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清词?雍乾卷》辑补74首

2014-11-27和希林

摘要: 《全清词·雍乾卷》共收词人近1000家,词作35000多首。然由于清代词籍的复杂性,遗漏在所难免。今翻检清人诗文集及地方志等,为之补录4家词作74首,以备续编采择之需。

关键词:《全清词·雍乾卷》;补遗;范鹤年;赵弘恩

中图分类号:I22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4)05-0113-06

清词是继宋词之后的又一个创作高峰。20册的《全清词·顺康卷》于2002年5月由中华书局出版,极大地促进了清初词与词学的研究。在经过了10年的漫长等待,16册的《全清词·雍乾卷》于2012年5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词学界的一件大事,相信必定会推进清代中期词学的全面研究。《雍乾卷》共收词人近1000家,词作35000多首。然由于清代词籍文献的复杂性,遗漏在所难免。今翻检清人诗文集及地方志等,为之补录4家74首,以为续编采择之需。部分词作有作者自注,以小字标明。

一、倪邦良8首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薛起凤主持纂修的《鹭江志》,是厦门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书,是珍贵的地方文献资料。此书残本现存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图书馆。上世纪80年代末,荷兰归侨陈增唯曾复印赠与厦门大学图书馆,1986年11月厦门大学林仁川教授应邀赴荷兰讲学,重新携带复印本归,藏于厦门图书馆,并据此有整理本的《鹭江志》(鹭江出版社1998年版)。而《台湾文献汇刊》里面亦收录了《鹭江志》,此本为本世纪初何丙仲从荷兰复印所得。遗憾的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整理本与台湾文献汇刊本均有缺失,两者相对照,正好可以补足倪邦良和张锡麟所题咏的“鹭江八景”词作。倪邦良,字耜南,号深田,清代同安县厦门人,祖籍晋江。乾隆十七年(1752)举人,被选拔为琼州定安县令。琼州(今海南岛)汉民与黎民杂处,他治理有方,爱民兴学。后父母病故,回籍。今据《鹭江志》收录其词8首。

满江红洪际浮日

夕宿云岩,向灵境一一冥搜。正好是空山雨霁,极浦烟收。半夜气澄风露冷,一声鸡唱海天秋。乍红盆闪烁浪中翻,波上浮。东岳观,灵鹫楼。红尘逐,沧海游。叹流光如箭,早雪盈头。寂寞荒台凌绝顶,苍凉晓色入扁舟。试回首远近问长安,频凝眸。

摊破浣溪沙筼筜渔火

薄暮炊烟起水涯。一湾渔火照汀沙。几点明星相掩映,不争差①。野岸云浓常独见,茅蓬风细不须遮。月白江空何处也,宿芦花。

鹊桥仙阳台夕照

一方耸翠,千岩叠碧海上神山堪数。斜阳激射晚虹明,却幻出丹林绀宇。嘉名偶合,痴人说梦,不管山灵触怒。楚天旧事已堪疑,再休道朝云暮雨。

一剪梅万寿松声

玉带溪湾一径饶。山自迢迢。水自迢迢。门前万壑起秋涛。风也潇潇。雨也潇潇。石瓦清冷绝玢嚣。坐又逍遥。卧又逍遥。白云深处隐堪招。欲老渔樵。还问渔樵。

玉珑璁虎溪夜月

天一线。峰一片。夜来林际横轻练。闲云净。长栏凭。极目川原,玉波千顷。冷。冷。冷。

琼楼远。孀娥怨。世情圆缺难如愿。人初醒。僧犹定。斗转参横,一声钟警。省。省。省。

长相思鸿山织雨

风凄凄。雨凄凄。树暗南关古道西。江村天幕低。花满溪。水满溪。烟缕霏霏望转迷。红铺深院梨。

巫山一段云五老凌宵

并立依霞峤,联翩自出鹭洲。一双太姥可同俦。身世总悠悠。往事空江水,悲风古寺楸。年年自在碧云头。长啸海天秋。按此首《台湾文献汇刊》本《鹭江志》缺,据鹭江出版社排印本《鹭江志》补。

满庭芳鼓浪洞天

白鹭洲前,筼筜港外,一簇水上林峦。渡头双桨,咿哑入沙湾。四面沧波碧嶂,几重叠奔赴争环。须知道,江城犄角,形胜属弹丸。君看丹壁处,云荒故垒,雨蚀颓垣。问剑峰,印石久息狂澜。四望樯帆似织,都凑就锦绣江山。风清夜,仙宫月满,歌吹遍雕栏。[1]305—330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

