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自贸区成立对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影响的PEST分析

2014-11-26李睿渊

商业文化 2014年10期
关键词:PEST分析上海自贸区

李睿渊

摘 要: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正式成立,经过了一年多的发展,在金融、商贸、文化服务等领域,无论是从政策本身,还是实施效果上看,都已经有一定的突破。而浙江省和上海市同属长三角文化产业集群带,历来也十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借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在人才、平台建设、投资等产业辐射带来的机遇,及应对政策优势所带来的短期竞争压力,发挥自身文化产业比较优势,显得尤为突出。本文运用PEST分析工具,将从政治、经济、社会及技术四个层面分析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浙江省文化产业;PEST分析

2013年9月成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是自中国加入WTO以后又一次推进贸易和资本国际化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是一次全面提升中国市场开放层次和水平的重大创新举措。原有的密集加工开放模式的红利正在减退,国际贸易逐渐进入了瓶颈阶段,此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建立,以一种全新的形式,重构贸易结构,通过金融、投资、商贸、航运、文化服务等领域更深一步的自由化,一方面巩固了现有的改革成果,另一方面为下一轮改革提供了保障。

一、中国(上海)自贸区文化产业政策解读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在行政管理体制、投资领域、贸易发展方式和金融领域等多方面都有不少创新思维,其中涉及到文化产业的部分主要是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总体方案》中提到的三点:

(一)扩大服务业开放,在包括文化服务业的六大服务领域进行开放。开放清单具体列明了,文化服务业涵盖了①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6319)增值电信服务(文化部分)、(6420)互联网信息服务;②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企业中的(7482)工程勘察设计;③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的(8941)文娱经纪人、(8911)歌舞厅娱乐活动和④(5179)游戏机、游艺机销售及服务等几个部分。

(二)推动贸易转型升级,加快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在上海现有的国际文化贸易平台基础上,搭建更具产业国际影响力和较强辐射力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推进咨询管理、数据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扩大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提升文化软实力。

(三)转变过往的“正面清单”外资管理模式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在上海自贸区公布的负面清单中,对传统出版、新闻、广电等文化产业领域做出较多限制,对涉及文化产业的5个门类,11大类,31中类的行业做出了限制或禁止建设、经营的特别管理措施。但对新兴领域,特别是数字出版、新媒体、动漫游戏、视听服务等领域则相当宽容,给予了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负面清单”不同于以往的“正面清单”,只告诉你能做什么,“负面清单”则属于只要没禁止都意味着可以,文化企业有了投资经营更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权。

在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短短一年间,利用自身开放政策和功能支持,集聚了200多家文化企业入驻,2013年新增文化贸易总量超过70亿元人民币。

2014年,上海自贸区对2013版的负面清单进行了缩短,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由190条减少到139条,但减少的51措施中,并不包含文化产业的31个中类,可预见,文化产业服务进一步开放的空间还非常广阔。

二、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浙江省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到,未来五年,浙江省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文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凸显,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其中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和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标志,争取到2015年,全省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这意味着在浙江省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80亿增加到160亿;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从9家增加到15家,文化企业上市从2家增加到5家。根据浙江省统计局数据,2012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持续高速增长,达到了1581.72亿元,相比上年增长22.61%,相比2006年增长了2倍,2006—2012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为21%,高出同一时期GDP增速10%左右。2012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6%,比2011年提高0.57个百分点。

自从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两个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浙江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文化产业规模总量不断扩大,新型文化业态快速增长,文化产业集聚水平日益加强。浙江省的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民营文化企业不断涌现,呈现民营投资增速加快,经营领域拓展的趋势,成为浙江经济发展新亮点,在全国形成了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民营文化企业。浙江省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数量上获得了双赢。

三、基于PEST分析的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上海自贸区的创新举措最终将全面落实在信息服务、地产、物流、国际贸易、金融、航运服务这六大领域,这六大行业在上海自贸区建立或发展的过程中将不断受益,促使上海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和国际物流中心,这对于上海国际化都市地位巩固的正面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浙江省和上海同属于长三角文化产业集群带,这意味着浙江省的文化产业可以凭借地缘因素分享更多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和便捷,但也同时意味着短期内浙江省文化产业必须承受来自于上海自贸区政策优势所带来的巨大冲击,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政治因素(Politics)。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使上海获得更多的制度红利。一方面自贸区采用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外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以备案制代替审批制,部分开放的文化服务行业,一般的民营企业难以进入。上海自贸区一成立,微软即与百视通公司联合成立了一家专营家庭娱乐和游戏产业的文化企业,利用政策优势,为进入中国大市场积极准备;而浙江的文化产业市场难以享受同等待遇,会削弱浙江市场对国际文化资本的吸引力,引进外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自贸区提供各种优惠便利条件,例如实行国际船舶登记政策,简化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许可;施行“一线放开”的监管服务模式,简化海关办理报关手续及时间;为促进投资和贸易,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减免部分税收及扩大退税范围。所构建出来的包含工商、税务、海关、船舶服务等的系统性的全方位的便利化的优惠政策,短时间内会极大的吸引浙江本土文化资本,造成资本外流。从长期上看,这些基于市场和政策上的优势,还会一定程度上,对生产要素资源重新洗牌。

