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塞尔意向行动理论探析

2014-11-27史天彪

关键词:慎思塞尔意向

史天彪

(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071)

意向行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意向性的行动。如选举、结婚、工作和度假都是以人的内在心理活动为基础,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向。行动除具有意向和目的等心理因素,还具有另外一种性质,即如果某一行动被成功实施,它必然以物理的方式与世界发生关联。简言之,若使投某人选票(选举)的行动成功实施,只具有给此人投票的心理意向是不够的,还必须伸出持有选票的那只手,并将其投入票箱;相应地,若去某地游玩(度假)的行动成功实行,只具有游玩的想法还不够,必须移动身体乘坐交通工具到达该景点。塞尔由此对行动做出规定:“就行动的特性而言,它由两部分构成,即心理部分和物理部分。”[1]这一规定是意向行动理论得以建立的基石,本文首先接受这种规定,承认其合理性。其次,以此为基点探析下列问题:意向行动的要素有哪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形式结构如何?相关学者对理论的批判性发展及理论贡献是什么?

一、意向行动的要素

意向行动由5个要素构成,即“慎思”、“在先意向”、“行动中意向”、“身体动作”和“间隔”。

1.慎思

慎思的基本含义是:“反思我们想要什么以及获得它的最佳方法。这种反思过程的特性而言,或者导致一种在先意向的形成,或者像亚里士多德也曾指出的那样,有时引起行动自身。”[1]55慎思亦称“实践推理”,它是对“愿望”(想要什么)以及“信念”(什么是获得它的最佳方法)进行谨慎地思考与选择,从而形成意向和最终的行动。塞尔认为:“人类和许多动物都具有诸如信念、愿望、希望以及恐惧这样的意向状态”[2],而单就信念和愿望这两种意向状态来看,它们在引起行动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背后的动力是各种愿望,而信念的作用只在于使我们断定怎样才能最好地满足这些愿望。塞尔对实践推理(慎思)做了进一步阐释:“大多数实践推理的典型特征是在冲突或不一致的愿望与其他种类的理由之间做出抉择。”[3]简言之,慎思就是思考如何在冲突的愿望中确定最佳选择。

2.在先意向与行动中意向

首先,阐述在先意向。塞尔认为,在先意向即:“我有一整套的信念及愿望,并通过主动对这些信念和愿望进行推理,而得到一个意向。将这种形成于某一行动之前的意向称作在先意向。”[3]44在先意向的特征是,行动者采取行动之前对采取什么行动以及怎样采取行动进行思考与筹划,从而得出一个决定或意愿(在先意向),之后依据这个决定或意愿要么实施该行动要么不去实施。其次,阐述行动中意向。意向行动理论强调将“行动中意向”与“在先意向”进行区分:“行动中意向是当我现实地实施一项行动时所具有的意向。”[3]44现实来看,人们的行动并非都是事先思考和筹划的结果。事实上,“某人可以形成一个外部的在先意向却不将其付诸行动,某人也可以有意地实施行动但完全没有任何在先意向或外部意向。”[4]

3.行动

塞尔认为,行动必由“心理”和“物理”两部分构成,缺一不可。“心理部分”是前述的“行动中意向”。至于物理部分是什么,没有明确表述,下面的话中却可得到一些线索:“设想推一辆小轿车的情景。一方面,在你推车时,你有某种有意识用力的经验。如果成功了,那么这些经验就导致你身体的运动和小轿车相应的运动。如果没有成功,至少仍具有心理的部分,也就是说,你会有一种至少用某些物理的部分试图推车的经验。”[1]53可以看出,在实施推车的行动中,心理部分是“有意识用力的经验”,即前面述及的“行动中意向”;而若想将作为物理实体的小轿车推动,行动的心理部分(即行动中的意向)就必须同样借助物理的因素与小轿车发生作用,这个物理因素就是上述引文提到的“身体的运动”,可将其理解为肢体的物理位移。由此可见,行动的物理部分就是“身体动作”。

