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砖旧瓦的新生
——废砖旧瓦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2014-11-27李海波吴家炜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茂名525000
李海波,吴家炜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0 引 言
作为传统建筑必不可少的建材,砖瓦已经承袭了3000多年的建筑文化,甚至成为了特定的文化符号。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年久失修及自身弊端等因素,传统的砖瓦在现代设计中濒临边缘化,废旧砖瓦也失去了生命,甚至成为了“建筑垃圾”。但其传统文化性、多彩的艺术性、丰富的文化性等都引人入胜。因此对设计从业者来讲,废砖旧瓦的价值认知和挖掘对于同城化严重的今天是关键的;如何在设计中激发出废砖旧瓦的价值和新生?本文将结合案例进行着重论述。
1 关于废砖旧瓦的由来及回收的可能性
1.1 废砖旧瓦的由来
瓦一般指粘土瓦,以粘土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制成。主要为我国民建屋顶用的建筑材料。砖即指以黏土、页岩以及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小型建筑砌块。其中在我国建筑史上,瓦的利用要比砖早得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的城中村古建已经被拆迁,同时由于年久失修等历史原因,很多的民间古建筑也逐步翻新,由此产生很多废砖旧瓦。在民间有些被遗弃在某个被遗忘的角落,有些被清理进垃圾池或回填池塘等等。这样的处理使得废砖旧瓦彻底废弃,几千年的历史也随之被彻底革新。那么,承载了几千年历史的废砖旧瓦是否能被回收循环利用呢?
1.2 废砖旧瓦的回收的可能性
砖瓦在古代建筑中一直扮演重要作用,青砖黛瓦白墙的基本色调,青白的主旋律以其水墨般的梦幻意境给我国古代建筑带来了淡雅脱俗的无尽魅力。无论是人为更新还是年久失修、无意失火等原因,古建筑被拆、被损、被毁,总会有砖瓦的残留,因此废旧的砖瓦回收就具有了可行性。
近年来,在有独特历史价值的古建筑修复中,为了保持建筑的本真,越来越提倡利用古城墙砖来修复原有建筑。同时,在同城化现象严重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设计从业者在考虑设计的出路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地域特色,因此,也逐步开拓出一条让废砖旧瓦新生、向传统建筑文化借鉴的途径。那些砖瓦哪里来呢?第一,城砖的工艺,白灰的接缝,修复古城墙的同时会有一些古砖瓦的新发现;第二,民居废弃建筑中残留的废旧砖瓦,其数量也是可观的;第三,修复技术的发展也能给一大批破损的废旧砖瓦带来新生。
2 废砖旧瓦的美学意义
废旧砖瓦,经历了百年乃至千年春秋,承载了沧桑的传统文化。只是时代发展、城市化的加剧,逐步失去了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实用功能,所以它是“无生命”的,但是从美学和艺术的角度来讲,它具有砖瓦本身的质感触感和丰富多彩的纹样图案。砖瓦自身的质感触感,指的是砖瓦在由粘土变成坚硬的建筑材料时所塑造成的不太光滑的表面。虽然与“千塑性,万烧制”的陶瓷不同,砖瓦没有陶瓷的光洁外表,也没有在光线下反光的视觉感受。但砖瓦作为实用类材料,看似粗糙实则有纹路的砖瓦似乎在诉说着建筑的历史故事,已经有了数百上千年的生命了。[1]怎么让其生命延续,并把其承载的文化激活,是设计从业者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
3 废砖旧瓦的新生
废品砖瓦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的历史感验证了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即它是充满美感的和生命力的,因此它能被作为一种装饰的媒介运用到设计之中。废品砖瓦进入建筑、景观领域是设计的新契机和新挑战。它以循环建造的模式、节能优势、独特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与现代设计结合,打破传统上废旧砖瓦是废弃物的定义,是废弃砖瓦重生的第二次生命。它既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凸显着历史的民族的特色和文化积淀。废旧砖瓦在设计从业者独特的运用下,将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大众眼前,令人眼前一亮,别具风味。下面结合其设计案例来研究废砖旧瓦在现代设计中的新生。
3.1 废砖旧瓦在现代设计中的新生
废砖旧瓦的循环运用是现代设计师常常思考的问题,更是王澍过去十几年天天思索的。这不仅与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相关,更与其对同城化现象的思考和实验建筑相关。作为王澍建筑代表作的宁波博物馆及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便是废砖旧瓦在现代设计中成功应用的典型代表作品。[2]
3.1.1 废砖旧瓦在宁波博物馆设计中的应用
宁波历史博物馆(如图1)坐落于鄞州区一片空旷的广场上,这个区域虽然是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宁波的一部分,看上去却像去年才落成的。宁波博物馆在强调功能性的同时也注重审美性和回忆性,因为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特殊意义上的能带给观众故事和回忆的“展品”。宁波博物馆在设计伊始就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有机结合,使之造型简约而灵动,外观严谨而颇具创意,蕴涵了宁波从渡口、到江口、再到港口的城市发展轨迹。
