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性事件报道研究

2014-11-28刘超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突发性突发事件

刘超

(湘潭日报社,湖南 湘潭 411100)

突发性事件报道研究

刘超

(湘潭日报社,湖南 湘潭 411100)

突发性事件的发生是任何国家都难以避免的问题。随着近几年我国信息公开立法的加速推进,突发性事件的见报率越来越高。其报道也越来越受到各媒体的重视。突发性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往往造成极大的破坏,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对其报道的好坏成败,不仅关乎媒体自身影响力的树立,更关乎国家形象和社会稳定。本文主要从剖析突发性事件本质入手,对什么是突发新闻事件做出了界定,并以传播学、策划学、受众心理学为立足点对突发新闻事件的传播特点、传播效果、传播功能进行研究,分析报道要点,列举零八年突发性事件报道实例,并加以分析,评述,试图为突发性事件报道提出一些有意义的指导。

突发性事件;报道;指导

一、绪论

突发事件从广义上讲可被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第一层的含义是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第二层的含义是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从狭义上来看,突发事件就是意外地突然发生的重大或敏感事件,简言之,就是天灾人祸。前者即自然灾害,后者如恐怖事件、社会冲突、丑闻包括大量谣言等等,专家也称其为“危机”。根据中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①根据危害程度等情况又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中国的突发灾难性事件报道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了观念的突破和历史的跨越,1949—1978年为“舆论一律,报喜不报忧”阶段;1978—2003年为“建章立制,严守准确性”阶段;2003年,发生在我国的“非典”危机成为加速信息公开立法的推进器,重大灾害性突发事件报道进入了“全面公开,注重时效性”的新阶段。

二、突发性事件的特点及影响

(一)突发新闻事件的影响区域呈现扩大趋势

在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近些年来发生的突发事件,已经不再是只存在于某一地方的孤立事件,而是呈现出新的特点,这种新的特点表现为由地方的突发事件演变为区域的甚至可能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危机。

第一,由地方性演变为区域性突发事件。在我国2010年夏季,在河南商城、山东蓬莱多人被一种叫做蜱的虫子咬伤后不治身亡,引起村民恐慌。而此种病例陆续又在江苏、河南、湖北等多地出现。这场地方性的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发事件引起了国家卫生部的高度关注。因为这是在某一地方出现的突发事件以及其迅速的传播速度向其他区域蔓延。在当时条件下这种由不明病菌引起的突发事件影响范围逐步扩大。

第二,由区域突发事件演变为世界范围内的危机。疯牛病,即牛脑海绵状病,简称BSE。1986年11月将该病定名为BSE,首次在英国报刊上报道。随后这种疾病突发的例子出现在世界很多国家,如法国、德国、爱尔兰、加拿大、丹麦等多个国家。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一旦某个国家发现这一易感染病例,便会很快传播到其他国家,这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并对疯牛病高发地区的畜牧场进行监测,同时对其他国家的畜牧行业的生产检测等工作提出预警信息,防止疾病的迅速传播,更是预防由此类事件引发的全球流行疾病和贸易危机的发生。这种由区域事件引起的世界范围内的危机已经不鲜见,区域突发事件控制不力,造成的后果很严重。

(二)突发新闻事件的社会影响力在加深

由于突发新闻事件的后果严重性日渐凸显,其社会影响力也不断的扩展,从社会学角度看,这是一种必然。社会公共安全领域事件的不断发生使得对突发事件的影响力探讨提升到一个较高预警级别。

一是突发暴力事件对“风险社会”到来的反思。“贝克说,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各种社会形态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一种风险社会,因为所有主体意识的生命都能够意识到死亡的危险②”。突发性事件中有很多事件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2010年3月23日7时20分,42岁男子郑民生因感情、工作受挫,蓄意报复社会,在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持刀行凶导致8名学生死亡。事件一出舆论哗然,一名曾经看似在正常不过的医生为什么会如此丧心病狂的对无助的小学生痛下杀手?而在这事件的背后也引发了对待“风险时代”已经到来论断的思考,我们开始关注隐藏在其后的社会问题。

二是突发的空难引发对社会利益观的思考。2010年8月24日21时40分许,河南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号为VD8387的E190型客机在黑龙江省伊春机场降落前失事,造成42人遇难54人受伤,此事件出现后,所有河南航空公司黑龙江支线全部停飞,所有相同机型也停飞进行检查,不仅如此,关于河南航空公司控股权的问题,关于盲目开辟支线忽略飞行安全等问题都“浮出水面”,经济创收不能以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一突发的空难引起我们对社会物质观的深度探讨,利益的权重,生命的价值都是引人深思的,不应该只是在悲剧中不断的总结。

三、实例,关于零八年突发事件报道的研究评析

2008年,冰雪灾害、拉萨暴乱、汶川大地震、奥运会“假唱”事件及刘翔退赛、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等众多震惊海内外的突发事件接连发生,对中国媒体的因应之策提出极大挑战。而突发事件报道的纡曲与突破,也多方面、多层次地改变了中国的媒体生态环境。

学界对2008年突发事件的报道方式及效果等,做了一系列及时而深入的分析,相关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是近年来鲜见的,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一)冰雪灾害:媒体迅速直播,广播作用凸显;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尚待改进

对电视媒体来说,这是一次持续直播突发新闻的大演习,为稍后突发的汶川大地震以及北京奥运会报道等积累了经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电视、网络信息传输受阻,广播的作用被人们重新发现并被高度重视。网络等新媒体除了提供快速新闻,也给“草根记者”的个人新闻或感受提供了发布场所。手机新媒体也发挥了补充信息、点对点传播的功能。③