由此可知,行动是由行动中意向(心理部分)和身体动作(物理部分)所构成的。

4.间隔

塞尔从不同角度定义了间隔,一种是前瞻性的,另一种是回溯性的。“前瞻性描述:间隔是我们做出有意识的决定和行动时所具有的那种特征,即我们将可以在未来自主选择的决定和行动感知为对我们因果地开放。回溯性描述:间隔是我们做出有意识的决定和行动时所具有的那种特征,即我们借以做出决定和行动的那些在先理由并没有被行动者体验为是对这些决定或行动所设置的因果性充分条件。”[3]62根据“间隔”的定义,无法将“决定论”强行应用于对人类行动的解释上。因为在“做出决定后”和“实施行动前”存在着间隔现象,这种情况下,具有意向性的心理状态不能必然引起某种行动或决定,而只是为行动或决定的发生提供可能性和预见性。在某种程度上,间隔能够使行动者“自由地”决定,并依据这个决定“自由地”行动。

二、意向行动的结构

完整的意向行动由“慎思”、“在先意向”、“行动中意向和身体动作”(二者的结合就是“行动”)构成。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简述为:“慎思引起在先意向,在先意向引起行动中意向,继而,行动中意向又引起身体动作。整个行动由行动中意向和身体动作构成。”[3]49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意向行动的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意向行动结构图

参照图1,“慎思”处于行动结构之关系链条的最前端,它是先于在先意向,并为了形成在先意向而对行动者的众多信念和愿望进行谋划与反思的内部心理活动。因此,“在先意向的形成,一般说来,至少是实践推理(慎思)的结果。”[1]55

如果说“慎思”与“在先意向”的关系停留在对行动进行谋划与思考的“主观意识”层面,那么“在先意向”与“行动”的关系则进入到“客观实践”的层面。这里的“行动”并不是人类一切行为活动的总称,而只是构成意向行动的要素之一,它由“行动中意向”和“身体动作”共同构成。换言之,分析在先意向与行动的关系,就是分析在先意向、行动中意向以及身体动作之间的关系。

可将在先意向、行动中意向和身体动作的关系阐述如下。一方面,由于在先意向把整个行动表征为一个单元,并且由于该行动包含两种成分,即行动中意向和身体动作,那么,弄清在先意向之内容的方法就是分别来表征“行动”中的每一种成分。另一方面,由于在先意向的自我指称和行动中意向的自我指称都是因果性的,即“由它们(指‘在先意向’和‘行动中意向’)的意向内容所决定的是,它只有在作为它的满足条件的事件由它来引起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满足”[5],所以,可将它们的关系进一步表述为:在先意向引起行动中意向,而行动中意向又引起身体动作。根据意向因果关系的传递性,可认为在先意向既引起了行动中意向,又引起了身体动作,而由于行动中意向与身体动作的结合就是行动,因此,在先意向也引起了行动本身。

在塞尔看来,“因为一种行动至少是实施这种行动的意向的满足条件,所以想要澄清这些关系的任何努力都必须彻底弄清,该意向的意向内容是如何将行动(或动作)表征(或表达)为它的满足条件的。”[5]92此外,“在先意向的满足条件是通过其自身引起一个行动。这个行动由两部分组成,而行动中意向的满足条件是通过其自身而引起身体动作。”[3]47由此可知,作为行动中意向之满足条件的身体动作一旦发生,行动中意向就会立刻得到满足。作为在先意向之满足条件的行动一旦实施,在先意向也会随即得到满足。

通过对在先意向、行动中意向、身体动作以及行动之间关系的详细分析,并将这些要素之间的满足条件考虑在内,便可在图1的基础上将意向行动的结构关系更详细的表述为如图2所示。

图2 意向行动结构拓展图

“慎思”、“在先意向”、“行动中意向”和“身体动作”的关系反映了意向行动的一般特征。“间隔”概念与上述概念不同,与其说是意向行动的构成要素,不如说是显现于人类意向行动中的固有现象。结构中存在3个间隔。

