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程采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2014-11-28殷宝媛于纪明

中国电化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易用性意向变量

殷宝媛,于纪明

(1.哈尔滨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2.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微课程采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殷宝媛1,于纪明2

(1.哈尔滨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2.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微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和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学生对微课程的态度和使用直接影响微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的成效,学生对微课程的采纳意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该文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学生微课程采纳意向的基础模型,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基础模型进行修正。研究结果发现,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和愉悦性感知与采纳意向正向相关,其中易用性感知作为动力系统,不仅对采纳意向有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有用性感知和愉悦性感知为中介进一步影响采纳意向;教师行为、自我效能和求知动机通过有用性感知这个中介变量影响采纳意向;家庭支持、使用经验和教师行为通过易用性感知这个中介变量影响采纳意向;资源质量通过愉悦性感知这个中介变量影响采纳意向。研究结果对于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有一定的启示。

微课程;采纳意向;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资源逐渐开放、共享和多元化,教育资源形态出现碎片化、微型化、主题化的发展趋势。微课程的教学实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成为基于网络平台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由于微课程所承载的信息化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给现代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由于微课程把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整合,制作成可融合于课堂并支持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的视频单元,很好地支持了学习者的学习,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微课程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关于微课程的研究可以概括为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

微课程的实践研究主要表现为微课程网络学习资源的开发、建设和教学实践。国内外开发和建设了一些优秀的微课资源,如国外的Khan Academy、TED-Ed、Teachers Tv、InTime、Watch KnowLearn等;国内的中国微课网、微课网、大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等。从总体上看,国外微课程资源网站的建设相对完善并已应用于日常教学中,国内微课程在教学实践上刚刚起步,但发展却非常迅速。近两年,国内微课资源网站不断涌现,对微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在中小学一线教师中广泛展开;同时,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开始了基于微视频的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探索。在国内微课程实践如火如荼的开展的同时,一些学者也担心微课程实践先行而理论滞后的现状[1],呼吁开展微课程理论的研究。

目前,微课程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第一类研究主要阐释微课程的定义、理念及应用前景。微课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 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Penrose正式提出了微课这一概念,并运用于在线课程。在国内,胡铁生率先提出微课程的概念,黎加厚、焦建利、张一春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对微课程的认识并给出了定义,使微课程的概念不断的发展和丰富。第二类研究探讨微课程开发的原则、基于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等。如寻素华设计开发了微课程在校内和校外应用的模式[2];梁乐明等对可汗学院、TEDEd、佛山微课进行比较,建构能有效促进学习的微课程模式[3];曹周天探讨了在制作微课程时要树立的四种观念[4]等。由于微课程是较新的研究课题,所以目前的研究大多是对微课程的介绍、教学模式的探究等,很少有从实证的角度对微课程进行研究的案例,因此基于课堂层面的实证研究是当前微课程理论研究深入发展的趋势。

由于微课程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学生,因此学生对微课程的态度和使用将直接决定微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的效果,学生采纳意向是微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模型的构建

要想使微课程达到人们的预期,必须了解学生对微课程的采纳意愿,分析影响其采纳行为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改善学生对微课程的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从而提高微课程学习的质量。Davis认为采纳行为是决定任何信息技术应用成败的关键要素[5]。Shin的研究揭示,采纳行为与个体关于技术的态度之间有强烈的正相关性[6]。Loo等人的研究也表明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之间具有正相关性,而采纳行为是实际使用的重要因素[7]。

对信息技术接受和使用的研究最有影响的是技术接受模型(TAM)。Davis博士将社会心理学中的理性行为理论运用到信息系统,建立了技术接受模型[8],它由理性行为理论(TRA)和计划行为理论(TPB)修正而来,被广泛地用以预测和解释使用者对信息技术的接受。技术接受模型认为,使用者对于某一信息技术的采纳或接受是由对这一信息技术的行为意向决定的,而行为意向又是由对该信息技术的态度和使用者对于技术有用性的感知共同决定的。态度受到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的共同影响。

本研究以TAM为基础,结合我国学生的特征,综合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对微课程学习的反思,提出学生微课程采纳意向的基础模型(如图1所示)。下面对模型中的假设进行解释。

