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大学生课堂教学方法的现状以及主要存在问题

2014-11-28陈恩

世纪桥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方法解决对策存在问题

陈恩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非常重要。本文从当前大学生课堂教育教学方法的现状以及主要存在问题入手,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课堂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一、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它是指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教授法)和学生的学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立足于学习法,否则便会缺乏针对性、目地性、可行性。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

其次,教学方法不同于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但与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要素,是具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可以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实施的一连串有目的性的活动,而教学方式本身不能独立完成一项叫许任务,它只被运用于教学方法中,并为促成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

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的概念还有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为完成某一教学课题而运用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由若干个有固定程序的教学方法组成。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具有独特的功能。它们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实践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现代教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是传授——接受模式和问题——发现模式。教学手段是指师生运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等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可以是视听,也可以是实践活动,现在多以多媒体为主。

最后,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要求。不同单元或不同层次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有效达成,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教师可依据具体的可操作性目标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不同单元或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不同,这些都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一)教学方法,“填鸭式”教学,造成课堂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学习主体的倒置

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丰富的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场景、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很多教师依旧停留在“一言堂”的基础上,将老师和学生定位成“演员”和“观众”的关系,虽然在一定的情况下能加强对知识点概念的强化作用,但基于长期有效的学习过程,这种教学方法的“填鸭式”特征存在相当大的问题。由于过去陈旧的学习目的均为“考试”目的,很多高校依旧离不开理论成绩的“指挥棒”,凡事以“分”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手段,因此授课老师对“灌输教学”的手段情有独钟、不离不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着两个方面的弊病,一是这样长时间、单调的教学手段,逐渐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乏味、没意思,进而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兴趣顿失。二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在实际教学中,学习的角色主体倒置,老师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而学生成为被动体;这样,将彻底毁灭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能力的产生和发展。

(二)教学方法中,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造成纯粹的概念教育

由于只是围绕书本而书本,老师备课的内容也只是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过多的是解释概念本身的含义,而对概念的产生缘由、发展的历史不做探究,因而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在文字上的释义;甚至有些教师根本不谈及概念所延伸的社会实践意义,不举出生动的社会现象的实例,所以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感觉就是文本、就是教条。我们知道,即便是真理也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其真理性。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知识的源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这个社会价值的体现就在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组织、协作、创新以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把学生放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没有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就根本没有学生能力培养的平台和养分,也没有学生能力展示的空间,更没有学生能力的修正和发展的途径和手段。

(三)教学方法中,老师不懂创新、不会创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综合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这个教育目的,有很多方面的知识需要掌握,这其中就包括最重要的实践经验知识和社会经验知识;现在很多基础课的老师从思想上还没有去掉“思想教育课程只是辅助课程之一,最主要的还是那些专业课程”的思想观念。他们把自己教授的思想课程当作“副科”,在思想意识上主动往后退让;说文解字一般的教学,只是在强调“该怎么做”,“必须要这样”或者“这是法律要求、不这样就是犯法”等等;现在科技网络发达,他们甚至连最简单的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都不会用,或者根本没想到用;不懂触类旁通列举社会上发生的事件来辅助概念的宣讲,只会就事论事。甚至严重者,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老师学会了说“不”——“那不是你所关心的”“那不是我们现在学习的”继而“你们以后就明白了”。教师的不懂创新、不会创新,带来的只是学生的内心的抗拒以及学习主动性的丧失。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教师队伍的思想意识建设,规范教学方法科学化的运用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基础课程之一,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以及社会进步和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这一点,必须得到所有教师队伍的高度觉醒和重视,将其教学的价值观放在一个战略的高度;既然将其摆在一个战略的高度,就要从科学的角度、从质量的角度、从素质的角度、从规范的角度去看待《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任务,从而强化教师队伍的思想意识建设,规范教学手段科学化的运用。

为此,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强化内涵建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竞争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熟练的把握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劣,综合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要素,合理的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运用。具体来讲就是教师能科学运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并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又称“电化教学”,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思政课教学领域,即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等搬入课堂。创新课堂教育,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二)关心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采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配合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很重要,这是影响人的主观方向的一个控制因素。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因素有很多种,最基本的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和实践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去过分依赖理论教学的现状,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行之有效的实践体系;要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逐步实行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体系。

在此情况之下,我们一方面要在理论课堂上,通过理论知识的衍生和发展的过程,举出社会的一般普遍性的现象来论述理论概念的正确性;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途径,可把校外实习基地作为学校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通过实地的考察和观摩,让大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影响,这样能迅速有效消化课本知识,并扭转大学生原有固化的错误思想观念,快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有效结合。

(三)利用多途径创新手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实现课标要求

教育部颁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教学要使得学生实现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让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广泛的实践参与,能培养学生组织、协作、创新以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应具备明辨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并发展成为全面德智体综合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从实际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的效果来看,依然存在几个方面的矛盾,无法达到课程的标准要求。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为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标要求,我们要利用多途径创新手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我们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手段,最终是让大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认同、接纳、消化以及运用;而良好的教育手段、得力的措施有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迅速形成。

为此,我们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其次,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再次,要注重启发、开发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然后,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最后,我们教师可以通过两课、党团活动、日常工作、班主任、辅导员、社团、咨询、研究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的课堂手段的尝试,根据实际的效果来检验自己教育手段实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对于各种实施手段要舍得尝试、舍得投入,在尝试和投入的过程中,要进行科学化的评估和科学化的管理以及科学化的检验,用实际的结果和例证来说明教育手段的合理性、有效性和正确性。

四、结语

“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的这一观点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尤为重要。在实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时,我们要清楚明白只是课堂宣讲“填鸭”并不是完全有效的教学手段;要想达成课标的任务,我们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高度的责任心来看待教育手段建设的重要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知识放到实践当中去,才能体现书本知识的真理性,才会被学生视为“精髓”和“宝典”。中宣部、教育部特别强调:“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为此,老师责无旁贷!

[责任编辑:褚永慧]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方法解决对策存在问题
课堂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新课改后的分析
公共财政学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高校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SQL Server数据库”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