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分析

2014-11-25肖珊珊张景发

数字化用户 2014年18期
关键词:中日同质化

肖珊珊  张景发

【摘 要】中日关系可谓是当今全球最复杂,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同时两国又同为亚洲和世界的主要国家,两国关系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而其中媒体报道在影响因素中又占有举足轻重的位子,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日本主流媒体涉华报道。

【关键词】中日 涉华报道 同质化

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和世界的重要国家,中日关系的状况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中日两国存在着日益增长的共同利益,面临着需要共同应对的重大课题,因此有必要构筑战略互惠关系。在开创中日关系美好未来的过程中,两国媒介理应担负责任,发挥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而对于日本媒介包括主流报纸涉华报道的分析研究,了解日本媒介如何报道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如何以此来塑造日本舆论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无论对于地缘政治还是国际传播,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 日本主流媒体简介

日本作为一个传媒大国,不论是传统的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还是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都走在了世界的前端,具有较高的公信力。本文将选取日本两大纸质媒体中的涉华报道来分析日本主流媒体对华报道的特点与倾向。

1.1朝日新闻

村山龙平于1879年1月25日在大阪创立了《朝日新闻》。不偏不倚、言论自由是其办报纲领。在东京、大阪、名古屋和西部共设立了四个本社。其报道在日本影响广大,并具有大量的读者群体。他除了发行朝日新闻报纸,还发行有周刊、月刊、杂志等700多种杂志和书籍,另外其提供的网络信息服务也属于日本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1.2读卖新闻

读卖新闻是子安俊于1874年11月2日创办的。作为日本的第一大报,曾被《世界吉尼斯大全》列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其对日本舆论的深刻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其办报宗旨可以概括为:追求负责任的自由;追求真实的、公正的报道。读卖新闻共设立了3个总社:东京、大阪和西部。其版面主要为:社会、体育、财经、政治、国际、科学、地域、特集和社论等。

1.3日本媒体的影响力

日本媒体向来有着“第四权利”的美誉,课件日本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是巨大的。而且日本主流媒体的报道和观点也常常能影响政府及集团的决策。日本媒体在国民当中的信任度也是极高的,而且国民对媒体的依赖度也极高。例如在NHK之前的一次国际调查中,调查网民在孤立无援的两个月中对冰箱、汽车,、报纸、电话、电视机的选择倾向。其中由髙到低日本依次为电视机、报纸、电话、汽车、冰箱;而美国依次则为冰箱、汽车、报纸、电话、电视机。由此可见媒体与普通日本民众的生活几乎是密不可分的。

2 日本新闻报道的特点

研究分析日本媒体新闻报道的特点,有利于我们分析和深思其涉华报道的总体现象。

2.1负面报道居多

通过对大量资料以及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日本媒体报道主要是负面报道居多,多采用批判式的报道方式。例如对地震、火灾、诱骗、盗窃、官员腐败等。其报道的侧重点可谓与读者的关注点相契合,读者关注什么,他们就侧重报道什么,这也是市场机制导向的结果。当然日本媒体对官员腐败的报道也关系到政治家的前途以及政局的动荡。例如最近的安倍内阁的两名女官员都先后由于媒体报道的相关腐败案件而下台,直接影响了安倍内阁的公信度,引起民众哗然,使得安倍内阁的民众支持率持续下跌。

2.2媒体服务利益集团

美国康州大学教授鹤树真正曾指出:“在日本,新闻往往会让现实模糊不清,而非揭露社会现实。它包括包庇国家的密友——政权的支持者、资本集团等来确认国家行为的合理性。”日本主流媒体往往充当着执政党以及大集团的代言人,从而未能起到监督政党以及利益集团的作用。而一些小型的地方性的杂志常常为了生计,为了争取读者而敢于报道政党和大集团的丑事。但是由于日本主流媒体的受众之广,小媒體的声音往往也被无视。例如在2001年在有关自民党大选的报道中,新闻媒体报道的内容基本都是自民党候选人的优良事迹,而反对党则在报道中甚少涉及,以至于在无形中巩固和加强了自民党的支持率。由此可以推断,虽然新闻媒体强调自由,但是其主导权和话语权仍然掌握在当权政党以及大集团的手中。

