。应付方式问卷是由肖计划[3]编制,共包含62题,构成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6个应付因子。其中解决问题、求助表示成熟型应付方式,退避、幻想和自责表示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合理化表示混合型应付方式。对每个项目进行“是” 或“否”判断,得分越高表明越倾向使用该种应付方式。

1.3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对各科室负责人进行测评指导,并告知测评结果保密,在此基础上聘用人员参与本次心理健康调查。所有数据收集完成后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问卷回收与测量有效性

对320名被试的测评情况筛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03份,回收率94.7%。PHI测量结果显示所有聘人员弃权题目、说谎题分数、诈病分数T分平均分分别为46.08±11.87、53.17±11.74、45.30±12.33,均低于60分,可以看作本次测评结果有效。

2.2 女性聘用人员PHI得分及心理健康状况

量表(7.03±4.86)分,精神病性量表(5.31±3.42)分,疑心量表(4.47±3.25)分,脱离现实量表(4.20±3.79)分,兴奋状态量表(7.75±3.59)分。

严重问题检出率抑郁8.3%,躯体化6.9%,兴奋状态6.6%,焦虑5.9%,精神病性3.0%,脱离现实2.3%,疑心1%;存在问题的检出率抑郁22.4%,躯体化17.5%,兴奋状态15.2%,精神病性9.2%,焦虑8.9%,脱离现实7.3%,疑心5.6%。存在的心理问题依次是抑郁(30.7%)、躯体化(24.4%)、兴奋状态(21.8%)、焦虑(14.9%)、精神病性(12.2%)、脱离现实(9.6%)、疑心(6.6%)。

303名被试各临床量表得分为:躯体化量表(8.06±4.85)分,抑郁量表(11.55±3.74)分,焦虑

2.3 女性聘用人员应付方式

女性聘用人员应付方式的总体情况是:解决问题(0.82±0.19)分,自责(0.29±0.21)分,求助(0.63±0.21)分,幻想(0.46±0.25)分,退避(0.47±0.24)分,合理化(0.41±0.21)分,显示女性聘用人员成熟型应付方式的应用率高。

2.4 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解决问题和求助与兴奋状态呈显著正相关,与PHI各因子均呈明显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PHI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详见表1。

表1 聘用人员应付方式与PHI各因子的相关关系

2.5 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PHI各项目作为因变量,以应付方式的6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以躯体化做因变量,自责、解决问题进入回归方程;抑郁为因变量时,自责、解决问题进入回归方程;焦虑为自变量时,自责、解决问题、退避进入回归方程;精神病性为因变量时,自责、解决问题、幻想进入回归方程;疑心为因变量时,自责、解决问题、幻想进入回归方程;脱离现实为因变量时,退避、自责、解决问题、幻想进入回归方程;兴奋状态为因变量时,幻想、求助进入回归方程,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聘用人员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的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军队医院女性聘用人员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依次是抑郁、躯体化、兴奋状态,与已有研究有差异。杨德坡等[4]人运用PHI对1066名入伍男青年调查,结果显示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依次是兴奋状态、脱离现实、精神病性。郭萍等[5]人对468名艺术类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其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依次是兴奋状态、脱离现实、抑郁。差异存在主要源于研究对象的不同,但从结果也可看出军队医院女性聘用人员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比入伍青年和艺术类学生得分都高。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医疗机构要求医务人员不断提升业务素质、提高科研能力和服务质量,多重压力是诱发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军队医院在工资待遇、薪金福利等方面军地政策尚有区别,容易使聘用人员产生不公平感。军队医院女性聘用人员多数在护理岗位工作,与地方医院相比有其特殊之处,因为军队医院“姓军为兵”的特色,护理人员在承担日常护理工作的同时,需要对住院军队伤病员进行生活护理,做好为兵服务。以上所提及的方面都可能是女性聘用人员高抑郁、高躯体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女性聘用人员应付方式的调查显示,其更多会选择解决问题、求助应付方式,其次是退避、幻想、合理化、自责,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军队医院在面向广大军地患者的同时,随时都有可能执行特殊、紧急任务,要求医务人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迅速做出反应,长期的工作模式可能是女性聘用人员更多选择解决问题这种应付方式的原因。已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除解决问题、求助以外,女性在应激条件下会更多选择退避、幻想应付方式[8],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军队医院女性聘用人员年龄普遍较小,多数在30岁以下,这也可能是其倾向于选择退避、幻想应付方式的原因。

