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E 100拉伸主曲线的分析

2014-11-28吴春霜陈清玉

上海塑料 2014年4期
关键词:实测值熔体表观

吴春霜,陈清玉

(1.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研究院,新疆独山子 833699;2.新疆橡塑材料实验室,新疆独山子 833699)

0 前言

拉伸流动在聚合物加工过程中是重要的流动形式,对工艺过程和制品性能会产生重要影响[1]。拉伸黏度作为原料拉伸流变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原料的拉伸流动性能。例如:在生产薄膜时,在薄膜的性能均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如果某种薄膜的拉伸黏度小于其他厂家生产的同类产品,则该薄膜更易于加工生产,且生产过程中能耗也小。笔者使用拉伸流变仪Rheotens,测试不同条件下PE 100的拉伸黏度;利用Wagner[2]提出的拉伸主曲线概念,计算PE 100拉伸主曲线的比例系数b;利用PE 100 的拉伸主曲线,计算设定条件下PE 100的拉伸黏度,并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1 实验

1.1 原料

PE 100管材料 TUB121N3000,熔体流动速率0.30g/10min(50N),密度0.949g/cm3,独山子石化公司高密度聚乙烯装置生产。

1.2 仪器及方法

毛细管流变仪 Rheo-Tester 2000,德国Geoffert公司;熔体拉伸流变仪 Rheotens 71.97,德国Geoffert公司。

Rheotens 71.97型拉伸流变仪有两个反向驱动旋转的测量轮对,它连接一个非常灵敏的天平系统。当进行测量时,聚合物熔体从毛细管中挤出,垂直经过测量轮对,两个轮子将熔体束收聚在它们中间,向下牵引熔体束。随着熔体束以选择的速率或加速度被牵引,拉伸力可通过测量元件测定。

实验中涉及的参数及计算公式,如式(1)~(6)所示。

式中:λ为拉伸比;v0为挤出口速率,mm/s;σ 为拉伸应力,Pa;L 为挤出口与牵引轮的间距,mm;F 为拉伸力,N。

拉伸比λ的计算公式,如式(3)所示。

式中:vS为熔体束通过测量轮对时的初始速度,mm/s;v为熔体束的牵引速度,mm/s。

拉伸应力σz的计算公式,如式(4)所示。

式中:F 为施加于熔体束的力,N;A0为熔体束离开毛细管时的面积,mm2;v0为熔体束的挤出速率,mm/s。

式中:A0为熔体束离开毛细管时的面积,mm2;D0为毛细管的直径,mm。

式中:v0为挤出口的速率,mm/s;DP为活塞的直径,mm;vP为活塞的速度,mm/s。

实验时对不同工艺下的数据测量10次[4],由计算机拟合得到原料的拉伸流变数据。毛细管到测量轮对间的距离为102 mm,毛细管直径为2 mm,长径比为15∶1,测量轮对的加速度为12、18、24、32 和36 mm/s2,温度为180、190、200、210 和235 ℃,活塞挤出速率为0.10、0.15、0.20、0.25和0.30mm/s。测得PE 100的拉伸曲线,如图1~3所示。

图1 不同温度下PE 110的拉伸曲线

图2 200 ℃时不同拉伸加速度下PE 110的拉伸曲线

图3 200 ℃时不同挤出速率下PE 110的拉伸曲线

2 结果与讨论

2.1 拉伸主曲线

由图1~3可见:PE 110的拉伸曲线具有非常相似的形状。Wagner[2,5]认为对于同种材料,不同测量条件下得到的拉伸曲线,最终都可以统一到一条主曲线上。绘制主曲线的步骤如下:首先,确定某一加工条件下的拉伸曲线为参考曲线,然后找出其他要处理的各曲线与参考曲线间的比例系数b,最后根据公式(7)计算出新的曲线。

式中:b 为比例系数;i表示要进行比例处理的曲线;r为参考曲线。

2.2 不同条件下拉伸曲线的比例系数

由图1可见:PE 110在180~210 ℃时的拉伸曲线形状相似。实验中取200 ℃、挤出速率0.2 mm/s、加速度24 mm/s2的曲线作为参考曲线;180℃、190℃、210℃下的挤出速率、加速度与200℃时的相同,分别为0.2mm/s,24mm/s2,用公式(7)可计算得到比例系数b(为了与其它条件下计算得到的b区别,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记为bT),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温度下PE 110拉伸曲线的bT

由图2可见:PE 110在拉伸加速度为12~32 mm/s2时的拉伸曲线形状相似。12 mm/s2、18 mm/s2、32 mm/s2下的熔融温度、挤出速率与24 mm/s2时的相同,分别为200 ℃,0.2mm/s,用公式(7)可计算得到比例系数b(记为ba),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拉伸加速度下PE 110拉伸曲线的ba

由图3 可见:PE 110 在挤出速率为0.10~0.25mm/s时的拉伸曲线形状相似。挤出速率为0.10 mm/s、0.15 mm/s、0.25 mm/s下的熔融温度、拉伸加速度与0.20 mm/s时的相同,分别为200 ℃,24mm/s2,用公式(7)可计算得到比例系数b(记为bv),如表3所示。