首先,“第一个间隔存在于‘慎思’与作为慎思之结果的‘在先意向’之间。”[3]50设想某人在一场选举中被要求在“候选人A”和“候选人B”之间做出投票决定,即形成一种投票给A或投票给B的在先意向。一般情况下,此人审慎思考所得出的一系列支持A或支持B的理由无法独立促使他形成在先意向,因为“使某人形成在先意向的理由”与“此人真正形成这种在先意向”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不必然决定后者。换句话说,形成在先意向的理由在原因方面不为形成在先意向提供充分条件。就该例来说,即使此人投票给A的理由多过投票给B的理由,也并不能说明他一定形成投票给A的在先意向,他依然可能出于偶然或突发理由形成投票给B的意向而放弃A。

其次,“在决定(即在先意向)和行动的真正实施之间存在间隔。”[6]具体来说,在“形成在先意向”与“依据此意向而实施行动”之间同样有间隔,因为“实施行动的意向”并不必然导致“行动的真正实施”。就该例来看,既使这个人带着“投票给A”的意向走进了投票站,但没有任何强制因素迫使他必须按照这个意向来行动。他很有可能在将选票投入A的票箱之前突然出于某种考虑而改变了先前的决定,将选票投入到B的票箱。

最后,“对任何拓展型的行动来说,在‘行动开始’与‘行动持续至完成’的过程之间同样存在间隔。”[6]218类似于写一本书或学习一门语言这种过程冗长、项目庞杂的“拓展型”行动,由于行动者无法一次性完成,所以从行动开始实施到行动圆满完成会持续很长时间。期间,行动者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要不断努力以最终完成此项行动。事实上,对“拓展型行动”或“复杂行动”来说,开始实施行动并不为最终完成行动提供因果充分条件,即使某人已经开始写作或学习一门语言,却无法确保最终写成这本书或掌握这门语言,在实施这类行动的过程中必须持续努力克服内部的(心理上的)和外部的(物理上的)干扰和阻碍,以使他不断完成阶段性行动目标,通过这些阶段性目标的累积,才能完成一项拓展型行动或复杂行动。否则,有可能半途而废。据此,按照间隔出现的位置将它嵌入结构关系中(见图3)。

图3 意向行动结构完整图

意向行动的“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由之构成的“意向行动的结构”为理解人类行动提供了参考模型。

三、意向行动理论的批判与发展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意向行动理论进行批判与反思,推动了理论的发展。意向行动理论将行动中意向区别于在先意向,认为前者是行动不可或缺的要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早期行动因果理论的异常因果链难题。

(一)在先意向与行动中意向的“关系”及“区分”

在先意向与行动中意向具有怎样的关系以及如何对二者进行区分,成为学界讨论的重点。代表性观点来自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布莱恩·奥肖尼斯和法国简尼柯德学院的伊丽莎白·帕切里。

奥肖尼斯指出,塞尔在《意向性:论心灵哲学的一篇论文》中阐发的“在先意向”与“行动中意向”之关系有待商榷。按照塞尔的观点:“一旦行动中意向开始运作(行动开始实施),那么在先意向就会终止。”[3]51换言之,在先意向与行动中意向无法共存,在先意向一旦引起行动,就会立即消失而不再对行动产生任何效用,此时,随着行动实施而产生的行动中意向开始生效,它不仅继续引起身体动作,也在行动实施过程中不断对身体动作进行调节和控制直到最终完成行动。奥肖尼斯不同意塞尔的上述观点,指出:“说一个意向引起一项行动并不是指这个意向像踢足球那样把行动一脚踢了出去,即在先意向的因果促发作用并没有在其产生效用的初始瞬间就耗散殆尽了。相反,在先意向的任务是连续地对行动产生效用直到行动结束。”[4]273设想某人在星期一决定星期二早晨横渡英吉利海峡。当星期二来到时,他开始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行动。但此时,形成于星期一的横渡海峡的在先意向(决定)并未因为行动开始实施而消失或停止,即使这个人游到全程的一半时,其在先意向仍会对此时正在实施的横渡行动产生效用,直到他成功抵达对岸为止。按照奥氏的观点,“那个在星期一就产生了的穿越海峡的在先意向,当它在星期二早晨引起行动实施的时候依然存在,并且,该意向将在星期二持续不断地引起此项行动的余后部分”[4]274。

