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教学三部曲
2014-11-28
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语言智能、人际智能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遗憾的是,受传统观念、应试制度的影响,人们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过程敷衍塞责,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下面,笔者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的“口语交际”教学三部曲与同仁交流,抛砖引玉。
一、依托教材,让阅读过程响起口语交际的节拍
顾名思义,口语交际即人与人之间语言方面的往来交际。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手机电话、视频聊天开始充斥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口语交际能力不仅在沟通人际感情,维系协调人际关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在强调合作竞争的经济型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是,当前的高中教材既缺乏口语交际专项训练,又没有切实可行的考核机制,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便成了一句空话。其实,口语交际的本质就在于其交际时的生成性、不确定性,依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文本内容的主题、结构、语言展开讨论,巧妙处理教学过程中不时出现的“波澜”与“冲突”,都是培养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极好的平台。
记得在讲授第三单元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我总觉得从纪念的目的、内容、意义等几个角度来梳理文章思路不足以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悲愤,及刘和珍君的爱国热忱、斗争精神,便在课堂上设计了“面对面”口语交际活动,组织学生分别扮演鲁迅、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士兵等人物,假设人物穿越了时空,在一特定的环境中见了面,他们该有怎样的口语交际。
活动中,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语言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设计,还考虑到了人物称谓、交流目的,向对方表示赞赏、鼓励、崇敬等语言运用,达到了理想的课堂效果。活动结束后,学生们表示这次活动充分感受到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口语交际方面的差距,保证今后要与同学、老师、家人、朋友多多交流,为今后顺利融入社会生活做好铺垫。甚至于,还有几名学生竟开始着手整理中国传统文化中寒暄语、致谢语、祝颂语、抚慰语等交际过程中的称谓文化,这是我课前远没有想到的。真应了那句话:教师,播撒的是知识的种子,传递的是文明的火炬。
二、开展活动,让语文课堂律动口语交际的节奏
相关调查显示,现在的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整体较差,语态拘谨、语速不当者有之;交谈内容支离破碎、缺乏条理者有之;盲目使用流行语,缺乏创造力者有之,等等,不一而足。究其原因,根本还在于他们缺乏具体的口语交际环境与交际实践。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赛、辩论赛、口头作文、读书沙龙等活动,让语文课堂律动着口语交际的节奏,引导他们体悟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掌握口语交际的技能技巧。
譬如,在教学必修4名著导读时,笔者就莎士比亚的戏剧,还有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一书展开了读书沙龙活动。这种形式自然、随意,更吻合口语交际的具体情境,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代表作品、创作风格,了解朱光潜先生在看似信手拈来、娓娓而谈中所蕴含的美学思想。
活动过程中,有学生在讲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时,其喷薄而出的强烈情感,对腐朽的伦理观念的无比愤慨令人动容;有学生谈到了现在社会无论是穿衣打扮、餐厅就餐,还是房屋装修、选择车子都是一种美学思想的体现;还有学生谈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能够冲破封建藩篱勇敢相爱本身就是一种美……可以说,这节课我们收获的是名著导读与口语交际的双重效果,也是对高中语文素质教育一个科学的注解。
三、强化实践,让学生生活谱写口语交际的旋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不仅体现在语言表达方面,更体现在具体生活实践中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鉴于此,笔者在组织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将课堂视角伸向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让他们在生活中谱写口语交际的旋律。
那是一次高二年级的家长会,会前我灵机一动,让几名学生参与到了会议当中,某种程度上充当了主持人的角色,意在生活实践中锻炼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曾想,他们的表现非常精彩,不仅博得了家长们的阵阵掌声,还带动了他们语文学习的浓郁兴趣,甚至还有一名学生积极主动地客串了自己姐姐的婚礼司仪,在班级里传为美谈。
受这次活动的启发,我认识到了社会实践在培养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语文素养方面立竿见影的效果。后来,我还推荐班里的几名同学做了我校校况的讲解员,适当地承接了部分上级检查、盟校考察交流活动的宣传工作。此外,我还会经常指导学生如何到商场和售货员讨价还价,如何回家与父母有效沟通,如何解决舍友之间的小矛盾等等,因为我觉得这些都是口语交际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行进在口语交际课程改革浪潮中的积极尝试。
生活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从在校期间的学习活动,到工作过程中的经验交流,乃至生活中的文化活动、网络游戏,都离不开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在用心谱写“口语交际”教学三部曲的同时,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还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 :定南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