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片警”老关

2014-11-26单丹兵

共产党员·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庆阳民警社区

单丹兵

关保华55岁了,从警31年,可至今仍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社区民警——俗称“片警”。

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辽阳市公安局的领导下基层走访座谈,了解群众对公安机关还有哪些意见和要求,其间由副局长带队的一组遇到了一点特殊情况:座谈会“跑题了”。在文圣区庆阳办事处黎明社区,老百姓没给公安工作提意见,却交口称赞起庆阳派出所民警关保华来,无论公安局的同志怎么引导、启发,谈话始终未能回到既定的主题。在群众眼里,关保华是亲人:小孩子的“关叔叔”,年青人的“关大哥”,老人的“亲儿子”,大家心中的活雷锋。

警察的荣誉

最近,据关保华的妻子关大嫂说:“老关上火了,身上都起了疱疹。”原因是上次座谈会以后,局党委组织精干力量收集整理关保华的事迹材料,并作出了向关保华同志学习的决定。面对局里整理出来的厚厚一大本《人民在我心中——关保华先进事迹故事集》,关保华觉得压力很大:“我没做什么呀。”

在老关看来,他做的那些事都是一个民警应该做的,做完就忘了。反倒是老百姓对他多么好总是记得:在街上碰见,硬塞给他一把刚挖来的野菜或者自家园子里的几个老玉米。

某次,老关的岳母生病住院,病床铺的床单还是上一位患者用过的,关大嫂对此提出疑问,护士解释说:今天太晚了,床单、被褥都锁起来了,你们先“将就”一宿,明天接班护士一到就给换。正说着,另一位护士进来说:我那儿还有。说着就拿来床单,边铺边和老关说:“大哥,你不记得我了?几年前我小孩病了,半夜我一个人抱着孩子,打不着车,当时你恰好路过,让我们娘儿俩上车,一直把我们送到医院……”老关嘴里还忙着道歉:“对不起啊,我真忘了。谢谢你!”护士都被他给逗乐了:“大哥,弄反了不是?我该感谢你才对。”

其实,荣誉对于关保华来说并不陌生。从警以来,他曾经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受到嘉奖11次,连续3年被评为“人民满意民警”,还先后获得“全国‘两会维稳工作标兵”“公安工作先进个人”“马天民式民警”等荣誉称号。问题是,他的荣誉观和别人不太一样,职务、级别、奖励、待遇这些他都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人民警察”这个称呼。“说话、做事得对得起这一身衣服”,这是关保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决不允许任何东西玷污他身上神圣的警服。

从警31年,取得过不少成绩,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却自始至终是一名普通民警。这一点曾经引起许多人的猜测:关保华是不是没有什么过硬的“关系”“背景”?还真不是,说起来老关还是一个“官二代”呢,他的父亲和岳父都曾经担任过庆化公司的党委书记。庆化公司是国营大厂、军工企业,公司党委书记的行政级别与辽阳市的领导相当,只不过从来没有人听关保华自己说过这些。在他心里,那是父辈们的光荣,到了他这儿,只有时时提醒自己:不能给亲人抹黑,“别因为我让人指后脊梁,说谁谁的孩子真给他爹妈丢脸”。

“能当好一个民警,我觉得比做大干部还有用。”这就是关保华的价值观。

警察的情谊

在庆阳社区,老百姓开锁不找锁匠,找关保华;下水道堵了不找疏通下水的,找关保华;房子漏水了不找物业,也找关保华;夫妻闹矛盾、孩子不听话……事无巨细,都找关保华。

10年以前,关保华刚到庆阳派出所,就将自己的手机、家里座机的号码都写在了社区的宣传板上,而且自费印制了“社区民警便民服务卡”发到每户居民手中。黎明社区老年人多,什么物业呀,煤、水、电呀,许多部门不好区分,电话也不好记,然而找关保华就方便多了,一个电话关保华准到,后面的事交给关保华办就行了,省事省心。

如果电话一时打不通,或者手边没有电话,就找他那辆自行车。关保华有一辆旧自行车,全社区的居民都认识。现在,许多年轻民警都愿意开着警车走访巡逻,快捷又威风,可老关嫌警车与群众有距离感,而且穿胡同、走小路不方便,也不环保,在社区复杂地段,自行车比汽车更快,于是,这辆自行车就成了他的“第二标志”,车在哪就说明他人在哪。

不知道关保华身上有多少“技艺”。修房子、通下水、给老人理发、和小孩交朋友……凡是和居民生活相关的,他都能“比画两下”。有些事其实不需要技术。社区有一位103岁的老奶奶,上街时不小心摔倒了,很多围观者都不敢上前——老人年纪太大了,大家都怕担责任。关保华看到了,他扔下自行车,将老奶奶扶起,问清楚没伤着,便一路搀扶着送回家。关保华至今不记得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但社区的居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

