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能源张雷:能源互联网
2014-11-27
2014年2月,中国农历春节刚过,远景能源CEO张雷便赶到了美国旧金山。几个月前,他开始在加州硅谷布局远景全球数字能源创新中心,而此时来到旧金山是约见一位可能成为远景硅谷创新中心未来总裁的重量级人选——时任思科全球高级副总裁、物联网业务总裁的乔雷特博士。
物联网在美国正发展得如火如荼,而在思科已经供职20年的乔雷特则是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此前,乔雷特还曾担任思科先进技术的首席技术宫、培育过思科的智能电网,智真系统等业务,管理过数亿美元的内部风险投资基金。即便身为潜在的雇主,面对乔雷特这样资深的行业先锋,38岁的张雷也不可能有任何特别的“优越感”。与其说是面试,不如说这是彼此双方寻找默契、碰撞火花的尝试。
“我知道雷的背景是能源交易分析,但他在技术方面的专业水平让我吃惊——我甚至以为自己在跟一位软件工程师对话,”乔雷特回忆说。
打动乔雷特的不仅仅是张雷的才智,还有这位理想主义者最擅长的“梦想营销”——“远景绝不是以赚钱为终极目标的公司,我们的使命是为人类可持续的未来解决挑战”——这些豪言壮语让你血脉膨胀,“硅谷已经不再是美国的硅谷,而是全球创新的摇篮,所以远景要来到这里。”
旧金山会面的末尾,乔雷特主动提出要去中国看看远景——这正是张雷所期待的。3月,乔雷特踏上了从硅谷到上海的旅途。
在中国风机制造领域,远景能源无疑是一匹黑马。据中国风能专业委员会统计,2013年中国风电整机企业新增装机排名中,远景能源位列第4,但却是前10大風机制造商中唯一没有上市的公司。而据远景今年6月预测,2014年远景年新增装机量将超过200万千瓦,并成为中国最大的海上风机供应商。
张雷从不愿意把远景与其他风机制造商放在同一个平台上比较。在他看来,尽管风机制造和销售目前仍在远景营收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但远景的未来要超越制造,他想要用能源互联网的思维颠覆传统能源市场。
“全球能源发展正在呈现三大趋势:分布化、市场化和民主化,这就是远景的机遇。”张雷说。这位野心勃勃的年轻企业家并非在逃避竞争,而是不断将远景置于更高梦想的追求。他的底气从何而来?“未来的企业家应该是善于‘知识运作的人才,而并非只是资本运作的高手。”2009年,张雷在首次接受采访时强调,远景的核心竞争力是人。
张雷出生在江阴一个专注传统制造业的企业家家庭,性格中潜藏着叛逆的他在大学毕业后拒绝子承父业,独自远赴伦敦留学、工作。然而,企业家的基因却没有在他身上湮灭——30岁时,他选择回国,宣称要做一家与父辈截然不同、代表“中国人智慧”的企业。
2007年,从英国伦敦辞职的张雷回到家乡江阴创业,公司取名远景,那时张雷就在憧憬中国能源和环境的美好前景。那时,中国风机制造已经风生水起。虽然是“迟到者”,远景的发展速度、技术水平和创新模式却令人瞩目。2009年,张雷作为“福布斯中国科技先锋”登上《福布斯》中文版封面。那时,张雷的团队还在江阴政府支持的一间200平米的创业园办公室。
“张雷身体里天生流着企业家的血液。”远景能源执行董事周宏文如此评价。
张雷憧憬中国能源和环境的美好前景
“要做代表中国人智慧的企业,就需要能够解决时代的挑战,引领行业的发展。别人眼中的挑战,在我的眼里都可能变成机遇。”张雷说。
2014年春节前夕,远景能源在南京举办年会。会场外矗立着远景以巨幅蓝色航海图为背景的年会主题牌——“挑战创造机遇”,会场内重复播放着汪峰《怒放的生命》的背景音乐。远景来自全球8大基地的几百名员工聚集在此,他们的平均年龄仅27岁,20%是外籍员工,60%拥有硕士以上学位,80%是研发工程师。他们中有来自全球企业的前高管,也有刚刚毕业一两年的优秀大学毕业生。随便问一问,便会发现这里人人都有故事,个个都是传奇。
已经50岁出头的美籍汽车技术专家刘曙源博士虽是远景家庭中的“长者”,但对于工作的激情丝毫不亚于年轻人。“与—群年轻人在一起工作让我重新找到激情,每一天都充满动力。”刘曙源满怀热情地说。加^远景以前,他在美国福特汽车供职20多年,是福特汽车技术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也是福特公司中鲜有地进入高层管理的华人科学家。
