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2014-11-28冯鑫李雪王奕森
冯鑫 李雪 王奕森
摘要:文章研究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2014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就业质量,总结了本科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利用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生源地、是否为党员以及家庭月收入四个因素对毕业生签约公司数有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存在毕业生对实习认识不正确、高校讲授的知识不足以满足企业需求、企业招聘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等问题,继而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高校和政府提出建议,以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
关键词:本科生就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计量模型;就业信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4-0148-02
1 引言及文献综述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毕业生个人的发展,而且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727万,高校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就业质量等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在对我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研究,在了解我校毕业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对各大高校的毕业生、各大高校以及政府提出参考意见,以促进高校学生优质就业。
张洁(2013)以山东省某综合性大学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査法和深度访谈,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研究女大学生的择业意向。结果表明,择业意向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发现,以往研究中对毕业生就业现状的研究比较丰富,但当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张洁(2013)的分析主要侧重于社会性别,文章的连贯性不足,通篇顺畅性不够。
本论文创新之处是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的基础上,采用计量模型对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2 调查方案及问卷结果描述
2.1 调查对象和方法
为确保数据收集的样本与母体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本文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1959名毕业生,按专业进行比例分层抽样,共发放问卷360份,实际收回问卷345份,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83.3%,涉及6个学院25个专业。
2.2 由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37.39%的毕业生曾经期望的月薪是3000~4000,而44.34%的毕业生预计转正后工资是3000及以上;2.17%的毕业生曾经期望的月薪是1000~2000,而9.43%的毕业生预计转正后工资1000~2000。由此可见,毕业生已经不再好高骛远,毕业生对月薪的期望与实际月工资相吻合,甚至偏低于实际月工资,充分表明毕业生对薪水的认识清晰、准确,回归理性。
3 与毕业生有签约意向的公司数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将问卷中前9道题中的性别、生源地、是否为党员、家庭月收入、专业、学生干部经历、父母的最高学历、父母亲的职业等九个变量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利用Eviews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并对模型进行估计与检验。
3.1 提出假设及模型设定
首先将9个解释变量的样本数据代入Eviews软件,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方程拟合度很低,同时T检验值均不显著,认为模型存在异方差。继而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解释变量进行异方差修正。结果显示,除X1、X2、X3、X4这四个解释变量之外,其他解释变量的T检验值大于0.05不显著。继而剔除其余变量,继续对这四个解释变量进行加权最小二乘估计,模型假设以及输出结果如下:
3.2 模型估计与检验
利用EViews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并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输出结果如表2:
模型的回归标准误差(S.E of regression)为0.21,误差较小;对数似然值(Log likelihood)为32.36,赤池信息量(AIC)值为-0.23,施瓦兹信息量(SC)值为-0.160,各值均较小,说明模型正确性高、精确;DW统计量值为1.99不存在序列相关性;Prob(F-statistic),模型方程显著性100%=0;可决系数R2=1.00,调整的可决系R2=1.00,拟合优度99.99%。模型拟和效果与显著性水平均良好。
模型表达式为:
=-2.552922+1.585121X1+-0.615032X2+1.617989X3+0.441751X4
3.3 由计量分析得出的结论
X1、X2、X4的β系数均为正,表示接受H1、H2、H4的假设,即一般来说,与男生、党员、家庭月收入低的同学有签约意向的公司多。而X3的β系数为负值,表示与生源地不发达地区的同学有签约意向的公司多。
4 建议
4.1 对政府的建议
(1)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性别歧视仍然严重。国家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出台更多措施以减轻性别歧视,用政策手段优化就业环境;(2)在招聘中,社会关系对毕业生找工作的影响最大,为促进社会公平,促进毕业生公平就业,政府应大力打击靠关系就业的不公平现象,促进企业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的招聘,实现社会公平;(3)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去一、二线城市工作,导致大城市人才过于密集,甚至造成人才浪费、中小城市人才匮乏。国家应加大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建立健全并落实大学生就业激励机制,以优惠的政策吸引毕业生到中小城市就业,优化就业结构。
4.2 对高校的建议
(1)超过一半的毕业生认为在学校里学的东西不能满足工作需求,高校应及时调整课程安排使之切合就业需求,老师讲授的课程应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宽口径就业”人才;(2)建议高校增加对各院系的拨款,力争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为在校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请各企业的高管到学校开展讲座,与学生分享工作经验;(3)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收集就业信息,及时传达给毕业生,以帮助学生更好就业、提高就业率。
4.3 对在校大学生的建议
(1)大学生应不断提升自己,在校期间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与学校课程安排,多参加校园活动,锻炼自己的沟通协作和组织能力,多考取各级证书;(2)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多倾听、多观察,积累人脉,力图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认真对实习进行总结,从实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3)大学生应多关注新闻媒体的就业报道和就业网站发布的就业信息,多去参加人才市场和招聘会的招聘活动,了解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洁.社会性别视角下女大学生择业意向研究[D].山东大学,2013.