不知道关保华做了多少好事。局党委收集整理“关保华故事集”,短短几天就收集了一大本,近50万字。这里边没有轰轰烈烈,都是些平常小事,甚至是“举手之劳”,而这些更见精神。正如伟人所说的: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常年和群众接触交往,关保华摸索总结出一套说话的规律:跟老人讲话要耐心,不要怕“磨叽”,要从不同的角度“掰开了揉碎了”慢慢讲,因为老人的思维缓慢,一定得说明白;跟年轻人说话要干脆,不要拖泥带水,不然人家就烦了;跟小孩说话得重复,反复强调,加深印象,因为小孩子往往精神不集中,说一遍有可能根本没听进去。

这套说话的“绝技”看上去简单,却是关保华从成千上万次群众工作中总结积淀的精髓。

警察的职责

不要以为关保华只是一个整天“婆婆妈妈”地只会做好事的人,警察,说到底还是人民卫士,要承担保卫人民的职责。

这方面关保华也一点不逊色。一起盗窃案,从接到报案起,48小时告破,嫌疑人供认不讳;一名网上通缉的逃犯,刚回到在庆阳的临时居住处想取点换洗衣物,信息就传到老关那里了,他取了衣物,关保华和派出所的民警们也在门口等着他了;还有一起涉外淫秽视频传播大案,也“栽”在老关他们手里。

“这都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关保华说。“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这句话,在庆阳社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派出所这些年破案的数字总上不去,”所长刘刚说,“因为没发生案子。”10年来,庆阳社区发案率逐年下降,2014年1月至10月,总共发生刑事案件一起、治安案件9起、民事调解13起。就这数字,破案这一条肯定是倒数第一。因为关保华他们把工作都做在前边了,在庆阳,别说作案,就是稍有“形迹可疑”的事,都会被老百姓汇报到老关那儿。派出所没案子办,少了许多立功受奖的机会,老百姓却享受到了安居乐业的好环境。

去年7月,因为棚户区改造,庆阳社区有一大片地块需要动迁。这可是令所有行政部门都头疼的事。众所周知,动迁不好办,有些地方甚至几年也弄不利落,然而在庆阳就似乎很容易:两个社区,1400多户,两个月全部完成,弄得市委书记、区委书记都很惊讶:真的假的呀!

领导们也许不知道,这里面浸透着关保华和同事们多少辛劳和汗水啊。庆阳社区的社会稳定,在全市是第一流的。

10年前的庆阳社区可不是这样。先不说发案率居高不下,单说上访就全省出名。“庆阳社区共2771户,6577人”,以前“经常性的群访有14伙,个体上访的28人”,对社区的情况关保华绝对“一口清”。

庆阳社区早年是一家军工企业的集中住宅区,有许多新中国成立前入伍的老兵在这里居住,企业停产后历史遗留问题不少。这些人群体上访曾经造成过不小的轰动:在北京街头,几十个穿军装的老头,胸前都挂着勋章、奖章,队伍整齐,口令标准……

对这些人,关保华通过诚心诚意地与他们交往,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步感化他们,不少人后来都成了关保华的“忘年交”,包括曾经动手打过他的人。几个上访组织者后来不但自己不上访,还帮着劝阻其他人,把其他上访群体的动向提供给老关。

那个曾经动手打过老关的金大爷,后来就成了关保华的“线人”。一开始老人很不待见关保华,经常让他吃“闭门羹”,即便进了门也没有好脸色。关保华使出“水磨功夫”,不急不躁,不欢迎也来,把老人当自己的亲人看,发牢骚我听着,有活儿我给你干,有困难我去解决。一来二去的,老人终于被感动了。

当年的那些辛劳和艰难,如今留在关保华心里的都成了欢乐。“他要去上访,打老远看我来了,老头儿还跟我玩化装术呢。”他笑着说。

周六,常年在大连与儿子在一起的关大嫂要返回大连,老关早早换了便装去送站。看看离高铁进站的时间还早,老关说:“咱俩去看场电影吧。”这是一个普通人的质朴情怀。同样的,多年以来关保华为老百姓做的那些数不清的好事,也全出自他感情的自然流露,在关保华心中,那些人都是他的亲人。

关保华的故事是说不完的。现在,让我们把话题回到本文开头的那场“跑题”的座谈会上,为什么征求意见的会变成了表扬会?这么多年,我们的文艺作品、电影电视推出了众多的警察形象,刑警、特警,俊男、美女,而到头来真正在大众心里留下印象的还是那个人物——社区民警马天民。

这就是人民的选择。

猜你喜欢

庆阳民警社区
Our Best Friend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向阳如葵 奔腾似海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