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期待中学历史课程和教学的深度变革

2014-11-28徐金超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教学变革历史观

?眼关键词?演考试观,历史观,知识观,教学变革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30-05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和卷II的第41题均运用教科书目录命题,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卷I给出了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要求“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卷II则给出两个时期近代史教材的目录片断,要求学生“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参考答案也只给出了示例和评分要点,给学生答题和教师阅卷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因此,两题均属于开放性程度很高的试题。

笔者以为,2014年全国卷两个41题给中学历史教学的冲击和启示是多方面的,它期待着中学历史教学的深度变革。

近几年来,全国新课标卷在提高历史高考的开放性方面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如果说2012年的第41题(要求学生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还属于“允许以不同观点评价历史事物”一类的传统开放式试题,那么,2013年的第41题开放程度就更高了:由于两幅历史地图中蕴含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试题的参考答案也仅列出了两则示例,考生答题的空间很大。2014年的第41题则开放程度又有了新的提高。事实上,这种开放性试题的探索可以上溯到1999年,当年的第42题是这样设问的:

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注意:本题旨在考查独立思考能力。不论同意哪一种看法,或有别的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均同等评分)。

根据此题的设计,学生可以对洋务运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虽然似乎没有摆脱“机械辩证”的色彩,从现在的观点看试题尚不够灵动,但在当时确实起了很大的观念冲击的作用。此后,上海高考卷也在增加开放性方面做出了探索,尤其是历史小论文的探索坚持了十多年,成绩斐然。不过,就在全国的影响而言,全国新课标卷对历史教学的冲击更强烈,意义也更大。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考试有一个标准答案,形成了固化的“标准答案思维”。在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由于一些版本的新课标教材没有对历史事件作出“一、二、三、四”“甲、乙、丙、丁”的“中药铺式”评价,许多老师很不适应,觉得没有“定论”的教材会使教学手足无措。一方面,他们担心教学困难: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怎么归纳?归纳出来会不会不全面、不权威?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考试碰头:考试时会用哪一种概括和表述?不少老师呼吁要有补充教材中历史评价不够系统、全面的教学参考用书。这种僵化的“标准答案思维”对历史教学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一是强化了照本宣科的历史教学方法,二是强化了死记硬背的历史学习方法,三是使历史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趋于僵化。虽然,近些年来不断有新的史学成果和史学研究范式被引入教学之中,但是,如果这种僵化的“标准答案思维”不破除,这种新成果也只能成为新教条,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变革就很难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性试题的探索和实践对于历史教师考试观、教学观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很多时候,人们在评价一份高考试卷时,常常会有“超标”“超纲”“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评论。笔者认为,这是缘于对“课程标准”和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认识不足而产生的误解。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其改革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学大纲是教学的上限,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下限。教学大纲时代,教学不能超出大纲的规定;课程标准则仅仅是高中学生应该达到的最低线,达到这一条线就是高中毕业的水平,上限呢?没有。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高考命题,也才能理解当前着力推进的高中选修课程建设:让某些领域学习能力强、学习兴趣浓的学生脱颖而出,获得更高水平的学习平台和发展机会。与学业水平考试不同,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其主要功能是为高校选拔新生,其主要考量是区分度。去年央视的“汉字听写大会”热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议论,其中一些生僻字的出现遭到了大家的“吐槽”,一位作家在微博中质疑:如果把时间花在“死记硬背那些可能一辈子都不一定能用上一两回的生词上,什么瞀儒、芫荽、鞣制、瘰疬……凼肥、袼褙……我哪还写得出科幻小说。”这个微博得到很多网友的认可,其观点也确实有很大的合理性。但是,从考试学的角度说,这些“吐槽”是不了解选拔性“竞赛”的外行之论,汉字听写大赛的事实就是:如果不听写生僻字,就选不出冠亚军。高考确实要适当照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尤其要注意考查知识的“有意义性”,不能走汉字听写大赛中那类生僻字的极端。但是,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也要通过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试题,把知识水平、思维水平、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选拔出来。因此,肯定要有一部分试题是高出绝大多数考生的认知水平的。有人批评41题“指向不明”“无从下嘴”,其实是没有充分认识高考这一性质的“苛责”。平心而论,今年新课标卷的第41题,无论是“抗日战争教材目录题”还是“世界近代史材料目录题”均有很好的层次性和区分度,相信绝大多数考生均会“有话好说”,认知水平高的学生可以回答深刻的、宏观的问题或差别,如通过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作用、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等,分析其反映的背景和史观;认识水平低的学生可以回答具体的、微观的历史事件,如淞沪会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叙述其具体史实和意义。当然,不同知识水平、思维水平的考生答题的水平肯定是千差万别,面对这样的试题马上会“高下立见”,而这正是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那么,如何才能适应这种不断推进的考试改革和命题改革呢?恐怕还要反思我们的历史观和知识观。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1题给中学历史教学的另一个冲击是引起对传统的历史观的反思。虽然,在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中学历史教师的历史观已经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全球史、现代化史、社会史等新的视角和观念不断被引入中学历史教学,高考命题的探索和进步正是引起这种观念变革的重要力量。但是,情况仍不乐观。今年3月,笔者曾经受邀给初中教师做过一次《历史与社会》新教材培训,培训中我引用了人教社《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教材的部分目录:

