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集聚动力机制分析

2014-11-26李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23期
关键词:动力

李瑛

[提要]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并提出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分析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集聚的特征及制造业集聚的动力,认为沿海地区制造业集聚的自我强化动力来自于“技术外溢”、“国外市场优势”和“本地市场效应”。

关键词:制造业集聚;动力;本地市场效应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18日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制造业天然具有集聚的倾向,即使一个国家内部两个区位特征完全相同的地区,在同样的条件下发展制造业,最后也必然出现一个地区成为制造业中心,另一个地区沦为外围地区的结果。这一结论在中国也被验证,迄今为止,中国制造业中心基本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中心部地区则处于外围。虽然几年来的制造业区域间转移成为一种趋势,但也基本没能改变这种格局。

一、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集聚状况

(一)区域划分。本文按照通常的划分方法,将中国大陆31个省级单位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东部地区包括11个省,东部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0.73%;中部地区包括8个省区,其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7.43%;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区,其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1.8%。

(二)中国工业总产值区域分布。由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从1998年开始,不再收录全部制造业行业的经济指标,只收录了28个两位数制造业行业中的21个行业的产值数据,而《中国统计年鉴中》,并未将制造业从工业产值中分离,本文为了更为全面地反映制造业在三大经济区的分布,用工业总产值分布情况来近似反映制造业产值的分布。进入21世纪以来,占国土面积约10%的东部地区,集中了中国工业产值的60%以上,占国土面积超过70%的西部地区,其工业产值只占到全国的不到15%。制造业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非常明显,中国工业和制造业布局已形成了典型的中心-外围格局。

二、制造业向东部地区集聚原动力分析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分析了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后来有学者将产业集聚动力机制分为原动力和自我强化东西。

(一)东部地区产业集聚的原动力。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鉴于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国家的生产建设重点都集中在内地。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实质性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一系列因素作为原动力,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沿海地区集聚。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倾斜性的区域发展政策。从1980年起,中国依次开放了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以及若干个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在经济开放带内,为企业设备、原材料、元器件的进口和产品出口,公司所得税税率和减免,外汇结算和利润的汇出,土地使用,外商及其家属随员的居留和出入境手续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这些优惠条件成为吸引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来到中国沿海地区投资的原始推动力。

2、靠近港口的地理优势。由于东部地区靠近海岸线,中国重要的港口都分布在东部地区,这一优势尤其对主要面向国外市场的企业具有吸引力。

3、悠久的经商传统。江浙地区历来就有经商的传统,相对于内陆地区而言,更具备企业家精神和市场敏感度和开拓精神。

(二)东部地区产业集聚形成初期的集聚模式。凭借这些因素,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最初的制造业集聚,但东部不同省份在这一时期形成的集聚模式并不相同。主要可分为以江浙地区为代表的“内源型”产业集聚模式和以广东为代表的“外源型”产业集聚模式。“外源”和“内源”的由企业形成所需资源来自外地还是来自当地决定的。企业的形成是核心资源和非核心资源相结合的结果,核心资源是在企业运行和收入分配中处于核心地位、主动地位和优势地位的资源,包括资本、技术、企业家才能、品牌和营销网络等,非核心资源是在企业运营中处于跟随地位、附属地位和劣势地位的资源。如果企业形成所需资源尤其是核心资源来自当地,则称为“内源性”产业集聚;如果企业形成所需资源尤其是核心资源来自外地甚至外国,则称为“外源性”产业集聚。

1、江浙地区“内源型”产业集聚。内源型产业集聚是指产业集群内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技术主要来自当地,企业需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并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来销售商品。改革开放初期,江浙地区的乡镇企业集群当属于这种情况,江苏省的乡镇企业以集体独资企业为主,资金来自集体的积累,技术来自当地国有企业淘汰下来的技术转让,产品销售市场也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浙江的乡镇企业以个体私营企业居多,资金来自于个人和家庭的积累,技术来自于当地的手工业传统。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国家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比例失调,以及短缺经济的大背景,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得到充分发展,这些企业在当时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进行生产。而浙江则是以家庭工业为基础的生产,在此基础上,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大型专业市场迅速崛起。在江浙地区工业发展的初期,当地虽然具有某些区位优势,如从事商业活动的传统,但这些区位优势所形成的当地企业的核心资源,仍然弱质的核心资源,来自集体或者家庭积累的微薄资本,由国有企业淘汰下来的技术或者历史流传的手工艺,当地的政府或者“能人”的推动,依托人缘地缘关系开辟的销售渠道。但正是这些微弱的区位优势的存在,并与当地非核心资源结合,推动了江浙地区最早的企业形成和产业集聚,是江浙地区产业集聚的原动力。

2、广东省的“外源型”产业集聚。外源型产业集聚是指产业集群内企业生产经营所需核心资源如资金、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并非主要来自于当地,而是来自于国内其他地区或者国外。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集聚即属于此种类型,相对于苏南地区而言,广东“珠三角”地区在工业化的初期,面临的不是核心资源的弱质性问题,而是核心资源的缺失问题。珠三角地区产业集聚最初形成的背景,是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优质的、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移动统筹布局的核心资源,这些优质核心资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非核心资源结合。珠三角地区凭借其无可比拟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国家倾斜性的政策,吸引了来自国外的核心资源,并吸引了来自国内内陆地区的非核心资源,促成了最初的产业集聚。

三、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聚自我强化动力

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并非完全依靠优惠的吸引外资的政策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当集聚原动力推动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之后,产业集聚本身开始产生导致集聚继续强化的力量,即前面所提到的各种“循环因果效应”。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聚自我强化的机制主要有:

(一)国际贸易及国际投资所带来的基于“技术外溢”和“国外市场优势”的循环因果效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增长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外经济活动不但能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和就业,也能带来本地制造业集聚和技术水平提高。赖明勇(2004)归纳了产业集聚区出口贸易的五大技术扩散效应:传染效应、干中学效应、演示和培训效应、竞争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李小平和朱钟棣(2006)的实证研究揭示,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技术进步对出口也具有促进作用,仇怡、吴建军(2010)通过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而形成了出口促进本地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提高本地竞争优势,进而促进出口增加。

在以上过程中,产业集聚的需求支撑来自国外市场,出口的增加促使本地产业集聚规模不断增加,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主要面向国外市场生产,产业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较高。

(二)劳动力流动带来的基于“本地市场优势”的循环因果效应。进入21世纪后,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成为促使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0年从农村地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为1.13亿人,东部地区转出的劳动力为3,804万人,转入的劳动力为5,838万人,劳动力净增加2,034万人;2007年从农村地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合计2.02亿人,东部地区转出劳动力6,232万人,转入11,000万人,劳动力净增加4,768万人。可以看出,随着制造业在东部地区集聚,带动劳动力出现逐步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趋势,人口转移带来消费支出向东部地区转移,使得东部地区本地市场规模增大,进一步促进东部地区制造业份额的增加,从而形成基于“本地市场”的循环因果效应。(表1)

主要参考文献:

[1]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4b.6.

[2]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3]傅允生.资源察赋与专业化产业区生成[J].经济学家,2005.1.

猜你喜欢

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为你的肠动力“加油”
激发党建“源动力” 打赢企业“翻身仗”
短期动力煤价格将稳中偏强3月后期或再度走弱
初恋未必能成为学习的动力
兴和动力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
最佳动力奖 名爵MG3SW
把美好的想像转化为动力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