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D59促进LAT介导的T细胞活化①

2014-11-27高美华李园园王丽娜丛蓓蓓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信号转导细胞膜磷酸化

高美华 李园园 王丽娜 丛蓓蓓 王 冰 张 蓓 李 营 梁 洁

(青岛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青岛 266071)

CD59相对分子量18~20 kD,其基因定位于人类第11号染色体短臂上,配体为CD2。广泛表达于人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和其他多种细胞,缺乏胞内段,通过棕榈酰基团锚固于细胞膜。细胞活化后CD59分子被募集于细胞膜脂筏(Lipid rafts)区域。CD59抗体在共刺激信号存在下可诱导T淋巴细胞早期活化,引起后期胞内信号分子的级联反应[1]。但CD59分子缺乏跨膜区和胞内区,无法直接向胞内传递信号,其功能的发挥可能通过非特异性跨膜蛋白或接头蛋白得以实现。LAT分子量为36~38 kD,主要表达于T细胞、NK细胞、肥大细胞和血小板。LAT分子是T细胞活化的重要接头分子,经棕榈酰化后进入脂筏传递细胞活化信号[2]。LAT分子本身不含棕榈酸基团,但在靠近细胞膜的胞内区有2个棕榈酰化位点(C26,C29)。本课题前期已证实CD59能使LAT分子进入脂筏[3]。本研究先构建LAT-GFP融合蛋白,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转染Jurkat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Jurkat-GFP。将pSU-PER-siCD59干扰质粒导入Jurkat-GFP细胞下调CD59表达,并利用CD59单克隆抗体刺激Jurkat-GFP细胞。重点研究下调CD59分子的表达及使用抗体活化CD59分子对细胞增殖及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信号分子活化水平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 LAT-GFP逆转录病毒载体由上海吉凯公司构建。Jurkat细胞、pSUPER-siCD59干扰质粒和大肠埃希菌JM109由本实验室提供。兔抗人CD59单抗(mAb)购于Abcam。TRITC标记山羊抗兔IgG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山羊抗兔IgG购于北京康为。兔抗人LCK抗体购于Abgent。兔抗人ZAP70磷酸化单抗及兔抗人PLCr1抗体购于Abcam。兔抗人ZAP70抗体、兔抗人PLCr1磷酸化抗体和兔抗人LCK磷酸化抗体均购于上海生工。兔抗人beta-Actin单克隆抗体购于中杉金桥。电转仪ECM830购于美国BTX公司。激光共聚焦显微镜OLYMPUS FLUOVIEW FV1000购于日本公司。

1.2 方法

1.2.1 Jurkat细胞系的培养与传代 Jurkat细胞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ExCell)1%双抗(105U/L青霉素、105U/L链霉素)RPMI1640培养基的细胞培养瓶中,37℃、5%CO2培养箱中培养,根据其细胞密度每2~3 d换液或传代。

1.2.2 LAT-GFP稳定表达细胞系的建立 LATGFP逆转录病毒由上海吉凯公司合成。按Lentiviral Vector Particle,收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正常Jurkat细胞,以5 000 cell/孔接种96孔板,按MOI值为100加入逆转录病毒。转染后48 h(1 μg/ml)嘌呤霉素筛选,转染后96 h观察融合蛋白荧光表达。筛选后细胞扩大培养。

1.2.3 pSUPER-siCD59干扰质粒转染LAT-GFP细胞 pSUPER-siCD59干扰质粒转染感受态大肠杆菌,挑取单克隆,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按EndoFree Plasmid ezFlow Maxiprep Kit(BIOMIGA),抽提质粒。收集对数生长期LAT-GFP细胞,调节细胞浓度为4 ×106个/ml。取 250 μl细胞悬液与 50 μl质粒加入4 mm电转杯(BTX),混匀,冰上孵育15 min,按300 V,10 ms电击。电击完成后将电转杯置冰上孵育15 min,转入含20%血清PBS离心管中离心,加入完全培养基重悬于24孔板,细胞培养箱继续培养。转染后24 h(4 mg/ml)G418筛选阳性细胞,48 h观察荧光表达。

1.2.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D59抗体作用前后,LAT和CD59在各组细胞细胞膜上的分布 实验分两种处理。一组细胞固定后加CD59抗体,观察相对静止状态下CD59与LAT的分布。方法为细胞离心后PBS洗涤,调整细胞密度滴于黏附载玻片,涂成单细胞层,晾干。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20 min,PBS洗3次,每次5 min。10%山羊血清室温封闭30 min,轻轻甩去封闭液,加入兔抗人CD59一抗。湿盒4℃过夜孵育后轻轻甩去一抗稀释液,加入罗丹明标记二抗。室温避光孵育2 h后PBS洗3次,每次5 min,70%甘油封闭,立即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另一组预先用CD59一抗刺激细胞再固定,观察抗体活化后CD59和LAT分子的分布。方法为细胞离心后,基础培养基重悬,加入兔抗人CD59一抗,室温低速摇床2 h,PBS洗涤2次,每次5 min,加入罗丹明标记二抗,室温低速摇床1 h,PBS洗3遍,每次5 min。涂于玻片上,室温晾干,70%甘油封片,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