塞尔承认,在论述“在先意向”和“行动中意向”关系时确实存在如奥氏说的这点疏漏,他在后来的《行动中的合理性》一书中诚恳表示:“当我写作《意向性》这本书时,我并没有看到这一点。在那本书里我是这样描述在先意向的,即一旦行动中意向开始运作(行动开始实施),那么在先意向就会终止。现在看来这是一个错误。事实上,在先意向的作用贯穿于行动实施过程的始终。这个错误是由布莱恩·奥肖尼斯帮我指出的。”[3]51塞尔进而表示,在复杂的行动中,在先意向引起一项行动之后能够继续存在并将持续对该行动产生作用。然而,塞尔对奥氏提出的指正并非全盘接受,在他看来,虽然在先意向引起行动之后会继续存在并对行动的整个实施过程持续发挥效用,但由于行动的实施是一个阶段性地完成其自身的动态过程,所以在先意向也会随着行动的阶段性完成而失去自身的一部分作用,与行动实施前的在先意向相比会不完整。

如果说布莱恩·奥肖尼斯批判性地指出了“在先意向”与“行动中意向”之运作关系的不当之处,那么伊丽莎白·帕切里则通过对“在先意向”和“行动中意向”之性质的进一步阐明和区分,在一定程度上扩充并完善了意向行动理论。

塞尔区分“在先意向”和“行动中意向”,对二者特征作如下描述,行动中意向的内容较之在先意向的内容更加确定、具体。以“举起我的手臂”包含的行动中意向为例,该意向不仅引起我的手臂向上抬起这一肢体位移现象,并且还控制着手臂以一定角度和一定速度向上抬起。“举起手臂”这一行动的在先意向只是作为实施行动的“决定”进而对该行动进行概念性的表征,它较之于行动中意向更为概括。“在先意向”和“行动中意向”作为意向行动理论的关键要素,对它们进行概念上的区分是必要的,但塞尔的上述工作似乎不是对二者本质区别的理论性概括,而多是从现象层面对其进行特征描述。虽然可以从塞尔对在先意向和行动中意向的描述中间接推知它们确实存在性质上的不同,但如果一种理论需要推测和揣摩才能领会其中重要概念的性质,那该理论的严密性和完备性就值得商榷了。事实上,在先意向与行动中意向的差别不应仅是通过现象描述而表现出的“量”的不同,而应通过一般性的定义来揭示其“质”的区别。考虑到塞尔的区分工作不够彻底,伊丽莎白·帕切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先意向的意向内容包含着对某类行动的描述,该意向内容是一种概念性内容。与此相反,行动中意向的内容是非概念性内容。”[7]

帕切里的上述观点可借用克里斯托弗·皮考克在《概念研究》中的例子加以说明:“如果你正在观察连绵起伏的群山,准确地说你将会看到一些山峰是圆形的,另一些山峰是锯齿形的。但是,你关于山峰的视觉经验的内容要比你对山峰的上述描述具体得多。”[8]此例中对山峰的“描述”是一种“知觉信念”,而山峰的“视觉经验”可一般性地称作“知觉经验”。这里将“知觉信念”和“知觉经验”类比于“在先意向”和“行动中意向”来说明后两者在内容上的本质差别。那么,皮考克的例子可以重述为:当你环视群山时,将会概念性地形成有些山峰是圆形的、有些山峰是锯齿形的信念。“圆形的”和“锯齿形的”就是观察山峰时得到的知觉信念。但是,关于山峰的“知觉经验”(视觉经验)的内容要比关于山峰的知觉信念丰富具体得多。呈现于“知觉经验”中的山峰必然具有不同样态的圆形或不同样态的锯齿形,而这些形态各异的圆形和锯齿形最终都会被“知觉信念”划归到“圆形的”和“锯齿形的”这样的高度概括的概念之下。这些“圆形”或“锯齿形”的知觉信念极简地概括了知觉经验中那些形态各异的鲜活的“圆形”和“锯齿形”。虽然概念可以细腻地对经验进行描述,但无法完全穷尽经验的丰富性。由此类推,“我意图举起手臂”这一在先意向掩盖了与之相应的行动中意向的许多细节内容(这些细节包括我在“经验事实”上以一定的速度、角度和力度举起手臂),如同在观察山峰时所形成的知觉信念掩盖了知觉经验的细节内容一样。所以,正如帕切里的观点,在先意向的意向内容是对经验细节的概括性描述,其内容是概念性的。与此相反,行动中意向的内容涉及对实时发生着的经验细节的表达和显现,其意向内容是非概念性内容。塞尔的区分工作之所以不够彻底,是因为只从现象的层面去描述在先意向和行动中意向的不同,而未能深入到现象背后对二者的本质特性给予提炼。

