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青少年的阅读状况
2014-11-25李秋英
李秋英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开阔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在内的多方面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对阅读作了相应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作品。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学阶段课外阅读的总量在265万字以上。我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一、调查对象:本校初一、初二的800名学生。
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三、调查内容:1.阅读兴趣;2.阅读时间;3.阅读书籍的来源;4.阅读数量;5.阅读种类。
四、 调查结果
1.阅读兴趣
有兴趣的占 60%,一般的占 26%,没兴趣的占14%。
2.阅读时间
双休日阅读的占20%,完成学习任务后阅读的占50%,随时阅读的占30%。
3.书籍来源
自己买的占 45%,向别人借阅的占 35%,来源学校的占 20%。
4.阅读数量
一年读10本以上的占24%,不达到10本的占76%。
5.阅读种类
作文占 35%,故事书占 16%,影视娱乐占12%,名著占8%,寓言占6%,武侠小说占2%,杂志占1%等。
由以上调查可发现以下问题:
一、学生阅读量不够,时间不太允许。学生目前还是课业重,作业多。减负喊了很多年,学生的作业却有增无减。再加上有些家长还带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孩子哪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来阅读?且有些农村学校的教师不真正重视课外阅读。阅读环境不健全,有些学校简易地设有图书室、 阅览室,但一周只是安排一班一节阅读课。个别学校过度追求升学率,连图书室和阅览室都没有设立,最终导致学生知识面的狭窄。
二、缺乏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许多家长为了生活,在外面四处奔波,缺少对孩子的关爱和教养,使得许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即使有些家长在家,但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冲击,使得他们的阅读也越来越快餐化,对孩子起不到好的引导。
三、学生阅读书籍涉猎范围较窄,种类单一。他们喜欢作文、故事书、影视娱乐类的较多,而对于我国古典的名著、诗歌、散文等,阅读的人较少,在阅读后能写下读书笔记、感受的人就更少了。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解决问题。
一、成长中的青少年多阅读,既能拓宽视野,又能领略图书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从中增长文化知识,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素质,获取精神力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购置新书给学生借阅,以增强图书室和阅览室对学生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其在读书方面的引导作用,给学生营造和谐的读书氛围。古人云:“开卷有益。”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校应高度重视积极开展读书活动,把它同实践“一切为了师生的科学发展,构建精神家园,培养成功少年”的办学思想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在读书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也可以在班级设立读书角,达到资源共享。学校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评选“我最喜爱的图书”,开展讲故事比赛、读后感演讲比赛,展示读书格言……在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加深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了解和认识。
二、对书的兴趣和喜爱,只有在读书的过程中才能形成。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量,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读书时间,倡导师生同读,逐渐使读书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关于学生的阅读面,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广泛阅读各种书籍,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三、建立健全读书活动的长效机制。要建立有关读书教育活动的管理、评价和激励等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读书活动。要把学生的读书情况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及时检查总结,量化考核,反馈指导,及时树立典型,推广先进,确保活动的实效性。
四、学校多与家长沟通,向他们宣传阅读的深刻含义以及对孩子学习的帮助。家校共同努力,让学生在好书的伴随中走向更广阔的人生。
书是人类永远的朋友。我们应为学生着想,积极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快乐,增长见识,获取真知,开阔眼界,树立理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责任编辑 陈剑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