对技术狂热的张雷几乎把远景变成了工业和软件领域技术精英荟萃的顶级俱乐部。此前在波音公司研究飞机技术的孙毓平博士,现在远景担任叶片翼型专家,他也曾担任维斯塔斯美国的首席工程师。孙毓平说,“远景是一家既开放,又野心勃勃的公司,他们不会局限于自己的行业——这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之一。”
接近张雷的人知道,这个怀抱英雄主义、追寻完美主义的“技术狂”和“思想家”并非完美的化身。“正是由于他对于完美极致的追求,所以他并没有完美的性格,远景卓越产品和客户体验背后是张雷对技术和质量的团队不合常理的苛求。”远景能源人力资源副总裁罗剑威说。
张雷与罗剑威结识于2010年,那时罗剑威还是万科地产的人力资源总经理。他们在上海的一家小咖啡馆畅谈了4小时后,发现很多共同语言。此后,二人时常见面约谈,直到2011年底,罗剑威正式加入远景。罗剑威希望创造一个能够持续激发员工工作和创新激情的体系——远景就是他的“实验室”。
在思科已经供职20年的乔雷特,是物联网领域的领军人物
3月的上海乍暖还寒,乔雷特从硅谷来到上海。对于上海,乔雷特并不陌生。这个在日本出生、比利时长大、泰国读高中、英国读完大学和博士、法国娶妻生子,又在新加坡、美国工作过的“超级国际化人士”对中国已经相当了解。此次感受远景之行,他只安排了3天时间。对于如何迎接这位对远景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人物,张雷的策略是“全开放”——让乔雷特感受远景,自由与远景各个部门的员工对话。
远景上海的全球研发与运营中心是张雷日常主要办公地点。任何陌生访客来到这里的第一感受是近乎完美的未来感。
办公区域的氛围渗透着开放、平等的气息以及崇尚科学的精神。在这里,几乎所有人都在开放空间中工作。会议室是办公区域构成的主体单元——这些以世界科学史上伟大科学家名字命名的会议室在上班时间永远处于“忙碌状态”。
远景智慧能源云中心是上海研发与运营中心里最引人注目的场所。目前,这里管理着北美、欧洲、中国等在内的超过1,000万千瓦的全球新能源资产,其中包括美国最大新能源公司伯顿能源的数百万千瓦风电和光伏资产。
远道而来的乔雷特被远景办公室的所见所闻所吸引。“漂亮的办公室并不能表明你是一家好公司,真正吸引我的是远景的人才和文化。”
当国际工业巨头们还在为即将到来的“工业互联网”时代摇旗呐喊时,远景已经将物联网、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付诸实践了。通过远景的智慧能源云平台,管理者可以随时查询远景管理的任意一座风场、乃至风机的实时运行状态。不仅仅是监视和控制,通过这个智慧风场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于价值亿计的资产进行资产管理和优化。在张雷看来,这里是实现远景未来战略的新起点。
“无人值守风场”是远景提出的颠覆传统风场管理模式的新概念。仅仅在中国就有上千个风场,这些风场通常位于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岭。
“利用远景的智能风机和智慧风场管理平台,结合物联网、云计算技术,风场完全有可能实现无人值守。”远景能源云服务副总监赵清声说。他正带领团队,紧锣密鼓地在山西调试由远景自行投入的10万千瓦风电场。“这将是全球首座无人值守的风电场,预计今年10月投入运行。”赵清声透露。
6月,在遠景上海办公室,一贯低调的张雷为乔雷特的加入举行了颇为隆重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张雷讲到了“数字电厂”的概念。“未来,每一个发电厂、企业、社区、家庭都可以自由交易能源,当市场机制形成,我们通过平台信息的整合,就可以把信息变成能源。这其中蕴藏着无数商机,将是一个数万亿美元的市场,而远景将成为能源互联网领域的亚马逊、谷歌。”张雷踌躇满志地说。
在宣布乔雷特出任远景硅谷数字能源创新中心总裁的同时,远景宣布在硅谷启动2亿美元的投资基金,专门投资与新能源和物联网相关的创业企业。“我相信大规模物联网应用的触发点一定会从能源开始,”乔雷特说,“对我个人来说,远景是一个长期而可靠的‘投资者——他们做能源、懂能源,所以与普通风险投资者完全不同。”
而对于张雷来说,乔雷特是帮助远景迈向能源互联网未来的里程碑,身为“造梦者”的他面对“追梦者”再次凯旋。
摘自北极星风力发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