图1 宁波博物馆外观
在外墙材料上的探索就是具象体质感的表现。在外观设计上大量地运用了宁波旧城改造中积累下来的旧砖瓦、陶片,形成了24m高的“瓦爿墙”和“竹条模板混凝土”混合构成。在回收的瓦片中,有明朝烧制的,有清朝烧制的,甚至有唐朝烧制的古董。这些碎砖烂瓦建造而成的“瓦爿墙”实际是农民回收利用被台风摧毁的建筑废墟。“瓦爿墙”汲取传统建筑元素并运用现代施工工艺技术,经过反复实验运用在宁波博物馆24m高的墙面上,间隔3m的明暗混凝土托梁体系,保证了砌筑安全和墙面牢固,内衬钢筋混凝土墙和使用新型轻质材料的空腔,变废为宝,使建筑在表达地域文化和特殊意蕴的同时,获得更佳的节能效果。“竹条模板混凝土”则是一种全新创造,竹是公认的速生环保材料,竹的韧性与弹度和对自然的敏感,都使原本僵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宁波博物馆外墙面“瓦爿墙”和“竹条模板混凝土”的使用,大量节约了建筑材料和资源,体现了循环建造这一中国传统美德,一方面除了能体现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其质感和色彩完全融入自然外,另一意义在于对时间的保存,回收的旧砖瓦,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它见证了消逝了的历史,这与博物馆本身是‘收集历史’这一理念是吻合的。[3]另一方面,体现了肌理质感和色彩融入自然与周边环境之和谐美,达到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建筑观”,在继承发扬宁波传统建筑文化中又承载传播历史信息。
3.1.2 废砖旧瓦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王澍获得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代表作之一。其设计的成功不仅在于建筑与山水自然环境、人文聚落环境的和谐关系,更在于设计师对传统文化和中国本土建筑学的思考和实验,更少不了王澍标志性的废砖旧瓦的循环利用建造手法。步入象山校区内,放眼望去,砖的灰,瓦的黑,墙的白以及木竹的赭黄,一起构成了校区的主色调。层层叠叠的瓦檐、波浪般的瓦顶和积淀时光的瓦爿墙。这并非建造时的突发奇想,在象山校区修建之前,在浙江省内收了330万件砖瓦,施工现场堆积的旧瓦如同一望无尽的海洋。除了瓦,还有很多旧砖和石板。到二期工程结束,象山校区共使用700万块从华东各省的拆房现场收集而来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这些回收来的旧瓦的规格、形制、色泽并非完全相同,但上万块堆叠在一起,光芒温润而古旧,从而使得新建成的房屋“隐没”在周边环境中,并与山相呼吸,不像许多新建筑“贼光闪闪”。由于使用了这些本身就带着历史感的材料,“象山校园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有了50年甚至100年历史。”[4]
同时,旧瓦还让整个校园充盈着一种传统文人气息。“南方诗歌文化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是‘下雨’,以及雨后看到雨水从哪里下来。”但随着现代先进的屋顶排水系统的“帮助”之下,这种檐下雨滴的场面已经远离现代人的生活很久了。坐在安静的教室里,看窗外流檐飞雨,可以让人们找寻到消失已久的回忆。[5]在视觉效果之外,瓦檐还有着奇妙的实用价值——瓦片间充满了交叠相间的缝隙,这是天然的空调机。夏天的时候,风从缝隙吹出,自然地形成习习凉风;而冬天,这些缝隙又会对风力形成自我调节。旧砖旧瓦是有传统、有历史的——老瓦片不只是大家都看到的那些光鲜明亮的瓦片,收集到的旧瓦片有各种不同的规格和细节,比如有拉毛的瓦片覆盖屋顶后,能够营造出藤蔓攀爬的感觉。而且古旧的瓦片有一种质感,一种活的感觉,这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给人的感觉——整个建筑被旧砖旧瓦覆盖,会产生一种类似呼吸的感觉,下一场雨,所有的颜色都变了,太阳一照,上面会长出绿乎乎的苔藓、杂草什么的,这就是废砖旧瓦带来的新生(见图2)。[6]
图2 中国美术学员们象山校区内建筑
4 结 语
承载了数千年历史的废砖旧瓦由于种种原因基本失去了建筑构建的原始功能,失去了生命。但其沧桑的历史内涵、丰富的进程、多彩的艺术气息能引人深思,带来莫名其妙的年代回忆和故事。通过废砖旧瓦的新生研究,不仅能把废砖旧瓦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更能让设计带来历史文化情怀和传统精神的回归,引起人们的回忆,营造出独特的中国本土建筑学。
[1]邢至怡.结合后现代主义理念解读王澍建筑作品的“瓦片情结”[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2(8).
[2]王澍.造园与造人[J].建筑师,2007(2).
[3]王澍.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宁波博物馆创作笔记[J].时代建筑,2009(3).
[4]王澍,陆文宇.循环建造的诗意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J].时代建筑,2012(2).
[5]王澍.中国美术学院转塘校园设计[J].世界建筑,2005(8).
[6]王澍,陆文宇.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山南二期工程设计[J].时代建筑,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