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第一课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意味

第二单元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第一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课 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三课 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

(下略)

我问参加培训的老师:新教材将“20世纪初的世界和中国”作为九年级教材的第一单元,与过去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第一单元3课的标题又隐含着怎样的历史观念?但从当时的情况看,几乎没有老师能够理解这种变化的深刻内涵:把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开端,而不是十月革命;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将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背景下考察;关注社会生活,将社会生活的变迁作为历史的重要内容。参加这次培训的虽然是初中历史教师,但这一案例也表明:中学历史教师历史观的变革还需要不断深入。在这个意义上,全国新课标卷第41题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无论是“抗日战争教材目录题”还是“世界近代史材料目录题”,都蕴含着丰富的史学新观点、新视野。

从具体的历史认识的角度看,这两个试题都体现了近几十年来中国史学发展的新进展。试以“抗日战争教材目录题”为例,参考答案给出的修改示例是:“增加淞沪会战一目”,其实质是纠正1960年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过于强调敌后抗战、割裂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偏颇,强调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修改角度和建议,学生如果树立了“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这一观念,可以列举的史实是很多的:正面战场的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太原会战等重要会战可以;国民政府“焦土抗战”“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也可以;缅印远征军的抗日斗争也可以。如果换一个角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整体史角度看,则材料给出的“抗日战争”内容目录存在着只强调政治和军事,相对忽略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内容的现象。如果从这一个角度切入,则修改意见可以是:增加抗日战争时期经济发展的内容(例如:民族工业的内迁、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区域结构的改变等);增加抗日时期文化建设的情况(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文化发展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增加抗日战争社会生活变迁的内容(侵略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灾难、流亡和人口的变迁等)。如果从全球史的角度看,材料给出的“抗日战争”内容目录忽视了“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点的渗透。如果从这个角度切入,则修改意见可以是:介绍缅印远征军;介绍驼峰航线;介绍国民政府外交方面的事实(如美英废除“治外法权”、参与联合国的创建等)。当然,其他的修改意见还可以有不少。笔者没有了解各省阅卷过程中的具体细则,但是,从命题者追求试题开放性的角度看,我认为上述分析中的修改角度均属于符合题意,应在可以给分之列。

从更高的层次看,这两个试题还能够引发历史哲学的思考。历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从“以史料说话”,“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角度看,具有一定的科学的特质;但是,史料占有、研究方法、立场观点等方面的不同又会导致历史认识的差异,随着时代潮流的变迁,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会发生改变,这是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从前者看,历史不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从后者看,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又总是见仁见智和不断变化的。

“抗日战争教材目录题”告诉我们的历史哲学的道理首先是:历史的第一要务是实事求是。由于受长期以来政治对立的干扰和冷战思维的影响,我们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叙述存在着一定偏差,具体表现在:矮化国民政府正面抗战的作用和地位、过于强调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矛盾、割裂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的关系等。试题提供的1960年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目录典型地反映了这些问题。发现和修正这些问题与时代变迁带来的认识变迁有关,但更核心的是:还原历史的真实。很多时候,历史的不真实并不是表现为“撒谎”,而是表现在“遮蔽”。在抗日战争史的叙述中,国民政府正面战争的大规模会战、缅印远征军、美国对华援助等史实被长期有意遮蔽了,有些甚至被有意歪曲了(如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尊重历史,就是要还原历史之真。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已经郑重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①在列举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英雄群体时,胡锦涛不以党派划线,列举了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又列举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体现了恢复历史之真的实事求是精神。“抗日战争教材目录题”事实上也是贯彻了这一精神。

