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沉浮史:从“支那”到“中华”
2014-11-27齐岳峰
齐岳峰
2014年3月,在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签署的2014年第12号总统决定书中,“支那”一词被正式改称为“中华”。这对于分布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各国的上千万中国族裔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消息。
孙中山:“华侨是革命之母”
华人向东南亚发展,自唐朝始,沿海居民,出海捕鱼,行至东南亚诸岛。至南宋鼓励海外贸易,沿海居民竞相到海外发展。
清康熙年间,朝廷曾诏令华侨限期归国,但彼时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时期,劳动力需求量非常大,这对于中国国内流离失所、丧失土地的无业流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英国的海峡殖民地总督瑞天咸曾言,马来半岛的繁荣昌盛“皆华侨所造成”。而据统计,1864年到1948年的84年中,从海外至中国的侨汇折合共约35.1亿美元。与之相应的是,清光绪十九年,针对华侨的海禁被废除。
这些在海外的中国人,于清末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国务院侨务办原副主任、第四届中国侨联主席庄炎林的父亲庄希泉,正是这场革命的实际参与者。
武昌起义之后,庄希泉被革命军政府派往南洋向华侨商界劝募。庄炎林告诉记者:“缘于海外尤其是南洋的华侨革命基础,银行决定向南洋华侨商界劝募股份。”
庄希泉很快见到了新加坡华侨商会董事长陈嘉庚。
陈嘉庚一直赞助革命。他曾在新加坡见到自美国回国的孙中山,得知孙中山为节省开支竟乘坐二等舱,认为不能降低威仪,于是相赠一万元作旅费。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陈嘉庚又汇去5万元大洋。
庄希泉抵达之前,陈嘉庚已发动当地华侨为福建军政府汇去数十万元。听了庄希泉的募饷计划,由陈嘉庚出面聚集,侨商捐援汇沪银24万余两。
孙中山曾称“华侨是革命之母”。彼时,大量海外华侨回国投资兴办实业,更有大量华侨针对袁世凯篡权组织了“华侨敢死先锋队”,回国参加反袁作战。
国难之时,同仇敌忾御外辱
抗战期间,以新加坡侨领陈嘉庚为首的海外华侨,再次捐献大批资金、药品支援抗日前线。大批海外华侨以“南洋机工、华侨飞行队”等形式,直接投入到中国抗战洪流中。
新加坡华侨组织义勇军,抵抗日军在新加坡登陆,最终坚持11个昼夜。日军占领新加坡后,对所有18至50岁的男性华人军民进行“大检证”,其实是一场灭绝人性的残杀。
根據印尼归侨郭亿器提供的信息显示,1942年,日军在印尼苏门答腊岛登陆,一群华侨志士成立了两个秘密抗日组织:苏岛华侨抗敌协会、苏岛人民反法西斯同盟,此后,两个组织合为苏岛抗日反法西斯总同盟,领导当地华侨抗日活动。
中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海外部计划与英方组织一个“中国留印海员战时工作队”,南洋华侨林谋盛和庄希泉之弟庄惠泉受派参加组训工作。庄炎林称“此后,中英两国合作成立‘一三六部队,中方负责为其输送优秀华侨青年。”
1943年,林谋盛与庄惠泉同时被委任为中英美盟国组织的“收复马来亚区”的正副区长,授盟军上校军衔。
他们告诫部队:“大敌当前,正为吾人报国之日。”临行前,两人又对换保存遗嘱,无论谁有不测,生还者须照顾殉难者妻儿。
新中国成立后,大批华侨归国
1949年,华侨又回来了。
彼时中共发出了筹办新政协的信息。在香港,负责联络华侨、开展统战工作的中共香港分局工委书记饶彰风对庄希泉说,“中央打算请嘉庚先生来做新政协的华侨首席代表。”
与陈嘉庚私人情谊甚佳的庄希泉,被新政权派做特使,前往新加坡“面邀嘉庚先生北上。”庄炎林后来听说,是周恩来亲自点将。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成立(以下简称“中侨委”),何香凝被任命为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庄希泉等为副主任委员。1978年12月,庄希泉出任全国侨联主席,并于1982年经中共中央书记处特批入党。时年95岁的庄希泉成为中共历史上年龄最大的新党员。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侨居国政府推行排华政策,大量华人、华侨被迫返回中国。如1954年菲律宾制定新政策,禁止华侨开办新的零售商业,老侨退休或死亡后,后代没有继承权——20万在菲华侨生路受到威胁,相当多的人选择回国。
为安排难侨,中侨委于1951年8月增设生产救济司,庄希泉任司长,后又兼任难侨处理委员会主任。