第5期和希林:《全清词·雍乾卷》辑补74首

二、张锡麟8首

张锡麟,字尔芾,清代乾隆年间厦门诗人,居厦门双莲池畔,因号池上翁。屡试不第,乃放情山水,以吟咏自娱。著有《池上草》等。今据《鹭江志》录其词8首。

朝玉阶洪际浮日

观日台荒址尚存。不关僧力扫,本无尘。招邀拾级看浮暾。俄惊波浪起涌金轮。更随灵景步嶙峋。不知身立地,讶凌云。海天环望色如银。弹丸三十里一乾坤。

如梦令筼筜渔火

疑是列星不是。道是早萤还未。点点细端详,泊岸渔灯十里。难睡。难睡。照彻一江春水。

捣练子阳台夕照

山落日,日衔山。万仞阳台夕照寒。人立江边看倒影,一泓秋水漾晴峦。

武陵春万寿松声

何处洪涛翻石瓦,坐久觉松声。万树摇空干纵横。常作老龙鸣。最喜今朝闻古调,心耳一时清。此夜金风且谩晴。更与寺僧听。

醉春风虎溪夜月

览胜纷如织。入夜踪偏寂。冰轮推出照稜层,白。白。白。村酒沽来,冷然亭上,试邀蟾魄。景好今犹昔。虚度殊堪惜。故人何日续前游,忆。忆。忆。教我重寻,倚栏题咏,旧时芳迹。按此首《台湾文献汇刊》本《鹭江志》缺,据鹭江出版社排印本《鹭江志》补。

连理枝鸿山织雨

底事山灵幻。弄巧教人看。细雨如丝,南梭北杼,织成云片。任古时苏女的回文,逊天工手段。

临江仙五老凌宵

重叠巑岏如五老。白头高出青霄。普咜半壁任逍遥。月明风定,同看海门潮。庐阜五峰如见了。一时应让丰标。东林翘首路非迢。会成十老,来往可相邀。

风流子鼓浪洞天

登临舒望眼,嘉禾里鼓浪隔长江。爱孤鸟截流,白砂萦把,远峰罗列,青案横张。片帆去探奇寻洞壑,吊古话沧桑。二月碧桃,漫随流水,百年尘劫,休问斜阳。回首重阳日,同关士□□据词律,〔风流子〕此处缺两字,故用“□□”标出。 醉倒琼觞。一任露蝉群噪,霜菊孤芳。念时移物换,幸逢人健,鸟啼花落,休负春光。无限旧题新句,都付诗囊。[1]307—332endprint

三、范鹤年32首

范鹤年(1753——1805),字琴山,一字青山,号砚云、琴轩,山西洪洞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著有《藐雪山房全集》等。《全清词·雍乾卷》未收其词,今据清嘉庆刻本《藐雪山房全集》收录其《青影楼诗余》,共词32首。

青玉案秋咏

开帘正好霜风歇。留不住空庭叶。信是秋光能醉客。宜人几许。愁人几许。分咐鹦哥说。残英满地黄花节。闷杀枝头闲蛱蝶。剩有丹枫浓似血。红萝径里。青山影里。妆点三更月。

凤凰台上忆吹箫无题

醉卧花前,贪眠月下,谁人解唤卿卿。怪几番瞥见,种下愁情。却喜眉间山色,眼波溜记得分明。且消受,梦中心里,姐姐莺莺。潜惊。落花一瓣,任西风吹去,依旧无凭。唤真真口破,荒却书声。又虑伊行暗里,愁听处颠倒魂灵。温柔事,待休提起,兜的还生。

