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吉县加速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台
2014-11-27黄萍
黄萍
依托资源激活发展动力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底蕴深厚,以黄河壶口瀑布为代表的黄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开发潜力大,为世人所瞩目。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之间,在山西吉县城西南25公里处。
据了解,壶口瀑布景区面积约九十平方公里,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4A级景区。此地山夹东西两岸,湍急的河水在石岩上冲刷成一道十里沟槽,宽达三四十米,深有五十余米,黄河流经晋陕峡谷到达此地,水面瞬间从三百多米宽收缩为五十余米,河水恰如倒悬倾注,势若万马奔腾般的泄入河沟,波浪四溅,惊涛相博,声传数里之遥,因其形如巨壶沸腾,故名壶口,这就是著名的“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壮美景观。
黄河壶口瀑布流域属于国家地质公园,也是山西的著名风景区。可能是大自然对山西的垂青,宽阔的河床被瀑布下端的“十里龙槽”将陕晋两岸三七分账,把得天独厚的大部分河床阔地切割在山西;尤其到在丰水季节,观瀑的最佳地带更是尽显“晋善晋美”。壶口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远古时期就是旱地行船上水的河床码头,在这个断带层岩的落差河口聚集着商贾农工各色群体,借助着河流行船以达交通贸易之目的。
《山西省委加快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提出要“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和市场运行机制,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据吉县转型综改办主任冯勋明介绍,吉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1处。近年来,吉县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改革创新平台,通过文化的繁荣为旅游业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旅游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县转型跨越发展的排头兵和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
2013年吉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5万人,旅游综合效益达到1.65亿元。
如何彰显黄河壶口景区的独特魅力并带动吉县周边景点多元发展,进而融入山西乃至临汾的大旅游圈,激发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如何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盛宴?
冯勋明主任说,把黄河文化作为推动旅游发展的有效载体,全面推动文化旅游服务业大发展。要做好吉县旅游产业,就要深入挖掘壶口文化内涵,展现黄土风情、黄河流域民间艺术,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及开发,做大做靓宜居宜游产业,将会对吉县率先转型跨越发展起到强力助推作用。
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贾斌伦认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日益显现为新型文化业态,这为发展文化产业和开发旅游资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维度。
贾总说,今天,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天下第一黄色瀑布”的地位自然引来了众多人流看客的聚集,同时借助于其人文地理环境以及强大的人脉聚集属性,在商业化运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地势和容量的原因,在壶口这块土地上以简单的商业盈利模式运作必然会丧失其所拥有的内涵价值。简单的商业化运作盈利虽然直接,但是间接地毁掉了其更浓厚的文化载体下更深层面的东西,这个值得深思。
文化融入助推旅游业繁荣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四千年前黄帝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氏族的主干。黄河泱泱流淌万里,真正的浓缩一个文明延伸部落在旅游商业结合几乎没有。壶口瀑布是黄河流域中最激荡最能显现这条大河雄浑的焦点所在,如果说黄河是一条龙,那么壶口就是龙点睛之笔所在。
贾斌伦说,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游客来说,初级阶段看山水,中级阶段看文物,高级阶段看文化。旅游与文化融合程度越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就越发达。
只有树立“文化就是财富”的理念,坚持把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形成赏山水、品文化的旅游发展格局,才能增强旅游吸引力。
采访中,所到之处感受到了黄河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大融合产生的积极效应,难怪贾总不断强调: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依托本土文化优势,把文化元素有机融入旅游业中,不断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是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的主要渠道。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只有文化与旅游从深度和广度上紧密结合、互动发展,形成两个产业相互作用、良性循环的新模式,加快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转变,才能成为拓宽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才能成为旅游文化产业提升竞争力和效益的战略支点。
与此同时,要深入挖掘人文历史文化。人文历史文化能引发人们“求知、求异”的旅游动机,挖掘整理人文历史遗存,可以满足游客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临汾不仅有许多人文遗迹,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和建设人文景观的亮点,使之有机融入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使“地下的东西走上来、书本的东西走出来、死的东西活起来、静的东西动起来”,必将会使临汾旅游更加绚丽多彩,进一步提升山西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创造壶口文化旅游品牌
吉县独特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盛产出的苹果香脆甘甜,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推出“壶口牌苹果”、“吉县特色小杂粮”等,如今,吉县苹果已走出山西,成为壶口景区的一块响亮的招牌。
来自上海大都市、见过大世面的贾斌伦,总会以不同的视角、跳出壶口看旅游。他说,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文化样式和民俗风情各有特色,它能满足旅游者对文化差异或文化认同的需求,是发展文化旅游的独特资源。如吉县人祖山的婚俗文化,传递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尊崇的生殖文化(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中和文化,具体表现为夫妻恩爱、孝敬父母、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目前虽已开发形成了一批演艺节目和旅游产品,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层开发和提炼。因此,全方位提炼民俗文化、利用现代科技文化却是当务之急。
在大规划的框架内,壶口景区将区内、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现代高新科技进一步推进旅游、创新文艺演出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打造高端文艺演出节目。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为旅游文化企业技术、服务和内容创新营造有利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说起旅游产业,贾斌伦如数家珍。构建旅游文化合作平台。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建立旅游与文化部门协作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鼓励支持以资本為纽带的文化、旅游企业间的合作,共同开发高端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实现优势互补,市场共享。
他说,为进一步提升壶口旅游的吸引力和知名度,还要精心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知名旅游文化企业。可采取引进战略投资者投资入股、兼并、重组等办法进行资源整合,淘汰落后小企业,发展、壮大起点较高的知名企业。
全面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品位。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应全方位体现于整个旅游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积极推动旅游项目的文化创新,提升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意,提高旅游企业包括导游的文化素质,创造旅游目的地良好的文化环境,努力把提升文化内涵、体现人文关怀贯穿到旅游的全过程。
谈及未来吉县旅游的发展,冯勋明主任自信地说,大力保护自然生态,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地位,融入旅游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把壶口景区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相互融合,研发和培育出健康养生的土特产品、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休闲式、纯玩式旅游文化产品,全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货真价实的知名旅游品牌,同时,把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协调起来,实现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使全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到资源保护的益处,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