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的回声

2014-11-26

关键词:工作坊时装口罩

孙 宁

服装系二年级的同学将她的设计命名为《回声社会》,这是她在Jasmine Ladenhaufen(中文名字:白茉莉)老师为期两个月的工作坊上提交的作业。

11月19日,北京,APEC结束后的首个重度污染日。

当我在三里屯的一间咖啡厅里,摘下帽子围巾和口罩,面对Jasmine进行采访时,我仍然没想到任何确定的主题。

之前通过网搜,了解了她是维也纳历时十年(2003-2013)的时装艺术活动Mode Palast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于是乎一落座,我先提及这个项目。

不料她说:我今年把它卖掉了!

是商业上不成功么?

因为她说她们(她和另一女合伙人)是公司制运作,平时有一名常设雇员,活动为期三天中也仅有8-10名工作人员,拉赞助、招商、组织100-120家参展品牌,接待5000-8000观众,连同附带的一些时装秀、音乐和表演活动,形成了奥地利城市生活(包括维也纳和林茨)的一大亮点……卖掉?我很好奇!

“我们从一开始就确定了年轻设计师、小品牌、小规模、展销结合的定位。有十几家品牌跟随了我们整整十年。我们从头几年更换展览地点,到每年在工艺美术馆有两层近两千平米的固定展厅,活动还是非常成功的。我同时开办了一个常设的时装主题画廊,由我策展,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览内容……”

从她给我展示的视频和图片中,看得出活动很有新意:开始时,展台是由超市塑料周转箱搭建,挂衣杆是金属水管。在去年,她们真的用包装木箱盖起两层的“时装宫(Mode Palast)”,模特和演员上下左右随意穿行展示,观众近距离欣赏,形式很像曾经看过的爱马仕布鲁塞尔复古秀,但一切又是这么的新潮、环保、平民化。

“我们十年来真正做到了使这些独立品牌可以生存、发展,并形成特色的文化圈子。虽然像Alexander McQueen这样的一流品牌也加入过Mode Palast,但我们最初要探讨艺术设计、工业和消费的边界的目的似乎早就达成了。同时,我们的收购继任者会认同和发展这一理念,这使得我可以在十年后继续自己的艺术之路。”

白茉莉于是到苏州当上了老师。

其实,她自2008年以来已经来过中国六、七次,在不同的空间展示过自己的作品。这次短期逗留北京,就是为她去年创作的多媒体作品做收尾工作。她在此与一名北京的录像艺术家合作,将中欧不同的面料搭配的实验性服装和饰品穿着在普通人,特别是老年人组成的模特身上,形成一种对不同文化中社会人群的互动式探讨。

由此,话题也就自然转到她在苏州即将结束的工作坊上。

谈到苏州,她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并对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延续古老的手工艺传统大加赞赏。同时,她也坦诚地谈及她对同学们的学业基础的忧虑,以及对学习目的和毕业出路的担忧。为此,尽管两个月对于她开展教学实验有些仓促,她还是尽量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路和艺术理念上下功夫。她给我展示了他们以“口罩”为主题创作的各式各样的设计作品。

“我在从苏州来的高铁上,已经对北京的空气污染心有余悸。可是,一路沿途的雾霾天气更使我震惊。这些都是欧洲曾经历的惨痛教训。所以之前在我给学生提出这一设计主题时,我不是以一种‘第一世界’的眼光‘俯视’这一问题,而是希望同学们在创造美的同时,加入自己的质询性思索。有的同学从口罩联想到了耳罩,并起名为‘回声社会’;也有同学从色彩和装饰性上着手,表达一种乐观的关切和抚慰,都很有意义。”

我其实这时才想起在网上搜索到她与青年女油画家陈可合作的作品“复制”时,我是有一个预备的采访主题的:女性主义。但是谈到这里,我明白似乎这不是Jasmine关注的艺术方向,虽然我还是笑着抛出了这个多余的问题。

“是的,我不是。”就这样,简单明了,不言而言,我结束了两个小时的采访。

合影,握手,走出户外,白茉莉在暮色中微笑着告别,我注意到她没有和我一样,戴着口罩。

番外:当天晚上去看了《星际穿越》,真心醉了:祈祷人类反省自身,希望艺术照见未来。

猜你喜欢

工作坊时装口罩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戴口罩的苦与乐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雾霾口罩
时装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要戴口罩的雾霾天
放肆玩酷街头时装客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