惜分钗秋闺怨

秋风骤。铜壶溜。妾容更比黄花瘦。月三更。漏三更。影里情郎,唤不休停。卿。卿。离魂逗。相思透。眉心恰共青苔皱。夜难明。梦难成。才入阳台,又怕秋声。惊。惊。

明月逐人来感秋

芰荷香浅。柳丝风软。系不住绿杨阴短。芭蕉影里,明月来相伴。照破秋心一点。偏是乐人多处,愁人无限。刚留得双眉半展。绮琴声里,秋水怀人远。心与清流不断。

苏幕遮瓶花

碧纱窗,青玉案。桃李争春,掩映梨花片。浸入银瓶香一线。白白红红,雪里胭脂溅。破香腮,开玉面。春色十分,早把三分占。较瘦量肥人不惯。无那诗魂,更逐花须乱。

调笑令盆榴

风逗。风逗。绛蜡叠成新绉。依稀影在绿烟。道是鹦哥未眠。眠未。眠未。露出些儿红喙。

蝶恋花愁

镇日心花飞乱絮。解却愁肠,又被愁牵去。踏遍苍苔无着处。手拈红叶秋如许。欲展双眉难自主。试问黄花,不见黄花语。满地落英人闭户。窗前一阵芭蕉雨。

换巢鸾凤贺李轶众续第四弦

美景良宵。经三番肠断,一度魂消。后先夸四美,休说锁双乔。羡司空见惯妖娆。麻姑比容,飞燕斗腰。罗帏里,知几度偷香手老。人悄。夜迢迢。低语卿卿,试问年多少。莺老花娇。双眉半锁,倒遣檀郎献笑。星星陆展应多情,殷勤翻却风流调。喜从今,看宜男一庭萱草。

行香子新嫁

兰室香轻。花烛荧荧。褰罗帏百媚暗生。萧郎对坐,咒杀银灯。带五分愁,五分喜,十分情。

金屋缔盟。玉漏催更。赴阳台好梦初成。挨肩私语,隔幔谁听。剩半分羞,半分怯,一分惊。

青玉案瓶花

天孙剪彩东皇造。尽透出风流窍。插向银瓶春意闹。娇容半怯,香魂欲醉,似那人容貌。隔帘不倩东风到。开幔恰宜明月照。孤馆长眠莺唤觉。几多幽思,一番春梦,剩与花同笑。

苏幕遮李耀光母舅小照

五柳堂,三鳣座。半榻茶烟,两腋清风过。更在芙蓉深处坐。雅韵幽香,风月平分破。书在前,图在左。花下一编,笑把红婴课。知是羲皇人不卧。酒共谁斟,凉月梧桐我。

钗头凤春怨

花前醉。偷弹泪。绿醽都作相思味。芳草渡。垂杨路。天涯梦里,约侬相赴。去。去。去。

相逢地。醒来记。何曾有个些儿你。流莺语。春心怒。嗔他无赖,教人轻寤。住。住。住。

小阑干秋怨

西风无力送郎还。吹影到侬边。道是人来,瞥惊人去,细语骂秋蝉。怕君相见柔肠断。不敢瘦容颜。多少离愁,竟归何处,都付与眉弯。

木兰花慢望远有感

登高峰远眺,和凉月坐壶天。任踏破红霞,划开绿水,枕断青峦。无边浮云尽处,望东南吴楚只苍烟。说甚寰瀛图画,分明芥子乾坤。弄秋风铁笛初穿。无语只凭栏。叹金谷园空,乌江骓逝,青塚草芊。堪怜蜉蝣天地,听洞箫一曲咽江干。不如囊琴归去,分他一半华山。

