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官场重建,西医还是中医?

2014-11-27蔡方华

记者观察 2014年10期
关键词:吕梁风气官场

蔡方华

以往,中央在对省级工作做结论时,很少使用“政治生态”一词。因为这个词打击面太大。但人们注意到,中其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在山西领导干部大会上指出:“山西的政治生态存在不少问题。”这个结论意味着,山西出现大面积腐败问题,不完全是领导干部个人素质所致,而是当地的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都存在病态化倾向,并已形成一种特殊的系统。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山西病了”。

从外地调任主官入晋,塑造全新的省级领导班子形象,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改造官场风气而言,这只是一个开端,后面还有更长、更困难的路要走。

由中央纪委主导的山西反腐,打掉了一批“老虎”。但能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山西的官场已经变得比较干净了呢?恐怕不能。众所周知,巨富都是由小老板起步的,“老虎”都是由“苍蝇”起家的。在黑老板和黑官僚的相互提携、共生共荣过程中,他们其实已经污染了周遭的一切。那些尚未成长为老虎的“苍蝇”,虽然因反腐风暴而惶恐不已,但他们仍然是山西官场的“中坚”,他们仍然主导着当地的政治风气,他们也仍然影响着社会风气。人们仍然在看、在观望,不少人甚至在等待山西的一切重新回归旧态。

因此,要想再造山西官场,反腐必须从“打虎”向“拍蝇”不断推进。

新闻曾经披露,在吕梁等地,买官卖官早就是尽人皆知的秘密。有人花了近千万元,买个县长竟然还没成功,可见乌纱帽的市价已经被推高到何等境地。有山西当地的读者告诉我,如果山西反腐以既定的力度深入下去,“恐怕整个吕梁连普通交警都要进纪委大院”。问题是否果真如此严重,不太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吕梁等重灾区,恐怕还有不少重量级的“苍蝇”还没有落马。有些“苍蝇”虽然级别不高,但聚敛的财富很可能比“老虎”还多。他们富有到什么程度,没有人能说得清。如果不能最大限度地把這些“苍蝇”拍掉,山西的政治风气恐怕很难好起来。

打老虎有一定的政治风险,拍苍蝇也一样。老虎毕竟数量有限,总有打完的时候。“苍蝇”更密集也更隐蔽,而且,在污浊尚未清除的时候,它们还在茁壮成长。有不少人对山西的反腐感到悲观,原因就在于,就算省级领导干部全部由外地调任,中下层毕竟还要实行“晋人治晋”。能不能从“苍蝇”堆里找到清廉者,能不能让“苍蝇”腾出位置,恐怕需要非凡的政治谋略,需要铁的手段和水的技巧。想到这里,就觉得王儒林太难了。

更困难的是,如何切断官员与商人之间隐秘而复杂的利益关联。在有些地方,商人行贿出于无奈。但在山西,情形似乎有所不同。煤老板为取得某个地区的主导权,为了争夺更多的社会资源,或者为了降低出事的风险,会努力培养自己的“代言人”。站在台上的官员不过是“红手套”,隐在幕后的商人才是真正的老板。到底谁在执政?只有圈里人才明白个中奥秘。剥离这样的政商关系,不仅仅是挑战一个个灰色的利益同盟,甚至要和山西存在已久的“皇商”传统作斗争。不用说,这是一场持久战。

可以预见的是,已经落马的“老虎”和巨富们,还会牵连出一批中下层官员。这些人将被列入王儒林的反腐清单,并在适当的时候向外披露。但如何处理庞大的腐败存量,仍然存在路径选择的难题。

一种方法是外科手术,强力推进运动式反腐,由省纪委向地方派出巡视组,发动群众举报,对发现的腐败现象毫不手软,一查到底。但这样的做法,很可能导致大批官员落马,给社会带来持续的震荡。另一种方法是去腐生肌,把短期的、强力的反腐摊平到较长的时间段里,以软着陆的方式缓慢改造官场。这样的做法见效不那么快,民意反应也不会热烈,但相对较为稳健。还有一种可能的做法是理疗,对腐败存量采取政治和司法的双重挤压,迫使其主动退出官场,但对划定红线后仍然“不收手”的腐败官员,则采取严厉的打击。不同路径的选择,不仅取决于当下的政治需要,还取决于新上任主官的个人风格,取决于他对山西官场与社会的深入观察与明晰判断。

请山西的地方干部记住如下忠告:积极表态拥护新的省委领导班子,虽不能免俗,但用处不大。尽快主动与商业利益做主动而决绝的切割,退掉干股,别当干爹。不要试图纠集其他力量抗拒反腐进程,更别找上层关系,那样只会死得更快。至于已经收的钱该怎么办,做慈善肯定是来不及了,就放在那里、等纪委的点钞机吧。

摘自《北京青年报》

猜你喜欢

吕梁风气官场
幸福生活
风气
风气
风气
风气
一次就好,我带你去看天荒地老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官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