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文学的小径上漫步
2014-11-25鲁燕
鲁燕
这是一个非常浮躁和功利的时代,人们大踏步奔向欲望的无止之境,遗落了灵魂,心灵荒草蔓生,既感受不到真诚和美好,也无法体会触及震撼灵魂的深邃孤独悲痛。麻木和空虚,成了这个时代的关键词。所有的文化和艺术似乎都成为了装饰品和摆设,人们只是以此来装点门面,速食品一般,没有咀嚼和回味,更没有深层次的思考,像一次性用品一般,用完即扔。
这些年很是兴起了一番国学热,什么读经班以及各种关于国学的讲堂讲座一哄而起,仿佛麻木沉睡的人们忽地惊醒,意识到了什么,要去改变些什么。很多国学班开课了,传来童声朗朗的读经声,读了《三字经》、《弟子规》的孩子们貌似乖顺、礼貌,而又呈现出小大人似的世故。但是这一切又给人一种闹哄哄的感觉,我也曾经带着女儿去参观过这样的讲堂,而被里面那种浓厚的焦灼功利的气息吓跑,不管是读经班的创办者的还是那些送孩子去读经的家长们,都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急躁,一方迫不及待地想赚钱,一方迫不及待地希望自己的孩子立刻成为一个谦谦孔夫子或娴雅小淑女。我觉得,对于孩子的文化品格的培养,心灵的塑造,不是读几天之乎者也就能培养出来的,那是需要长时间的熏陶和默染,让孩子的心灵自主地去接近去理解去感受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吸取传统文化价值系统中能真正弥补现代教育所缺乏的东西,而不是游离于现实人生之外的虚无和迷茫。
女儿小时,我并没有如大多数家长一般教她背唐诗宋词,但是我会买来一些印刷精良的绘图版唐诗读物,在她感兴趣的时候和她一起读,朗朗上口的韵律在朗读的时候会带来一种愉悦和美感。为了维护这愉悦和美感,我从来不强制她去背诵这些唐诗,也不在她不想听不想读的时候去逼迫着她去听去读。那时的她更加感兴趣的是童话故事以及各种儿童绘本类读物,及至稍长到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她依然对唐诗宋词不是很感兴趣,那时她的读物除了绘本之外,文字类的主要还是诸如《苦儿流浪记》、《海底十万里》以及《木偶奇遇记》等等。但是唐诗和宋词依然还摆放在她的小书架上,偶尔的时候她也会拿下来读一读。
我相信经典以及美好的东西一定不会被忽视,当心灵以及知识的储备达到一定的阶段时,与美好和经典的邂逅只是时间的问题。我所要做的只是培养她阅读的好习惯,珍护她纯善的心灵不被蒙蔽,带她去亲近大自然,一起去听古典音乐,当一个人有着比较均衡完善的知识结构和比较高的欣赏水平时,他对古典文学以及传统文化的理解才不至于偏颇狭隘。
渐渐地她愿意去接近,去阅读和欣赏古典诗词了。而我所要做的,依然只是根据她的需要买来她想读的书,和她一起阅读,在她阅读的过程中有疑惑或者有感触时和她一起讨论,彼此分享阅读经典时心灵的震颤和感动。
记得我给她买过一本《唐诗鉴赏辞典》,有一段时间这本书是她的案头书,她经常翻读并在书中做标注,一些感触一些想法写在书的空白处。除了唐诗宋词之外,她也读很多的名家诗选。她的记性一向极好,喜欢的诗读几遍就能默诵。记得有一次是在春暮初夏的时节,连绵的阴雨天之后天空放晴,我和她走在林荫道上,树木蓊郁葱茏,人的身心有一种爽朗神清的感觉,我和她默默感受着这晴雨季节的变化,忽然她说了一句:“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生。”这一句诗真是精妙表达出我们俩在那一时刻所能感受到的物候的变化,当时我惊讶她能有这样的感受并且能引用范成大的这句诗贴切地表达出感受,也许这就是古典诗词的精髓之处,贴合人的实际感受并且永远也不会过时。
我向来认为读古典文学不能脱离现实,要带着对现实的关怀去阅读古典,从中寻找出贴合当下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从来不要求她只埋头书本,让她也抬起头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关注人类的未来,于是我也经常和她谈论现实社会的阴暗的一面,人性复杂的一面,以及人类在精神上和思想上的困境以及亘古以来人类在这一方面的努力和挣扎。当她带着这样的认知和思考去阅读古典文学时,她的感受和思考会更加深刻。比如她读陶渊明,最喜欢的就是陶渊明的那首名作《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相对于人人几乎能吟诵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轻恬,她更加欣赏“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逍遥真隐。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她就这句诗好好阐述了她对陶渊明的理解,文中,她写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对于陶渊明来说,“或许是一种态度,而千年后之于我们,更是一种气节。”