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与分析
2014-11-27饶国华
饶国华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永安镇卫生院 肇庆52607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表现为气流受限,并伴有进行性肺功能下降的病症,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性疾病,常由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引起,使患者的呼吸受到阻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具有严重威胁,病死率较高[1~2]。目前每年因该病致残患者500~1 100万,死亡患者高达100万。为探讨慢阻肺的临床治疗方案,笔者对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76例慢阻肺患者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76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阻肺学组编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中慢阻肺的诊断标准。且排除存在语言和智力障碍、长期卧床和心肺功能严重衰竭的患者。其中男36例,女40例;年龄61~82岁,平均(71.2±0.8)岁;其中68例存在抽烟史,所有患者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痰多、气道阻塞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依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将76例患者分为危险倾向、轻度、中度、重度、特重度五类,其中危险倾向25例(32.9%),轻度 27例(35.5%),中度 15例(19.7%),重度7例(9.2%),特重度2例(2.6%),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依据患者病情采用相关医学治疗稳定病情,如止咳化痰、解痉平喘、低流量吸氧、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营养支持等措施,依据患者临床表现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呼吸兴奋剂等治疗措施。此外,对患者进行综合性辅助锻炼治疗方案,如增量和单纯步行锻炼、呼吸肌耐力训练和过度通气训练、加强上肢锻炼调节过度充气、分散注意力的听觉刺激缓解呼吸困难等。
1.3 疗效指标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评定标准,将临床疗效分为临床控制、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结果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示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后,76例患者中未出现死亡病例。临床控制15例(19.7%),显效25例(32.9%),有效 29例(38.2%),无效 7例(9.2%),总有效率为90.8%。
2.2 CO2分压及O2分压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CO2分压及O2分压变化情况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CO2分压及O2分压对比 (±S) mmHg
表1 治疗前后CO2分压及O2分压对比 (±S) mmHg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道常见疾病,近几年死亡率逐年上升,居致死率第四位。研究认为,遗传、感染、环境等因素(如吸烟、粉尘、大气污染等)均可引起COPD的发生。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良,呼吸肌结构及呼吸功能均受到严重损害,形成严重通气功能障碍[3]。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急性发作期后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肺功能的恶化程度并未有效阻止,受外界因素及自身免疫功能下降的影响,病情易反复发作,进而引发心肺多种并发症的产生。
目前对慢阻肺的临床治疗主要有三种方式:早期干预、稳定期治疗及手术治疗等[4]。据相关研究表明,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原因,故戒烟是早期干预治疗的主要手段;稳定期治疗以药物治疗、给氧治疗、呼吸康复等,药物治疗以支气管扩张剂为常用药物;手术治疗多采用肺大泡切除、肺移植、肺减容等方法。本实验中针对患者病情还采取了辅助治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临床治疗时应注意每次试验至少间隔24 h,注意患者身体承受力。经过治疗后,患者的CO2分压及O2分压均有所好转。综上所述,对慢阻肺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1]徐宏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157
[2]余志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0例临床治疗效果探析[J].当代医学,2012,18(29):87-88
[3]刘金丽,唐颖,李佳,等.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7):86-87
[4]徐震,黄河.舒利迭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3):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