如梦令双燕子

竹影风颠雨醉。花影红酣绿腻。燕子故双飞,横掠一天秋气。知未。知未。渠尚带些春意。

生查子看花

花里不知香,出户寻芳去。兴尽却归来,开幔香无数。寄语看花人,更莫花前住。不见钟情侬,正在别离处。

春光好杏花

春意闹,杏花天。倩人怜。雪里胭脂雨后鲜。画桥边。紫袖靓妆薄醉,看花独倚楼前。沽酒人来浑未辨。一溪烟。

一剪梅无题

粉坠莲花影点波。红了钿窝。白了钿窝。无端笑里皱双蛾。为恋情多。又怕情多。未断柔丝附茑萝。离可奈何。怜可奈何。乘槎毕竟隔明河。悔杀逢他。又苦留他。

玉团儿睡美人

梨花半榻香云腻。三分倦七分春意。轻褪金诃,欸松罗袜,分明不睡。灵犀一点销魂地。生咒他银灯一穗。寄语阿环,影儿相笑,也须回避。图露春意。

殢人娇美人红颜

国色朝酣,天香夜染。谁似我妆台人面。海棠一捻,芙蓉两瓣。酒醉后比将桃花微淡。绿鬓兰膏,紫绡珠汗。水浸透春红一半。粉香留枕,脂香印腕。睡起后似羞非羞难辨。

系裙腰绒线花

一番花信报春知。添彩线日迟迟。金针度巧付阿谁。多管是,为蛱蜨,绣罗衣。小阑风雨种愁时。逗春恨一丝丝。苏娘织锦太情痴。机杼断,方寸乱,为相思。

一剪梅咏物十阕书灯

纸帐梅花午夜风。校字楼中。乞火邻东。珊瑚架上夜珠红。芸气相融。兰气相烘。半穗寒缸斗室空。一阵秋鸿。四壁秋虫。他年应有碧纱笼。凤蜡常浓。凤诺能工。

前调剑匣

尽日尘封血未残。虹隐霞端。透出斑斓。蛟螭且向此中蟠。齐客休弹。薛客长叹。烈士相逢韬采难。秋水波澜。泻入雕鞍。延平一跃电光寒。金锁休关。玉检常闲。

前调戍楼

野草寒沙白日黄。人在西凉。雁去南乡。凭高黯黯见龙荒。画角斜阳。鬼火沙场。破橹残旗万古霜。秋满平羌。春隔边墙。铁衣眠月枕刀枪。泪洒河湟。梦入敦煌。endprint

前调渔竿

细雨斜风稳放船。白鹭江边。红藕花前。半竿秋水半竿烟。既拨云穿。又带云还。陆海风尘剧可怜。折了弓弦。断了征鞭。钓丝留得镇常悬。袅雾横川。挂月临渊。

前调蒲团

石是禅床草是茵。挂也无尘。坐也无尘。风前休认相王轮。薄似轻云。破似残云。便作莲台现净身。物也非真。我也非真。一团抖擞宝花纹。香也休嗔。臭也休嗔。

前调木屐

好蜡何人制得成。踏月声声。踏雪声声。苍苔破处隔林听。猿也能惊。鹤也能惊。落叶飞花着齿轻。绿一星星。红一星星。东山十里草痕青。云也随行。泉也随行。

前调酒帘

红杏人家白板门。树绕山村。水绕江村。一竿斜抹碧云痕。不是风幡。不是花幡。吴女当垆酒满樽。掠去愁魂。逗起诗魂。过桥回首影无存。月既黄昏。雨又黄昏。

前调花篮

十里寻芳过小桥。红也香飘。白也香飘。春光收拾一肩挑。杏也藏娇。李也藏娇。翠袖当门引手招。拣去情苗。抛下愁苗。花枝卖尽剩樱桃。蜂也无聊。蝶也无聊。

前调绣针

帘卷梨花整素襟。抛却香衾。插起瑶簪。开箱拈出点钢金。檀口轻噙。玉手斜侵。添线工夫夜漏沉。一寸光阴。一寸春心。寒芒挑动相思深。愁又难禁。病又难针。

前调歌扇

团扇秋风镂月华。人忆卢家。诗忆王家。明珠一串嚼红牙。舌吐莲花。面障桃花。眉语偷从纸上斜。误曲非耶。顾曲非耶。齐纨影里透丹霞。羞也难遮。俏也难遮。

明月逐人来栾城县

软尘双屦。客情如絮。盼到得长安一步。绿杨烟里,人过刑州去。回首家山如雾。总教轮蹄,千里斜阳已暮。行不过周天一度。鹧鸪声急,劝我栾城住。梦挂常山云树。翌日抵正定。[2]488—492

四、赵弘恩26首

赵弘恩(1686—1758),字芸书,又字芸堂、芸香,汉军镶红旗人。曾任湖广襄阳道、湖南按察使、四川布政使、湖南巡抚、两江总督等职。著有《玉华堂集》等。《全清词·雍乾卷》未载其词,今据清雍正十二年(1734)剑水赵氏刻本《玉华堂集》收录其词26首。