而这种气节,她认为“这是一种令平凡的人敢于用自己灵魂的力量来抵御那个时代物质的暴力的气节。”她说“最使我们感动的总是陶渊明超临庸俗社会的伟大心灵。”她说即使在《饮酒》篇中,陶渊明爱的不仅是酒,更是“土地,乡野的心灵的沃土,是那一亩田,一间草房,松菊竹柏,高山流水。”“我们惊异于他的风骨,惊异于孕育出这情怀的山水田园。而我们从不知道在喧闹的人世里,在这滚滚而去的历史的长河上,为何会有如此悠远而绝美的灵魂?”“问君何能尔,只因心远地自偏。”或许她的这些观点感受脱离不了幼稚,但是她能做这样的理解,表明她是用心在阅读在体会,而不仅仅是记住那些辞藻用作卖弄的道具。
即使她读纳兰容若,她也能将这贵公子的浮华和杜甫的深沉做一比较。比如她读纳兰的《南乡子· 何处淬吴钩》,她认为纳兰在词中所表达出来的也只是“多少英雄只废丘”和“韶华易逝”的轻薄感叹,只是从百年前的一介寒士身上所感触到的一点凄凉,而无法真正体验到“沧海桑田的悲凉乃至裂国之痛。”而她认为能表达出这炽痛中心的是杜甫。她说杜甫的咏古诗“自然是情炽气豪,涤人肺腑。”而那些简单描绘心境与处境的诗句,则更是“世道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她举杜甫的“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以及“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所道出的漂泊与流落的滋味以及家国之痛,更是纳兰公子所无法体会的,所以纳兰的“英雄废丘”只是“忽略了天下苍生”,像被剥去了灵魂而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了。在赏析纳兰的这首词的文章结尾处她写道:“直白一点吧,朝代兴衰又算什么呢?连温饱也无法维持的人们怎会在意国家带来的归属感?饥寒交迫的农民怎会知道‘亡国遗民这个词的份量?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三年前还在上初中的她能写出这样的句子,有这样的比较和分析,虽然浅拙,但视野和胸襟俱在,而没有相关知识的储备,没有对现实的关注,这些古典诗词中的句子读过,也只若风行水上,除了激起丝丝涟漪之外,哪能有此静水流深的感慨呢?
有一年暑假,我们去三峡旅游,当游船在江上缓缓行驶,两岸崇山峻岭,层峦叠嶂,隐约间似乎能听见猿鸣之声。她靠在甲板的船舷上背诵起郦道元的《三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此景引发此情,而她能在古典文学中找到共鸣,所兴发的不仅仅是叹赏山川的雄伟秀丽,还有壮丽景象中那一声猿鸣所引发的穿越千年时空的千古忧伤,江上渔歌的哀转也千年连绵不绝,深沉而直击人的心灵。
在培养女儿的古典文学修养方面,我得益于我的朋友冉云飞匪浅。从他早期的《像唐诗一样生活》到他现在为孩子们讲解古文,他所秉持的那种理念我觉得非常值得借鉴。即我们选古典文学给孩子们读,要选那些“有趣、爱美、懂生活、宽容、平等、自由的内容”,要通过好的古典文学的阅读,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培养宽容,培养爱,培养对大自然的爱好与审美。”我带女儿去成都旅游的时候,专门去拜访他,让女儿听了他一堂私授的古文课,他讲钱镠“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他解释里面不仅有深情婉转,还有一种对对方的尊重,给对方选择的自由,给爱的人以自由的那种珍贵的思想。他讲颜真卿的《寒食帖》,让孩子们读出里面所蕴含的爱与自由。等等等等,他将古人的有趣,有意思,有范儿生动地呈现给孩子们,我觉得这样的讲解比那些所谓的国学心灵鸡汤有益而珍贵得多。
我觉得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多方面的,知识结构的多元化非常必要。一味地钻进故纸堆而浑然不管身外现实世界固然不对,但彻底地否定传统文化,对其中所蕴含的精华视而不见也不行,多元文化的接触是必须的。在我们家书架上,东西方文化的书杂乱排列而相安无事。我很欣喜地看到她不仅爱阅读西方文学经典,也爱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两者在她身上并不冲突。当然,我不敢说女儿的古典文学修养有多高,但是这些年陪着她漫步在古典文学的小径上,那些精致典雅的文字所体现出来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如果能够让她浮躁的心沉静下来,让思维的触角更灵敏柔软,使她的精神世界更丰富,足矣。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