作者简介:冯鑫(1993-),女,辽宁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本科学生,研究方向:金融。endprint
摘要:文章研究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2014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就业质量,总结了本科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利用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生源地、是否为党员以及家庭月收入四个因素对毕业生签约公司数有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存在毕业生对实习认识不正确、高校讲授的知识不足以满足企业需求、企业招聘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等问题,继而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高校和政府提出建议,以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
关键词:本科生就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计量模型;就业信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4-0148-02
1 引言及文献综述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毕业生个人的发展,而且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727万,高校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就业质量等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在对我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研究,在了解我校毕业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对各大高校的毕业生、各大高校以及政府提出参考意见,以促进高校学生优质就业。
张洁(2013)以山东省某综合性大学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査法和深度访谈,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研究女大学生的择业意向。结果表明,择业意向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发现,以往研究中对毕业生就业现状的研究比较丰富,但当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张洁(2013)的分析主要侧重于社会性别,文章的连贯性不足,通篇顺畅性不够。
本论文创新之处是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的基础上,采用计量模型对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2 调查方案及问卷结果描述
2.1 调查对象和方法
为确保数据收集的样本与母体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本文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1959名毕业生,按专业进行比例分层抽样,共发放问卷360份,实际收回问卷345份,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83.3%,涉及6个学院25个专业。
2.2 由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37.39%的毕业生曾经期望的月薪是3000~4000,而44.34%的毕业生预计转正后工资是3000及以上;2.17%的毕业生曾经期望的月薪是1000~2000,而9.43%的毕业生预计转正后工资1000~2000。由此可见,毕业生已经不再好高骛远,毕业生对月薪的期望与实际月工资相吻合,甚至偏低于实际月工资,充分表明毕业生对薪水的认识清晰、准确,回归理性。
3 与毕业生有签约意向的公司数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将问卷中前9道题中的性别、生源地、是否为党员、家庭月收入、专业、学生干部经历、父母的最高学历、父母亲的职业等九个变量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利用Eviews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并对模型进行估计与检验。
3.1 提出假设及模型设定
首先将9个解释变量的样本数据代入Eviews软件,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方程拟合度很低,同时T检验值均不显著,认为模型存在异方差。继而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解释变量进行异方差修正。结果显示,除X1、X2、X3、X4这四个解释变量之外,其他解释变量的T检验值大于0.05不显著。继而剔除其余变量,继续对这四个解释变量进行加权最小二乘估计,模型假设以及输出结果如下:
3.2 模型估计与检验
利用EViews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并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输出结果如表2:
模型的回归标准误差(S.E of regression)为0.21,误差较小;对数似然值(Log likelihood)为32.36,赤池信息量(AIC)值为-0.23,施瓦兹信息量(SC)值为-0.160,各值均较小,说明模型正确性高、精确;DW统计量值为1.99不存在序列相关性;Prob(F-statistic),模型方程显著性100%=0;可决系数R2=1.00,调整的可决系R2=1.00,拟合优度99.99%。模型拟和效果与显著性水平均良好。
模型表达式为:
=-2.552922+1.585121X1+-0.615032X2+1.617989X3+0.441751X4
3.3 由计量分析得出的结论
X1、X2、X4的β系数均为正,表示接受H1、H2、H4的假设,即一般来说,与男生、党员、家庭月收入低的同学有签约意向的公司多。而X3的β系数为负值,表示与生源地不发达地区的同学有签约意向的公司多。
4 建议
4.1 对政府的建议
(1)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性别歧视仍然严重。国家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出台更多措施以减轻性别歧视,用政策手段优化就业环境;(2)在招聘中,社会关系对毕业生找工作的影响最大,为促进社会公平,促进毕业生公平就业,政府应大力打击靠关系就业的不公平现象,促进企业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的招聘,实现社会公平;(3)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去一、二线城市工作,导致大城市人才过于密集,甚至造成人才浪费、中小城市人才匮乏。国家应加大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建立健全并落实大学生就业激励机制,以优惠的政策吸引毕业生到中小城市就业,优化就业结构。
4.2 对高校的建议
(1)超过一半的毕业生认为在学校里学的东西不能满足工作需求,高校应及时调整课程安排使之切合就业需求,老师讲授的课程应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宽口径就业”人才;(2)建议高校增加对各院系的拨款,力争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为在校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请各企业的高管到学校开展讲座,与学生分享工作经验;(3)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收集就业信息,及时传达给毕业生,以帮助学生更好就业、提高就业率。
4.3 对在校大学生的建议
(1)大学生应不断提升自己,在校期间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与学校课程安排,多参加校园活动,锻炼自己的沟通协作和组织能力,多考取各级证书;(2)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多倾听、多观察,积累人脉,力图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认真对实习进行总结,从实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3)大学生应多关注新闻媒体的就业报道和就业网站发布的就业信息,多去参加人才市场和招聘会的招聘活动,了解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洁.社会性别视角下女大学生择业意向研究[D].山东大学,2013.