图1 学生微课程采纳意向的基础模型

(一)教师行为、求知动机、自我效能与有用性感知

在本研究中,有用性感知是指学生相信使用微课程能够提升自己学习绩效的程度。有用性感知是TAM 的两个核心变量之一,多项研究证明了其对使用者的采纳意向有较强的解释力。学生相信使用微课程学习能够提高成绩、发展能力或满足需求的程度,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采纳意向。

研究表明,社会性压力会促使人产生顺从和模仿等社会行为。在微课程学习过程中,主要的社会性因素是教师及学生形成的团体,其中教师是最重要的因素。教师是微课程设计、开发和建设者,因此,在微课程的学习中,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和解惑,而且要开发学习资源、提供学习指导和评价学习效果等。如果教师对学生使用微课程较为关注并且投入的精力更多,学生会感受到微课程很有用,会倾向使用微课程。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是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关键性因素。对电脑、智能手机等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对微课程学习更感兴趣,也更容易接受微课程学习。另外,微课程所承载的教学内容是学生选用微课程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微课程讲授的内容满足了学生的求知兴趣,学生会感受到微课程的学习很有用,会倾向使用微课程。据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1)H1、H2、H3:教师行为、求知动机、兴趣爱好与有用性感知正向相关;

(2)H10:有用性感知与采纳意向正向相关。

(二)家庭支持、使用经验与易用性感知

在本研究中,易用性感知是指学生对使用微课程学习需要付出努力的程度。易用性感知是TAM的另一个核心变量,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明其与采纳意向有显著相关,无论是直接相关还是利用有用性感知作为中介的间接相关。按照齐夫最小努力原则,学生在使用新技术时往往有一些抵触情绪,那些既能满足学习的需要,又容易使用的技术,学生会有更强的采纳意向。因此,学生在使用微课程学习时,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越小,则采纳意向越强烈。

以往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绩效有重要影响,家庭支持与学生信息技术的使用显著相关[9][10]。家长对信息技术的态度越开明,越倾向于给学生提供信息技术学习的条件、工具和场所。智能手机、电脑和网络等是学生进行微课程学习的重要工具,这些工具获得的越容易、越方便,学生对使用微课程学习所需付出的努力预期越小。另外,也由于微课程学习需要运用智能手机、电脑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工具的特点,学生对信息技术工具经验的不同会对微课程的易用性有不同的感知。对信息技术工具使用经验丰富的学生将对微课程的特点和功能有更深入的认识,也将更熟悉微课程的使用技巧,因而会对微课程有更强的易用性感知。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1)H4、H5:家庭支持、使用经验与易用性感知正向相关。

(2)H8、H9、H11:易用性感知与有用性感知、愉悦性感知、采纳意向正向相关。

(三)资源质量与愉悦性感知

愉悦性感知是指学生对使用微课程学习时感知到的愉快程度。Webster认为愉悦性是计算机交互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它表现为个体在与计算机发生关系时存在的自然且不断创新的交互影响倾向[11]。在不考虑外在动机的情况下,愉悦性感知对采纳意向具有显著的影响。Moon等在研究TAM的适用性时,也发现除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外,愉悦性感知是影响用户采纳意向的重要因素[12]。

安全可靠的信息来源和具有激励性的任务特征可以增强微课程的有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同时又直接影响学生的采纳意向。黎加厚提出微课程的评价的5项指标:聚焦、简要、清晰、技术、创新[13]。简明扼要、表述清晰、重点突出、画面清晰美观的微课程能提高学生使用微课程学习时的愉快程度,从而倾向采纳微课程学习。基于上述研究,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1)H6、H7:资源质量与有用性感知、愉悦性感知正向相关。

(2)H12:愉悦性感知与采纳意向正向相关。

三、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

(一)测量工具

在学生微课程采纳意向的基础模型中有十个理论构念,由于这些构念都是不能直接测量的潜变量,为了检验研究假设并测量模型的拟合情况,需要确定每个理论构念的测量项目。每个构念的测量项目数及信度情况如表1所示。这些测量项目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在参考以往文献相关量表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二是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访谈的方式生成项目,通过信度测量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的。为了减小共同方法偏差,问题设计采取受访信息隐匿法、题项意义隐匿法、题项随机配置法、反项题设计法等设计方式,以减少受访者一致性的动机及降低题项的晕轮效应。从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各潜变量的一致性系数在0.790和0.875之间,均大于0.7,这说明变量之间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表明观测变量的稳定性具有测量上的意义。