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中侨委在北京和各大侨乡开办了几十个华侨农场,对归国的华侨和难侨分别进行妥善安排。到1956年上半年,超过20万人的归侨、难侨被安置。
根据中央统一安排,回国华侨首先进入各地华文补习学校学习,然后再分配工作。
上世纪从印尼回来的校友朱添华觉得,现在很多人很难理解那一代人回国的选择,“我们那时候回来,确实是一心一意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而且“不要父母”。
亦有一些力量做了工作,“十几岁的学生,在我们华校老师的感召下,觉得应该回到祖国。”朱添华回忆说,自己当时就是“十几岁的学生”。
在移民厅按了七八十个指纹后,朱添华被印尼当局收走了出生证。“要我们宣誓,走了以后,放弃印尼护照。”
于是朱添华宣誓,永远不再回印尼。
临走之际,他才告诉父母,“我要回中国了”。面对惊愕的双亲,朱添华慰藉道,“家里孩子多,就当把我送给祖国了吧”。
中国也在反思华侨政策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共同纲领》和第一部宪法中都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应尽力保护国外华侨的正当权益”。
与此同时,大量海外华侨纷纷赶回中国,希望报效国家。广为人知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归国故事,即代表了那一代人的热忱。
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专家中,有21位是归国华侨、留学生。不仅如此,当年轰动一时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正负电子对撞机、洲际火箭等一系列新中国科技成就,都是在归国华侨的作用下成功的。至于体育、卫生、教育领域的归侨人士,更扮演了拓荒者与推动者的角色。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后来追访的泰国归侨尹礼虎曾回忆道,当年他们的船驶进中国港口时,船上的一位老师指挥大家唱起《歌唱祖国》。
回来后,“侨务局给我们作形势报告,平时看的是苏联影片,还参观土地改革成果展览。以后就送我们到补习班,大一点的就送到技术学校培训,年龄小的安排到学校,费用全部是国家承担。”
当初中国政府为经济困难的归侨发放助学金,每年寒暑假都组织侨生冬令营或夏令营。新加坡归侨卓炳芳后来曾回忆,“我们这些远离亲人的侨生,深感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针对东南亚一些国家发生的排华事件,中国政府在提出严重抗议和交涉的同时,开始反思侨务政策。1951年,周恩來指出:“我们愿意勉励华侨尊重一切侨居国政府的法律和社会习惯。”他指示中侨委着手研究华侨的国籍问题。
庄希泉担纲的中侨委政策研究司提出,应该改变以往双重国籍的政策,在欢迎广大华侨归国参加建设的同时,也鼓励华侨根据自愿原则加入侨居国的国籍,或保留中国国籍。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先后与印度尼西亚等国签订了《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949年之后的5年内,中国政府共计接收归侨17.8万多人。
60年代,印尼掀起排华高潮,中国政府派出的第一批接侨客轮返抵广州黄埔港时,就是庄希泉和廖承志在码头上迎接。
至60年代后期,中国国内形势恶化,“海外关系”也成了侨生身上沉重的包袱。
邓小平多次承诺,打消对东南亚国家疑虑
到改革开放大幕开启前后,邓小平多次对东南亚国家领导人承诺,要求华侨遵守当地法律和管理,尽公民的义务。
时任泰国总理江萨的话很有代表性:“这样(我们)就放心了。”
与之呼应的是,中国政府对华侨寄予厚望。1977年邓小平指出: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我们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希望中国兴旺发达。”“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
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说,“3000万华侨华人是了不起的力量”。两年后,邓小平继续鼓励“海外的华侨、华人都回来走走,一是了解我们的国家,二是看看有什么事情可以参与,可以尽力。”
紧随其后的是大量华侨归国兴业,他们为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做出了新的贡献。
(赵天荐自《瞭望东方周刊》)
责编:我不是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