(二)经济因素(Economic)。金融改革作为上海自贸区成立的一个最大亮点,将在区内对利率市场化、外汇自由兑换、金融业对民营资本和外资机构全面开放,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金融领域深化开放。这一改革时间点,正契合当下中国已经发展了十余年并且进入发展瓶颈阶段的众多文化产业园区的要求,从前一阶段的“文化--科技”、“文化—创意”和“文化—地产”,提升为“文化—金融”为基础的文化产业中心。专家建议借此契机,打造上海自贸区为“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推动文化资源金融化。而浙江省很多民营中小文化企业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缺乏途径,受金融投资政策限制,难以获得国内外,尤其是境外资本的投入。而部分浙江省国有文化企业和较大的民营文化企业,由于受外汇管制及对境外投资的管控,审批程序繁琐,难以自由地直接对境外文化产业进行新设、合作和并购,文化产业贸易还较多的停留在低端的文化产品输出上。上海自贸区在金融体制上的创新举措,能实现园区内部文化企业跨境融资自由化,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源,迅速壮大,占领国际文化市场,对浙江省的文化企业形成竞争压力。

(三)社会因素(Society)。但是上海作为长三角文化产业集群的中心城市,在文化服务领域上的开放,必然会先影响到与其地理上较为接近的浙江省。园区内的文化产业进一步开放,会通过金融投资市场的资本流动以及其他服务业产生连带效应,进而推动浙江省文化产业的格局调整及国际化进程,形成明显的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园区内的房地价短期内飙涨了40%-50%,较高的土地价格,人工成本,会导致园区内的文化企业处于降低成本需要,将部分文化生产和服务外包,而浙江文化企业有人才,有技术,有品牌优势,能借助上海自贸区这一窗口,推进文化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大量的国际金融机构在自贸区内注册,也为浙江省的文化企业获取其投资带来了便利条件。而自贸区内所提供的大量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优惠措施,也会对浙江省的政府部门形成示范效应,为了提升浙江省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制定有助于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并放松对文化的管控。

(四)技术因素(Technology)。浙江省一直是电子商务大省,利用这一基础,在上海成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后,杭州积极谋划,准备申报“中国杭州网上自由贸易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和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实现错位发展,发展跨境电子文化贸易平台,扩大浙江省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营运半径,形成国际文化品牌影响力,成为国家文化出口的前沿阵地。

四、应对上海自贸区,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策略选择

随着上海自贸区的进一步建设,后续的一篮子政策和施行细节不断落实,对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也会日益明显,密切关注上海自贸区相关文化产业的“负面清单”变化,仔细研判后续发展十分必要,抓住、利用这一契机,实现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符合《浙江省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

(一)借鉴学习上海自贸区管委会经济管理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简化工作程序,减少文化企业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在能力范围内,提高文化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水平,并提供便利条件,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利用国际化资本,做大做强,借中国(杭州)国际动漫节和义乌文化小商品博览会两大国际文化贸易平台,走出国门。

(二)发挥浙江省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全面和上海自贸区建立对接机制,形成文化产业错位发展,争取上海自贸区溢出的文化服务领域项目在浙江成长。构建腹地功能,利用上海自贸区在金融、投资、海关、税收等政策上优势的辐射作用,提高自身文化产业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利用这一窗口,尽快和全球优秀文化企业建立联系,融入国际文化市场。

(三)积极申报中国(杭州)网上自由贸易区这一新国际贸易形态,以及构建新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浙江省在文化产业上的比较优势以达到和上海自贸区的竞合效果。

参考文献:

[1]涂鸣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文化产业政策解读[J].声屏世界.2014(5)

[2]赵海建,从海燕,王清.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江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科学大众.2014(6)

猜你喜欢

PEST分析上海自贸区
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物流地产发展的影响探讨
基于PEST分析的中国农业众筹发展研究
黑龙江省复制上海自贸区税收政策可行性研究
上海自贸区跨境债券问题研究
对上海自贸区税收法律制度的分析
对上海自贸区税收法律制度的分析
重庆职业教育宏观环境的PEST分析
上海自贸区的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便利化研究
浅析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业的开放和完善
福特公司外部环境变迁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