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奇是种流行病
2014-11-27
刻奇,已成为当代无所不在的生活景观和文化消费景观。
再懦弱的人,都需要展现存在感。哪怕这种存在感是虚幻的,也因为人多势众,而看上去显得孔武有力,何况还可以在某种情形下医治与舒缓懦弱、冷漠、麻木带来的道德焦虑。这便是典型的刻奇生活方式。
百度“刻奇”,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一、自我感动及感伤。二、难以拒绝的自我感动和感伤。三、与别人一道分享的自我感动与感伤。四、因为意识到与别人一道,感伤变得越发加倍。五、滔滔不绝的汹涌感伤最终上升到了崇高的地步,体验感伤也就是体验崇高。六、这种崇高是虚假的,附加含义大过实际含义。七、当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个感伤的洪流,就是居心叵测。八、这是最主要的,刻奇是一种自我愚弄。
想一想,在现在流行的微信朋友圈,你是不是天天被这样的生活“绑架”?在没有个体情感的空间里,人们需要借助别人的评价来确立存在的意义。朋友圈里收集的点赞、微博上成群结队的转发,被赋予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点下一个赞、跟着大家一起233,这如同一种宗教仪式,让个体的无意识凝聚为集体的有意识。人们相信,转发的力量,可以直达天宇,而自己则成为站在正确的感情阵营里的一个激情的人。
刻奇用“珍爱生活,快乐当下”式的空洞慰藉、催眠自己,说服别人,掩盖人生的千疮百孔。当事人带着激动和赞美看着自己的灵魂,感慨自己的崇高。“当这种追求失去现实世界的内涵,只具一种崇高的情感形式时,便成为了‘刻奇。”(南京大学教授景凯旋语)
刻奇是最容易的,不容易的是面对现实和自己。
刻奇作为一种社会疾病正在中国蔓延。
生命惨遭荼毒,没有问责,却只有满屏跟风的蜡烛。没有研究历史与讨论问题的耐心,却到处充斥着肾上腺素过浓的加油声。灾难来时,没有预判预防,更无切实的应对方略,却空喊“某某不哭,某某挺住”等,可谓指不胜屈,不一而足。
时常呼喊正能量,处处灌输心灵鸡汤。这不是少数人的一种个人行为,而是很多中国人的常态,此种行为,多到已让人见惯不惊的地步。为何很多人看了这样的表演,不能来句龙应台式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呢?那是因为他认为生气过于特立独行到不识时务,不懂中国,而且没用,还不懂得“羊随大群不挨打”的道理。
在应该呐喊的地方缺位,在自己不付代价时喊别人加油,其实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刻奇的患者,往往是懦弱的人。但是他们并不为此感到羞愧——因为羞愧也是需要勇气的,是把自己的懦弱伪装成无辜,自我感动,只有这样才不被自己仅留的一点耻辱感压垮。他们把自己打扮成识时务的俊杰,视为一种带来胜利的独得之秘。这样的胜利,复制起来并不容易,他甚至知道是虚无的,但他却不能不要这种虚无胜利的麻醉感。因为没有存在感的生活,很要人的命,这就是昆德拉意义上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未尝不是中国特有的“刻奇”存在方式,因此刻奇就成了很多人活着的救命稻草。
懦弱的人不愿直面现实生活,对发生的事情作出真实反应,而满足于微博点蜡,网上喊口号,给自己和他人灌心灵鸡汤。因为再懦弱的人,都需要展现自己的存在感。哪怕这种存在感是虚幻的,也因为人多势众,而看上去显得孔武有力,何况还可以在某种情形下医治与舒缓自己由于懦弱、冷漠、麻木带来的道德焦虑。
我不敢说懦弱是国人的群体性格,但说懦弱是在现状下想保障自己安全的一种自我“进化”,我想大抵是靠谱的。但稍微有点思想的人就会明白,为了安全而无视自由,安全亦将不保。直言之,没有自由的安全是不存在的。自由亦无,安全没有,但为什么多数人还要如此选择呢?那就是许多人身染心理学家马丁·塞格利曼所说的“习得性无助”,让服从成了自己的行动指南,并且在无所不在的无力感的笼罩下,不停自我说服,而最终内化成为自己习焉不察的行动模式。
无力感使得懦弱的人只有在网络上点蜡烛追逐灾难的能力,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抱着最新一拨灾难的蜡烛,不知不觉地参与消费灾难,而成就群体狂欢。昨天的灾难不再追问,以往的灾难则早已忘记。
懦弱者面对现实时,倘若用文字来彰显其想法,就会拼命地抒情,滥用夸张的比喻,绕过那些坚硬的岩石,在现实的脓疮上面抒情起舞。
人类学家许烺光在《中国人与美国人》一书里,从经济、历史、宗教、家庭、性爱、政府等方面探讨了中美两国民众的不同。他的核心观念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是以情境为中心,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是以个人为中心。所谓以情境为中心,就是注重以亲属为主体而荡漾开去的社会人际关系。这样的生活方式,“强调外在的实体而不注重心灵的探索;强调环境中个人的地位,而不看重反抗环境”(《中国人与美国人》,台湾南天书局2002年版)。
注重服从,压抑自己的欲望,而欲望却不会因压制而不存在。那怎么办呢?就只有通过道德表演等方式获取自己的存在感与利益。可以说中国的制度与文化,充满天然的“刻奇”倾向。
大规模人文关怀轰你至渣,是近几年流行的手法。以微妙手法建立受众对于日常生活的陌生化认识,再强行对普通事物进行价值提升,打造出情感共鸣的新境界,美国剧作家桑顿·怀尔德也自叹弗如。
和感动别人相比,感动自己往往需要更多的耐心。说服自己,相信自己比别人更有爱心、更有正义、更富有感情,要经历“发现、提升、回归”三次重要的飞跃。而在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国人个个都像心理大师,把催眠和自我催眠的技巧玩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是五千年来的修炼。
这是剧变的中国,任何事情都可以得到一个解释,然后归结为奋发向上的动力。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中国的酱”,在人类历史上独树一帜,数千年间,它成就了中国人感情的基础。
不管是否情愿,事情就在这样发生。人们聚集、评论、模仿、感动,感动自己和感动别人,聚集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炽热的情感篝火。
这里,是刻奇的中国。
(文/冉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