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程的“应用写作”教学设计
2014-11-28谢复玉
谢复玉
(长春广播电视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51)
基于微课程的“应用写作”教学设计
谢复玉
(长春广播电视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51)
目前,国内外已经对微课程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微课程具有泛在性、可视性、关联性等特点,是新兴媒体应用于教学而产生的全新应用形式,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新的冲击。该文在理解微课程内涵、分析微课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要求,就相关知识点进行了微课程的剖析和设计,为微课程在“应用写作”教学实施方面提供一些启示。
应用写作;微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模式
一、引言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工具课和能力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师往往遵循“介绍应用文文种的含义—特点—作用—格式—写法—举例说明” 这一授课思路,教学模式也陷入理论传授、例文分析、写作训练三步教学的僵化局面,造成诸多学生只会僵化的例文模式写作,而缺乏实际应用的技能,课堂气氛平淡呆板,教学难以学以致用。这违背了“应用写作”课程开设的初衷[1]。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以及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的蓬勃发展,“微”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以微视频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笔者经亲身实践,结合“应用写作”教学的实际要求,提出具体的微课程设计模式,以期运用微课程理念更好地促进学习。
二、微课程的显著特点
微课程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而现今热议的微课程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提出的。Penrose 认为,微型的“知识脉冲”只要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2]。
在我国,胡铁生老师基于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胡铁生总结微课有四个主要特点: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3]。单从凯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将微课程的特点总结为三点:泛在性,表现在小粒度、跨媒性、普适性;可视性,表现在知识图形化、知识图像化;关联性,表现在跨学科、易组合。
与传统课程相比较,具有上述特点的微课必然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掌握好微课这些特点,我们就可以探索如何有效利用微课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做到“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
三、基于微课程研究的”应用写作”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是研究基于微课程研究的“应用写作”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包括了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它倡导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4]。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也就是说,最优化最重要的标准是效果和时间,所有的教学行动都要使师生耗费最少的必要劳动时间,而获得的效果是最佳,也就是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不增加负担。
四、基于微课程的“应用写作”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知识萃取阶段
1.圈出本门课程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找出适合做微课的知识点
基于微课的特点,我们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做微课。笔者在教学中,在讲到“市场调查报告”“商业信函”“经济合同”“协议书”时,常常将它们共同放到一个连续的情境中去讲授。将课堂模拟成两个公司调研、磋商、谈判签约的场景,将学生分成甲方、乙方两组。双方在预定情境中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形成市场调查报告;根据市场调查报告结果,进行商务往来和磋商,形成商业信函;再根据磋商结果商讨合同条款,形成经济合同;在具体执行合同的过程中,合同条款出现问题,双方根据讨论结果形成补充协议书。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适当引导,成文后给予点评,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写作,提高学生对具体文种的掌控能力。
笔者认为,这种模拟场景的写作训练,就是要还原应用写作实用性的本来面目,激活学生写作激情,激活学生写作思维,让学生在真实的写作过程中去体验写作,去构建写作知识,掌握写作的规律和要求,提高综合写作能力。但这种连续的实践练习,并不适合做成微课,因为它包含的知识点太多,过于复杂。所以我们要在完全掌握微课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去寻找适合做微课的知识点。
以任鹰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通识课教材《应用写作》为例,我们首先要吃透整本教材,以下是笔者圈出的本门课程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如右表1所示):
表1 课程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2.为每一个知识点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找出适合做微课的知识点后,首先要做的事是,为这个知识点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学习者一看到这个名字,马上就有了学习的兴趣,从而能去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
在国家开放大学五分钟课程网里,有很多精彩的微课,每个微课名字都别出心裁(如表2所示)。比如微课“罗斯福的三个面包”,在短短的5:06分的时间里,巧妙地用“罗斯福的三个面包”引出西方经济学中效用理论,将“边际效用”的定义、“边际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试想,如果微课标题为“边际效用”,而不是“罗斯福的三个面包”,即便这个资源做得再好,很多人也许根本都不会打开它,也就无从谈起学习了[5]。
表2 “知识点”和“微课标题”对比表
可以看到,前面的“应用写作”教学中的知识点僵硬,而后面的微课标题生动有趣,吸引着学习者,有往下看的兴趣。比如“茹太素为何挨了朱元璋的板子?”,以一则历史故事引入情境教学。明朝刑部尚书茹太素给明太祖朱元章呈上一份奏折,朱元章叫秘书读了一个多小时,还没读到正题,发了火,叫人打了茹太素的板子。第二天又接着念,在最后五百字中,茹太素提出了五条有用的建议,又使朱元章感到很高兴,同时发出文告,规定上书要简明扼要,直陈其事,不能超过五百字,违反者以犯罪论处。这则故事让学生忍俊不禁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在头脑中树立起了应用文语言表达应该简明的观念。
(二)教学设计阶段
1.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依据。任何与教学目标无关的行为都会制约教学目标的达成,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标尺。没有具体的、可测量的目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永远是本糊涂帐[6]。
教学目标应该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设计确立。这要求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也要求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而且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情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分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整体效果。这三个目标互成能动关系,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2.确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就是教师基于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知,分析各种不同的教学要素及相互关系,确立教学的基本思路,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确定组织形式,合理选择、组合设计教学的具体方法与实施步骤,使个人对教学的独到见解及相关才艺在教学方案中得到体现,教学从而具有前瞻性、创造性、灵活性、艺术性和可塑性。