作者简介:冯鑫(1993-),女,辽宁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本科学生,研究方向:金融。endprint
摘要:文章研究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2014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就业质量,总结了本科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利用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生源地、是否为党员以及家庭月收入四个因素对毕业生签约公司数有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存在毕业生对实习认识不正确、高校讲授的知识不足以满足企业需求、企业招聘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等问题,继而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高校和政府提出建议,以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
关键词:本科生就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计量模型;就业信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4-0148-02
1 引言及文献综述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毕业生个人的发展,而且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727万,高校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就业质量等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在对我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研究,在了解我校毕业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对各大高校的毕业生、各大高校以及政府提出参考意见,以促进高校学生优质就业。
张洁(2013)以山东省某综合性大学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査法和深度访谈,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研究女大学生的择业意向。结果表明,择业意向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发现,以往研究中对毕业生就业现状的研究比较丰富,但当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张洁(2013)的分析主要侧重于社会性别,文章的连贯性不足,通篇顺畅性不够。
本论文创新之处是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的基础上,采用计量模型对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2 调查方案及问卷结果描述
2.1 调查对象和方法
为确保数据收集的样本与母体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本文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1959名毕业生,按专业进行比例分层抽样,共发放问卷360份,实际收回问卷345份,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83.3%,涉及6个学院25个专业。
2.2 由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37.39%的毕业生曾经期望的月薪是3000~4000,而44.34%的毕业生预计转正后工资是3000及以上;2.17%的毕业生曾经期望的月薪是1000~2000,而9.43%的毕业生预计转正后工资1000~2000。由此可见,毕业生已经不再好高骛远,毕业生对月薪的期望与实际月工资相吻合,甚至偏低于实际月工资,充分表明毕业生对薪水的认识清晰、准确,回归理性。
3 与毕业生有签约意向的公司数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将问卷中前9道题中的性别、生源地、是否为党员、家庭月收入、专业、学生干部经历、父母的最高学历、父母亲的职业等九个变量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利用Eviews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并对模型进行估计与检验。
3.1 提出假设及模型设定
首先将9个解释变量的样本数据代入Eviews软件,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方程拟合度很低,同时T检验值均不显著,认为模型存在异方差。继而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解释变量进行异方差修正。结果显示,除X1、X2、X3、X4这四个解释变量之外,其他解释变量的T检验值大于0.05不显著。继而剔除其余变量,继续对这四个解释变量进行加权最小二乘估计,模型假设以及输出结果如下:
3.2 模型估计与检验
利用EViews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并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输出结果如表2:
模型的回归标准误差(S.E of regression)为0.21,误差较小;对数似然值(Log likelihood)为32.36,赤池信息量(AIC)值为-0.23,施瓦兹信息量(SC)值为-0.160,各值均较小,说明模型正确性高、精确;DW统计量值为1.99不存在序列相关性;Prob(F-statistic),模型方程显著性100%=0;可决系数R2=1.00,调整的可决系R2=1.00,拟合优度99.99%。模型拟和效果与显著性水平均良好。
模型表达式为:
=-2.552922+1.585121X1+-0.615032X2+1.617989X3+0.441751X4
3.3 由计量分析得出的结论
X1、X2、X4的β系数均为正,表示接受H1、H2、H4的假设,即一般来说,与男生、党员、家庭月收入低的同学有签约意向的公司多。而X3的β系数为负值,表示与生源地不发达地区的同学有签约意向的公司多。
4 建议
4.1 对政府的建议
(1)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性别歧视仍然严重。国家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出台更多措施以减轻性别歧视,用政策手段优化就业环境;(2)在招聘中,社会关系对毕业生找工作的影响最大,为促进社会公平,促进毕业生公平就业,政府应大力打击靠关系就业的不公平现象,促进企业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的招聘,实现社会公平;(3)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去一、二线城市工作,导致大城市人才过于密集,甚至造成人才浪费、中小城市人才匮乏。国家应加大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建立健全并落实大学生就业激励机制,以优惠的政策吸引毕业生到中小城市就业,优化就业结构。
4.2 对高校的建议
(1)超过一半的毕业生认为在学校里学的东西不能满足工作需求,高校应及时调整课程安排使之切合就业需求,老师讲授的课程应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宽口径就业”人才;(2)建议高校增加对各院系的拨款,力争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为在校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请各企业的高管到学校开展讲座,与学生分享工作经验;(3)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收集就业信息,及时传达给毕业生,以帮助学生更好就业、提高就业率。
4.3 对在校大学生的建议
(1)大学生应不断提升自己,在校期间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与学校课程安排,多参加校园活动,锻炼自己的沟通协作和组织能力,多考取各级证书;(2)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多倾听、多观察,积累人脉,力图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认真对实习进行总结,从实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3)大学生应多关注新闻媒体的就业报道和就业网站发布的就业信息,多去参加人才市场和招聘会的招聘活动,了解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洁.社会性别视角下女大学生择业意向研究[D].山东大学,2013.
作者简介:冯鑫(1993-),女,辽宁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本科学生,研究方向:金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