使用表1~3的数据,绘制b与对应实验条件下的关系图,如图4~6所示。

由图4可见:随着温度的升高,b增大。bT与T 之间呈线性关系。由于温度在拉伸过程中会影响分子链的解缠和取向[1],所以可以认为b反映了拉伸过程中,分子解缠和取向的综合作用对熔体的拉伸性能的影响。图5中ba随着拉伸加速度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增大。图6中bv随着挤出速率的增大呈线性降低。但b随着拉伸加速度、挤出速率的变化,其物理意义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表3 不同挤出速率下PE 110拉伸曲线的bv

图4 PE 110拉伸曲线的bT-T 图

图5 PE 110拉伸曲线 的ba-a 图

图6 PE 110拉伸曲 线的bv-v 图

2.3 拉伸黏度的计算与比较

由于PE 110拉伸曲线的b 与T 都呈线性关系,对其进行线性校正,并进行线性拟合,得到一元一次方程y=A+Bx。PE 110拉伸曲线的线性拟合方程的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PE 110拉伸曲线的b 线性拟合相关数据

不同b对应于不同条件下的拉伸曲线。根据公式(1)~(7)可推导出公式(8)。

式中:ηe,i为设定条件下PE 100的拉伸黏度;ηe,x 为已知条件下(该条件下的拉伸曲线设定为参考曲线)PE 100的拉伸黏度;bi为设定条件下PE 100拉伸曲线的比例系数;λr为已知条件下(该条件下的拉伸曲线设定为参考曲线)PE 100的拉伸比。

由一元一次方程y=A+Bx 及表4可计算得到b,结合参考曲线的表观拉伸黏度,使用公式(8)就可以求出任意设定条件下的熔体表观拉伸黏度。笔者用bt-T 计算了温度235 ℃、挤出速率0.2 mm/s、加速度24mm/s2时,PE 100的表观拉伸黏度,并与实测数据比较,如表5所示。

由表5可见:235 ℃时PE 100的表观拉伸黏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平均偏差,除第1、2、3点外,均小于6%,即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程度较高。

用ba-a 计算了温度200℃、挤出速率0.2mm/s、加速度36 mm/s2时,PE 110 的表观拉伸黏度,并与实测数据比较,如表6所示。由表6可见:拉伸加速率为36mm/s2时,PE 110的表观拉伸黏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平均偏差,除第1点外,均小于10%,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表5 235 ℃时PE 110的表观拉伸黏度对比数据

用bv-v 计算了温度200 ℃、挤出速率0.3 mm/s、加速度24mm/s2时,PE 110的表观拉伸黏度,并与实测数据比较,如表7所示。由表7可见:拉伸加速率为36mm/s2时,PE 110的表观拉伸黏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平均偏差,除第1点外,均小于10%,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由表5~7可见: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良好。因此,当熔融温度过高或过低,难以对材料进行有效测量时,只需利用已绘制的主曲线,找出任意条件下的b,就可以推算出该条件下的拉伸黏度曲线,从而扩大该材料的拉伸黏度的数值范围。同理,也可以计算出设定挤出速率或拉伸加速度下的拉伸黏度。

表6 拉伸加速度为36mm/s2时PE 110的表观拉伸黏度对比数据

2.4 讨论

绘制主曲线至少需要两条不同测量条件下的拉伸曲线,将其中一条作为参考曲线,即可得到比例系数b。不同条件下的拉伸曲线越多,对比分析比例系数b与实验条件时的越有利,最终估算出任意条件下的拉伸黏度也更接近实测值。

3 结论

(1)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的PE 100的拉伸曲线,可以统一到各自的拉伸主曲线上。

(2)PE 100拉伸曲线的比例系数b与温度T、拉伸加速度a、挤出速率v 呈线性关系。根据比例系数b和参考曲线,计算了设定条件下PE 100的拉伸黏度,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3)分析拉伸主曲线,可以对不同的温度、拉伸加速度、挤出速率下的拉伸黏度进行估算,从而扩展了Rheotens的测量范围。

表7 挤出速率为0.3mm/s时PE 110的表观拉伸黏度对比数据

[1]MONT ERMOR M F,FERREIRA M G S.Analy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ilane films modified with cerium activated hanoparticles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galvanized steel substrates[J].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2008,63(3):330-337.

[2]WAGNER M H,BEMNAT A.The theology of Rheotens test[J].Journal of Rheology,1998,42(4):917-928.

[3]钟磊,梁基照.聚乙烯熔融纺丝测量的拉伸主曲线分析[J].材料工程,2011(5):38-40.

[4]王红英,胡徐腾.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制备与表征[J].化学进展,2007,19(6):932-958.

[5]ANSFELD M F.Surface modification of aluminum alloys in molten salts containing CeC13[J].Thin Solid Film,1995,270(1):417-421.

猜你喜欢

实测值熔体表观
绿盲蝽为害与赤霞珠葡萄防御互作中的表观响应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常用高温轴承钢的高温硬度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钢结构表观裂纹监测技术对比与展望
市售纯牛奶和巴氏杀菌乳营养成分分析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一种基于实测值理论计算的导航台电磁干扰分析方法
聚合物熔体脉振传递过程的协同学研究
注射保压过程中O2/N2分子在PMMA熔体内部的扩散行为
含硅芳炔树脂及其共混物熔体的流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