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有乐趣,不知老之将至

2014-11-25冬日问影厉波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4年11期
关键词:西塘角度材料

冬日问影++厉波

2014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60分)

题目:这里也有乐趣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从题材上归类,2014年上海题是一道以“乐趣”为话题内容的命题作文题。“乐趣”,是使人感到快乐的情趣。生活处处有乐趣,但乐趣与兴趣不同。兴趣是你对这件事情是否有感觉,是否想去做,是否能产生做事的冲动感;乐趣是你能去做,并把它做好,在做的过程中产生快乐感。当代中学生有充沛的精力和好奇心,但因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生活面狭窄,生活缺乏乐趣。很明显,写作此类话题的意图在于引导考生去发现和反思生活,去寻找自己的乐趣,并借助对乐趣的描述,展现心志,表露心迹。

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指出,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蒙田也说过,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乐趣是一种心理感受,是一种对生活悦纳的程度和感觉,更是一种智慧、一种气魄。生活中的乐趣取决于你的感受,而不在于生活本身,所以雨果说,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

要写好这一话题,考生需注意四点:一是选材要独到。为什么乐、什么为趣;乐在哪里、趣在哪里,这些具有个性的材料才会吸引读者。二是叙事要清楚。乐趣这种快乐的情趣如何在文中展现?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晰,展现的是考生的匠心。三是感悟要深刻。乐趣的展现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考生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上,因而感悟是否真挚,表情达意是否含蓄、自然、有哲理,也将是文章赋分的关键点。四是语言要精彩,写作有亮点也是考场作文制胜的法宝。

这一主题的失误点在于:1.选材随便,低幼化明显。不能展现心志,表露情怀。2.行文缺少技巧,平铺直叙,惹人生厌。3.感悟不深,不能展现“乐趣”的感受,或者肤浅,不能打动读者。

2014年哈尔滨市材料作文:只有喜欢一件事,从中找到乐趣,才能把它做好。

2014年湖北省武汉市材料作文:发现了趣味,艰苦的生活就有了快乐。

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命题作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014年山东省莱芜市材料作文:以台湾著名散文作家罗兰《境由心造》中话“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为材料作文。

2013年福建省宁德市半命题作文:我________,我快乐

2012年安徽省半命题作文:________在其中。选填首字为“趣”。

艾默生说过:“生活的乐趣取决于生活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作或地点。”综合分析上海市2014年中考作文命题,关键点有三:一是“这里”。“这里”是泛指,可以指某一场合,也可以指某一活动,还可指“我”所遇到的某一件事或一个细节,等等。写作中要具体阐明这一指代,说明你从中发现的乐趣,感动自己,打动别人。二是“也”字。“也”表示“同样”,说明存在有别的对照对象。一定是别人没有发现的乐趣,或是别人以为无趣、以为平常的事,而你却从中发现了乐趣,这个乐趣也肯定不能是表面之乐、肤浅之趣,要写出有深度、有思考、有个性的乐趣。一个“也”字,要求文中有作者对乐趣认识的一个转变,虽不一定必须交代对乐趣认识的变化过程,但一定要有对这一字的点题。所以文中应该提及一些常人以为的乐趣,为写自己从某段经历上理解到独特的乐趣认识做伏笔。三是“乐趣”。或苦中有乐,或虽苦亦乐,或苦则为乐,或自得其乐,乐趣的范围很广泛,但一定要是积极的、向上的、有意义的、催人奋进的。根据“这里”所指代的范围,考生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立意。

角度一:“乐趣”在社会。以社会为背景,将“这里”定格为社会中某一区域、某一事件、某一现象,或某一特定画面,从中发现他人未曾发现的乐趣,借以展现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角度二:“乐趣”在人生。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是一条路,沿途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乐趣。或寂寞、或痛苦、或失意失败、或挫折坎坷……放眼整个人生,它们也有乐趣包含其中。从这一角度立意,反弹琵琶,很容易写出精彩。

角度三:“乐趣”在自然。花草虫鱼、鸟语花香,细心发现,大自然中会有无限的乐趣。从这一角度立意,可选取自然中的不被人重视的情景,如一朵小花,一群蚂蚁,等等,展现其中包含的情趣,借以展现你所认识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角度四:“乐趣”在读书。“这里”代指书籍,展现你从读书中获取的不一样的乐趣。从这一角度立意,要注意落实文题中“也”字,不能简单写读书带来的乐趣,否则就会跑题。

角度五:“乐趣”在艺术。时代在发展,有些传统、艺术也在逐渐走向消亡。将“这里”定格在“艺术”之中,从大家忽略的,或不看好的“传统”、“艺术”中发现乐趣,借以表达自己对这一领域的忧思,也是不错的选择。

角度六:“乐趣”在历史。化“我”为历史人物,以古人的行为展现对乐趣的理解。如陶渊明从田园中寻得乐趣、刘禹锡从陋室中寻得乐趣等等。从这一角度立意,是用古人思想表现自己的心志,更容易写出底蕴深厚的作品来。