同时,业界也在反思冰灾报道的缺憾:缺乏对天气、路况、出行等信息的及时播报;缺乏批判精神——新闻媒体应当作政府与公众间的沟通渠道,但不应仅仅满足于做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和撰稿人;有将灾害性新闻变成“歌功颂德”正面新闻的倾向;个别报道存在不够真实全面的问题,比如不同媒体对湖南与贵州受灾情形的报道,带给受众的信息差别非常大;新闻缺乏引领社会反思的力量。④

有研究者认为冰雪灾害在自然生态、城市生态方面均造成严重影响,但与此相关的延伸报道明显薄弱;把社会事件置于特定的经济及社会背景之下,做进一步引申报道的努力也明显欠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8年全国“两会”明确提及“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当时虽有雪灾背景,但并无媒体就此作出深刻的诠释。⑤

与大多数媒体在反思中的消极表现相比,“网络论坛、个人博客等新媒体,在冰雪灾害过程中发表了不少很有现实针对性的反思性评论。”⑥

(二)拉萨骚乱:信息公开错失先机,给西方媒体不当传播以可乘之机,导致中国国际形象严重下滑;中国网民传播力量突显

3.14事件发生后,中国在信息发布方面错失先机。第一周,除新华社简短消息外,媒体一片静默;在西藏的外国记者被要求立即离开。中国在来势汹汹的负面国际舆论面前,陷于极度被动:西方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更逐渐由事件本身游离出来,趋向更为宏观、更加政治化的层面。部分西方媒体报道,因其双重标准,引发大量主题先行式报道。

对此,学者有如下反思:

首先,重视第一信源的重要性。应该看到,除了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媒体,大多数国外媒体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多种新闻源的“客观”态度。而3·14发生后的最初阶段,缺乏来自事发现场、地方政府、中国官方的消息源,使他们有借口大量使用二手信源,或者来路不明的资料;也给了别有用心者大耍舆论欺骗手段的机会。

其次,争取话语空间的技巧。当一国媒体报道别国事件时,总会将其置于自己的新闻框架之下,这一框架通常受到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影响,对西方媒体而言,往往“希求全球范围内的各种角色均被嵌入西方利益框架。”所以,历史惯性使它们在信源选择中,最倾向于‘西藏流亡者’及其支持者,这是一种由来已久的“选择偏好”,同时也与达赖集团采用的完全不同于中国政府的传播策略(投西方人所好)相关。

最后,认清国际舆论现实。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无论西方媒体报道客观与否,它们对世界话语权的控制占有主导性优势却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国际传播中“西强我弱”的客观存在,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⑦

有论者指出:网民力量在此事件中的“崛起”,也是一大亮点。但也应看到,网络“愤青”有时也暴露出极端民族主义的消极倾向。

(三)汶川大地震:“震”出来的新闻公开;前松后紧的特点;很多媒体如央视、广播等在报道形式、内容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汶川大地震突发,瞬间伤亡40余万人,震惊中外。政府和媒体双双赢得空前的公众信任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直接促成共和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为平民群体性伤亡设立“全国哀悼日”,暂停奥运火炬传递——这是一次难得的人本精神的举国重塑。⑧

论者认为,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有如下特点:

一、告诉群众真相,坚持信息公开。这样人们才会有真正的安全感,才会最大限度地信任、拥护政府的决策。

二、关于灾情信息,第一时间形成以“我”为主的国际传播态势。“从互联网上公布的数据看,截至5月21日中午,四川省委外宣办已经向来自境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媒体发放了超过300张采访证……是整个中国新闻史上,透明度和公开度最高的一次。”⑨

三、影响了国际传播的议程设置。“央视国际频道的节目信号被海外媒体广泛采用,到5月14日,共计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8家电视台机构转播或部分使用了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英语频道、法语频道和西班牙语频道节目的信号。CNN、BBC这样的国际大媒体也大部分引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相关国内媒体的报道。”⑩

一场灾难若不能从中收获一种制度性反思和构建的成果,预示未来这一灾难的无形损害还将延续。当务之急是以“社会本位”的传播架构,替代当下的“行政本位”传播架构,使阻碍信息公开的陈旧规章早日成为历史。⑪

注释:

①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②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J].王武龙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3):2.

③吴志文.雪灾报道中的媒体协同现象.新闻爱好者,2008年6月下旬刊.

④井春野.从南方雪灾事件看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责任缺失.新闻知识,2008年第5期.

⑤碧青.2008雪灾报道中的媒体境界.新经济杂志,2008年第4期.

⑥董天策,何裕华.自然灾害报道:媒体的实践与反思——以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报道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⑦庄曦,方晓红.全球传播场域中的认同壁垒——从〈纽约时报〉西藏‘3·14’报道透视西方媒体‘他者化’新闻框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3期.

⑧曾海芳.真实与谎言的又一次博弈——透视西方媒体对‘3·14’事件的虚假报道.新闻记者,2008年第5期.

⑨李泓冰.‘震’出来的新闻公开?——汶川大地震报道初探.新闻记者,2008年第7期.

⑩方汉奇.中国新闻史上里程碑式的灾难直播报道.梁晓涛主编.震撼媒体回想——5·12汶川大地震备忘.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⑪龚文庠.国家形象的建构:从央视四川地震报道谈起.(出处同上)

G212

A

1005-5312(2014)23-0251-02

猜你喜欢

突发性突发事件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