本研究中对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相关性探讨表明,解决问题、求助与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疑心、脱离现实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兴奋状态呈显著正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PHI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军队医院医务人员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6,9]。回归分析中以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疑心为因变量时自责首先进入回归方程,有正向预测作用;解决问题作为第二个进入回归方程的应付方式,对各项目有负向预测作用。幻想对精神病性、疑心、脱离现实、兴奋状态都有正向预测作用。已有关于对边防军人、潜水员、员工、农民工、医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积极的(成熟型)应对方式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消极的(不成熟)应对方式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10-14]。也有研究表明成熟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不如想象的明显,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阻碍作用十分稳定且达到中等程度[15]。因此在对女性聘用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干预减少其退避、自责、幻想等消极应付方式。赵永光等[16]人通过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对边防海岛军人的应对方式进行干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后续研究可借鉴此研究在心理干预方面对女性聘用人员进行深入探讨。

军队医院女性聘用人员所占比例较大,是医院重要的支持力量。女性聘用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到医务人员队伍的稳定程度,影响着医院卫勤保障质量的高低,因此维护女性聘用人员心理健康对医院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现有多项研究中提及军队医院对聘用人员的管理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注重人文关怀[17-18],心理健康维护是人文关怀必不可少的方面。提高人文关怀的实际操作性也是完善军队医院聘用人员管理体制的关键所在。本研究结果表明,应付方式是影响军队医院女性聘用人员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故在平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中引导女性聘用人员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积极的应付方式,减少自责、幻想、退避消极的应付方式可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1]孙令艳,曾艳彩,何涛,等.某军队医院聘用制人员流失影响因素分析与风险防控[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2):1144-1146.

[2]宋维真.精神健康测验(PHI)问卷及手册[M].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普森人格评估中心,1993:3.

[3]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 164-168.

[4]杨德坡,李四劝,苏中华.济宁市部分入伍应征男青年心理健康状况评价[J].预防医学论坛,2005,11(6):286-287.

[5]王世锴,郭萍,王薇,等.艺术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人格特质的相关性探析[J].医学与社会,2011,24(7):79-81.

[6]黄钧裕.医学女研究生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关系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2):55-59.

[7]张自伟,刘小玉,王岚,等.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2):152-155.

[8]李小好,尚桂莲,黄慧.急诊科护士在应激状态下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调查[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0):164-165.

[9]阳德华,高和平.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3):283-285.

[10]赵钰,韩天民,马斌,等.滇南边防军人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6):53-55.

[11]刘俊松,唐艳超,徐利平,等.潜水员应对方式、应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695-697.

[12]孟凡杰,张岗英.员工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1):1667-1670.

[13]李祚山,王思阳,卢淋淋,等.农民工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其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4):690-693.

[14]胡淑芳,刘芳娥,梅梓.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医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291-292.

[15]李金德,刘惠珍.中国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301-304.

[16]赵永光,菡红,张艺军,等.应对方式的干预对边防海岛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临床军医志,2007,35(4):608-609.

[17]段丽萍,徐红霞.军队医院聘用人员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人民军医,2010,53(12):971.

[18]易秀英,王庆林,向月应,等.公平理论在军队医院聘用制人员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6):571-573.

猜你喜欢

应付回归方程幻想
对“应付式调研”说不!
Task 6
采用直线回归方程预测桑瘿蚊防治适期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线性回归方程要点导学
走进回归分析,让回归方程不再是你高考的绊脚石
The Most Beautiful English Sentences
锁不住的幻想
冒险王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