“世界近代史材料目录题”则体现了“历史叙述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历史哲学原理。正如该题答案示例所指出的那样:

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1题的两个试题以教材目录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要重视对目录的关注。这个导向是很好的,目录是阅读一本书的向导,也是教材知识的结构化呈现,用好目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但笔者以为,第41题对历史教学的启示更在于:要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教材,而不是膜拜教材。

第41题带给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知识观以巨大的冲击。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科书是“圣经”,是教学和考试的“宝典”。但是全国新课标卷第41题的两个试题告诉我们:教科书并非“金科玉律”,是可以也是需要“修改”的,就像“抗日战争教材目录题”所昭示的那样;教科书不是客观的和永恒不变的,其本身也是不断变化的,就像“世界近代史材料目录题”所昭示的那样。在上文提到的培训中,我介绍说:现代史学的主流观点已经不再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近代史的开端,不再以十月革命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结果引起老师们的一片哗然说明,这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结论的改变,更是对老师们知识观的冲击。许多老师几十年来学的、背的是这些“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反复操练的也是这些“知识”,一旦“真理”被认为只是一种“说法”,这种冲击是巨大的。由此也可以看到对知识观作出新的反思是多么迫切。

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基本看法和态度。近代以来长期居于主流地位的是科学主义知识观,它认为:“知识是一种具有客观基础的、得到充分证据支持的真实信念,它与仅仅是个人的意见或证据支持的主观信念相区别,与没有根据的幻想、猜测或无根由的假设等相区别。”②从这一知识观出发,教学的目标就是将客观的知识教给学生,考试就是对这一过程作“客观”的检测。进入20世纪,科学主义的知识观受到了挑战,这种挑战首先来自实用主义知识观,杜威批评将知识看作客观的、终极的、静止的观点,认为“知识绝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既作为一个探究过程的结果,同时又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于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如同人们始终会遇到新的、不明确的、困难的情景一样”。后现代的知识观也认为:任何人类知识都不可能是绝对客观的、普遍的、价值中立的,都不过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在一定的文化体系中认识的结果。③不仅个体知识是个性化的、可以改变的。而且以事实、概念、命题、公式、定理等等为表征形态的公共知识也不是天经地义的,它不过是人们按照某一规则约定俗成的结果。例如,“十进制”、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对一个字的书写和发音、对一个物体的命名等等无不如是。①一切知识不过是一种“解释”,这就意味着一切都可以质疑,一切都可以修正,如果有必要,一切都可以推倒重来。

在历史学领域,与实用主义知识观和后现代知识观相对应的就是历史解释学。历史解释学强调历史是一种解释,伽达默尔就认为,尽管作为历史研究对象的过去是一个先于解释的客观存在,但由于历史思维本身是历史性的,这就决定了对这个客观实在的认识是受一定的历史条件限制的,并且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②既然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那么,历史的叙述也必然发生变化,历史教科书也就会作出相应的变化。全国卷第41题以教科书目录变迁入题,正是借鉴了这样的历史知识观,值得广大历史教师的反思和警醒。

以这样的历史知识观审视中学历史教和学,就应该摒弃历史结论的简单灌输,尤其要摒弃“划背默”式的教和反复训练的学。从教的角度说,要关注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视野、新方法;从学的角度说,要重视历史问题的自主探究和历史知识的意义建构,尤其要重视历史学习方法的习得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只有让学生认识历史知识是开放的、多元的、生成的,才能保证学生习得的是“活”的历史,历史课程的价值也才能得到不断彰显。

【作者简介】徐金超,男,1974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浙江新昌县教研室历史教研员,绍兴市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和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教学变革历史观
浅谈中职学校的“历史观”教育
信息化手段促进城市薄弱学校发展探究
“慧学南通”:助推教学方式变革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十大亮点
侗族历史观与生态伦理的文化建构及其意义
国产抗战题材电影历史观的考量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机械制造教学创新研究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试论网络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可行性
信息化条件下的中职德育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