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中职汽车实践类课程设计

2014-11-28文艳宇韦自龙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职教学模式

文艳宇+韦自龙

摘要:实践类教学是中职教学的核心环节。为提高汽车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以汽车空调故障维修课程设计为例,结合目前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汽车专业实践课程设计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综合素养。

关键词:教学模式;中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汽车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3-0089-02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正在调整经济结构,实施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就业及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但在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等方面,部分学校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且在发展方式、办学规模、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等关键环节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1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现代汽车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导致汽车维修等服务业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适应岗位要求的实用型人才。目前,柳州市的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基本上都采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方式,即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此种教学模式适用于高等院校学生或有极大学习热情的学生,但不适用于中职学生。其主要表现为:1) 市场导向不明确,对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毕业以后干什么都无具体计划。采用传统式和探索式教学,有“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趋势,急功近利,发展方向不明确。2) 人为地将整体汽车进行抽象地分割,导致人力、物力、财力和场地浪费严重,设备使用率降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难以有机结合。3) 教学基本上都是模仿性的操作和简单的机械操作,无法使学生触类旁通的分析故障形成原因和熟悉系统技能。虽然各个学校都进行了教学改革,采用实车直观教学法,但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空间想象力缺乏。4) 教学设备落后及不足,不利于教学和实训,例如在东边学习再到西边去练习,两头跑带来管理与教学上的不便。

2 改革教学模式存的必要性

大量的企业调研和分析结果显示,服务业和市场的分工越来越细。店长、经理、总工程师、营销顾问、汽车保险等工作岗位,基本上由院校生担任,要求其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汽车维修中细分出来的汽车维护(一级、二级)、汽车检测、配件销售、汽车制造业、汽车美容和汽车装饰等人才。因此,在实践类课程教学中,要制定面向市场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完善学习器材和环境,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为主线的方式强化技能训练。走出传统模式,化繁为简,营造教学氛围,模拟真实的工作情景,让学生熟悉其以后将从事的工作,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教育目的。

3 汽车空调故障维修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现以汽车空调故障维修课程设计为例,探讨中职类实践性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式。

3.1 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创设工作情景模式

中职学生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且多处于叛逆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非常排斥,对“请同学们翻到哪一章多少页”之类的开场白非常反感。在上课程伊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显得非常重要。根据当下中职学生性格活波、表现欲强、对以后从事的工作充满好奇的特点,采用模拟未来工作环境的方式引入教学。

讲授空调电路维修方面的知识时,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汽车4S店工作环境,根据角色分配学生不同的任务,有的学生担任店长,有的学生担任前台接待员,有的学生担任客户,有的学生担任汽车维修组长,有的学生担任维修组员,大家有各自的职责分工。假设一辆丰田卡罗拉车出现了空调电路方面的故障,要求学生按照4S店规范程序进行工作:前台接待员负责接车,维修组长负责维修车辆,维修组员负责协助组长完成维修工作,店长负责整个过程的协调管理工作。大家通过合作将故障车辆修好后,交付车主使用。按上述服务流程安排,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在看别人表演的同时自己也在表演,热情高涨。

3.2 化繁为简,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传统学科体系的教学内容“难繁偏旧”,在讲操作前,总是长篇累牍的讲述分类、原理、特点,计算方法、公式等,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无法掌握修车知识。因此,在上课的时候,应省略过多理论知识的讲解,重点讲授必备的理论知识,如空调总体结构、空调电路等。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参考书应是针对具体车型的,比如丰田卡罗拉专用维修手册。学生掌握工具使用和电路图分析相关知识后,自行研究排除故障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3 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设备落后、不足及教学环境差,均不利于教学和实训,易导致教学不协调。比如:理论学习在教师,实践练习在基地,理论与实践分立。打造一体化教学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所谓理实一体化就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因此,在教学环境设计中,实训场所应有理论教学区和实训教学区,且理论教学区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安装景格学习软件,使学生可以通过景格软件模拟故障维修的操作过程,然后,用实车进行实际操作,从而解决实践教学中老师“一对多”的问题。学生在小组分工合作的时候,可以在理论区进行讨论、查阅资料、制定工作计划。实训区配有实车、工具箱和各种检修仪器仪表。理论区和实训区属统一空间,学生查阅资料或者研究讨论结束后,可以立刻去实车区进行实践操作。只有整个学习过程流畅,学习效果才能提升。

3.4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实践类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虽然从课堂表现来看,教师只是起引导和协助作用,好像整堂课下来都是学生在“干活”,但是实际上老师的功夫是在课外。作为实践类教学教师,对企业要相当熟悉,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具体工作任务,并掌握维修技能和操作规范。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余时间和企业进行交流和接触,每学期下厂实习,熟悉企业的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同时,教师的理论水平也要过硬,要能够把理论讲透彻,熟练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并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课前,教师应根据课堂内容设定好相应故障,编写实验工单和课堂实训工作页。实践课的效果,完全取决于教师课堂外的准备工作是否充足。

4 结语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实践类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新方法,其面向市场需求,按照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此种教学模式在中职院校推广后,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了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中职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