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可将微课划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又可将微课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等[7]。
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需要不同的教学策略去实现和完成。教学目标不同,所需采取的教学策略也不同。传达新知识时,比较适合讲授法;而考查旧知识时,则可以用问答法,这样能够发现学生知识中有哪些疏漏;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实用性思维,而练习法则适合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写作能力。此外,教学策略要适应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教学对象不同,适合采用的教学策略也不相同。
3.撰写脚本
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后,就可以进行脚本的撰写了。有了脚本,微课就有了制作标准,每一步该做什么就清楚了。
以“是还(Huán)还是还(Hái)?一字多义 痛失万金”[8]这节微课为例。该微课的内容是字据的语言要求。微课以某报曾报道过的一个案例引入情境教学。说赵某向张某借了三万元人民币。不久,赵某还了张某两万元,并在原借据上注明“还欠款2万元整”,张某还打了收据。不幸,赵某将收据遗失。当张某向赵某索要剩余欠款时,双方对“还欠款2万元整”的“还”字的读音和意义发生了争议。张某主张赵某尚欠款两万元,“还”字应读为“Hái”,是“尚”“仍”的意思;赵某则提出“还”应读为“Huán”,是“归还”的意思。于是张某诉至法院,双方对簿公堂。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在借条上标注意思不清,有歧义,且遗失了原告出具的收据,应负举证责任;被告不能提供确凿的证据维护自己的主张,可认定“还”应理解为“尚”,而非“归还”,故被告败诉。
一字多义,痛失万金。这个案例具有非常重要的警示作用。笔者认为,这个案例就很适合作为一个情境导入到一节微课之中,首先给学习者植入“字据对语言运用的要求十分严格”这一印象,再在此基础上讲解书写字据的相关要求,就变得易于接受了。微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如表3和下页表4所示:
表3 微课脚本设计
表4 教学过程
(三)媒体分析阶段
根据上面的流程,微课是做出来了,但这样的微课就是一节好的微课吗?笔者以为,一节好的微课,最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它能将知识点做得易于传播。要做到易于传播,除了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恰当的教学策略、匠心独具的脚本设计之外,还要进行媒体分析,判断什么情况下用什么形式做这个微课既利于学习者接受,又能将开发成本降到最低。
以上面的微课脚本为例,笔者以为,这节微课以动画加配音的形式来表现较为适合,既生动形象,又不涉及个人隐私,而非视频加解说的形式。
再比如,如果老师给学生讲司母戊鼎,最简单、最直接的是什么?是照片!学生一看照片中的鼎,马上就有了直观的认识,你不用再费口舌给他描绘鼎的样子,而文本、音频显然都不适合。再比如讲音乐欣赏,如果条件有限,用音频就可以了,因为音乐需要去听,用心去感受。如果能用视频,就很好了,音乐配上相应的画面及解析,那么感觉会更好一些。
一个微课在制作之前,我们首先要判断是用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还是其他形式体现效果更好。有了媒体分析,微课才会更快地让人接受。
除此之外,媒体分析还要适度考虑包装设计,比如场景布置,讲茶道,背景最好古香古色;讲瑜伽,背景最好有行云流水或是恬静的大自然等。
(四)教学评价阶段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
经过以上内在和外在的设计与包装,录制、剪辑,微课的雏形出来之后,还需要经过教师同行、学生进行评判、实践,并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并且与其他碎片化的微课程资源建立网络,并随着教学需求与环境发展不断发展与充实网络结构,这样的学习资源以及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机,如下页表5所示:
表5 微课评价表
五、结束语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生资源,是对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既可整合于正式的现实课堂学习,也可整合于非正式的学习环境,可在计算机或手持移动终端上运行。经过一学期的基于微课的教与学,笔者发现,以往沉闷的“应用写作”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对话与练习增多了,习作水平也有大幅提高。
关于微课程的教学设计,笔者还有如下建议: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做微课;一节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时长尽量控制在5-10分钟以内;“微”不等于缩短教学时间,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重要内容要适当提示;要有适度的互动;最先进的技术平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媒体呈现方式;画面要简洁,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一概不要出现;要有简短的总结,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9]。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应用写作”的教学而言,微课程的引入,必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1]张相平,王锡炎.浅谈《应用写作》教学改革[J].南方论刊,2012,(3):114-116.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处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5-66.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2-63.
[4]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67-190.
[5]国家开放大学五分钟课程网[DB/OL].http://wfz.nerc-edu.com/default.aspx,2014-02-02.
[6]杜村恒娃.如何确定教学目标[DB/OL].http://blog.sina.com.cn/hengwa63,2014-02-02.
[7]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45.
[8]任鹰.应用写作[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251.
[9]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2-14.
谢复玉:讲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科语文(512491728@qq.com)。
2014年3月15日
责任编辑:宋灵青
Teaching Design of "Practical Writing" Based on the Micro-lecture
Xie Fuyu
(Changchun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51)
At present,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made som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view of the applications of Microlecture and have made some positive progress. Micro-lectur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ality, visibility and relevance, which is the new application form that new media is applied to teaching. It brings new shocks to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urse teaching of the deep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micro-curriculum connotation, and on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writing of teaching requirements, and connected with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he Microlectur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levant knowledge, in this way, we can provide with some enlightenment of the practical writing teaching.
Practical Writing; Micro-lecture; The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Mode
G434
A
1006—9860(2014)06—01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