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探索与创新

2014-11-26林镇荣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创新

摘要:如何提高职会计类专业《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效果,一直是教学部门和教师关注的话题。本文结合个人多年教学实践,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理念、内容、过程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 课程教学 创新

《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内容繁琐、枯燥、乏味,这对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热情不高且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高职学生来说,要达到课程教学预期目标存在一定的困难。本人多年承担了高职会计专业《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理念、内容、过程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总结概括为如下方面。

1 明确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是决定学生主动学习还是被迫学习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学习效果好坏的核心。针对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枯燥的情况,我们在讲授这门课程内容之前,就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困难及其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让他们了解该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和区别,意识到该课程对会计工作岗位和会计职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在课堂上把课程相关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践和热点问题相联系,让学生感悟到财务报表分析在日常生活的存在和学习的实用性,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运用案例分析等启发式教学,把前后知识连贯,把理论知识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知识点和兴趣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主动性。

2 创新课程设计理念、构成合理课程标准

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设计、编制课程标准时,我们根据该课程的性质、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立足于本院会计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在深入分析研究教材内容体系和教材所渗透的课程思想和方法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思考和设计,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在充实挖掘教材内容所蕴含的价值基础上,遵循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心理规律,使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步,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合理调整教材中的部分内容排序,删减了一些不切实际、过于抽象深奥的内容,添加了一些学习本课程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并设计了相应的课内课外思考、练习题,以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精选设计了一些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教学案例和案例教学指导资料;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因地制宜地设计运用幻灯片、多媒体技术、网上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系统把握相关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从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3 强化和巩固财务报表编制环节教学

由于多方面原因,学生对于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及流程掌握不够熟练,这就影响到学生对于财务分析方法的掌握。因为他们不理解报表项目,不理解项目数据的来龙去脉,就会死记硬背财务分析中所涉及的财务比率公式,死记公式的含义,生硬地解释数据变化的原因。对此,我们每次正式讲解财务分析内容之前,总要利用一些课时复习有关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财务报表编制的技能,特别是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证重要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这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所修课程知识点的掌握,大幅度提高了考证通过率;另一方面,为后续财务分析理论的讲解打好基础。我们认为,学生如果连财务报表都不会编制甚至不理解,何谈财务报表分析。因此,强化财务报表编制环节是学生掌握财务分析方法的基石。

4 扩大知识面,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

财务分析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分析的领域不断扩展,早已不限于初期的银行信贷分析和一般投资分析。这就要求财务分析的内容要充实,以满足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的需求,做到财务分析信息的多样性,显然,仅凭掌握几个主要财务比率的计算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我们适时地穿插讲授企业经营管理相关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拓展相关学科知识,如经济学、企业管理战略、财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等,特别是引导学生如何把这些知识运用或渗透到财务分析内容中。只有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和技能,可以说,扩展学生相关学科的知识是充实财务分析内容的关键。

5 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操作相互促进

实施课堂案例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途径。在课程教学中我们设计了案例教学,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方式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各种疑问,使老师和学生能够很好的交流和沟通,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我们逐步引导学生剥去案例非本质的细节,揭示其内部隐含的深层问题,启发学生,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系统综合分析,理解领会课堂上学到的财务分析方法。学生将自己置身于案例情境中,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分析实践,将实践上升到理论,更促进对理论的理解。实践表明,通过案例教学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个人潜质,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总之,多年来《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达到课程教学基本目标。不仅较好地克服了学生厌学和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通过综合性、立体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企业实际,在阅读和获取财务报表相关数据、资料及信息基础上,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整体质量进行分析,能够站在较高的角度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有益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林萍.对“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01).

[2]薛琴.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浅析“三分”式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2).

[3]唐顺莉.《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作者简介:

林镇荣(1971-),男,会计师,广东惠来人,广州工商学院财金信息管理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创新
大华股份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在纳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特变电工集团财务分析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