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对策
2014-11-28姚篮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也成了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本文主要从中小学班主任非专业化状态,提出中小学班主任的发展应从制度保障、队伍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
中小学 班主任 专业化发展 制度建设 评价改革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复杂,需要在工作中付出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工作。中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期,班主任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2013年10月31日,凤凰网报道:“疑因千字检查,10岁男孩30楼坠亡。10月30日下午,成都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军军(化名)从所住单元楼的30楼跳下,当场死亡。在孩子的语文书上写着:“老师我做不到,跳楼时我好几次都缩回来了。”原因是朗诵比赛时,班上同学讲话,老师罚“一个是1000字的检讨,另一个是罚站1小时”。
不管是什么原因,一个鲜活的生命没有了……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从提出到现在,十年了,它必须落到实处,真正实现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一、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1.中小学班主任一直处于非专业化状态
有调查表明,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问题上,存在“不宜做”、“不愿做”、“不会做”的“三不”现象。有些人由于自身素质不理想,不宜做班主任;有些人缺乏班主任意识,缺乏对班主任工作应有的热情,认为班主任工作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休息,做不好,还会挨领导批评;有些人缺乏班主任工作的知识和技能,不会做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长期处于一个非专业化状态,很多人由于工作需要而从事班主任工作,既没有经过专门的班主任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也没有前期的思想、心理准备,导致班主任工作处于非专业化状态。
1995年12月,国家实施《教师资格条例》,教师专业化问题得以重视。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必然引起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这成了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班主任非专业化面临的各种问题
(1)班主任工作缺少专业地位
首先,中小学班主任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沉重的管理工作,班主任工作的投入程度和劳动强度是一般科任教师的几倍,但职称评审、职务晋升中,班主任工作的权重却不如一般科任教师高。如一所重点中学的一位初中班主任(英语教师),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由于在几次月考(学生、教师都要排名)中,一个重点班的英语成绩在年级中排名不是很理想,学校决定让她不再担任这个重点班的英语教学。其次,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物质待遇低、精神鼓励少。随着物价上涨、工资提高,教师、班主任的工资、津贴也有所增加,但不能真正反映班主任工作的实际价值,精神鼓励也就是每学年的评优上,由于名额有限,评上优秀的只能是极少数教师,起不到鼓励大多数教师的作用。第三,大多数师范院校只是教育系(或教育科学学院)的初等教育专业开设有《班主任工作》这门课,而且只有36学时;《教育学》中虽有一章《班主任》,但大多数学校由于学时数不够,学生也只能自学。在师范院校,《班主任工作》没有纳入到学科建设中,没有相应的学科专业地位,师范生在入职前,没有相应的班主任工作专业知识。
(2)班主任工作缺乏统一的专业标准
从目前来看,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缺乏统一的专业标准。首先,班主任任命的随意性。很多中小学只是把班主任作为一项任务、工作,在选聘班主任时,更多是从教学考虑,不需要太多的班主任专业知识,认为适合就行,无形中使得班主任工作成了“兼职”,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专门化”的岗位。其次,班主任的整体队伍素质不高。由于班主任没有严格的任职标准,或者执行力度不够,使一些不具备任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造成谁都可以担任班主任工作。
(3)班主任工作没有专业自主权
班主任的专业知识要得到充分发挥,最需要的是应有专业知识的自主权、领导权和诠释权,在自己的学业类别范围内自己做主,不受任何非专业人员的干扰与支配。可以说,班主任是否拥有专业自主权,是衡量班主任专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在当今的学校管理中,班主任却往往失去了这些基本的专业权利[1]。
在中小学中,班主任是“最大”的管理者,学生的学习、生活、体育、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品德的形成,学校各部门布置的工作,协调班级、学生和教师的关系等,同时,班主任还要接受学校的各种考评完成绩效,为了工作生活,班主任只能放弃自己的专业发展,没有专业发展的自主权。
3.基础教育发展呼唤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基础教育阶段正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缺少生活的经验、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他们既需要、又欢迎有专任的教师来担当生活和学习的指导,为他们排忧解难。班主任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1.基础教育政策与制度建设
2009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学校要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组织对班主任的考核工作。”要参照教师专业标准,研究各级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原则要求和行为要求,制订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标准,按照标准考核班主任工作[2]。
按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各学校要在班主任培养、培训、考核奖惩等方面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确保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国家可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政策和制度建设。如建立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的培训制度、任职资格制度以及激励制度等。
(1)班主任专业化的培训制度
中小学班主任的培养应该是职前、职后的一体化。国家应明确规定,师范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除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以外,还必须学习《班主任工作》;入职后还必须进行规定学时的职后培训。
(2)班主任专业化的任职资格制度
2013年8月15日,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把中小学教师纳入定期注册范围。中小学班主任也应纳入定期注册范围,制定相应的任职资格制度,全面考核班主任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心理健康能力等。考核合格后,获得班主任资格证书,才能担任班主任工作。
