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刺激过后

2014-11-27麦宇旻

商周刊 2014年22期
关键词:黄金周内需长假

麦宇旻

过往20年,有一种经济现象在我国独具特色,即政府往往擅长运用“大工程”来盘活经济。某些“大工程”本身不具备经济属性,但是应时代的需求,被赋予了浓厚的经济刺激功能。

请先观察以下两个案例:

1997和1998年,金融危机卷席东南亚,我国政府为刺激内需,推出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其中就包括著名的“黄金周”。

1999年,国务院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双休日拼接,形成7天的长假。这种看似无足轻重的顺序调换,赋予了老百姓出行旅游的充分时间。效果立竿见影。政策调整后的首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到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这一漂亮的数字,令黄金周制度被誉为“四两拨千斤”。(国家没有为公众增加一天的假期,却为宏观经济创造了滚滚内需红利。)

然而,金融危机过去了,“黄金周”作为应对危机而设的政策,却没有择时退出,而是保留下来,亦因此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五一”和“十一”长假从此成为了商家绞尽脑汁从消费者口袋里捞钱的周期,“金九银十”的商界狂欢令悠闲度假成为奢想,全国交通不堪重负,每逢长假来临,全国上下严阵以待,如临大敌。

至此,“黄金周”制度已经变质。虽然,在1998年金融危机后,它作为一揽子刺激政策之一,确实带来了旺盛的消费需求,拉动了各行各业的增长,出色完成了经济使命,但当危机过去,它本应择时退出,但反而得到长期执行,此时所带来的就更多为副作用了。所谓“内需”,归根到底由居民收入水平决定,单纯地依靠刺激、靠捞取老百姓口袋里本就不多的钱来养活全国GDP,造成了虚假繁荣,也拖延了更根本的改革,譬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就是短期政策被长期化执行的弊端。

另一典型案例,是始于1999年的大学扩招。背景同样是东南亚金融危机,政府为刺激消费、解决就业和拉动经济,开启了大规模高校扩招序幕,当时考虑的主要是中国老百姓尤其愿为子女读书“埋单”,一个大学生在读3-4年的消费增量远远大于在乡镇务农务工。于是,扩招数年,许多产业大繁荣,有力支撑了GDP。

然而,短期政策的长期化又再次发生。当渡过经济危机,高校扩招幅度不降反增,逐渐发展成不节制、不考虑教育资源与师资匹配能力的过度扩张,直接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严重下滑、毕业生就业困难、农村家庭负担沉重、“读书无用论”回潮、升级制造业亟须的技术型人才匮乏等等问题。当政府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考虑结束扩招之时,2008年金融危机又杀到,本科生就业困难,促使教育部顺延扩招研究生,试图缓解本科生就业压力。显然,这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恶性循环。

问题出在哪里?很简单,因为每逢经济危机,一国政府往往要推出一揽子应急措施,以图拉动内需、刺激消费,防止经济大幅度下滑甚至崩盘——这是十分必要而无可厚非的。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后的黄金周制度和大学扩招,2008年世界金融海啸后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本身都不存在太大问题。问题只在于,一旦应急措施被长期化,显然会带来负面影响。高校扩招和黄金周都只局限在少数领域内起作用,负面影响有限,但如果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被长期化,后果就不堪设想。

如今,大学扩招的步伐已经停了下来,黄金周制度亦随着“五一”长假被取消而淡化,“假日办”作为一个机构甚至被撤销,这意味着高层思维的转变。不过,仍有不少为应对两次金融危机而特设的应急政策,没有得到及时清理,仍在起着反作用。两次金融危机中对中国影响巨大,影响之一就是我们沉淀、残留下许多刺激政策,其副作用足以抵消它们在抵抗危机时立下的汗马功劳。

全球经济危机余波未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巨大,内需刺激仍有存在必要。但是,我们曾否反思:今日的困难,有多少因素是因当初的短期应急措施被无限期延长而导致的呢?饮鸩止渴若得不到制止,我们就永远还要面对下一轮危机。endprint

猜你喜欢

黄金周内需长假
“黄金周”,复活
长假(外一首)
长假
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仍有欠缺
供给侧改革下高等教育隐忧
年度拼假攻略
我的黄金周又来了!
内需与外需的动态关系——来自中国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