表1 量表来源及信度

续表1

(二)数据收集与模型检验

本研究的对象为哈尔滨市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将制作的系列微课程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分别对三个不同类型的班级进行基于微课程的教学,一个月后对三个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共发放有效问卷数为134 份,其中男生61人,占总数的45.5%;女生73人,占总数的54.5% 。在班级结构方面,实验班46人,占总数的34.3%;平行班52人,占总数的38.8%;潜力班36人,占总数的26.9%。问卷由上面10个潜变量的39个测量题项,加上一些人口统计和开放性问题共计40余个问题汇编而成。采用Likert5级量表,请学生在5到1的符合程度或同意程度中进行选择。

为了评价假设的基础模型与数据是否适配,本研究运用SPSS19 统计分析软件和AMOS17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检验假设。路径分析结果如图2 所示,十二个假设中的一个(H6)被拒绝,其余十一个得到了支持,另外,增加一条路径(教师行为与易用性感知正向相关)。

图2 学生微课程采纳意向的修正模型

从表2 中的结果来看,模型拟合优度指数(GFI)、近似均方根残差(RMSEA)、比较拟合度指数(CFI)、标准拟合度指数(NFI)以及调整后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表现良好,说明模型的适配度良好,实证结果具有统计上的意义。

表2 模型拟合度指标

(三)变量间总效应

从图2可以看出,修正模型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复杂,既有直接效应,也存在通过中介变量的间接效应。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进一步计算出各个研究变量之间的总效应,结果见表3。总效应即变量间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之和,反映了原因变量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大小。

表3 变量间效应表

从各个变量对学生采纳意向的总效应来看,三个中介变量总效应较大,其中易用性感知最大,达到0.46;其次是有用性感知,其值为0.36;愉悦性感知最小,其值为0.36。六个外因变量中,总效应最大的是教师行为,值为0.18,其后依次为使用经验、家庭支持、资源质量、自我效能和求知动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教师行为、使用经验、家庭支持、资源质量等是影响学生使用网络教学行为意向的关键因素。

四、结论及启示

本文探讨了影响学生采纳微课程的相关因素,提出了包括十个构念和十二个假设的基础模型。更重要的是,本文为理清不同因素对学生采纳微课程的影响提供了实证数据支持。研究结果发现,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和愉悦性感知与采纳意向正向相关;教师行为、自我效能和求知动机通过有用性感知这个中介变量影响采纳意向;家庭支持、使用经验和教师行为通过易用性感知这个中介变量影响采纳意向;资源质量通过愉悦性感知这个中介变量影响采纳意向。这些结果对于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具有一定的启示。

具体来说,研究发现易用性感知作为动力系统,不仅对采纳意向有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有用性感知和愉悦性感知为中介进一步影响采纳意向;在TAM中被广泛证实的有用性感知与采纳意向显著相关,这一假设在本研究中再次得到支持,说明微课程对学生的绩效提高或任务完成是否有帮助是影响他们采纳意向的重要因素;愉悦性感知是另一个被证实的影响因素,从数据上看,愉悦性感知与易用性感知相比,对采纳意向的影响更大(0.31>0.29),从表4上看,对于微课程学习的感受,60.4%的学生选择了有趣,29.9%的学生选择了兴奋,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学生使用微课程学习的时间较短,很多学生还沉浸于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带来的有趣、兴奋等愉悦性体验。随着学习的深入,易用性感知和有用性感知对采纳意向的影响可能会加强。

表4 学生学习微课程的感受

一个令人稍感意外的结果是资源质量对易用性感知没有直接的影响,说明安全可靠的信息来源和具有激励性的任务特征并没有增强学生对微课程有用性的感知,这个结果可能是由于研究中使用的微课程是本班教师设计和开发的,学生对本班教师比较信任,对教师制作的微课程比较认同。然而,资源质量对愉悦性感知的影响却非常显著。从表4上看,对于微课程学习的感受,学生选择有趣、平静、可控性、开心、兴奋的比例较高,这使我们注意到微课程的资源质量能给学生带来的愉悦性感知,资源质量是一个影响学生采纳微课程的重要因素。这项研究结果说明,在设计微课程时,要注意学生有趣、可控性和开心的体验,强调时间短、内容重点突出、语言通俗诙谐、讲解简明扼要、画面清晰美观等特点。