(3)班主任专业化的激励制度
可制定相应的政策激励制度,如班主任的工作量,可相当于一定的学科教学课时量;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可享受较高的班主任工作津贴;对持有班主任资格证书,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可在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评优等方面优先。
2.班主任队伍培养
我国中小学班主任的人员基数较大,要求中小学班主任的发展必须走一条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传统的培训方式已不适应当代教育、教学的发展,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应在学校教学和课堂中,中小学班主任的发展应走一条校本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1)组织形式多样的校本活动
一是年轻教师参加的岗前培训。学习内容可以是《班主任工作》、《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相应的教育政策法规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教师法》、《教育法》等,请校内外有经验的班主任作讲座,通过网络视频学习等。在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以实行持证上岗。二是所有教师参加的岗位培训。可针对班主任工作的重点、难点,可以有理论课程、经验课程、操作课程。通过以上校本活动,提升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
(2)组建学习共同体
班主任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就某一研究问题组成不同的学习共同体。如2008年底,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组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团队——“心语”教师工作坊。“心语”教师工作坊是一个学习实践的共同体。在这个学习共同体里,所有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共同致力于解决一组问题,共同投入热情,通过持续不断地相互作用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心语”教师工作坊是一个异质组合体,它由教育专家、各学科研训员、学校管理者、新入职的、成长期的、成熟期的骨干教师组成。在这个异质组合的学习共同体中,每一个参与者基于自己的原有水平都能得到有效的成长和发展;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够分享研训的话语权;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够建立起专业自信,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尊严,获得教师专业成长所必须的勇气、激情和智慧。这种研训方式效果明显,使传统教育“跪着学习”方式得以改变,建构起一种平等、对话、多元、开放的新型教师研修文化,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向更专业化发展[3]。
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班主任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而学校要保证这种学习共同体的正常活动,具备更多的学校服务意识。
3.评价体系的构建
学校评价是一种导向、是一种激励,科学、合理的班主任评价体系有助于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在班主任评价中,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人、尊重人,挖掘每个人内在的潜能、才能,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不断的完善、发展。
(1)班主任评价标准应多元化
目前,中小学对班主任的评价,往往是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班主任“好”与“不好”的标准。分数、排名,不仅是学生、家长看重,而且老师也看重,这和班主任的绩效挂钩。评价标准的单一化,使班主任更加关注学生的分数、排名,而忽视对班级管理的艺术化,不利于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在班主任评价上应采取多元的标准,从专业知识、专业道德、专业发展上,多种标准,多种评价,以有利于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
(2)班主任评价应注重过程
我们的评价只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在注重结果时,评价往往是“从上而下”,班主任缺乏主动权、评价权,“我是不是个好班主任,是看分数;是领导说了算。”这种评价体系束缚了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在注重过程时,班主任成为评价过程的主体,关注过程,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思考自己专业发展的过程。允许班主任在一段时间暂时落后,有一个专业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调动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班主任要做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班主任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人、是发展中的人。作为中小学班主任,应走进学生心灵,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才能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真诚地交流,得到孩子的理解,关心孩子、了解孩子、帮助孩子。
“学会精神关怀,运用好精神关怀,让教育的智慧与艺术贯穿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扩展教育的领域和内涵,培养出更健康、更全面的人才,才能更深刻、更准确地反映班主任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表达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4]班主任工作是教育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班主任工作必须要学会精神关怀,让每一位学生在精神关怀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让精神关怀成为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容。
关注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就是关注人的发展,班主任通过学习、培训、评价,使中小学班主任知道自己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位置,知道自己和专业化水平的差距,通过终身学习,真正实现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真正做到“班主任是学生精神的关怀者”,同时,国家还要从制度上保障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改革班主任评价制度。
参考文献
[1] 王俊娜.教师专业自主:中国课程改革的关键.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6).
[2] 陈建华.评价档案:提供更多完整信息.中国教育报,2009-11-20.
[3] 姚篮.贵阳市小学教师校本专业化的发展.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4).
[4] 王再勇,李振峰.再谈班主任的专业化.当代教育科学,2007(5-6).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