南乡子秋夜怀西昆

灯焰做愁红。烧尽花阴到柳风。绿冷溪流霜影碎,梧桐。夜月敲声醉碧空。记得梦云峰。一枕桃花半夜钟。恼杀楼空香自老,西风。刮碎秋心挂远虹。

踏莎行别雪峰

恨染秋云,情流晚渡。残霞做就青山暮。雁声叫破夕阳红,烟波几点销魂数。惹梦红灯,关心绿树。冷香菊瘦今宵露。诗情酝酿醉更阑,西风一枕人何处。

高阳台春兴

色醉招蜂,香淫惹蝶,困春柳软桃醺。染尽枝梢,倩谁绣了乾坤。担头挑得光阴好,卖花声爱入闺门。惯惊回,新梦妒他,晓倦酣春。东君费尽精神,夺天宫秀色,妆点殷勤。几日风流,啼鹃催老花魂。落英乱打斜阳影,算到头花作香尘。问芬芳,一番心事,竟属何人。

虞美人春晚

杜鹃声老侬知否。人被春光瘦。桃花不耐几枝红。吹得香魂无主一天风。云屏犹欠斜阳债。篆影炉烟外。秋波睡透远山青。燕语唤回浓梦说风情。

倦寻芳初夏

燕衔旧恨,莺诉新愁,绿影饤饾。红湿胭脂,榴火无情烧透。挂斜阳,摇鸟梦,柳丝不是当时瘦。暖青山,望烟岚吹尽,断云不骤。算清了伤春欠债,收拾思量,破除僝僽。午倦南窗,梦吸荷香波皱。过几日西风改夏,落红冷翠难依旧。可怜一夜秋心,碧梧声诱。

满江红黄金台吊古

怪杀燕昭,一朝里报齐耻雪。奈屈身素日,求贤念切。英主用人心若渴,忠臣许国心如铁。问当年何事筑金台,思英杰。空千古,功名热。能几日,繁华歇。但寒烟衰草,天然归结。春至几回垂泪雨,秋来一片伤情月。幸荒台犹有旧规模,遗风烈。

阮郎归离别

花阴淡月柳灯残。帆老数声滩。红枫不染露珠寒。风翻血泪笺。人去也,眼犹看。秋云醉远天。孤岚何意一溪烟。不是梦中山。

江城子秋思

碧波流尽一溪声。远山青。草无名。酿碎离魂病态爱竛竮。两点春山擎不住,空皱落,一天星。夕阳楼上记逢迎。薄云轻。暖香凝。赚得而今夜夜醉红灯。咒杀朦胧帘外月,偏照破,梦中情。

唐多令闺情

情醉晚妆楼。芳魂不耐偷。剪灯花孤影绸缪。绣幕欲藏闺里梦,偏暗去泛江头。手懒下帘钩。心头一段秋。碧云阴月诱花勾。珠泪尽收罗帕上,淋漓处记新愁。

沁园春感怀

万卷云烟,一天星斗,埋没胸中。但几条瘦骨,支撑宇宙,半腔冷气,冲塞穹窿。撚断青髯,歌残白雪,笔底能参造化功。登楼后,见云填万壑,天插孤峰。古今多少英雄。尽化作残花堕水红。看功成盖世,燕猜蜂妒,富能敌国,月落花空。翠袖金瓯,锦袍白马,如许风流梦里浓。而今悟,冷淡中滋味,转觉相容。

临江仙冬夜闲赋

灯晕炉烟虚事业,消磨几个黄昏。桂花香死泣何人。嫦娥情未冷,影醉半溪云。折得红梅敲色界,先悟了一枝春。暗香吸得此心醺。枕寒残月压,梦入冷乾坤。

满庭芳咏竹

声急惊风,影疏碎月,楼阴敲乱香尘。虚心贞干,独立不依人。回避桃花醉态,孤标劲不梦青春。有时节,得风长笑,枝叶闹黄昏。青青擅高洁,自甘清瘦,气骨精神。惯耐冷,欺霜声透红云。雪压何妨暂屈,待日出依旧长伸。含朝露,挺挺直上,真不愧龙孙。

点绛唇春情

不奈些闲,镜中赢得人非旧。眉尖爱皱。占了愁时候。巧燕娇莺,故把春光漏。声饤饾。闹花争柳。耍得思量瘦。

醉花阴春晚

春沾鹃血香魂闹。一夜东风老。花落满池红,野水无心,流恨何时了。铁马闹风钻梦巧。有意羞芳草。反不若菱花,爱照眉尖,镜里春情好。

满江红送春

点点残红,尽都是东君别泪。向苍苔乱落,春香欲碎。杏蕊愁魂今夜月,桃花选梦何时睡。病斜阳几叶柳多情,春心醉。蜂腰断,莺声恚。胭脂梦,拈花谜。零零鹃血冷,一林新祟。云影暖香漂泊尽,都来酿就春滋味。把春涛化作一江情,烟波脆。endprint