家庭支持是影响学生采纳微课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家长对学生使用微课程学习越支持,越倾向于给学生提供学习微课程的条件和工具。智能手机、电脑和网络等是学生进行微课程学习的重要工具,这些工具使用越方便,学生付出的努力预期越小。可见,获得学生家庭的支持,在学校内外给学生创造方便的上网学习条件是进行微课程学习的前提。

一个令人惊喜的结果是,教师行为不仅对有用性感知有正向影响,而且对易用性感知也有正向影响。可见教师行为是影响学生采纳微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微课程如果要有效的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最重要的“把关人”,这一结果与以往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是关键性因素的研究结果相吻合。教师是微课程设计、开发和建设者,只有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微课程才能真正深入到课堂教学中,当然这不仅需要教育理念的提升,也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各方面的配合。

五、结束语

学生作为微课程的起点和终点,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影响学生采纳微课程的相关因素,这些结果能给微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建设提供一定的信息和启示。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未涉及到小学、初中和大学的学生,而各个学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差别,对待微课程的态度也会不同,因此,如果能做多群组的分析,扩大样本的规模,研究的结果将更有概括性,这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1]梁乐明,梁锦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8):71-76.

[2]寻素华.浅析微课程开发在校内外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9):123-126.

[3]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5-73.

[4]曹周天.微课程制作要树立四种观念[N].中国教育报,2013-11-06(09).

[5][8]Davis F D.A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of Empirically Testing New End-User Information System s: Theory and Results [D]. Boston: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86.

[6]Shin,H.P.An empirical study on predicting user acceptance of e-shopping on the Web[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4,(3):351-368.

[7]Loo,W.H.,Yeowa,H.P.,&Chong,S.C.User acceptance of Malaysian government multipurpose smartcard applications[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09,(2): 358-367.

[9]雷浩,刘衍玲,田澜.家庭环境、班级环境与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学业勤奋度的中介作用[J].上海教育科研, 2012,(4): 17-20.

[10]邓林园,方晓义,伍明明,张锦涛,刘勤学.家庭环境、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J].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 2013,(3):305-310.

[11]Webster,J.,&Martocchio,J.J.Microcomputer Playfulness: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with Workplace Implications[J].MIS Quarterly, Group Rearch,2004,35(2),195-229.

[12]Ji-Won Moon, Y.K., Extending the TAM for a World-Wide-Web context[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1,(38): 217-230.

[1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0-12.

殷宝媛: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化教育、学习资源设计和开发(ybyuan2000@163.com)。

于纪明:硕士,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知识库与数据库(yujiming868@163.com)。

2014年1月22日

责任编辑:宋灵青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Microlecture Adopted by Students

Yin Baoyuan1, Yu Jiming2
(1.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2.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

The Microlecture is a new hot spot in curriculum reform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currently. The attitude and use of students is important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Microlecture. Students' intention of adoption to the Microlecture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about Microlecture at home and abroad, we propose a foundation model and modify the model by building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tudy found that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Enjoyment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tention of adoption. Perceived Ease of Use is a dynamical system who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intention of adoption and has an indirect impact on the intention of adoption through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Enjoyment further. Family Support, Use of Experience and Teacher Behavior have impact on the intention of adoption through Perceived Ease of Use who is the intermediary variable. Resource Quality has impact on the intention of adoption through Enjoyment who is the intermediary variable. The results have some inspiration to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lecture.

Microlecture; Intention of Adoption; In fluence Fact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G434

A

1006—9860(2014)06—0111—05

* 本文系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学习行为的模型构建与调控机制研究”和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度青年科研培育项目“网络学习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一个理论模型及调控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XP2014-1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易用性意向变量
政务软件易用性评测探究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基于UTAUT的个人云存储用户使用意向实证分析
老年人家电产品易用性设计研究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网站易用性评价调查问卷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