这里也有乐趣

早晨,推开窗旁阳台的门,小心地扶着木把手。坐在木椅上,抬头看外面,是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和数也数不尽的灰墙瓦片……在西塘古镇的两天一夜,我按下关机键,让手机静静躺在包里。当视线从几英寸的小屏幕移向眼前的美景,我在现实世界里找到了久违的乐趣。

解放了双眼,我发现小桥流水的缠绵与感性;启动了嗅觉,我闻到空气的清新与柔软。漫步着,我竟突然生出一种自己身处“桃花源”的错觉来了。那是从屏幕上从来没有得到过的乐趣。

想起昨晚的游船,昨晚的潋滟水波,昨晚明亮的红灯笼。我坐在乌篷船里,浓重的夜色将整个小镇笼罩在无穷无尽的墨色中,小船置身于温柔水波的轻歌曼舞中,飘飘然于世间。桨公站在船的最前头,将嘎吱嘎吱的木头船慢慢推向岸的那一头。这样的乐趣,手机屏上变换不出呀!endprint

对了,岸边还搭着个戏台,几个演员站在台上咿咿呀呀地唱些什么,我听不懂,却觉得好听。可能是因为那软糯的嗓音,也可能是因为那清脆悦耳的玲珑曲调,沿着水波,流向那边墨一般的夜空去了。桨公继续摇着船,想起鲁迅先生在《社戏》里描写的场景,仿佛自己摇身一变,成了其中的“迅哥儿”。十月不凉的风轻轻扑上,又转瞬消失在身边,小船儿摇啊摇,红灯笼曳啊曳,我在游船中醉了又醒,醒了又醉,流连在无尽的波浪中了。这样的乐趣,手机屏里怎能流淌出来?

当智能手机成了我们接触世界的入口,当地铁里、校园中、聚会上个个都成为“低头族”时,我们究竟对多少真实的乐趣视而不见?尽管,我们终究不能也不必彻底放弃手机,但适时与它暂别,把视线从虚拟世界移向现实世界,你一定会发现:线下的世界,大有乐趣!

(本文摘自网络)

1.贴近生活,选材新颖。考生将“这里”确定为西塘古镇,将古色古香的西塘风景引入作品,展现自己出游的感受,既有自然之美,又有快乐的情趣,贴近生活,反映时代思想,表达自己的生活理念,即“线下的世界,大有乐趣”,显示出考生构思立意的匠心所在。

2.巧用对比,突出主题。为突出“也”字,考生巧将自然美景与手机屏相对比,将游览西塘古镇的自然乐趣尽情展现,并适时与看手机屏的感受作对比,在对比中突出自然情趣之美,从而紧扣了文题,突出了主题,又能引起读者深思。

3.美景如画,意境优美。整个作品,作者采用多种表达展现西塘古镇的美景,并巧用鲁迅《社戏》中场景对比烘托,绘景如画,如梦如幻,引人神往,既突出了游览胜地的乐趣,又以精彩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增添作品的亮色,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

吃亏是福气 行善是乐趣

姜超是辽宁省阜新市一位年逾六旬的退休工人,多年来他关注残疾孩子,帮助他们成长,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姜爸爸”。

“为人吃点小亏是福气,为人做点善事是乐趣。”这是母亲告诉他的话。作为家训,他一直铭记在心。姜超认为,善行不拘点滴,正能量须累积。作为普通市民,小事情上最能反映他的素质和价值观。比如,看到垃圾捡起来,看到老人扶一把,这样的举手之劳如果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就不会出现这么多“扶不扶”的讨论了。上楼走路轻声点,楼下音响关小点,夜半敲门悄悄点,这样,邻里关系就和谐了,你也就顺心了。助人为乐,这乐,就是乐趣;得到别人的肯定,是福气。他说他会一直坚持做下去的。

(摘自《辽宁日报》2014年7月29日,有删改)

指津:用争夺的方法,你永远得不到满足;但用让步的方法,你可以得到比企盼更多的东西。简单说就是吃亏是福。姜超师傅热心关注残疾孩子,以吃亏是福为家训,展现的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一种自律和气度。心有他人,与人为善,以“吃亏”为荣为乐,收获的是一种平和、自由的心境和幸福的感受,赢得的必是人们的尊重。

结合热点素材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位尚武的年轻人想要成为用剑高手,就去找一位大师。他问:我努力练习,多长时间能成为高手呢?大师说:10年。他又问:如果我不吃不睡,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刻苦练习,那需要多久呢?大师:30年。他不解:为什么?大师答道:因为你忘记了做这件事的乐趣。

——失去了乐趣,任何成功都很苍白。

思路导引:

这是一个材料作文,通过阅读,不难发现材料的核心词语是“乐趣”,也就是写作要围绕“乐趣”入手,说明“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道理。材料作文拟题很重要,通过拟题,可以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视线,读者也能通过标题,快速窥见作品的思想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拟题将写作引入自己所熟悉的领域,这样再选材行文,就变得轻松自由了。当然,考场作文润色语言、制造亮点也不可忽视,再此不一一赘述。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塘角度材料
烟雨西塘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去西塘发呆
可爱的小瓢虫
角度不同
人啊
西塘古镇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