沁园春言志

养就心怀,天生肝胆,何妨屈伸。念十年攻苦,收罗月露,一朝经纬,旋转乾坤。圣主垂裳,苍生待命,敢负昂昂七尺身。男儿志,要功垂青史,名震红尘。此身终老衡门。便弄雨吟风作散人。爱绿蕉声里,数行书法,粉莲影外,几曲琴音。春佩兰芽,秋餐桂子,舟泊寒江钓白云。忘忧处,在乱滩歪浪,断岸零曛。

相见欢秋夜

梦魂敲破无踪。五更钟。两点腌臢秋色病眉峰。情吹瘦,心刮颤,夜来风。月影芙蓉揉碎弄帘栊。

苏幕遮晓起

梦云寒,桐影晓。鸟语尖酸,故把阳台恼。强起勾帘寒忽峭。秋意难留,香冷黄花老。五更霜,一夜草。昨夜青青,今日衰多少。翠落岚烟桐叶夭。秋风吹瘦青山巧。

相思欢春闺

绿杨情在春烟。锁青山。吹碎碧云无影醉阑干。人依旧。心花瘦。梦春帆。昨夜一天星斗月团圆。

锦帐春闺情

红老桃云,绿仇桐雨。祝夜夜孤香羞举。恼胭脂,腰闲拄,咒天涯何处。图成恨谱。花占春晴,月为秋主。落霞醉软扬州土。巧魔魂,舌尖舞。祟樱桃不吐。心砧意杵。

天仙子闺情

病浪腌臢烟柳赛。春痴不在春云外。绿波醉湿倒情声,思量戒。商量懈。色界丝丝红雨怪。又岂是梨花冷态。又岂是桃花热派。个中不是意中香,心苗债。愁根碍。碧落门多香梦在。

点绛唇春情

水碧天沉,腥红醉染樱桃小。柳丝青了。缠得眉尖恼。香暖云阴,一点红芳草。桃花老。胭脂命夭。不是枝头好。

江城子秋山记恨

白云秋笼谢家山。系金环。绿杨烟。春恼楼空声冷凤头尖。望断湘流人不见,空留下,一枝钿。夕阳耐煞半溪寒。泻回澜。印花斑。记得春峦情染学云鬟。回首孤峰钻旧翠,青未了,插江天。

浪淘沙春闺

杏蕊醉池塘。路入羊肠。碧波深处睡鸳鸯。红了樱桃淫雨湿,唱破斜阳。独自嚼残香。半吐回廊。软风吹瘦柳丝黄。斜拥绿鬟青鬓懒,昨夜新妆。

薄命女记恨

春梦晓。一点暖香红欲了。昨夜桃花老。巫峡云痕飘缈。洛水燐声颠倒。留得玉钗将恨挑。斜挂云鬟小。

满江红闺情

墨冷花笺,残题在春飞句暖。印菱铜,晓鬟半挽。翠黛泪收羞锦帕,红丝胶续仇金剪。透巫风,昨夜梦眉尖,零云远。篆烟乱,魂香染。泡影散,痴波短。爆火玉环杨柳醉,碎魂铁马樱桃软。月斜钩,钩起一天秋,嫦娥懒。[3]223—226

参考文献:

[1]清·薛起凤.鹭江志[M]//台湾文献汇刊(第7辑第11册).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2]范鹤年.藐雪山房全集 [M]//清代诗文集汇编(第43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赵弘恩.玉华集[M]//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5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A New Supplement to the Complete Cipoetry of

the Qing Dynasty from Yongzheng to Qianlong

HE Xilin

(Nankai Universit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Tianjin 300071)

Abstract: There were 35000 pieces of about 1000 poets collected in The Complete Cipoetry of the Qing Dynasty from Yongzheng to Qianlong. Because the quantity of the works written in the Qing Dynasty was great, pretermission was unavoidable. In this article, 74 pieces written by 4 authors are offered. It is useful for the supplement in the future.

Keywords:The Complete Cipoetry of the Qing Dynasty from Yongzheng to Qianlong; new supplement; Fan Henian; Zhao Hongen

(责任编辑:余树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