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介词偏误分析

2014-11-27董睿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偏误介词现代汉语

董睿

摘 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介词错用现象十分普遍,本文以介词“给”为例对常见介词错误进行梳理,归纳其偏误的基本类型,同时围绕“给”的基本语法意义和功能,针对偏误探讨提升介词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介词教学;“给”;偏误分析

在对外汉语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汉语学习者尤其是初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经常出现错用、误用介词“给”的现象,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习得对象介词“给”,减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偏误,对“给”的分析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许多专家学者对于介词“给”进行过深入研究,如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将“给”划分为六种语法意义,杨永在《留学生介词“给”偏误研究》和华相在《韩国留学生习得介词“给”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则很系统的针对介词“给”的偏误作以研究。

本文从介词“给”的常用形式入手,结合学生日常教学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力求寻找合理的教学策略并将它很好地应用于教学。

一、现代汉语中,“给”作为介词常用的结构

“给”字具有动词与介词两种词性。作为动词词义的“给”是“给予”的意思,“给”作为动词的用法学生掌握得较好。

作为介词的“给”,在刘月华所著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将其划分为四种语法意义:(1)引进动作行为的接受者或动作所涉及的物体接受者。(2)引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3)引出动作行为的施事。(4)引出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承受者。本文选取三种较为常见,同时学生较容易出现错误的语法意义作以解读:(1)是对给予意义的虚化,“给”后的宾语为事物的接受者。如:他寄给我一封信。帮我把礼物带给他。(2)表达一种服务的对象,多可以以“为”,“替”来替换。如服务员给我倒杯水。姐姐给弟弟擦去手上的土。(3)在进一步的泛化中,作为对象介词,标记出动作的指向对象,即动作的接受者。可与“对”“向”或“跟”互换,如:给长辈行礼问好。给老师问好。

常用结构主要有:

(1) S+给+O+V+O 如:她给我打了一个电话。

(2) S+V+O +给+O 如:她写了一封信给老师。

(3) S+V+给+O+O 如:小明送给她一个礼物。

二、学生介词“给”的偏误与产生偏误的原因

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给”作为介词的句式,作为一个重要的语言点在教材中被多次提及,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也会有意识的使用“给”的介词结构形式,但偏误在所难免。如:

1.*她每天花给浇水。

2.*我给老师问一个问题。

3.*他给我电话。

在1句中,学生出现了错序的偏误,正确的语序应是“她每天给花浇水。”这是母语为韩语的学习者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容易出现的一种错误。虽然中国和韩国在历史文化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可在语言方面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汉语属于孤立语,缺乏形态变化,要表达

语法意义,就势必要通过虚词来完成,介词在其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韩语属于黏着语,句子语法意义传达需要通过词尾的格助词的变化来完成,该句话在韩语中是:??? ?? ?? ?? ??。因为在韩语中,表达对象的格助词“?”要放在在花“?”的后面,学生在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下,便出现了“花给”的现象,这种错误在学习汉语之初会出现,经过讲解,学生可以有意识的避免这一偏误的出现。

在2句中,学生出现了“给”字误用的现象。学生误将“向”用作了“给”。“向”和“给”同样作为对象介词,有可以相互替换的地方,同时也有不同之处。“给”后引进动作的指向对象时,可以与“向”互换,如:她给我详细讲解了事情发生的过程。然而当“向”后是动作来源的对象的时候,则不能用“给”替换,如:我们都要向她好好学习。教学过程中,由于“给”作为介词这一语法现象较为特殊,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被反复的强调,学生对于“给”作为对象介词可以引出动作的对象这一语法点的印象被不断强化,以至于出现需要对象介词的时候便使用“给”这一介词,这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目的语规则泛化造成的。

在3句中,学生将“给”错用作了动词,正确的句子应是“他给我打电话。”在汉语初级阶段,外国学习者会接触到“给”作为动词可以接双宾语的格式,如“服务员给我一杯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将“给”的动词词性与介词词性进行很好的区分,形成了偏误。

三、针对介词“给”的偏误采取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给”的偏误多见于初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这首先与“给”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有一定关系。在周文华著的《现代汉语介词习得研究》中做过介词“给”出现频率的统计:初级阶段的教材中,介词“给”的出现频率要高于中级教材。在教材的强化作用下,学生会有意识的使用“给”,介词“给”的使用频率很高,因此产生偏误的机会也就有所增加。初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受语法与词汇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受到母语、学习环境以及学习策略的影响的情况会更大一些,而这些正是导致偏误产生的重要原因。

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第一,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强调重要语言点,区分易混淆词汇,及时纠正偏误。在介词“给”的讲解时,首先应强调它作为对象介词的作用,然后讲解“给”的三种常见句式结构,并且针对这三种结构进行诸如排序、造句等相关操练,在讲解之初便要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母语负迁移的现象,因此要强调语序结构的操练。第二,在大量操练的过程中,细化介词“给”的意义,并逐一予以区分,并且强化“给”可以与其他介词替换的意义(本文中所指的“给”的(2)(3)意义),区别不能替换的部分,进而进行替换和选词练习。第三,在练习中学生会出现目的语过度泛化的偏误,因而针对学生的错误要及时纠错,讲解原因。在语言点讲解之余,也要关注学生对于介词“给”的日常使用,以便及时纠正。

以上,便是笔者对于介词“给”在教学中出现偏误的一点理解与思考,在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偏误的产生在所难免,如何减少学生的偏误,提高他们汉语表达的水平和能力,是我们每一位汉语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

参考文献:

[1]钱伟,彭建国.“给”[kei]词义的演变[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

[2]鲁健骥.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2.

[3]周文华.现代汉语介词习得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4]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7]杨永.留学生介词“给”偏误研究[D].广东:暨南大学,2007.

[8]华相.韩国留学生习得介词“给“分析及教学对策[D].广东:暨南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偏误介词现代汉语
介词和介词短语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介词不能这样用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
介词框架“对……来说”的偏误分析
看图填写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