2.3日本媒体报道的同质化

尽管日本各大主流媒体都标榜绝对的新闻自由,但是由于新闻媒体与政党以及大集团的相互依存、以及受到政府和天皇的严格监管,以至于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同质倾向。在明治时期,日本媒体处于“官媒”时期,即当时的媒体背后都有政府在经济以及政策上给予的支持,从而政府有效的掌握了媒体。而且当时的言论出版自由也是在“法律限度”之内,并非绝对的言论自由。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政府更是进一步加强了对媒体的监督和管制,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新闻和出版法令。例如修订了《新闻纸法》、《出版法》等,使得媒体沦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宣传者。同时还美化侵华战争,煽动民众的民主主义思想。二战后,美国占领军颁布了《关于报纸,言论自由的新措施》,其中“日本政府即刻停止对新闻自由及通讯自由的一贯及战时限制”,消除了日本政权对媒体的幕后掌控。而现今的日本媒体则强调绝对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此时的日本政府则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新闻政策法规,设立记者俱乐部等方式对新闻媒体进行软控制,从而导致了日本媒体新闻报道的同质化现象。

2.3.1日本媒体涉华报道的同质化现象

日本媒体一向注重有关中国的新闻报道,而且这种报道呈现出在观点、内容、目的和形式上的同质化现象。日本媒体的涉华报道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既有实事求是的报道,也有随意猜测的报道,甚至还有故意中伤的报道。总的来说涉华报道中负面新闻偏多。其报道的议题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方面,例如:靖国神社、历史科教书等等;也有事件性的集体报道,例如:中国威胁论、毒饺子事件、撞船事件、动车事件以及钓鱼岛事件等等。媒体通过这些报道妖魔化中国,丑化中国人的形象,并且夸张中国人在日本的犯罪事实,夸大中国国内的社会问题等等,从而导致日本国民对中国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日本国民对中国的认识。

例如最近唱得正响亮的中国威胁论,日本不断有媒体报道中国威胁论的相关新闻,也有作家出版有关中国威胁论的书籍。该言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日本媒体大力渲染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文明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等等,同时这种基调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日本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野心和觊觎。

2.3.2日本媒体涉华报道同质化的影响

当今社会,大家都生活在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世界,媒体的影响可以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日本涉华报道中所呈现出的同质化和负面化现象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将影响中国或者是中国人在日本民众中的形象,即影响日本国民的中国观。例如在最近的一项网络调查上显示,日本民众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映像普遍偏低。日本北海道大学的髙井洁司教授就曾公开表示:媒体和舆论不但没有促进中日的友好合作关系,反而阻碍了中日友好睦邻。

其次它还影响两国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现实问题的解决。例如日本美化侵略历史、篡改历史教科书、集体购买钓鱼岛、参拜靖国神社等,严重挑战中国底线,为两国人民感情的增进设下重重障碍,使得最近几年中日关系恶化,严重影响中日两国人民的感情交往和经济发展。

2.3.3日本媒体涉华报道同质化对策分析

由于日本独特的岛国文化、集团意识、国益论以及日本人中国观,导致了日本涉华报道的同质化现象。针对这种负面报道偏多的同质化现象我们应理性看待。首先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日本观,从客观平和的态度来看待和分析日本的涉华报道。其次我们应努力创造和谐的媒体舆论环境,重构媒体的新闻价值伦理观。第三我们应加强中日两国间的民间友好交流,树立坚实的信任基石。

综上,随着中国全球话语权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国际新闻传播模式的革新,中国将会在日本树立一个客观的,正面的中国形象,实现中日“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新明.日本媒体涉华报道同质现象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2]张涛.日本主流报纸涉华报道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3]山本文雄著.日本大众传媒史[M].诸葛蔚东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新渡户稻造著.武士道:日本民族精神的哲学阐釋[M].陈高华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

课题来源: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日本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中中国形象的构建与研究》,课题编号:14258

猜你喜欢

中日同质化
同质化管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青年写作同质化现象”二人谈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民办学院应用型财务人才培养能力定位及模式
网络视频直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日影视文化博弈观
中日冷链物流发展状况对比研究
中日早期社会主义运动特征的比较
中日动漫对比下探析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