1.2.5 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 取对数生长期细胞,按1×105个/孔,接种于96孔板,每组设3个平行复孔。其中抗体活化组加入CD59抗体10 μg/孔,细胞培养箱中培养12 h。加入MTT(5 mg/ml)10 μl/孔,37℃ 孵育 4 h,离心去上清,加入 DMSO 150 μl/孔,室温低速振荡10 min使结晶完全溶解。采用全自动酶标检测仪于490 nm处测定各组吸光光度(A)值。

1.2.6 Western blot检测CD59的表达水平及相关信号转导分子磷酸化水平 收集对数生长期各组细胞1×107个,提取总蛋白。SDS-PAGE电泳后转膜,5%脱脂奶粉室温低速摇床封闭2 h,加入一抗4℃摇床过夜孵育。TBST漂洗3次,每次10 min,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二抗,室温摇床孵育2 h。TBST洗3次,每次10 min。加入显色液,室温避光孵育5 min,曝光拍照。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实验数据,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荧光显微镜下荧光表达 逆转录病毒转染Jurkat细胞(MOI=100),转染后72 h出现荧光,荧光表达于细胞膜,转染后96 h荧光表达最强,继续培养荧光稳定表达(图1A);pSUPER-siCD59干扰质粒转染Jurkat-GFP细胞,转染后24 h出现绿色荧光,荧光表达于胞浆和胞膜(图1B)。

2.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CD59抗体活化前后,LAT分子和CD59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定位 细胞预先用多聚甲醛固定再加CD59抗体可视为自然状态下CD59和LAT的分布,CD59分子红色标记,LAT分子用绿色荧光标记。图2A为静止状态下Jurkat-GFP细胞中CD59和LAT分子在细胞膜的分布,可见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在细胞膜上弥散存在,未见明显点状聚集;图2B为转染pSUPER-siCD59干扰质粒的Jurkat-GFP细胞,可见细胞质和细胞膜均表达绿色荧光,红色荧光只表达于细胞膜但荧光强度较为转染质粒组明显变弱,说明CD59分子在干扰质粒作用下表达量降低;图2C中Jurkat-GFP细胞先加CD59抗体刺激后再固定,可用于观察细胞经CD59分子活化后CD59和LAT分子在细胞膜的定位。镜下可见,绿色荧光与红色荧光在细胞膜上呈点簇状分布,局部区荧光叠加。

图1 荧光显微镜下细胞荧光分布(×100)Fig.1 Distribution of fluorescence on transfected cells(×100)

2.3 MTT结果 与正常Jurkat-GFP细胞相比,转染干扰质粒后Jurkat-GFP细胞增殖速率明显降低(PAB<0.05),而CD59活化后Jurkat-GFP细胞增殖速率显著增高(PAC<0.05),见图3。

2.4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细胞活化相关磷酸化蛋白水平的变化 PLCr1、ZAP70、LCK蛋白的总体表达水平在三组细胞中差异不明显(P>0.05),但其磷酸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转染干扰质粒组细胞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抗体活化组细胞蛋白磷酸化水平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B<0.05,PAC<0.05,PBC<0.05),见图4。

图2 CD59分子与LAT分子在细胞膜的表达分布Fig.2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D59 and LAT on different cells membrane

图4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Fig.4 Total/phoshorylation protein levels of different groups by Western blot

图3 不同处理组CD59分子对细胞增殖的影响Fig.3 Proliferation of three cell groups

3 讨论

CD59分子即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固蛋白,是Ly-6超家族成员之一。作为细胞免遭补体溶解的重要的同源限制因子,通常认为CD59分子通过阻断C9与C5-8复合体的结合而抑制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t complex,MAC)的形成,从而保护细胞不被裂解[4,5]。此外,CD59 分子在信号转导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CD59抗体交联后可以募集ZAP70、Lyn和SFKs等进入脂筏,刺激IL-2的分泌和Ca2+的释放[6-9]。LAT分子可分为胞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三部分,其胞浆区含有10个络氨酸残基,5个络氨酸与Grb2的SH2结合,5个络氨酸与PLCr的SH2结合。LAT分子可被SYK家族激酶中的ZAP70磷酸化,并与Grb2、Gads和PLCr1结合,从而启动信号转导过程中的Ca2+内流和Ras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途径(Ras-MAPK)[10,11]。

我们针对CD59和LAT分子的功能和结构特点,对其在信号转导中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该实验以携带有LAT-GFP融合蛋白的逆转录病毒为工具并利用CD59荧光标记抗体,实现对两个分子的可视化研究。免疫荧光显示,CD59抗体刺激Jurkat-GFP细胞后,细胞膜上LAT分子由弥散分布转为点簇状聚集并与CD59分子共同定位于脂筏区域,这与先前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3,4],据此我们推测,活化后CD59分子对LAT分子募集入脂筏具有促进作用。MTT结果表明,抗体活化组细胞的增殖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而质粒转染组细胞增殖速率最慢(P<0.05),提示CD59分子抗体刺激后可能引起Jurkat细胞的活化。此外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活化后LAT分子可能作用于胞内的Grb2、PLCr1、Cbl等下游信号分子,介导 T淋巴细胞胞内信号的传导[12],因而我们利用Western blot对其活化信号通路的下游分子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质粒转染组和抗体活化组 ZAP-70、PLCr-1和LCK总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但磷酸化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抗体活化组蛋白磷酸化水平最高,空白对照组次之,CD59干扰组的蛋白磷酸化水平最低。