帕切里对在先意向和行动中意向的内容作了一般性概括,指出两种意向在各自内容上的不同,得以从质的层面区分了在先意向和行动中意向。较之塞尔,帕切里似乎更加切近地抓住了在先意向和行动中意向的本质区别,在塞尔区分工作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

(二)对在先意向和行动中意向的进一步思考

塞尔对在先意向和行动中意向的区分似乎不够彻底,理论内部存在继续完善的空间。但总体来看,这种区分本身具有一定理论价值,通过将行动赖以产生的心理意向区分为“在先意向”和“行动中意向”,有效化解了早期行动因果理论中的“异常因果链”问题。

早期行动因果理论的主要代表是唐纳德·戴维森,其1963年的论文《行动、理由与原因》恢复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用因果方法说明行动的传统。阿尔弗雷德·米尔在《行动哲学》导言中说:“行动因果地通过心理状态或事件获得解释的观点,至少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这种观点曾经吸引了众多追随者。部分是由于维特根斯坦和赖尔的影响,这种观点在哲学上一度失宠。其得以复兴的最初的主要发起者是唐纳德·戴维森的‘行动、理由和原因’。”[9]依据戴维森的观点,用以区分行动和偶发事件的是心理前件(或因果前件)的性质,真正的行动是由一个明显的心理原因引起的事件。行动的心理前件由指向某一行动的“前态度”与“相信这一行动可以实施的信念”结合而成。戴维森还指出:“某个行动的基本理由就是该行动的原因。”[10]行动因果理论的经典阐述可参考迈尔斯·布兰德,他认为:“若S(某个主体)正涉身于其中的事件是S的一个行动,当且仅当这里存在着一个属于S的M(心理前件),并且,(i)M引起了S所涉及的那个事件,(ii)M适合于S所涉及的那个事件。”[11]在布兰德的观念里,其中的事件“由恰当的心理前件所引起”是判定该事件为行动的充分必要条件。

然而,早期行动因果理论却陷入“异常因果链”之困。借用戴维森的例子,登山者想要摆脱一些重量以及用绳索牵拉伙伴带来的危险,并且,相信松开绳索可以摆脱重量和避免危险。这样的信念和愿望使登山者感到紧张进而在不经意间放开了绳索。现实情况可能是,这位登山者从未真正决定放开绳索而且也没有有意这样去做。由此可提出这样的问题:登山者放开绳索的行为(事件)是行动吗?依据早期理论的判定标准,由心理前件所引起的行为或事件就是行动。粗略地看,如果忽略“紧张”因素不计,登山者放开绳索的行为确实是由一个心理前件引起的,即“想要摆脱重量和避免牵拉伙伴带来的危险,并且相信放开绳索可以摆脱重量和避免危险”,所以放开绳索的行为是行动。同时,“放开绳索”不是由登山者的心理前件直接引起,而是由于感到紧张无意中做出的。“紧张感”是机体的生理反应,其中不包括典型的信念、愿望等意向状态(心理前件),它不能作为引起行动的原因。所以,在这种异常情况下松开绳索不是行动。由此,早期行动因果理论陷入异常因果链困境。