Lin等人[13]的研究发现LAT分子的胞外区和穿膜区不是LAT分子进入脂筏介导一系列胞内效应的唯一结构。进一步地研究证实,LAT分子其结构在胞内区近细胞膜的位置有两个半胱氨酸保守区(C26,C29),作为其棕榈酰化位点,该位点突变后LAT分子无法被棕榈酰化,进而不能被募集入脂筏。因此,我们猜想CD59分子可能提供了活化LAT分子的棕榈酸基团,从而诱导T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分子间棕榈酸基团的转移有关:CD59分子由103位氨基酸组成,其N端含单一的糖基化位点,而C端通过棕榈酸基团与细胞锚连。由于其缺乏胞内段,故不能向细胞内直接传递信号,必须通过一个接头分子才可将活化信号传至胞内。LAT分子是T细胞活化的接头信号分子,可把胞外活化信号传导至胞内,活化Ras信号转导途径,最终引起胞内Ca2+的释放,诱导细胞内NF-AT的转录。

综上所述,CD59抗体活化后,CD59和LAT分子可产生明显聚集现象并共定位于胞膜,还可以引起信号转导通路的下游磷酸化蛋白表达增高,从而更进一步地证实活化CD59分子可能促进LAT介导的T细胞信号转导。更为重要的是,对CD59分子在细胞信号通路中的研究可为推测其他GPI-APs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性研究提供有力依据,并为CD59分子在肿瘤机制研究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对于今后肿瘤疾病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Korty PE,Clara Brando,Shevach EM,et al.CD59 functions as a signal-transducing molecule for human T cell activation [J].J Immunol,1991,146(12):4092-4098.

[2]Zhang WG,Trible RP,Samelson LE.LAT palmitoylation:Its essential role in membrane microdomain targeting and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during T cell activation Immunity[J].Immunity ,1998,9:239-246.

[3]秦 云,高美华,王 冰,等.T细胞衔接活化因子-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Jurkat细胞的定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29(5):526-529.

[4]高美华,秦 云,王 冰,等.CD59在T细胞LAT脂筏内移位及跨膜信号转导中的作用[J].免疫学杂志,2013,29(4):301-304.

[5]Ana Paula Alegretti,Laiana Schneide,Amanda Kirchner Piccoli,et al.The role of complement regulatory proteins in peripheral blood cells of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Review[J].Cell Immunol,2012,277:1-7.

[6]Suzuki KG,Kasai RS,Hirosawa KM,et al.Transient gpi-anchored protein homodimers are units for raft organization and function[J].Nat Chem Biol,2012,8:774-783.

[7]Deckert,Ticchioni M,Mari B,et al.The glycosylphosphatidy-lino sitol-anchored CD59 protein stimulates both T cell receptor/ZAP-70-dependent and-in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s in T cells[J].Eur J Immunol,1995,25:1815-1822.

[8]Suzuki KGN,Fujiwara TK,Michael Edidin,et al.Dynamic recruitment of phospholipase Cγ at transiently immobilized GPI-anchored receptor clusters induces IP3-Ca2+signaling:single-molecule tracking study 2[J].J Cell Biol,2007,177(4):731-742.

[9]Korty PE,Brando C,Shevach EM.CD59 functions as a signaltransducing molecule for human T cell activation[J].Immunol ,1991,146:4092-4099.

[10]Suzuki KGN,Fujiwara TK,Fumiyuki Sanematsu,et al.GPI-anchored receptor clusters transiently recruit Lyn and G α for temporary cluster immobilization and Lyn activation:single-molecule tracking study 1[J].J Cell Biol,2007,177(4):717-730.

[11]王秀丽,李大金.转接蛋白是免疫信号传导中的重要调节子[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5,21(3):239-242.

[12]Paulick MG,Beaozzi CR.The 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 anchor:a complex membrane—anchoring structure for proteins[J].Biochemistry,2008,47(27):6991-7000.

[13]Lin J,Weiss A,Finco TS.Localization of LAT in glycolipid-enriched microdomains is required for T cell activation [J].J Biologic Chemistry,1999,274(41):28861-28864.

猜你喜欢

信号转导细胞膜磷酸化
T69E模拟磷酸化修饰对Bcl-2与Nur77相互作用的影响
TLR4–MyD88信号转导途径介导仙人掌多糖免疫调节的机制研究
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ITSN1蛋白磷酸化的研究进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
油菜素内酯在植物抗逆中的作用及信号传导机制综述
脊髓背角MCP-1-JAK2/STAT3信号转导参与大鼠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研究
MAPK抑制因子对HSC中Smad2/3磷酸化及Smad4核转位的影响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