早期理论较为注重“心理前件”的作用,将有无适当的心理前件作为判定行动之为行动的标准。帕切里就指出:“早期的行动因果理论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某个身体动作是行动抑或仅仅是偶发事件,单凭它们自身是无法区分的。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有赖于引起它们的在先因果来历。”[12]在先因果来历相当于心理前件,二者皆可划归为“在先意向”。由此看来,似乎只要满足“由在先意向引起”这一条件,那么身体动作(或事件)就是行动。既然在先意向可以单独胜任判定行动的工作,也就无需再附加一个“多余的”行动中意向。然而,行动中意向是解决异常因果链的关键概念,正是由于早期理论缺失了这一概念,使异常因果链问题得以浮现。

在先意向和行动中意向的区分,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异常因果链问题。塞尔对行动的判定标准是这样的,一个行动必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行动中意向;二是身体动作,缺一都无法构成完整意义上的行动。由此推知,若想使“登山者放开绳索”成为行动,它必须具备两个构件,“放开绳索的行动中意向”以及“松手动作”。减掉第一种成分,就只剩下登山者的手部动作,它不是行动;减掉第二种成分,放开绳索的意向就不会成功实施,自然也无法产生行动。此外,行动必然包含行动中意向,而不必然由在先意向引起。正如塞尔所说:“行动并不要求有在先意向,但它们的确要具有行动中意向,行动中意向的满足条件不是这项行动,而是由该行动中意向引起的行动者的身体动作或状态。”[5]108按这种判定标准分析上例,首先,虽然登山者放开绳索的动作由一个在先意向(心理前件)引起,但行动之为行动与是否“由一个在先意向引起”无关。其次,在该例的因果链中,连接在先意向与身体动作(松手动作)的中间环节除了作为非意向状态的紧张感以外,不包含任何行动中意向,而行动必须具有行动中意向。以上两点显然不符合塞尔的行动判定标准,所以该例中登山者放开绳索的事件不是行动。异常因果链问题之所以成问题,是以该例中“登山者放开绳索是行动”为前提的,既然放开绳索这一事件根本就不是行动,那么该问题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条件。

通过将行动中意向与在先意向区分开来,并将其作为概念工具运用到行动的因果说明当中,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消解困扰早期行动因果理论的异常因果链问题。

四、结 语

塞尔的意向行动理论在学科划分上隶属于行动哲学。行动哲学或行动理论是在分析哲学的传统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研究目的是“根据信念、欲望和意向等精神状态与在某种意义上作为行为之构成部分的身体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来分析人的行为结构。”[13]塞尔在建构意向行动理论的过程中,借鉴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的思想,他的言语行为理论和意向性理论为其行动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概念工具和思维范式。总体而言,虽然意向行动理论并不完善,还需深入探究和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为理解人类行动提供了启示。

[1]Searle J.Minds,Brains and Science[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63.

[2]Searle J.Philosophy in a New Centur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167.

[3]Searle J.Rationality in Action [M].Cambridge:MIT Press,2003:30.

[4]O'Shaughnessy B.Searle's theory of action[G]//lepore E,Gulick R.John Searle and His Critics.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1991:297.

[5]Searle J.Intentionality: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93.

[6]Searle J.Mind:A Brief 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217-218.

[7]Pacherie E.The content of intentions[J].Mind and Language,2000,15(4):400-432.

[8]Peacocke C.A Study of Concepts[M].Cambridge:MIT Press,1992:67-68.

[9]Mele A.The Philosophy of A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4.

[10]Davidson D.Actions,reasons,and causes[J].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1963,60(23):685-700.

[11]Brand M.Intending and Acting[M].Cambridge:MIT Press,1984:7.

[12]Pacherie E.The phenomenology of ac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J].Cognition,2008,107(1):179-217.

[13]约翰·塞尔.总论:上册[G]//尼古拉斯·布宁,詹姆斯·崔.当代英美哲学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7.

猜你喜欢

慎思塞尔意向
慎思·慎言·慎行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华淮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基于UTAUT的个人云存储用户使用意向实证分析
慎思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从《傅雷家书》看傅雷音乐教育思想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